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5209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docx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docx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1.质量目标

1.1.工程质量总目标

工程必须全部达到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不低于100年,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1.2.工程质量分项目标

1.2.1.桩基础工程

竖向抗压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反映桩身完整性的低应变检测必须达到100%,满足静载试验要求。

1.2.2.站房工程

结构工程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国家、铁道部工程验收的规范要求,混凝土构件尺寸正确,颜色一致,强度达标,内实外光,内坚外美。

站房施工专业系统复杂、交叉作业多,为确保交付合格的施工工序,施工前编制详细的各专业施工工序交接方案,并保证符合各专业施工规范要求。

保证各种专业施工具备相关专业资质和技术人员,施工方案和工艺保证设计要求,并符合各专业验收规范。

防雷及环保工程的施工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创优规划及措施

2.1.创优规划

1)以“精心组织、优质高效、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确保安全、按期完工”为指导思想,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确保实现“开工必优、全面创优”的全面质量管理目标。

2)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国内一流;确保实现安全目标,建设安全标准工地;确保实现工程总工期及节点工期目标;确保工程施工现场严格按照福建省、铁道部有关文明施工要求组织施工,确保达到车站所属市(县)文明工地;确保实现“四节、一环保”目标。

2.2.创优措施

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等参加的创优领导组。

创优领导组负责本工程创优工作的组织领导,传达上级及甲方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检查、监督创优措施实施情况,协调创优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开展质量工作检查评比活动。

2)成立相应的创优活动小组,具体负责创优规划措施的落实,确定重点项目,制定创优活动计划及创优实施细则,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

3)把本项目列为我单位的重点工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目标责任制为核心,调集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员,配备先进可靠的施工机械设备,制定实现创优规划目标的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

4)强化质量教育工作。

通过多种多样的质量教育工作,使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下道工序是用户,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质量意识,增强员工实现质量目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

创优目标层层分解,人人有责。

各级领导按相应职责、权限签订创优责任状,层层落实质量责任。

把创优目标同参建人员的利益挂钩。

每月定期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质监、计财、机物等部门参加的考核组,进行质量工作考核评比,奖优罚劣,使创优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6)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QC小组。

按照GB/T19001-2000idt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不断提高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能力,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实现创优目标。

 

3.质量保证体系

3.1.质量管理机构

建立由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副经理、质检负责人员参与组成的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实施本工程质量管理、兑现本工程质量目标;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是负责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组织机构,领导和组织项目作业队质量小组、质量自检小组和各质量QC小组开展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攻关和管理活动。

质量监察部是本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执行机构,在进行质量专检的同时,对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和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行质量管理“一票否决权”。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如下图。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施工生产

施工工长

各施工班组

项目副经理

材料供应

采购员

各种材料

质量检查部门

质监负责人

质量监督员

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

项目总工程师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3.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为保证本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兑现本投标文件确定的工程质量目标,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我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结合我单位以往从事类似工程的经验,从组织机构、思想教育、技术管理、施工管理以及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建立符合本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

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下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4.质量保证措施

4.1.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是质量管理的第一管理者,按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将质量意识强、施工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人员配备到各级质量机构或部门,确保质量管理机构或部门的工作权威。

制定项目部质量管理机构或部门及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清楚。

责任及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形成质量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

全面按照投标文件中确定的施工队伍和技术、管理人员投入本工程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创优。

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质量标准及操作工艺,并通过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贯彻落实,每季度举行一次工程质量评比。

分阶段确定本工程质量攻关项目,并组建相应质量QC小组,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坚持以“样板工程”引路带动本工程创优。

开工前分工序或单位工程确定本工程“样板工程示范点”,制定明确细化的工程质量标准和操作工艺,开工后抓紧组织实施。

实施三个月后,分批对照质量标准检查验收,达到标准的正式命名为“样板工程”,并在本工程项目进行推广。

经常组织员工参观学习“样板工程”,开展工艺操作现场讲解交流,把“样板引路”落到实处。

每月发布质量简报,公布本工程项目工程质量情况,介绍经验,表彰先进,指出不足,鞭策落后。

建立测量组:

