第一章 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6031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一章 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一章 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一章 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一章 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docx

《第一章 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docx

第一章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章以儿童创造教育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

在分析中美经济发展差异时,有人一针见血地说,这些年中国的技术进步基本上走的是“人家有什么,我们仿什么”的道路,而美国人则倾向于“人家缺什么,我们造什么”。

无数事实表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造心理的竞争。

现代化不是“西方化”,长期模仿外国、依赖进口,只会磨灭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讨,先后召开了21次小型讨论会和3次规模较大的研讨会,完成书稿6部、论文和研究报告200多篇。

本书概括了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希望得到有关专家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批评指正。

一、儿童创造教育何以在中小培养”,迅速推进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改革。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创造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革新的核心问题。

一时间,关于创造教育的讲话、论文、著作甚至研讨会大量涌现,关于创新教育的改革方案、课题报告纷纷抛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创造教育热”。

完全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转折点上的一场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思想解放和教育革新运动,它正在导引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航向。

创造教育研究的思路,一条是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另一条是着眼于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性联系。

目前,前者的研究人数偏多、研究水平也相对偏高,相比而言,后者还相当薄弱,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探讨我国儿童创造心理发展问题,不仅可以弥补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关于创造心理研究之不足,为创造教育提供心理科学的可靠依据,还有助于提高儿童创造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更为重要的是,倘若我们只注重从社会发展来研究创造教育的话,还不足以认识创造教育的全部内涵,也不足以把握创造教育的规律,因为创造教育的对象是人,它直接作用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其价值与功能最终主要是通过儿童身心发展变化来实现的。

“如若不研究教育与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关系,不按这种关系中存在的客观规律组织与开展教育活动,那么,再美好的教育设想也不可能变成现实。

”(叶澜:

《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82页)可以说,创造教育研究如果离开了对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就不可能成为真正完整意义上的创造教育理论,创造教育与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关系将成为创造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而,我想着重就此展开探究,并将这个研究领域称为“儿童创造教育”以区别于“创造教育”。

当然,这并非说“儿童创造教育”和“创造教育”有什么质的区别,“儿童创造教育”应该是“创造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关键是强调我们的研究将儿童创造心理的发展作为创造教育的逻辑起点,从而集中探讨儿童创造心理发展与创造教育的规律性联系。

基于此,2001年5月,我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申请了“当前我国学龄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并荣幸地被批准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课题编号为L3-012)。

经过认真细致的准备,2002年1月6日,我们召开了课题论证会。

会议由当时担任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的郭亨杰教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谭顶良教授及陈敬朴教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成尚荣所长、南通职业大学副校长陈家颐研究员充分肯定了课题的价值和研究设计,专家组认为:

“《当前我国学龄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研究》是一个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案构思比较成熟的课题。

这项研究的构思是在比较充分地分析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做出的。

课题所确定的四个基本目标既有普遍意义,又有自己的特色,应予充分肯定。

如果能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其成果将会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该课题的操作方式也有不少值得称道与推广之处。

组织中小学一线教师参与、定期组织专题研讨、编发《课题动态》,这些做法对于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和科研队伍的成长,都是很有帮助的。

专家组还对课题实施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开题以后,我们精心施工,定期研学缺席?

——几个现象的透析儿童创造教育何以在中小学缺席?

这几乎是每一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报纸杂志上也连篇累牍地发表了不少文章探讨,可谓各抒己见,因而很快就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问题”。

让我们透过几个发人深思的教育现象一起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第一个现象:

据1999年10月29日《北京晚报》报道:

杭州市天

为什么我国基础教育很少培养出才华横溢的创造性人才?

长小学的周武老师根据一份跟踪调查发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第十名现象”。

这篇报道引发了国人持续多年的激烈讨论,有关的争论至今依然时有耳闻。

周武老师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近20年。

他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做了跟踪调查,结果在这些如今已上大学或工作了学生中间发现,绝大部分当年学习成绩在班里居前3名的固然是“尖子”,但第10名前后直到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却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

相反,有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

周老师称其为“第十名现象”。

分析:

我们可以用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的成功智力理论进行解释。

所谓成功智力,是用以达成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对儿童的现实生活真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analyticalintelligence)、创造性智力(creativeintelligence)和实践性智力(practicalintelligence)三个方面。

(R.J.斯腾伯格:

《成功智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们受传统的智力理论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学习就是读书,教师和家长往往单纯地用语文、数学成绩来给孩子排队,搞得优秀学生压力很大,也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束缚了他们创造心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倒是一些学得轻松、活泼的孩子,在打好基础、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潜力、个性与兴趣,这样成才的几率就很高了,造成了“尖子学生未必成才、中游学生后劲十足”的奇特现象。

