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2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5212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2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2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2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2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2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2新.docx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2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2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2新.docx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2新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

1、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为圆柱体的是().

(A)(B)(C)(D)2题图

2.如图所示,一个三边相等的三角形,三边的中点用虚线连接,如果将三角形沿虚线

向上折叠,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三棱柱(B)三棱锥(C)正方体(D)圆锥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可以延长(B)射线的长度可以是5米

(C)射线可以反向延长(D)射线不可以反向延长

4.把一条弯曲的河道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航程,其中的道理可以解释为().

(A)线段有两个端点(B)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线段可以比较大小

5.正多面体的面数、棱数、顶点数之间存在着一个奇妙的关系,若用F、E、V分别表示正多面体的面数、棱数、顶点数,则有F+V-E=2,现有一个正多面体共有12条棱,6个顶点,则它的面数F等于().

(A)6(B)8(C)12(D)20

6.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OD是∠BOC的平分线,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COD=

∠AOB(B)∠AOD=

∠AOB(C)∠BOD=

∠AOD(D)∠BOC=

∠AOD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所示,从O点出发的五条射线,可以组成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数是().

(A)10个(B)9个(C)8个(D)4个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大(B)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小

(C)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D)一个钝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

9.操场上,小明对小亮说:

“你在我的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小亮可以对小明说:

“你在我的()方向上”.

(A)南偏西30°(B)北偏东30°(C)北偏东60°(D)南偏西60°

10.已知∠1、∠2互为补角,且∠1>∠2,则∠2的余角是().

(A)

(∠1+∠2)(B)

∠1(C)

(∠1-∠2)(D)

∠2

二、填空

11.长方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____,直角三角板绕其一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__________.

12.如图,已知B是AC的中点,C是BD的中点,若BC=1.5cm,则AD=________.

13.钟面上9点30分时,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

14.如果79°-

与21°+

互补,那么

____________.

15.北偏西35°与南偏东65°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角为_________度.

16.若线段AB=a,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M、N分别是AC和CB的中点,则MN=_______.

17.如图,∠AOB是直角,已知∠AOC︰∠COD︰∠DOB=2︰1︰2,那么∠COB=__________.

18.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

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

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锦”

表示右面,“程”表示下面.则“祝”、“你”、

“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答题

19.计算:

(1)40°26′+30°30′30″÷6;

(2)13°53′×3-32°5′31″.

 

20.如图8,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有A、B两个观测站,在A地发现它的北偏东30°方向上有一条渔船,同一时刻,在B地发现这条渔船在它的北偏西60°方向上,试画图说明这条渔船的位置.

 

21.已知B、C、D是线段AE上的点,如果AB=BC=CE,D是CE的中点,BD=6,求AE的长.

 

22如图9,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是∠AOC的平分线,OE是∠COB的平分

线,若∠AOD=14°,求∠DOE、∠BOE的度数.

 

23.已知一个角的余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补角的

,求这个角的

角的余角.

 

24.已知∠1和∠2互为补角,∠2度数的一半比∠1大45°,试求出∠1与∠2

的度数.

 

25.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为任一条射线,OD平分∠BOC,OE平分∠AOC.

(1)指出图中∠AOD的补角,∠BOE的补角;

(2)若∠BOC=68°,求∠COD和∠EOC的度数;

(3)∠COD与∠EOC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计算线段长度的方法技巧

线段是基本的几何图形,是三角形、四边形的构成元素。

初一同学对于线段的计算感到有点摸不着头绪。

这是介绍几个计算方法,供参考。

一.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寻找所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

1.如图1所示,点C分线段AB为5:

7,点D分线段AB为5:

11,若CD=10cm,

求AB。

 

二.利用线段中点性质,进行线段长度变换

2.如图2,已知线段AB=80cm,M为AB的中点,P在MB上,N为PB的中点,且NB=14cm,求PA的长。

图2

 

三.根据图形及已知条件,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3.如图3,一条直线上顺次有A、B、C、D四点,且C为AD的中点,

求BC是AB的多少倍?

 

4.如图4,C、D、E将线段AB分成2:

3:

4:

5四部分,M、P、Q、N分别是AC、CD、DE、EB的中点,且MN=21,求PQ的长。

 

四.分类讨论图形的多样性,注意所求结果的完整性

5.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3cm,求AC的长。

 

变式训练

1

如图所示,P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B,AP的中点,若AB=16,BP=6,求线段MN的长.