测量组负责全工程的控制测量和测量复核工作,装备全站仪等先进测量工具,做到测量信息及时收集、分析和应用。

测量资料由测量组换手复核后交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审核并报送监理工程师。

现场经常使用的测量标记或临时基点、基标要定期复核。

建立工地试验室:

安排有资质的试验人员,组成强干的试验队伍,装备精良的设备,满足工地质量检测和工程试验的需要。

持证上岗制度:

配备优秀的施工人才和施工力量,抽调技术骨干组成人才群体。

新招募的工人通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对特殊作业及特殊工作人员的培训,应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同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岗位考核”制度,确保这些人员始终保持较高的质量素质,使整个工程质量保持较为稳定的优质状态。

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

配备先进的施工设备,实行机械化施工;做到设备数量足够,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4.2.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4.2.1.桩基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2.1.桩基础工程技术保证措施与预防处理措施

4.2.1.1.桩基础工程技术保证措施

严格控制钻孔桩的垂直度。

在钻机就位时将其调整平整、垂直,在钻进过程中做必要的检测,特别是钻进过程中碰到孤石、坚土等障碍物时需及时复查。

严格控制钻孔桩的孔径。

做好地质观测,根据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比重,孔内水位必须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防止孔壁坍塌。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钻锥的磨损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给予补焊。

当因地层中有遇水膨胀的软土、粘土泥岩时应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

已发生缩孔时宜在该处用钻锥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确保钻孔桩的地基承载力。

桩基施工在每一根桩位处做地质补充勘探,确定端承桩的持力层,复核桩长。

成孔检查时从设计深度、钻速及浮渣取样的情况来综合判定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减少对摩擦桩周边土体的扰动,缩短成孔时间,确保摩擦桩的承载力。

做好清孔工作,混凝土浇注前还需对孔底沉碴厚度进行复查、二次清孔,确保沉碴厚度小于规范要求。

4.2.1.2.桩基础工程预防处理措施

1)遇孤石的处理措施

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遇到孤石,采用高合金钻头,当埋深较浅可采用开挖破除的方法,埋深较深无法破除时,可采用加桩补强的措施。

2)斜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钻机就位平稳,转盘保持水平,护筒保持垂直。

当遇到地下障碍物时,不得盲目钻进,要调整钻进参数,确保钻具的垂直度的稳定性。

施工中钻杆中心、钻头中心、护筒中心三者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及时调整钻进垂直度,并用侧锤及经纬仪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检测,以保证钻进的垂直度。

3)坍孔的预孔及处理措施

钻进过程中,坍孔容易在砂性土层中发生,所以在进入砂性土层后,应适当放慢成孔速度,确保砂层段泥皮形成,使该段泥皮具有较好的护壁功能。

放钢筋笼时保持垂直上下;护筒周围用粘土填封密实;钻进中及时添加新鲜泥浆,使其高于孔外水位;遇流砂、松散土层则适当加大泥浆密度,不要使进尺过快或空转时间过长。

轻度坍孔,加大泥浆密度和提高浆位;严重坍孔,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泥浆低速钻进。

在成孔或灌注混凝土初期发生坍孔时,应重新进行清孔,并适当加入FCL堵漏剂及木渣等,以确保成孔质量。

4)护筒冒顶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埋设护筒时,采用跳孔埋设,清除地层表面杂填土,用粘土回填夯实,并将护筒深入粘土层中,地面下有障碍物及管线的,采用高护筒施工。

5)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和预防措施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按“规范”执行。

主筋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3倍以上,当因设计含钢量大而不能满足时,应通过设计调整钢筋直径加大主筋之间净距,以确保混凝土灌注时达到密实的要求。

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主筋不设弯钩,必须设弯钩时,弯钩不得向内圆伸露,以免钩住灌注导管,妨碍导管正常工作。