其实,分析性智力不过是内容宽广、结构复杂的成功智力的“极小一部分”,也是“非常不重要”的一部分,斯腾伯格称之为“呆滞的智力”(inertintelligence),它只能对学生在学业上的成绩和分数作部分预测,而与现实生活中的成败较少发生联系。

到底怎样使孩子取得未来的成功,就必须在他们智力的创造性、分析性和实践性方面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

这就是“第十名现象”为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提出的启示。

结论:

落后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是儿童创造教育缺失的内在原因之一。

第二个现象:

我有一位朋友,去年回国探亲期间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他的孩子在国内上到小学四年级,到了国外以后,竟然发现凭借国内所掌握的小学知识(语言关除外),竟能基本适应国外中学的教学进度了;在国内,他的孩子成绩一般化,但到了国外,却能在同年级中算得上“佼佼者”。

分析:

或许从这里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的基础教育搞得好!

确实,几十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重视学生的“双基训练”,而这往往也是国外一些国家的基础教育所缺乏的。

然而,也正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太过于注重“双基训练”了,使我们的学生丢失了很多方面。

因此说中国教育培养的学生更多的是考试能手,这从每年的托福考试可见一斑。

勿庸置疑,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历经多次改革,不断完善,对人才的选拔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弊端仍然不少。

将考试成绩与素质能力划等号,“一考定终身”的倾向迫使学生为考试而考试。

为考出好成绩,他们不得不反复演练考题、唯题是攻、死记硬背,进而走入学习的歧途。

尤其是日益标准化、模式化的考试形式,使考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都被框定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追求统一标准答案更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把他们驯化成了循规蹈矩、缺乏活力、没有开拓精神、缺乏创造性思维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是考场上的成功者,却不是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实际上这已经严重背离了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初衷。

难怪有人感慨“近年来的教育现状让人感到中国的教育实在没有远见卓识,不仅落后于时代,某些方面甚至还不如以前,离创新就更远了。

”(何敏:

《教育创新之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6))随着世界各国的竞争愈演愈烈,必然对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改革考试制度就成为题中应有之议。

结论:

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是儿童创造教育缺失的主体原因。

第三个现象:

在诺贝尔奖百年纪念活动中,我国科技界、教育界对中国大陆“零诺贝尔奖现象”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对教育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

著名教育理论家、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曾在《教育研究》上撰文分析说:

从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籍公民没有一人获奖。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李远哲、李政道、朱棣文等多位美籍华人却在别国的国土上获此殊荣。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十分严峻而现实的问题,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国外的环境中才显示出他们更高的创新才能?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朱永新教授接着写道:

“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还缺乏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年第八期,第8页)。

结论:

落后的教育体制是儿童创造教育缺失的外部原因。

二、以儿童创造教育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虽然学校不是企业,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巨大竞争圈。

然而,近年来,我们不难感觉到中小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在个别地区“弱肉强食”的残酷局面已经逐步形成。

这场竞争是优秀生源的竞争,是高素质师资的竞争,是办学经费的竞争,竞争的赢家毫无疑问是那些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学校。

这里我们可以引进“核心竞争力”理论来分析。

1990年美国企业战略专家G.K.普拉哈德和G.哈默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指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

它具有用户价值、独特性、公占性和延伸性。

(吴虹: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市场研究》2003(8))核心竞争力在特定行业的竞争中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它代表一个企业的集体智慧,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术和整合不同的技术趋势的能力,是那些著名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

我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对学校管理,尤其是对学校的战略管理应该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首先,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学校之间的竞争,虽然表现为学校的最终产品——毕业生质量之间的竞争,但从深层次分析,都是学校素质自身的竞争,学校长盛不衰的根本因素是学校自身的素质,因而,保持学校的竞争优势,其内部条件比外部条件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根据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原则,强调学校要把自己的物力、人力、财力投入学校管理的关键环节上,而在非关键环节上只要求达到正常运转即可。

只要这些关键环节得到强化,就能带动其他环节的提升。

从竞争的角度考虑,如果一个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不错,只能保证它的一般竞争力,仅仅具备一般的竞争优势,而只有在某一关键环节上比竞争对手优越时,才能使学校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长期的竞争主动权。

最后,根据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学校首先要做强,唯有做强了,才有可能做大。

即便受条件的限制,无力做大,仍然可以通过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取得独特的竞争优势,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主动权。

那么,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在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上,核心竞争力是有所不同的,甚至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在应试教育阶段,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所谓“考,考,考,老师的宝;分,分,分,学生的命”,说明分数(包括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等)对师生是多么重要,应试教育的最综合的指标就体现在学生的“升学率”上。

现在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说儿童创造教育的大力实施有助于培育和提升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

如前所述,我们还不能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中小学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折的关键期,能否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强化儿童创造教育这个“关键环节”,并以此连动其他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或提升。

下面我们分别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揭示出这种趋势。

其一、为什么我们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

留美教育博士黄全愈先生提出“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但当今中国的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

”(黄全愈:

《素质教育在美国——留美博士眼里的中美教育比较》,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页)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巨大反差。

在基础教育方面,我们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赛上频频得奖,但我们却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人得诺贝尔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却拥有了世界上许多一流的大学,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莘莘学子,230多名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

为什么我们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

这绝对不仅仅是黄全愈先生一个人的困惑,也是所有关心中国教育的有心人士的困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所感到迷惑不解的地方。

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探究个中的原因,比如高等教育陈旧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脱节,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和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社会机制中缺乏强大的驱动力等。

但“我们有没有必要反思:

为什么我们基础好,创新少?

