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届江苏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3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945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届江苏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3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步步高》届江苏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3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步步高》届江苏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3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步步高》届江苏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3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步步高》届江苏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3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步高》届江苏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3讲.docx

《《步步高》届江苏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3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届江苏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3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届江苏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3讲.docx

《步步高》届江苏版必修三第二章第3讲

第3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1)类型:

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特点:

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误区警示

 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可再生能源的再生是有一定的周期和能力的,当人类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或者超出了能源循环的周期,则可再生能源就难以再生。

如水能资源是可再生的,但当人类无限度地利用水资源,超出其循环更新的周期时,地表水就会越来越匮乏,水能资源相应地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可再生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坑口电站:

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炼焦业:

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特别提醒

 “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的影响

有利影响:

“变输煤为输电”,延长了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并能降低运输成本,可增加山西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

一是山西缺水,发电要耗费大量水资源,会加重水资源危机。

二是当地建设火电站会带来严重大气污染,加重当地环境压力。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2.产业结构的调整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结果:

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问题;

(2)环境污染——“三废”污染。

2.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

措施:

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治理“三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考点一 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酒泉的自然环境特点。

酒泉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周围有大量未利用土地,为风电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场所。

同时酒泉距冬季风源地近,强大的冬季风是风电基地建设的重要条件。

而本区人口少、经济相对落后,能源需求量小。

【考向立意】

该题以我国区域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在酒泉建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开发条件。

【思维过程】

确定考查对象(建风电基地条件)→结合试题提供的相关信息(西北地区)→调运所学知识(酒泉自然特征、经济特征)→得出结论。

【误区警示】

一是不能充分利用图示信息确定当地自然地理特征;二是忽略了当地社会经济基础。

【预测展望】

1.区域能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2.区域能源开发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密切相关,优势条件的评价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外省。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

①原因

1.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12年9月16日消息:

今天上午,主题为“转型跨越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的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在太原召开,对山西省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材料二 目前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图

(1)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分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你认为山西拟建的铁路应位于什么地方?

简述理由。

(3)__________资源缺乏也是限制山西煤炭开发和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因素,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4)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山西建设煤基气态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且邻近消费区。

(2)位于山西南部地区。

理由:

山西北部已建有两条运煤专线,而南部只有一条,煤炭外运压力大;并且南部自然障碍少,工程投资少,难度小。

(3)水 原因:

山西地处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交界地带,受季风影响较弱,降水较少;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解决措施:

实施引黄入晋工程,利用黄河水;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①山西煤层气储量丰富;②可供气化的煤炭资源丰富;③具备煤基气态能源产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④山西当前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等可持续发展压力,建煤基气态能源基地是山西煤炭的自身发展的需求。

解析 第

(1)题,结合图示矿产、铁路、区位等信息回答。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北部已建有两条铁路,而南部地区只有一条铁路,煤炭运输压力很大,因而应将铁路建于南部。

第(3)题,煤炭基地的建设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该地水资源的短缺主要与所处的位置和水资源需求量的迅速增加有关;可通过调水工程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以解决。

第(4)题,可从资源条件、产业化基础、面临困境等方面阐述。

考点二 山西能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2.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见图2)。

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

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3)该流域沿岸工业城市密集,可能给黄河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 

(1)水能 河流落差大、径流量较大

(2)方案②。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加大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3)有利于对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大量排污会加剧河水的污染;增加河水的使用量,易导致河流中下游出现断流。

解析 

(1)由图1中黄河干流水电站的分布可判定上游水能丰富,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从落差和河流径流量两方面进行分析。

(2)方案①产业链太短,主要输送煤和电,经济效益差;方案②产业链长且交织成网,工业部门多,经济效益好。

因此,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做好环保工作。

(3)给黄河带来的影响既要分析正面影响,也要分析负面影响。

【考向立意】

该题以黄河流域示意图为载体,考查黄河流域能源资源的分布及开发,以及在开发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思维过程】