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外径大100mm以上。

分节制作的钢筋笼,主筋接头宜用焊接,由于在灌注桩孔口进行焊接只能做单面焊,搭接长度按10d留足。

沉放钢筋笼前,在预制笼上套上或焊上主筋保护层垫块或耳环,使主筋保护层偏差符合以下规定:

水下灌注混凝土桩±20mm。

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按“规范”执行。

一般地区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潮水涨落影响地区施工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以上数据应记入开孔通知单或钻进班报表中。

在清孔过程中,要不断换泥浆,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才能停止置换,以保证已清好符合沉渣厚度要求的孔底沉渣不应由于泥浆静止渣土下沉而导致孔底实际沉渣厚度超差的弊病。

灌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25;含砂率≤8%;黏度≤28s。

为了保证钻孔的垂直度,钻机应设置导向装置,潜水钻的钻头上应有不小于3倍钻头直径长度的导向装置;利用钻杆加压的正循环回转钻机,在钻具中应加设扶正器。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清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

冲孔桩孔口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mm,护筒设置要求按相关规范执行。

水下混凝土配制的强度等级应有一定余量(即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能保证水下灌注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强度的要求。

水下混凝土的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60Kg/m3,含砂率宜控制在40%~45%,粗骨料粒径应<40mm。

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取0.6~1.0MPa,防止导管渗漏发生堵管现象。

隔水栓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使隔水栓顺利从导管中排出,保证水下混凝土灌注成功。

用以储存混凝土的初灌斗的容量,必需满足第一斗混凝土灌下后能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0.8m以上。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内外混凝土面标高,保证混凝土在埋管2~6m深时,才允许提升导管。

当选用吊车提拔导管时,必须严格控制导管提拔时导管离开混凝土面的可能,避免发生断桩事故。

严格控制浮桩标高,凿除泛浆高度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值。

详细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确保导向框位置准确,护筒下沉深度穿过覆盖层。

钻机钻杆中心重合,其水平位移及倾斜度误差按规范要求调整。

用冲击钻钻孔时,应待相邻孔位上已灌注好的混凝土凝固并已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开钻。

钻孔过程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施工技术,在黏土层,适当少投泥土,靠钻进自行造浆,在砂土层则加大泥浆浓度固壁。

钻进速度始终和泥浆排出量相适应。

钻进过程严禁孔内掉进钻头、钻杆及其他异物,经常检查钻头的磨损情况。

起吊钢筋笼时,吊点准确,保证垂直度,然后对准孔位徐徐下放,吊装过程中,节与节之间进行焊接,必须保证焊接长度和质量,且要控制焊接时间不宜过长。

混凝土的初存量应保证首次填充的混凝土入孔后,使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大于1m,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不大于4m。

每灌注一车混凝土后,用测锤测量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做好记录,绘制单桩柱状图,根据此数据,换算该桩的桩径各段的扩孔率。

4.2.2站房工程

4.2.2.1.工程测量

1)所用的仪器和引测方法均应适应和保证测量精度的要求,为保证工序之间的相互配合衔接,测量工作要与施工现场密切配合,根据施工布置和工艺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测量放线方案,并做好验线复核。

2)测量仪器在施工全过程中保持仪器状态良好。

3)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合人员必须相对固定。

各种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据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4.2.2.2.钢筋工程

1)钢筋进场必须有合格证并做好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对纵向受力钢筋核算其屈强比,并执行见证取样的有关规定。

2)钢筋料表要经主管技术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下料加工。

钢筋焊接在现场做出焊接试件,试验合格后方准施焊,钢筋搭接焊严禁有不同心、咬肉等现象,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3)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等,必须保证正确,箍筋加工应认真控制。