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不是进入了一个误区,或者说——太重基础导致迷信权威——太重基础导致负担过重——太重基础导致把旧的、不利于技术创新的东西承传下来。

”(《创新教育:

我们怎样突出重围》,《中国教育报》2001-12-7)与美国教育注重智力开发相比,中国基础教育更注重知识基础;与美国教育注重掌握知识的内在精神和发展方向相比,中国的基础教育更强调知识的严密完整;与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自立、开拓相比,中国的基础教育更强调学生基础知识扎实。

因此,我们不能把中国未获得诺贝尔奖的责任全部推给基础教育,但也不能认为基础教育就不该负起相应的责任来,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教育给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如果认可上述的分析,我们还会自豪基础教育“赢在起点”吗?

如果我们从孩子的童年开始实施创造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早早地播下创造的种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呵护他们的幼芽,我们还会像现在这样担心“输在终点”吗?

其二、“应试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什么有些学校会理直气壮地搞应试教育?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学校面临着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压力,这些家长把孩子的考分看得高于一切,一旦孩子的分数下降,家长就会找上门来,对老师的教学才能提出质疑。

每年暑期中对高考“状元”的大势渲染,证明整个社会是多么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可以说大多数重点中学、示范性初中和实验小学门庭若市,都是由这些学校的升学率所决定的,多年来,升学率已经成为中小学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逐步建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影响,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创新的时代呼唤创造教育,“因为创造教育是时代创新的支点,是基础。

”(张武升:

《培养创新人才是跨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天津教育》1999(5))时代创新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主要由创造教育来培养;时代创新需要新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来支撑,而新的思想观念和理论需要创造教育来产生和传播;时代创新需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来武装,而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又是由创造教育来创造和普及的。

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崩溃,对学校的期望在不断调整,儿童创造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小学已经面临着新的挑战。

《光明日报》2004年9月23日发表了《应试教育伤害了什么》一文,作者从一个家长的视野看应试教育的伤害,认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把所有目标都指向应试,是对教育本身的一个极大误解和贬低,应试教育对学生、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伤害是深远的。

下面是他文章的部分内容摘录:

就拿一个初中来说,我接触过的几个该校的学生都称它为“第X监狱”,整天的题海战术和对待敌人式的态度,使得学生精神和体力上都疲惫不堪,以至终于发生了一名男生跳楼的惨剧。

有一次,我和几个初一的孩子聊天,说起“童年”这个话题,一个女孩子突然激动地大喊:

“我没有童年!

我的童年就是学这个学那个,做作业!

我们都没有童年!

”说着眼泪就涌了出来。

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过于单调,学生作业多,减负也减不下来的!

没有时间看课外书,思维往往被书本知识限制得狭窄、僵直。

我认真地看过,现在的中小学教材很不错,但,种种教学中对于教师创造力的限制、绝大部分教师头脑中陈旧的教学观念、惟高考马首是瞻的应试机制、以教学参考书为统一蓝本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实在是限制而不是开发了学生的感受力和思维能力。

缺少讨论的课堂,大量的无用的作业,林林总总的课外补习班,占去了孩子们生命中一天又一天的时间,连周末都不放过。

从小到大的应试学习,基本方式都是用脑记背。

这样的学习,不仅是低级的,有害的,而且对于我国的文化和学习者都是不敬的,是对文化资源和学生生命的双方面浪费。

作文班课堂上,老师问孩子们:

“要是你一下子中了500万大奖,将怎样花这笔钱?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

“买房子——!

“买那么多房子住不过来怎么办?

“租出去——!

“租房子的钱做什么?

“买房子——!

这是件真事。

作为提问的老师,我长久地悲哀——他们只有小学五年级,父母还都是某研究所的科技人员。

有位朋友和我说:

“中国的孩子受应试教育的伤害在大学毕业以后才看得出来。

”这话有点偏激,但不无道理。

试想像我在本文开头的一段里提到的那所“监狱”式中学,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都被榨干了,超支了,一想起学习就觉得“恶心”,上了大学肯定会有一种“可该放松一下了”的心态,大学毕业以后还会有什么创造力和想像力?