①水能丰富与否和河流的径流量及落差有关。

②经济效益好坏与产业链的长短及是

否能构成相互依赖的生产网络等有关,但在获取较高经济效益时要注意可持续发

展。

③黄河沿岸工业城市多,会促进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但也会产生较多的工

业“三废”。

【误区警示】

一是忽略能源开发模式中的生态效益;二是忽略工业城市多会给河流造成的正面影响。

【预测展望】

1.区域资源开发的条件分析。

2.能源综合基地发展中的环境保护。

1.能源综合利用前后的对比

对比项目

能源综合利用前

能源综合利用后

产业结构

单一结构

多元结构

主导产业

煤炭工业(采掘工业)

原料工业(冶金、化学、建材)

能源综合利用

程度低

程度高

输出产品

原煤输出

电力、煤气和液化气、焦炭、钢材、铝制品、化工产品

结果

结构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链

煤炭生产—原料输出

煤—电—铝、煤—焦—化、

煤—铁—钢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山西省在煤炭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既有环境污染,也有生态破坏。

山西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煤炭能源基地建设中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2.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如何正确对待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

据此完成

(1)~

(2)题。

(1)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井矿巷道的建设

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

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产业链

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答案 

(1)D 

(2)B

解析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产生生态问题的根源。

因此,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区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思路

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乙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请说出E、F的工业部门。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主要面临哪些不同的环境问题?

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区。

(2)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

(3)主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主要人为因素:

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1.资源优势区域的开发程序

2.区域资源、能源开发条件评价思路

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资源(能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二是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可优先开采);三是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资源和能源可优先开采)。

3.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而对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则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地区的

自然资源状况不同,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不同,因而其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方向也不相同。

以开采资源和能源作为经济支柱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一旦资源、能源枯竭,或市场条件发生了变化,该区域的经济就可能崩溃,因此这类地区必须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对资源、能源的深加工,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延缓其衰竭的时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支柱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摆脱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加强对“三废”的治理;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对资源、能源缺乏的地区,可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来获得发展的条件,如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也较贫乏,但可以通过资源调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资源调配对调入区而言,能够缓解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对调出地区而言,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选择题

读“我国新疆能源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目前新疆输出的主要能源是(  )

A.石油、天然气B.煤炭

C.风能D.太阳能

2.关于新疆能源基地的发展方向,不正确的是(  )

A.能源生产基地B.能源加工基地

C.能源输出基地D.能源出口基地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新疆虽然煤炭、风能、太阳能丰富,但目前输往东部地区的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

第2题,新疆能源丰富,但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不能作为能源出口基地。

建国60多年来,山西省向全国提供了上百亿吨煤炭,而在山西大地上积存的煤矸石已达12亿吨,形成了300多座大型矸石山,占地约1.667万公顷。

读“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完成3~4题。

3.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

A.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B.交通运输便利

C.消费市场广阔D.开采技术水平高

4.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有(  )

①节约了土地资源 ②提高了煤炭利用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③增加煤炭的输出量 ④优化了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是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最具优势的条件。

第4题,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有:

节约了土地资源;优化了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煤炭利用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减轻了环境污染等。

证券日报综合报道:

用近两年的时间山西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煤炭工业改革。

截至目前,全省矿井总数由2600座减少到了1053座,整合矿井数量占总数近60%。

其中70%以上的保留矿井达到90万吨以上,而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则全部淘汰。

读“2001~2008年全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统计图”,回答5~7题。

5.关于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B.消费量持续增长

C.生产量持续增长且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D.从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煤炭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

6.山西煤炭业整合重组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煤炭开采量

B.提高开采技术和开采率

C.增加税收收入

D.提高生产效益

7.目前我国煤炭工业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能力不足

B.煤炭开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C.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

D.数量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答案 5.B 6.D 7.D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煤炭的消费量持续增长;生产量在某些年份大于消费量;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与消费量相同;目前我国煤炭的生产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

第6题,小煤矿的经营方式粗放,整合重组成大型煤炭集团后,生产效益将大大提高。

第7题,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开采最主要的问题是只注重开采量,不注重开采率,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给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据此回答8~9题。

8.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

9.我国铁矿生产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

A.提高资源利用率B.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C.把加大开采量放在首位D.提高铁矿开采的机械化程度

答案 8.B 9.C

解析 第8题,开矿易造成植被破坏,加上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更易造成土地沙漠化。

