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730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舒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2011-2015)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任务。

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在总结“十一五”发展成效的基础上,编制了舒城县“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蓝图和依据。

一、“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抢抓机遇,借力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克服雨雪冰冻、甲流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顺利和提前完成“十一五”主要目标,构建了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景象。

特点是:

1、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明显改善

一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010年达9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5.2:

36.3:

38.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2010年达46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2010年达5.8亿元。

2010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231个,合同投资规模70.1亿元,到位境内资金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

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总产值达1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0年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26%;规模工业企业数由“十五”期末56家增加到156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7家,利税5000万以上企业1家;童车童床、羽绒羽毛、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已初步显现;经济园区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县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32亿元,入园工业企业已达86家;杭埠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入园工业企业已达62家;城关镇七星羽绒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羽绒加工贸易企业28家。

三是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

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推进“七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年产量突破40万吨,蔬菜突破30万吨。

形成“圩畈粮油、城郊蔬菜、丘岗畜禽、山库区林茶栗药”四大区域;省、市、县龙头企业达11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270个;全县建有4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有5个品种获得省级名牌农产品称号,40个品种绿色认证;“万佛湖”鱼头、“舒城小兰花”茶叶、“华银”茶油畅销国内外。

森林覆盖率达43.5%,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

四是商贸旅游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2010年达36亿元;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城乡商贸业呈现齐头并进、共同繁荣的态势;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达4000万美元;2010年旅游接待总人数1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亿元,万佛湖创国家4A级、万佛山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获得成功;家政服务、养老保障、社区医疗等社会服务业以及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正蓬勃兴起。

2、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基础设施投入加大。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25亿元,城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领域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各个经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

完成了新一轮县城总规修编;县城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工程如期建成投运,天然气管道、防洪以及电力等建设改造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县城改造、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村村通公路完成920多公里。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了丰乐河圩堤、杭北干渠加固和小流域治理工程。

电网建设完成杭埠110千伏、平田和棠树35千伏变电站建设等。

邮政、通信和信息网络建设得到加强。

“数字舒城”建设稳步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稳步提高。

二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项目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达200多个,占开工项目总数的25%;总投资达106亿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5100万元。

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相继落户,如华润雪花啤酒灌装线项目、东风机电军工项目、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汇联汽车轮毂项目、火力发电项目等。

2010年,列入省“861”项目21个,总投资73.14亿元;列入市3000万元以上重点调度项目85个,总投资293亿元;共谋划项目201个,总投资555亿元;县四个“三年行动计划”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三是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和政策。

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下,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一手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手抢抓事关舒城发展的大事、难事、长远之事。

县委、县政府抢抓中央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央政策、资金支持,共争取五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152个并基本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93亿元,完成投资98.8%。

2008年进入了合肥经济圈;特别是2009年成功挤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我县的经济发展争取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今年在国家审批主体功能区规划时,又成功争取将舒城调整为重点开发区域。

此外,杭埠工业园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

这都为舒城长远发展,构筑了平台,造就了潜力。

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到2010年底,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2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2.1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

二是民生工程效果明显。

民生工程2007年12项、2008年18项、2009年28项、2010年33项,累计投入16多亿元,惠及90多万城乡居民;多次多项民生工程受到省市表彰,被百姓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果。

三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中小学D类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校安加固工程进展顺利,高中教育普及率达76.5%。

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6%,基层医疗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5%以内。

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13.7万人次。

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均实现应保尽保。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文化、广电、体育、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

扶贫开发深入推进。

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培训转移和社会帮扶,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1.5万人。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5%。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

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考核验收和命名挂牌。

统计及“六普”工作扎实开展。

二、“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

(一)外部机遇及内在优势

1、宏观经济形势总体看好。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将进入更高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将面临调整与转型:

投资、消费、出口比例趋于合理;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成份显著提升;创新成为发展主流。

2、发展环境有利。

国家继续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融入合肥经济圈建设;国家继续实施加大“三农”扶持、加大民生投入等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我县在各方面工作获得更多政策、资金及重大项目支持和外部带动机会,实现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3、长三角经济辐射功能增强。