 

2、如图,AB=24cm,C、D点在线段AB上,且CD=10cm,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3如图,E、F分别是线段AC、AB的中点,若EF=20cm,求BC的长。

 

第4题

4如图,已知AB=20,C为AB的中点,D为CB上一点,E为BD的中点,且EB=3,求CD的长。

 

5已知:

点C分线段AB为3:

4,点D分线段为2:

3,且CD=2cm,求线段AB的长。

 

6、如下图,C、D、E将线段AB分成4部分且AC:

CD:

DE:

EB=2:

3:

4:

5,M、P、Q、N分别是AC、CD、DE、EB的中点,若MN=21,求PQ的长度

第6题

 

第7题

7如图,延长线段AB到C,使BC=2AB,若AC=6cm,且AD=DB,BE:

EF:

FC=1:

1:

3,求DE、DF的长。

 

图形认识—角的计算

1.如图,OC平分∠AOD,∠BOD=2∠AOB.若∠AOD=114°,求∠BOC的度数?

O

 

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D,∠FOC=900,∠1=400,求∠2和∠3的度数.

 

3.如图,已知

平分

,且

,求

的度数.

 

4.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为任一条射线,OD平分∠BOC,OE平分∠AOC.

⑴指出图中∠AOD与∠BOE的补角;

⑵试说明∠COD与∠COE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E

 

5.已知∠AOB=50°,∠BOD=3∠AOB,OC平分∠AOB,OM平分∠AOD,求∠MOC的度数。

 

6.已知∠COD=30°,∠AOC=90°,∠BOD=80°,OM平分∠AOD,ON平分∠BOC,求∠MON的度数。

 

7.如图,OC平分∠AOD,OE是∠BOD的平分线,如果∠AOB=130º,那么∠COE是多少度?

B

 

8.一个角的余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补角的一半大90º,求这个角。

 

9.

(1)如图,CB⊥AB,∠CBA与∠CBD的度数比是5:

1则∠DBA=________度,∠CBD的补角是_________度.

.

(2)如图,∠AOB=600,OD、OE分别平分∠BOC、

∠AOC,那么∠EOD=    0.

 

10、如图,∠AOB=110°,∠COD=70°,OA平分∠EOC,OB平分∠DOF,求∠EOF的大小。

 

C

11.如图所示,OE,OD分别平分∠AOB和∠BOC,且∠AOB=90°;

(1)如果∠BOC=40°,求∠EOD的度数;

(2)如果∠EOD=70°,求∠BOC的度数。

 

12、如图,∠AOB为直角,∠AOC为锐角,且OM平分∠BOC,ON平分∠AOC,

求∠MON的度数.

 

答案1、分析:

观察图形可知,DC=AC-AD,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AC、AD均可用所求量AB表示,这样通过已知量DC,即可求出AB。

解:

因为点C分线段AB为5:

7,点D分线段AB为5:

11

所以

又因为CD=10cm,所以AB=96cm

2、分析:

从图形可以看出,线段AP等于线段AM与MP的和,也等于线段AB与PB的差,所以,欲求线段PA的长,只要能求出线段AM与MP的长或者求出线段PB的长即可。

解:

因为N是PB的中点,NB=14

所以PB=2NB=2×14=28

又因为AP=AB-PB,AB=80

所以AP=80-28=52(cm)

说明:

在几何计算中,要结合图形中已知线段和所求线段的位置关系求解,要做到步步有根据。

3、分析:

题中已给出线段BC、AB、AD的一个方程,又C为AD的中点,即

,观察图形可知,

,可得到BC、AB、AD又一个方程,从而可用AD分别表示AB、BC。

解:

因为C为AD的中点,所以

因为

,即

由<1>、<2>可得:

即BC=3AB

4、分析:

根据比例关系及中点性质,若设AC=2x,则AB上每一条短线段都可以用x的代数式表示。

观察图形,已知量MN=MC+CD+DE+EN,可转化成x的方程,先求出x,再求出PQ。

解:

若设AC=2x,则

于是有

那么

解得:

所以

5、分析:

线段AB是固定不变的,而直线上线段BC的位置与C点的位置有关,C点可在线段AB上,也可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如图5。

图5

解:

因为AB=8cm,BC=3cm

所以

综上所述,线段的计算,除选择适当的方法外,观察图形是关键,同时还要注意规范书写格式,注意几何图形的多样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