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肉广告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389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驴肉广告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驴肉广告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驴肉广告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驴肉广告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驴肉广告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驴肉广告词.docx

《驴肉广告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驴肉广告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驴肉广告词.docx

驴肉广告词

驴肉广告词

篇一:

段记驴肉

凉菜

驴肉30元香菇豆10元板肠驴肚丝驴灌肠肉糕拌猪头肉里脊拉皮黄瓜拌仔鱼

30元30元12元10元20元14元14元拌和菜水煮花生米芹菜黄豆皮蛋豆花红油金针菇拌腐竹黄瓜杏仁8元8元10元12元12元10元8元

素菜

白玉菇烧木耳16元醋溜豆芽10葱烧鸡蛋豆腐14元烧腐竹14元油淋娃娃菜16元地三鲜14元豆豉鲮鱼油麦20元大葱炒豆腐12元韭菜鸡蛋炒烧饼16元元

酸辣土豆丝元

尖椒干豆腐元

烧茄子元

101414

软炸鲜蘑16烧油麦12元元

白菜炒豆腐12元

菠菜炒粉条12元

驴肉焖茄子28元

腊八蒜驴肉38元

水煮驴板肠35类

元驴肉炒杂面元白菜炒板肠元

()18

32

香驴过桥豆腐28元元

木须肉18

椒香板肠元

大蒜烧驴肚元

鱼香肉丝元

京酱肉丝35元宫保鸡丁35元红烧排骨18元水煮肉片20元

20

35

20

老干妈炒腰片28元元尖椒肥肠30

鸡鱼虾类

段记香酥鸡35小鸡炖蘑菇元

奥尔良炒鸡块30腰果虾仁元

蒜香翅中30红焖河虾元

283540

篇二:

腊驴肉

农夫果园混合果汁饮料广告策划书

料陕西地区20XX年10月推广活动

策划人:

代锦锦

班级:

装潢130102班

导师:

谢晓玲

日期:

20XX.5.5

一产品分析

凤翔腊驴肉的简介

(1)起源

凤翔腊驴肉是陕西省凤翔地区汉族传统名菜。

创制于清咸、同年间。

驴肉具有补气血,益脏腑等功能,对于积年劳损、久病初愈、气血亏虚、短气乏力、食欲不振者皆为补益食疗佳品。

因此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民谚。

陕西关中盛产驰名全国的“关中驴”。

凤翔腊驴肉选用驴的腿肉精制而成。

它色泽红润,质地细密,酥香可口,五味俱佳,百食不厌。

自清代咸丰年间起,一直受到各地欢迎。

据《凤翔县志》记载,凤翔驰名的腊驴腿(肉)创制于清同治年间,为县城东关铁沟村屠宰业者所独创。

当地民谚曰:

“要品西凤酒,想起腊钱肉。

宴席要丰美,必备腊驴腿。

”为什么凤翔特产腊驴腿与西凤酒相得益彰,共享盛名?

这要从慈禧太后说起。

相传清光绪26年(公元1900年),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夜不成寐,食不甘味。

宫廷总管李莲英谄媚那拉氏,绞尽脑汁,贡奉各种美味佳肴,仍得不到慈禧的赏识。

陕西巡抚端方通过李莲英将凤翔特产“腊驴肉”奉上。

慈禧知道端方吃食讲究,便动筷子尝了几口,脱口称赞:

“这东西好,香而不腻,淡而不俗,比御膳房做得更有味道。

话传下去,过年时不可无此佳肴。

”后传谕凤翔府,当年把“腊驴腿”作为贡品,以后每年五千斤,送达京师?

?

腊驴腿的独创地凤翔县城东关铁沟村屠宰户邓万义今年已经79岁,是腊驴腿创制以来的第六代传人。

如今儿子与儿媳已经全部继承了祖业,成了远近闻名的腊肉专业户。

(2)制作工艺分析

先将退役老驴宰杀,去蹄,选其四腿和筋肉,淋净血水,悬挂晾晒浮水,干后切块入缸内,分层加入硝盐,上压巨石,月寻取出,白天挂于阳光下晾晒夜间挤压,排除水分再用松木水加五香调料煮熟,拎出后再浸入驴油及原汁汤内之火加热,仅烫提浸多次,到一定程度拎出。