长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经济区域之一,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

随着长三角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正面临升级,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

同时,东部对新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及优质绿色农副产品的需求,将是我县很好的发展机遇。

4、地理区位优越。

舒城属于“合肥经济圈”,在国家皖江城市带规划里被列为合肥“集聚核”,同时又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域。

位于合肥、六安、安庆、巢湖四市交会处,铁路、高速和将要开工建设的交通工程,将使舒城处于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带。

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我县具备城市和农村双向比较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5、环境和资源丰裕。

自然环境资源、水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蕴藏量可观。

现代农业规模大、效益好;万佛湖、万佛山、汤池温泉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全国第八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和首批省级生态建设综合示范县,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为绿色农业发展、绿色产品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我县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丰富。

6、人文优势。

舒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又是全国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县、全国卫生城镇和全国文明村镇,具有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较高外部知名度;舒城人民朴实、勤奋的精神和强烈的发展愿望,也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二)面临的挑战与自身不足

1、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大力度。

城镇、园区及乡村的基础性设施如道路、桥梁、电网、自来水等工程建设及改造尚需进一步加快步伐。

现有高速公路、铁路距离全县中心地带较远,206国道通行能力不高。

2、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经济总量不大;缺乏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产业集群不明显,产业关联度较低,优势产业尚需大力培育;经济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二、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

一产基础较薄弱,农产品深加工能力、附加值均不高,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需要加快;二产对国民经济和财政的贡献过小,工业企业规模不大,企业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产发展龙头不大、支柱不强,整体优势未发挥,旅游业发展潜力尚需进一步整合与开发。

3、生产要素面临瓶颈。

在全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总体形势下,尤其是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一圈一带”建设,促使周边各市县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争夺人才、项目、投资者、税源,争取政策等,形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

伴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土地置换、融资、人才等压力,特别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提供建设用地、筹集建设资金、汇集发展人才仍是难题。

4、可持续发展紧迫性增强。

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国家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县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既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又要以更大的努力推动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任务紧迫而繁重。

5、构建和谐社会面临更高要求。

随着工业化加速推进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城乡、就业、贫富差距等各种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并相互交织,需要更加注重民生,对政府统筹发展、驾驭发展的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企业主创大业精神需要激发,企业专业管理、营销与技术人才需要进一步培养;公务员思想需进一步解放、工作思路需进一步厘清和执行力需进一步加大。

三、“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框架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改革创新,跨越发展,努力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总体目标:

实现经济总量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基本建成与长三角有机融合、生态系统良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合肥卫星城市,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等偏上水平,总体上实现小康水平。

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到2015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

----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一五翻一番,年均增幅14%以上;

----财政收入比十一五翻一番,年均增幅20%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十一五翻一番,年均增幅25%以上;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十一五翻一番;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十一五翻一番;

----非农产业比重达到8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17:

44:

39;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均增幅25%以上;

-----社会消费趋向合理,年均增长18%以上;

----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850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下;

----城镇化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2、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按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把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包容性增长,构建和谐社会。

3、生态环境更加优越

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0%;逐步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三废”达标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和重复建设项目;保护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节约集约用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促使单位GDP能源消耗的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单位工业增加值用电、水量降低。

建设省级生态示范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打造宜居舒适优美舒城。

(三)发展战略

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招商引资主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实行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

1、工业化核心战略

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主导产业突出、骨干企业支撑明显、企业集群化特色明显、产业区域布局科学、产业结构合理、具备一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一产、促进三产,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目标。

继续开展“垒大户、扶十佳、壮十强”活动;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轻纺服装产业、机械零配件制造业以及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对5000万以上规模企业给予政策倾斜。

推动工业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做到“三个突出”。

突出园区,进一步调整优化园区规划布局、确立产业定位,积极引导要素向园区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做实做强园区经济;突出优势行业,落实项目资金,进一步做好产业规划,推进食品加工业、羽毛产品、羽绒服装制品、儿童产品产业集群发展。

充分利用产业的垂直分工,积极与大企业、大产业“联姻”,做大做强产业链。

尤其要引导优势产业,逐步培育自主品牌,同类企业聚集,最终形成产业集群;突出骨干企业,已有的骨干工业企业是“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分规模、分类加以引导和指导。