怎么会自觉地进行“终生自我教育”?

(高岩:

《应试教育伤害了什么》,《光明日报》2004-9-23)

不仅是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不仅是我们的理论家,我们的家长已经明白:

“这样的学习,不仅是低级的,有害的,而且对于我国的文化和学习者都是不敬的,是对文化资源和学生生命的双方面浪费。

”在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前,在残酷的应试教育面前,忧心忡忡的家长拷问我们的教育工作者: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没有童年?

”“大学毕业后他们还会有创造力和想像力吗?

”看来,中小学的核心竞争力正在悄悄地发生转移,在衡量教育质量的天平上,考试分数的筹码在减少,而全面素质(包括创造力)的筹码在增加。

其三、分数不是检验学生的惟一标尺

每一所学校都是时代的镜子,都反映着时代的追求。

在中国,并非所有的学校都是应试教育的大本营,并非所有的老师都在为学生的分数而拼搏。

有一批目光敏锐的教育工作者总是在不停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把人才培养的基点放在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放在祖国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中,他们善于在新旧教育的转折点上捕捉时机,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独特的办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以非凡的竞争优势,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市和田路小学曾一度是办学条件很差的小学,但他们坚持创造教育改革,注重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点燃了创新之火。

20年来,学生共提交了2万多件小发明设想,362件作品获奖,其中63件获得国家级奖,126件获得市级奖,获奖作品中有5件申请了专利,7件正式投产。

该校学生徐琛的发明作品获世界科技比赛金奖,在日本发奖时,徐琛从天皇的皇太子手中接过奖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和田路小学用自己创造的奇迹成功地向传统教育发起了挑战,成为了中国创造学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发明协会的实验基地,获得了全国学陶先进集体与全国创造成果奖,学校被确定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李岚清、陈至立等中央领导曾先后来到该校视察,给予了高度评价。

山西省大同二中是一所首批省级重点中学。

他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但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思想,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因为社会评价重点中学的惟一标准是“升学率”,过去大同二中也“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有意无意地把办学目标定位在升学上。

开展创造教育改革,首先就要转变“只要考上大学就是人才”的观念,确立“任何学生都有才,都有发展潜力”的新观念。

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回避和减少社会干扰,抱着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终身负责的态度,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他们认为学生没有好、差之分,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只教好尖子生不是功劳,教好学困生才是水平。

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同二中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大大提高,教师们形成的共识是:

“满堂灌”不是好教师,会启发才是好教师;加重学生负担不是好教师,引导学生会学习才是好教师;只看学生成绩不是好教师,注重学生品德修养、人格成长的才是好教师;让学生害怕的不是好教师,和学生交朋友的才是好教师;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不是好教师,注重科研、勇于创新的才是好教师。

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大同二中从教育的困惑中解放了出来。

作为一校之长,张小立再不用为陷入“升学率”的圈子里不可自拔而烦恼,也不为教师跟不上教育改革的要求而绞尽脑汁。

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教育理论、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方法上,从而源源不断地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

大同二中在创造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自学型、创新型、合作型、道德型”人才,并将这一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使二中教育教学改革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

在大同二中,考试已不是检验学生的惟一标尺。

课堂教学特色、现代教育技术特色、课外活动特色、德育工作特色保证了二中学生个性特长、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校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偏科片面发展;重视学生在健全人格基础上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一个模式的平衡发展;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仅仅是学校阶段的发展。

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精神境界高尚、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

大同二中的成功,就在于抓住了这个根本。

(《走出教育误区——山西大同二中创新教育启示》,《中国教育报》2001-8-2)

在全国,像和田路小学和大同二中这样的学校还有不少,他们是创造教育的先锋,他们的成功给我们指明了学校改革发展的一条大路,一条核心竞争力提升之路,也是一条希望之路。

三、儿童创造教育的内涵

上面我们从许多典型案例分析了儿童创造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取向。

那么,到底什么是创造教育呢?

几年来,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许多看法,兹例举如下:

有的专家根据教育活动的组织来界定:

“创造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创造教育是泛指一切开发人的创造力的活动,它包括各种不同的对象、不同组织形式的创造教育。

狭义的创造教育是指学校青少年的创造教育,它包括专门学校的创造教育与中小幼普通学校的创造教育。

”(项志康:

《关于课堂教学中创造教育的几个基本概念》,《上海教育科研》2001(5))严格地讲,这仅仅是一种创造教育范围的划分,而非概念的界定。

有的专家以比较的方法把握实质,界定概念,把创造教育定义为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比如:

“创新教育是与接受教育相对立而言的,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

”(张志勇:

《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研究》2000(3))这种界定方式在比较中、在对立中更容易让人掌握创造教育的内涵,但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往往不易理解与其他概念(如素质教育、情感教育等)的关系。

也有人认为创造教育是一门学科,“创造教育是一门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