(3)产品的特点分析

凤翔腊驴肉选用驴的腿肉精制而成。

它色泽红润,质地细密,酥香可口,五味俱佳,百食不厌。

自清代咸丰年间起,一直受到各地欢迎。

驴肉具有“两高两低”的特点:

高蛋白,低脂肪;高氨基酸,低胆固醇。

对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

另外,驴肉还含有动物胶,骨胶朊和钙等成分,能为老人、儿童、体弱者和病后调养的人提供良好的营养补充

(4)驴肉的适用人群

1、一般人均可食用,身体瘦弱者尤宜。

2、适于积年劳损,久病之后的气血亏虚,短气乏力,倦怠羸瘦,食欲不振,心悸眼差,阴血不足,风眩肢挛,不寐多梦、出血性紫癜等症;

3、平素脾胃虚寒,有慢性肠炎、腹泻者忌食驴肉

二产品的市场调研

(1)营销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

公司在凤翔县扩建年产2000吨腊驴肉加工项目,占地25亩。

新建生产加工车间、仓库、冷库、营业楼、等建筑总面积9807平方米,购回滚揉机、真空包装机、灭菌罐、夹层锅、等机器设备33台,现已建成投入生产。

该项目的实施可年产腊驴肉系列产品2000吨,产值1亿元。

可为市场提供大量优质腊驴肉,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新增就业岗位160个。

企业在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不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投资兴建养殖10000头关中驴养殖基地,涉及本县和甘肃省陇南、平凉、陇西、庄浪、静宁、镇原、庆阳、5000户养殖农户。

现已在本县汉封、范家寨、董家河、姚家沟4个乡(镇)846户农户养殖关中驴1342头,各养殖户签订了养殖收购合同,形成了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公司充分发挥西府腊驴肉产品地方特色优势,通过公司这个龙头带动促进养殖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既解决了企业的肉源产品、产业和经济优势,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使凤翔腊驴肉这一历史悠久的特色产品,不断地壮大和发展。

为充分发挥凤翔腊驴肉地方特色优势,公司和华财团股份有限公司联手,计划投资9500万美元,扩建年产4万吨腊驴肉生产线和5万头关中驴养殖基地项目,项目完成后年产值20亿元,净利润3.2亿元,上缴税金1.9亿元,可带动1万户农户养殖关中驴5万头,增加农户收入6200万元,户均增收6200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把凤翔腊驴做大做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部环境分析:

从腊驴肉行业看,驴肉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公司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产品在省内已全面普及,定点销售网点2000多个。

产品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市场前景广阔。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在雍兴路南段新建年产1000吨腊驴肉加工生产线一条。

(2)消费者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多是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以此来满足自身各方面的需要,但在追求享受的同时人们更关注的是绿色和健康的因素,从而保障自身的健康;从家庭用户的消费者来看,人们对产品的购买主要源于各家庭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有些家庭是为了方便,所以直接性的购买已经制作好的产品,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节约我们的制作成本,而有些家庭则是为了凸显不同的家庭风味。

(3)营销战略

公司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产品在省内已全面普及,定点销售网点2000多个。

产品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市场前景广阔。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在雍兴路南段新建年产1000吨腊驴肉加工生产线一条。

公司在经济实力发展壮大的基础上,不忘带动农民致富,投资1000万元,在全县6000户农户发展养驴20000头,投资100万在本县建成关中驴良种繁育场一所,以满足养驴户的技术服务。

充分发挥西府腊驴肉产品地方特色优势,通过公司这个龙头带动促进养驴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既解决了企业的肉源,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把关中驴种资源优势转化为腊驴肉产品、产业和经济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使凤翔腊驴肉这一历史悠久的特色产品,不断地壮大和发展。

(4)竞争对手的竞争状况分析

上党腊驴肉

上党腊驴肉原专指沙锅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

它以新鲜驴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香料、佐料,做工极为考究。

其色泽鲜艳,醇香可口,以其独特的风味倾倒“美食家”,享誉古今。

驴肉肌间结缔组织不甚发达,故俗语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

上党腊驴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同时又可健胃、活血,是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的滋补食品。