第9题,在铁矿开采中,应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加大开采量。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的对比情况(能源强度:

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电力强度:

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

据此回答10~11题。

人均能耗(吨油当量)

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000美元)

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

美国

8.96

0.27

0.36

英国

4.24

0.18

0.24

法国

4.37

0.17

0.27

日本

4.31

0.13

0.22

10.表中反映出(  )

A.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是美国

B.单位产值耗油量最大的是英国

C.法国能源总量比英国丰富

D.发达国家人均能耗均较小

11.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给我国的启示是(  )

A.广开进口渠道

B.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D.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答案 10.A 11.D

解析 第10题,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美国的电力强度最大,即该国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

第11题,日本是表中几个发达国家中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最小的国家,说明该国的能源利用率最高;我国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据此完成12~13题。

12.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发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13.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会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应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答案 12.B 13.D

解析 第12题,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应合理开采、节约和综合利用,而不是禁止开采。

第13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下图表示中国的大庆油田,俄罗斯的罗马什金油田、杜玛兹油田和土库曼斯坦的古姆达格油田采油速度与最大采油速度之间的比值随投产时间的变化曲线图(比值为“1”时,即达到“巅峰时刻”)。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曲线反映了(  )

A.古姆达格油田开采时间最晚

B.大庆油田稳产、高产时间最长

C.罗马什金油田储油量最大

D.杜玛兹油田的开采率最高

15.有关石油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上利用的石油资源主要来自中亚地区的油田

B.近年来中国石油产量保持平稳增加的态势,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C.应对石油危机的主要措施是降低石油价格

D.中国石油利用的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油潜力很大

答案 14.B 15.D

解析 第14题,读图可知,大庆油田稳产、高产时间最长。

第15题,中国石油利用效率低,节油潜力大。

二、综合题

16.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能源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

增加能源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加强能源合作已成为各国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资料二 我国能源消费构成表(单位:

%)

年份

煤炭

石油、天然气

水能、核能、风能

1980

72.2

23.8

4.0

1990

76.2

18.7

5.1

2000

69.2

24.4

6.4

2010

70.3

21.9

7.8

(1)2011年初,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营,俄罗斯每年向中国输送1500万吨原油。

简述其对中、俄两国的意义。

(2)归纳1980~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

(3)目前我国东北地区除引进常规能源外,也大力发展新能源。

说出风能的主要优点,并简述该地区能够大规模发展风能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对俄罗斯:

开辟了原油出口的稳定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中国:

具有了稳定的石油供应,缓解了石油供应紧张的状况;加强了中、俄经济合作,促进了两国经济发展。

(2)以煤炭为主(或煤炭比重大;或煤炭一直占70%左右);石油、天然气比重波动较大;水能、核能、风能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3)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离亚洲高压近,冬季风力大;地势平坦开阔。

解析 第

(1)题,结合中俄两国能源供需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回答。

(2)题,由表中数据可判断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

第(3)题,结合风能特点说明其优点;根据东北地区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及其与气候的关系,说明其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1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殆尽,使得相关产业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由此带来了企业停产、失业人数激增、收入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确定44个城市(包括地区)为国家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从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

材料二 下图示意我国44个试点城市分布。

(1)分析我国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众多的原因。

(2)有人认为“资源枯竭型旧城要向科技新城转型”,你是否同意?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区,矿产资源型城市众多,资源开采历史长;以煤炭为代表的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林木蓄积量最大,曾是我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有较多的森林型城市;长期的过度砍伐,导致森林资源退化严重;国家实施全面禁伐天然林政策。

(2)同意:

有国家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的支持;高科技产业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广阔;发展高科技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关联行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答出任意三个要点即可)

不同意:

高科技产业对人才和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而此类城市科技与教育基础薄弱,经济实力不足,难以实现向科技新城转型;并且高科技产业提供再就业岗位数量少,难以缓解就业压力;此类产业对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要求很高,当地难以满足。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以东北为载体考查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措施。

(1)题,应从东北的资源及工业历史来分析。

(2)题,同意:

应借鉴鲁尔区、匹兹堡的做法分析。

不同意:

则应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及当地的劳动力素质、就业压力、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方面分析。

只要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