钢筋绑扎前,认真做好弹线工作,保证钢筋位置、梁、柱截面尺寸准确,钢筋绑扎成型后,要求横平竖直,整洁美观。

4)认真做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定位钢梯的支垫工作,消除钢筋位移通病。

4.2.2.3.模板工程

1)根据模板相互位置及各部位尺寸,经计算后确定模板支设方案,成排柱支模前,应弹通线进行找平,以防侧模里出外进,确保线型顺直。

2)柱模支设完毕必须进行校正,且支撑牢固,以免偏移扭歪。

3)模板安装时标高、尺寸、轴线要准确。

模板在拼装时一定要严密,模板的支设尺寸要利用负误差,防止胀模。

4)墙模板支模前,先在其根部粘海绵条,防止柱、墙根部混凝土漏浆。

5)混凝土浇灌时要有木工跟班作业,要认真检查模板有无漏浆,拉结是否有松动,模板是否变形等。

6)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要符合规范要求,拆模应经主管技术人员批准,并不得损坏混凝土的棱角。

4.2.2.4.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

预留、预埋必须完毕,隐蔽检查通过后,填写混凝土浇注申请单,经监理签认后方可浇筑。

2)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时要快插慢拔,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且不再下沉为原则。

3)施工缝处接缝前要剔除原混凝土表面浮浆和松动石子,用风泵吹净,并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50-100mm厚的同配比的减石子水泥砂浆,以确保施工缝处的质量。

4)基础工程,要求按《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控制其碱含量,在设计有要求时要同时符合设计要求。

5)混凝土楼板在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上人操作。

4.2.2.5.防水工程

1)选用的防水施工队伍应取得当地市建委颁发的《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在有效期内)。

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施工,对设计无要求的防水部位,按规范要求施工。

所有防水材料进场后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有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进行防水层施工时,基层处理和每一道防水层完成后均指定专人进行检查并做好隐检记录。

3)防水工程完工后,对屋面应做淋水试验或雨后观察,(雨量应在中级以上)淋水时间不少于2小时。

厕浴间应进行24小时以上蓄水实验,最浅处的蓄水深度要大于2厘米。

4)防水混凝土结构的细部构造是地下工程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质量检验时应按全数检查。

5)细部构造所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和接缝密封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或翼环与套管应连续满焊,并做防腐处理。

4.2.2.6.回填土工程

1)回填前将基槽里的杂物等清理干净。

回填土的土料清除有机物,并过筛,防止粒径过大。

2)回填灰土应按照图纸和设计要求分层铺摊夯实。

每层铺摊厚度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加强回填土的计量管理,严格控制土灰比。

3)做好回填土的取样试验工作,控制回填土的施工质量。

4.2.5.7.安装工程

1)施工前各专业工长认真熟悉施工图,统计预留预埋点,统一编号,并画出预留预埋点分布图。

2)严格按设计图纸确定预留孔洞和预埋管的准确位置;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标准图集加工预埋件,以防止预埋件的尺寸不符合要求而返工。

4.2.2.8.砌体工程

1)砌体施工质量等级选用B级以上,砌筑人员均应取得技术等级证书,落实操作质量责任制,采用挂牌或墙面明示等形式,注明操作人员、质量实测数据,并记入施工日志。

(2)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块材、水泥、黄砂、外加剂均应进行复试。

为消除外墙面渗漏水隐患,不得将有裂缝的砖面砌于外墙的外表面。

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2)砌体的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

3)构造柱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将砌体留槎部位和模板浇水湿润,并将模板内的落地灰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

4)填充墙砌至梁、板底部时,应留一定空隙,至少间隔7d后再进行镶嵌;或用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或砂浆填嵌密实(高度宜为50与30mm)。

(5)填充墙与混凝土结合部宜在该处内外两侧,敷设宽度不小于200mm的钢丝网片,网片应绷紧后分别固定于混凝土与砌体上的粉刷层内,要保证网片粘结牢固。

4.2.2.9.装饰装修工程

1)保护完成装饰工程表面,不得因撞击、敲打、踩踏、多水作业等造成板材凹陷、暗裂和表面装饰的污染;密封胶嵌固前,应将基槽内的杂质、油物剔除干净,并保持表面干燥。

2)施工现场保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对工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腐蚀性液体、易燃的材料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4.2.2.10.幕墙工程