争取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400家,发展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20家左右;培育1-2个年产值超100亿元的支柱行业,1个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园区;推动1-2家企业上市。

坚持“四个一批”。

引导现有工业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战略做好技改和新上项目规划和投资方案,通过技改、新上项目和扩建,进一步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依托现有资源,进一步筛选出若干重点项目,做好前期项目规划和投资方案,做好投入产出及商业化分析,找准投资主体,投资建设一批新型企业;通过“一圈一带”建设,在工业集中区聚集一批集群企业;实施全民创业战略,引导外出经商、务工和本地有创业欲望的人员在特色园区发展一批中小企业。

2、招商引资主战略

为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抢抓“圈带”建设机遇,要突出东部招商与产业招商,推动全民招商,努力招大商、大招商,招工业项目商。

(1)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招商平台。

以县经济开发区、杭埠工业园区、万佛湖度假区、皖江汽配产业园、各特色工业集中区等专业园区为招商平台,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增强承载能力。

提高软硬设施环境水平,完善配套服务。

硬件方面实现“七通一平”,加快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软件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行全程代理;产业方面实行同类产业集聚,提供相关配套;生产要素方面,采取优惠激励政策,使之向园区集中。

在规划建设、用地保障上加大力度等,形成特色鲜明、后发优势明显的园区格局。

(2)积极融入,主动承接。

以利益分配为纽带,坚持走差异化、错位化发展道路。

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机遇,积极与江浙沪三地政府或社会经济组织进行交流合作,连片开发经营,招商选资,全权管理;主动出击,加强与合肥市政府及大型企业合作,逐步建设合肥大型企业的配套基地,实现经济全面融入。

吸引和鼓励在外创业有成人士返乡创业。

依托资源抓招商,发展现代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关注特色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为先进制造业配套,寻求承接产业转移新突破。

(3)优化招商环境,完善招商机制。

实行领导带头招商,强化单位组合招商,巩固驻外招商,增强以商招商,发动全民招商。

进一步完善银政、银企合作机制,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争取更多的商业银行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办理异地业务,为落户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和资金支持。

推行客商接待日制度,建立项目会商制度,坚持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

3、城镇化带动战略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既是实现工业化必然伴随的过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

力争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坚持城镇化带动战略,使要素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转移、产业向城镇聚集,推动工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1)推进县城建设,发挥核心城带动作用。

实施老城区、城中村改造,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规划区内农户统拆统建,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其吸纳人口、扩大就业能力。

实施新区开发工程,合理布局城区居住、商业、教育、文化、休闲、旅游等功能分区。

经营城市,为工业发展提供平台、集约节约用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镇就业机会,推动农业人口转移和在城镇落户就业。

有序发展房地产业,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发展。

(2)加快中心镇和重点镇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以县城建设为中心,分类推进城镇建设,带动、促进重点镇和其他乡镇发展,加快新农村村庄建设步伐,完善乡镇公共配套设施,加强集镇道路、供水、排水、垃圾处理、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居住环境,提升集镇承载力。

(3)坚持统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依托特色产业兴镇,以集镇集聚产业,实现产业与集镇互动。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任务,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农业规模化、区域化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村庄整治工程,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发展布局

综合考虑我县地理空间结构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以县城为核心、中心城镇为依托,以“专业集聚、功能耦合、层次分明、有序承接”为原则,精心打造主体功能区,确定以“一核两面三轴四区”为总体发展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1、打造“一核”

即以县城为核心,重点打造城关地区,并做大做强。

加快老城区改造,加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办公区和游客集散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调整并完善城区功能布局,规划建设政务新区,带动县城经济整体发展。

通过206国道改道升级、济祁高速规划建设和快速通道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力争扩展至35平方公里,全县50%人口集中在县城与城镇,使舒城真正成为合肥的卫星城市。

2、突出“两面”

