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K因子与折弯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5664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折弯K因子与折弯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折弯K因子与折弯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折弯K因子与折弯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折弯K因子与折弯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折弯K因子与折弯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折弯K因子与折弯表.docx

《折弯K因子与折弯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弯K因子与折弯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折弯K因子与折弯表.docx

折弯K因子与折弯表

折弯展开是钣金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为大家说说PROE中是如何得到展开系数的!

想要展开,必须先明白以下几个名词。

如图

  现在通常的展开方法有两种,折弯扣除=M(一般用于90度展开),中性层法,即使用K因子(非90度)。

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来看PROE中是如何用折弯表实现90度展开的。

  我们以1.0MM的冷板为例,通常工厂用的折弯扣除是1.7.意思就是如下图所示的一个折弯件(长和宽都是25.折弯内角r=0.5),他的展开尺寸就是25+25-1.7=48.3

  那在PROE中要如何得到这个值呢,新建一个钣金件,做如下图形,

完成退出。

得到这样一个零件

大家看到这里有个DEV值,这个值就是与钣金展开相关的一个值了,我们现在来看看他的展开尺寸,

前面说了,这个钣金件的展开尺寸应该是48.3的,但这里只有48.2,小数点后面还一堆数,看起来就不爽!

如何改变他,使他变成我们所需要的呢?

这里就要改动那个DEV值了。

我们把DEV值设为1.3看看。

再生后再次测量展开长度,

嗯,这里已经是我们所需要的了,那么这个值是怎么来的呢?

这里提供个公式,DEV=2(r+T)-M,关于这个公式的意义和来历,等下再说。

我们再来看如何使用折弯表得到这个值

编缉-设置-折弯许可-定义,随便输入一个数字作为折弯表名,打开折弯表

得到这个表,我们先看内侧半径(R)下面的那一横排,这排是定义折弯内圆角的,也即上图的r,再看厚度(T)下面的一竖排,这里定义的是板料的厚度。

两栏相交的格就是DEV值。

好。

我们在折弯表内填下如图的值。

保存,退出。

现在我们把零件的厚度设为1.5MM。

他的折弯扣除应该是2.5MM。

那么展开长度应该是47.5,再来看看PORE中的展开长度是否如此!

  嗯,完全稳合!

  现在我们再来看中性层法,首先,大家先来看这个公式,L=A+B-2*tan(@/2)/(y+r)+2*PI*(y+r)*@/360,L为展开长度.对照第一个图,大家就应该明白了。

当@=90时,L=A'+B'+2*PI*(y+r)*@/360的。

联系上面的那个公式DEV=2(y+r)-M(折弯扣除)。

因此,我们在这里就可以得出这个公式,DEV=2*PI*(y+r)*@/360。

嗯。

这下子就得到DEV实际上就是中性层的弧长。

好,现在来看90度时怎么根据折弯扣除来求K因子,根据这个公式DEV=2*PI*(y+r)*@/360  DEV=2*(r+T)-M,y=k*T得出

k={[4*(r+T)-2M]/PI-r}/T.现在来验证下结果。

1.2的冷板,折弯扣除M=2.0MM,角度90,r=0.5求得K=0.3264。

把这个值写到这里

看下展开长度。

  也是没问题的。

至于其他角度的方法也是一样,大家自已推导吧,本教程到此结束!

我们再来看一张图,图中的中间的圆弧长就是折弯变形区的展开长度.也就是说,此弧长等同上一附图中的画圈处数值

[Lasteditedbyhsgon2005-3-26at13:

45]

图片附件:

02.jpg(2005-3-2611:

23,11.31K)

我们会发现上图中的2a会与DEV.L值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我给它命名为"折弯余量".我为什么要引入"折弯余量"这个概念呢?

直接用工式算不就行了吗?

事实上钣金折弯的尺寸是很难定死的,不同的厂家,不同的机床,不同的成形模具,不同的材料,甚至不同品牌的材料,折弯变形的展开长度是不一样的。

这要求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具体对待。

最可靠的方法是去做折弯变形的展开长度测量。

我们可以在工厂做一个测试:

取一块标准100mm长的钢板,在折弯机上折成90度,测量两个折弯边的长度,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折弯边长度的和会大于开始的100mm,那么这个多出的数值,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折弯余量".

假如我们只是自已设计,自已生产,那么对钣金模型的内圆半径可以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设计.但如果是外面公司设计的呢?

外来公司设计的内圆半径与工厂实际的内圆半径有差别怎么办?

通常情况:

除了一些有特殊要求折弯圆弧一定要保证圆弧尺寸外,对于一般折弯模具产生的折弯内圆半径的差异是可以不去考虑的.比如,客户图纸上要求:

折弯内圆半径等于1.0,但工厂做出来的是0.5,这是可以接受的.现实情况是:

工厂不会因为自已的折弯模具与产品图有差异而专门去开模,而是用现有的模具加工.也就是说,实际加工与图纸是有差别的.因此只有实际测量出来的"折弯余量"才是最可靠的!

那么怎把"折弯余量"加入折弯表中呢?

我们再回到前面的贴图中可以看出:

DEV.L=2a-折弯余量=2(δ+r)-折弯余量

所以:

在我们的折弯表中,为了适应各种不一样的图纸,我们需要为不同的折弯内圆半径设置好DEV.L值.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你可以0.1mm一级的制作折弯表.应该可以满足要求了.我想大概没有人无聊到用多位小数来画折弯内圆半径的钣金模型吧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制作折弯表了,开始前请确认你已经做了准备:

你已经测量好材料的各种厚度的折弯余量了.

还有,我的做法是一种材料一个折弯表,你大概也只能这样做,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你应该在论坛上告知大家共享你的成果.

从编辑----设置---------折弯许可----------折弯表--------set-------确认------从文件------会出现系统自带的3个折弯表,随便选择1个,确认,系统重新生成prt,再次进入设置折弯表----编辑-------确认------从文件,选择你刚选择的折弯表,出现编辑界面,(前面有贴图),将前面乱七八糟的英制数字全部删除,填上你想填写的内容.如果有必要,你也可以修改一下上面的计算公式,当出现折弯表中没有设置的情况时,可以用公式计算.然后按F12另存为你想保存的路径和名称,大功告成!

如果你碰到有折弯内圆半径为零的钣金模型,"折弯余量"也是有用的.你直接在模型上将DEV.L值改为2δ-折弯余量就行了!

祝大家好运!

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