1)幕墙及其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相对于主体结构的位移能力。

幕墙构架立柱的连接金属角码与其他连接件应采用螺栓连接,并应有防松动措施。

2)幕墙所采用的结构粘结材料必须是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其性能必须符合《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的规定;硅酮结构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3)立柱和横梁等主要受力构件,其截在受力部分的壁厚应经计算确定,且铝合金型材壁厚不应小于3mm,钢型材壁厚不应小于3.5mm。

4)幕墙构件中板材与金属框之间硅酮结构密封的粘结宽度,应分别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和板材自重标准值作用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并取其较大值,且不得小于7mm。

5)硅酮结构密封胶应打注饱满,并应在温度15℃~30℃、相对湿度50%以上、洁净的室内进行不得在现场墙上打注。

6)幕墙的防火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应根据防火材料的耐火极限决定防火层的厚度和宽度,并应在楼板处开成防火带,防火层应采取隔离措施,其衬板应采用经防腐处理且厚度不小于1.5mm的钢板,不得采用铝板,其密封材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其与玻璃不应直接接触,一块玻璃不应跨两个防火分区。

7)主体结构与幕墙连接的各种预埋件,其数量、规格、位置和防腐处理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8)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预埋件的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及幕墙面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

9)单无幕墙连接处和吊挂处的铝合金型材的壁厚应通过计算确定,并不得小于5mm。

10)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应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预埋件的位置应准确。

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连接措施,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11)立柱应采用螺栓与角码连接,螺栓直径应经过计算,并不应小于10mm。

不同金属材料接触时应采用绝缘垫片分隔。

12)幕墙的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部位的处理应保证缝的使用功能和饰面的完整性。

13)幕墙安装前,在设计阶段应根据设计构造制作测试件送检测机构进行抗风压变形、空气渗透、雨水渗漏和设计需要的其他性能的测试,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修改设计图,以满足规范规定和设计的要求。

14)幕墙安装前必须做好对已建建筑物和预埋件的复测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幕墙分格和对偏差进行调整。

15)在测量放线时,要严格控制其精确度,并每天定时校核幕墙立柱位置和幕墙垂直度,发现偏差应及时调整,不使偏差积累。

4.2.2.11.钢结构工程

1)优化施工方案和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做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施工技术交底,搞好图纸会审和技术培训。

2)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对钢材等物资除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外,需经试验和复验,并出具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试验报告)。

3)焊接材料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重要钢结构焊缝采用的焊接材料应按照GB5118的规定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4)焊钉及焊接磁环的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圆柱头焊钉》(GB10433)中的规定。

5)钢结构工程使用的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等缺陷,焊剂不应受潮结块。

6)钢结构连接用紧固件进场后,应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识和检验报告。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分别随箱带有扭距系数紧固轴力的检验报告。

7)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使用前应按每批号随机抽8套分别复验扭距系数和预拉力,检验结果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

复验应在产品保质期内及时进行。

8)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货,进场后应检查包装箱上的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

螺栓、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赃物,螺纹不应损伤。

9)高强度螺栓在储存、运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批号存放、使用。

不同批号的螺栓、螺母、垫圈不得混杂使用。

在使用前应尽可能地保持其出厂状态,以免扭距系数或紧固轴力发生变化。

10)涂装材料进场后,应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识及检验报告,需按桶数5%且不少于3桶开桶检查。

11)钢结构防腐涂料的品种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12)焊接质量检验包括资料检查和实物检查,其中实物检查又包括外观检查和内部缺陷检查。

13)焊接材料与母材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

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14)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15)焊接工艺评定符合要求,焊缝内部缺陷检查采用无损检验的方法,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h以后,进行焊缝探伤检验。

凡属局部探伤的焊缝,若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探伤长度,增加的长度为该焊缝长度的10%,且应不小于200mm,若仍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则对该焊缝百分之百检查。

16)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按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