以舒城西南和东北各为一面。

东北面重点发展工业经济,打造舒城的“金三角”。

以县经济开发区为“金三角”的核心,加快开发区建设和经济实体的集聚,提高其经济贡献率。

进一步拓展开发区面积,向东北部延伸,注重园区产业功能区划分,建立农产品深加工、汽车配件、童车童床、机械加工等子园区,重点承接汽车及零配件制造、轻纺服装(童车童床)业;适度承接食品加工业和印刷包装业;积极关注技术相关性和行业相关性产业。

以杭埠镇为“金三角”的大门,按照工业区、商贸区(物流仓储业)和生活服务区三大区块,进一步做好城镇规划和发展规划,将杭埠工业区规划面积扩大至20平方公里,作为重点开发建设区域,规划建设园中园,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实现舒城与合肥市的无缝对接。

在粮食、服装加工与新兴产业上做活文章,逐步实现承接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建设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重点承接食品加工业和机械配套制造业,提升产业层次;适度承接纺织服装业;积极发展仓储物流业和新型建材业。

西南面重点发展旅游、生态农业,打造舒城的“绿三角”。

以万佛湖为“绿三角”的核心,重点打造万佛山、万佛湖、周瑜城、西汤池温泉、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和新四军四支队驻舒城旧址等旅游景区,主要以旅游、度假、旅游商品和山区农产品贸易为主,发展绿色经济。

建设旅游快速通道,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景区道路;整合旅游资源,调整经营方式,引入大型旅游投资集团进行整体规划和有序开发,提升旅游区建设品位和档次。

加大旅游业招商投资力度,吸引东部地区旅游投资公司和酒店等服务企业前来投资,承接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和旅游衍生业,以旅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西南山区及万佛湖周边乡镇应以万佛湖旅游度假区为中心,在大力发展茶叶、板栗、瓜果、养殖和中药材的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式旅游,大力发展省级农家乐示范点和乡村旅游,以及相关的旅游服务业。

3、形成“三轴”

以206、六舒三、317三条国省道各为一轴,打造沿线工业长廊。

产业主要沿“三轴”集中布局,鼓励沿线有条件乡镇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形成三条带状工业发展格局,为县经济开发区、杭埠工业园和城关七星工业园的发展提供配套和后备支持。

重点抓好县城至杭埠镇沿线建设,实现县城与杭埠镇联动发展;鼓励沿线乡镇实施“凤还巢”工程,鼓励回乡创业,形成创业集中区;依托集镇、资源与区位优势,重点打造棠树、桃溪、干汊河、千人桥、南港、舒茶、张母桥特色产业经济示范园区。

4、建设“四区”

即县经济开发区、杭埠工业园区、万佛湖旅游度假区和春秋塘汽车产业园,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中区。

建设区内“纵横”道路网络,完善给排水、供电、电信、宽带、绿化等配套工程。

面向东部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项目,借助国家的产业集中区政策,实行联合开发、共同建设,打造舒城产业集中区。

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拓展至50平方公里,设立:

儿童用品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汽车配件产业园、电动车产业园、印刷包装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十大产业园,培育主导产业。

使之成为安徽省循环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先行示范区、舒城县工业化的主体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化的承载区、现代化生态型城市新城区的样板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验区。

杭埠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仓储、物流、服装加工业;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建设距离省委、省政府心脏最近、著名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万佛湖度假区重点发展旅游、度假和旅游产品加工产业。

通过整合旅游景点、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旅游产业,打造“合肥的后花园、安徽的北戴河”。

打造“飞地”经济园区,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利用长三角地区优厚的产业基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合作共建、共同管理方式,重点建设好安徽舒城皖江汽车科技产业园和舒茶合成革产业园等“飞地”经济园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等机械制造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

四、“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

以生态化、科技化、产业化、集群化、品牌化等“五化”为“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

(一)环境生态化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强废旧物资回收,提高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坚持绿色增长,积极发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旅游等绿色经济。

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严格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群众饮水安全;高度重视城镇、开发园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中心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回收处理系统建设,逐步提高污水、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能力;加强杭埠河、丰乐河的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

3、加强生态保护。

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和商品林基地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政府及舆论对环保的扶持和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实施引湖入城工程,开展植树增绿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