上党腊驴肉在清嘉庆年间已闻名四方,并成为皇室贡品。

在80年代全国熟肉制品评审会上,腊驴肉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上党腊驴肉是长治市的传统名吃腊驴肉起源于唐宋,鼎盛明清,为宫廷贡品,久负盛名。

外地的朋友到长治,说到吃长治特色,长治人一定会首推驴肉。

逢年过节亲友也会互赠腊驴肉,或用腊驴肉来招待宾朋。

现多食用真空包装的腊驴肉。

除真空包装的腊驴肉外,长治做驴肉的饭店,本人吃过的有三家。

名气最大的当然是”驴肉香“至今任然红火。

但是地道的长治人还是会选择东街”新民饭店“去吃驴肉,据说临近年根的时候,地道的长治人就会去此店采买过年的熟肉。

我本人认为在北郊公园对面金威超市旁边的小巷里,有一家驴肉做的味道也很出色,尤其是驴肉甩饼和驴肠子。

关于上党腊驴肉的吃法和掌故很多。

长治腊驴肉吃法,除了切片下酒、剁碎制汤,还可夹入酥火烧或甩饼中一起吃,是典型的“面菜结合”晋式美味。

火烧、驴肉与凉粉,是旧时潞安(长治古为潞安府)三宝。

漕河驴肉

漕河驴肉是河北省汉族传统名菜。

驴肉补血、补气、补虚,阿胶滋阴补血、

补肺润燥。

可见驴肉不仅味道鲜美,还有保健功能。

火烧的发祥地为保定市徐水县漕河镇。

漕河系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境内河流名称,漕河镇以漕河命名。

漕河驴肉火烧历史悠久。

先以大火后以温火炖,配以近20种调料,烹煮时间长,熟度透彻,色泽红润,肉香而不柴,香味绵长,酥软适口。

据医书载:

驴肉补血、补气、补虚,阿胶滋阴补血、补肺润燥。

可见驴肉不仅味道鲜美,还有保健功能。

近代医学研究,驴肉是低脂肪、高蛋白食品,且钙、磷、铁含量也较高。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观念的转变,对营养快餐,特别是极富地方特色的驴肉火烧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目前,漕河驴肉火烧在北京、天津和河北餐饮市场享有盛名。

高唐老王寨驴肉

老王寨驴肉,采用自己研制的40多种名贵大料煮制而成,其驴肉加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鬼子肉”即驴肉,因驴相貌丑陋,像传说中的牛头马面,旧时高唐人称驴为鬼,民间也就把加工好的驴肉称为“鬼子肉”。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这是人们对驴肉的最高褒奖。

清末时曾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也曾作为贡品晋献朝廷。

老王寨“鬼子肉”加工方法独特,药料齐全,工艺精湛。

驴鞭称作“金钱肉”,更具补肾壮阳之功效。

当地人招待客人时有“无驴肉不成宴”之说。

三百年前高唐驴肉已经被装入封闭的条篓、瓦缸,作为国礼赠送各国使节。

驴肉的营养极为丰富,每100克驴肉含蛋白质18.6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中医则认为驴肉的功效一是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者的补益;二是养心安神,用于心虚所致心神不宁的调养。

功效非凡的阿胶制品,就是用驴皮熬制而成的,具有很好的补血护肤养颜功效。

谚语云: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吃驴汤。

吃了驴肝肺,能活一百岁。

河间驴肉火烧

间驴肉火烧是河北省河间市汉族传统名吃。

凉肉夹饼,再加以驴冻,驴冻入口即化。

河间驴肉火烧的味道是外热里爽,清爽醇香。

河间驴肉火烧一定要趁热吃,因为要想驴肉火烧香里面必须加点肥的,只有热火烧才能把肥肉烤化,让香味渗透到肉里、火烧上。

趁热把酥脆的火烧咬到嘴里,里边渗出的是鲜美的驴肉香气。

放到嘴里咀嚼,驴肉的鲜嫩、火烧的香脆。

人间美味也就不过于此了。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

三主要诉求

1诉求对象:

男女老少

2诉求目标:

以凤翔腊驴肉的特色和背景历史为诉求点

四制定广告策划

根据对目标市场,目标群体的分析,对产品特征和全部的比较分析之后,我们推出的广告计划总原则上体现有凤翔腊驴肉的商标图文、包

篇三:

河间驴肉火烧

河间驴肉火烧

齐凤池

我的老家河北省河间市,那里除了金丝小枣、鸭梨外,就属驴肉火烧有名了。

据说,河间的驴肉火烧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它比陕西的肉夹馍,山东的吹饼,历史还悠久。

如今,河间的驴肉火烧已经成了河间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了。

河间的驴肉火烧连锁店,像棋子一样分布在全国这张大棋盘上。

每一个棋子都很耀眼。

原来,我只知道河间有驴肉火烧饭店,这几年走了一些大的城市,发现每个城市都有河间的驴肉火烧店。

走进饭店一打听,开饭店的还真是地地道道的河间的老乡。

老乡见老乡倍感亲切,和老乡用家乡话聊上几句,就像是亲戚一样了。

说道河间的驴肉火烧,我还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河间城里吃的呢。

我记得是*年的春节前,我老舅赶着小驴车,拉着一车白菜到河间城里卖。

老舅坐在车辕子里手,我坐在外手,老舅用一根树叉子当鞭子赶着驴,驴车晃晃悠悠晃晃悠悠一会儿就到了河间城里。

河间城里的集市真大呀,得有四个标准的体育场那么大。

集市在一个大坑里。

赶集的人都打着疙瘩,到了中午散集的时候,人与人才拉开了距离。

这时,老舅拉来的一车白菜,就剩下打落下来的白菜帮了。

但这些白菜帮也不能扔,拉回家过年吃。

老舅把车收拾好后,叫我等会儿,我坐在车上等老舅,一会儿老舅手里拿着一纸包回来了。

他把纸包打开,放在车上,我一看是长方形的火烧,里面夹着肉。

老舅说:

“吃吧,这是驴肉火烧,可好吃了。

”我咬了一口,里面不光有驴肉,还有青辣椒和像肉皮冻一样的东西。

老舅说那叫焖子,又香又筋斗。

我问老舅四个火烧花多少钱,老舅说花了六毛钱。

我心想,这得买多少白菜呀。

再以后,每年春节前,老舅总赶着小驴车拉着我到河间城里吃驴肉火烧。

我到了上学的时候,就回到了城里了。

参加工作后,就很少回老家了。

从此,再也没吃到河间驴肉火烧了。

九七年的秋天,听说老舅病重,我回了一趟老家。

老舅躺在炕上已经二十多天没吃东西了。

老舅的脸黑灰色,脑袋已经浮肿得像个大倭瓜。

老舅得的是肺心病,老舅小的时候就是气管炎,平时就喘。

其实,老舅已经是肺癌晚期了。

我给他买了很多的营养补品,他一口也没吃。

我给他的钱,他塞在了枕头下面,在我一转身擦眼泪的空儿,他快把钱塞给了他的女人。

老舅三十八岁才从四川娶来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小个子,高颧骨,深眼窝,下巴有点翘。

黑黑的皮肤,就像一个风干的小黑枣。

她比我老舅小十岁,却生了三个孩子。

大的十二,二的十岁,小的八岁。

两个大的是丫头,小的是男的。

三个孩子像土猴一样。

老舅有病以后,小女人对老舅特别狠。

老舅想吃口冰块,在炕上跪着求她都不给买。

老舅在偷偷跟我说这话的时候,我真想把这个女人拽过来狠狠地揍她一顿。

但老舅没有骨气,我们给他的钱,他一分也没留,都给了那个女人。

老舅是怕我们走了她再收拾他。

快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我问老舅想吃什么,老舅说:

“我想吃驴肉火烧。

”我出去叫来大舅家的表弟,叫他用摩托车驮着我去河间城里。

半个小时我就买回来了驴肉火烧。

我把驴肉火烧放在老舅的枕头旁边,叫老舅吃。

老舅的眼泪刷刷地流了出来,泪水一直流到枕巾上。

最后,老舅用被子蒙住了脑袋,唔唔地哭起来。

我在老家住了十几天,一直到老舅去世。

我给老舅买的那十块驴肉火烧,老舅连块渣也吃到,全被那女人和三个孩子吃了。

老舅只闻到了点驴肉的香味儿。

其实,老舅要吃驴肉火烧的目的我非常清楚,他是想叫我吃,但那女人又不给他钱,所以说自己想吃。

结果,老舅到死也没吃到驴肉火烧。

发丧老舅的那天,我在河间城里买四十八块驴肉火烧,因为老舅正好四十八岁。

我在老舅的贡桌上摆上了驴肉火烧。

我把剩下的全扔在了送老舅去墓地的路上。

我扔一块,那女人闭一下眼,好象那驴肉火烧砸在了她的良心上,砸在了她的疼痛之上。

如今,我们家门口也开了两家河间驴肉火烧店,我爱吃,也想吃,但就是没买过。

因为

看到驴肉火烧,我就想起当年老舅给我买驴肉火烧时的情景,闻到驴肉的香味,我的鼻子就发酸,泪水就止不住地流下来。

河间醉枣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河间市,民国以前叫河间府。

你可别小瞧河间,过去那地方可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清朝的纪晓岚诞生在河间。

另外,河间还是向大清皇宫里输送太监人才的基地。

据说现在国内就剩下一个太监了,就住在天津,谁要想见他一面得花几千块钱的见面费。

听说那太监也是河间人。

其实这些都不算出名,最出名的还得是为《诗经》作续的毛苌。

现在河间的西诗经村和君子馆村,自古至今从未更改过。

汉代中央政权尊崇儒学,学术空气浓厚,于是长年耳濡目染,得到伯父毛亨亲传的毛苌,遵照伯父的遗愿在河间开始传诗讲学,地点就是诗经村及北面三里处的君子馆村。

西汉孝景前二年,(公元前155年)景帝刘启封他的儿子刘德为河间王,也就是献王。

刘德对毛苌十分尊重,封他为博士,传授弟子,自此《诗经》由河间传向中国更广阔的区域。

因此,河间太了不起。

河间不仅出名人,而且河间的鸭梨、金丝小枣也是享誉全国。

走进河间的土地,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平原。

平原上是行距均匀的树行,有梨树,有枣树。

河间国内有名的鸭梨之乡,河间的金丝小枣在世界上有名。

每年春天枣树一开花,整棵树就被签定了合同。

我的老家在河间东九吉齐家村,姥家在高家坞。

两个村相距一里。

我小的时候是在姥姥家长大的。

我的祖父祖母去世的早,所以就把我寄养在了姥姥家。

姥姥家在村子的最南面,出门就是野地。

村子南面有一片柏树林,里面有好几座大坟,坟的旁边有石人、石马、石桌、石凳。

听姥姥说,这是太监坟,这里埋着好几个太监。

长大后我才知道河间这个地方不仅出名人,而且出太监。

我姥姥那个村就出了好几个太监。

太监的家人都搬到了京城里去住了。

就把身上零件不全的太监留在了坟里在村头坐着。

文革期间,坟地里的石人、石马、石桌、石凳都被砸了,树也被砍了,坟也被平了,栽上了枣树和犁树。

我姥姥家的院子里有棵枣树,就长在东墙根边,上了墙头,就可以摘到枣了。

枣树有碗口粗,树有一房多高,树的脑瓜特别大,每年都结很多枣。

每年秋天枣快熟的时候,我发现枣被阳光晒的那面特别红,不被晒的那面碧绿。

姥姥说:

“枣会转,跟着太阳走。

”我早晨起来看枣红的那面就朝着太阳,到了晚上,枣红的那面还冲着太阳。

姥姥说的枣跟着太阳转是真的。

枣熟的时候,不用摘,用竹竿打。

姥姥在树下的地上铺一块席子,我用竹竿一打,枣就掉下来了。

打下来的枣,不用洗,用手搓挫,或在衣服上擦擦吃最好。

姥姥说,水一洗就不好吃了。

我把枣在衣服上擦擦,放在嘴里一咬,真是又甜又脆。

那股甜味跟任何水果都不一样。

有一种钻进肺腑的感觉。

姥姥把又大又红的枣挑了一笸了,她在碗里倒了酒,找来一个坛子,她用筷子夹着枣在酒碗里一沾,然后放进坛子。

她沾一个放一个。

我问姥姥:

“把枣放进坛子里,再把酒倒在里面不行吗?

”姥姥说:

“那不行,必须把枣都沾上酒,酒多了不行,枣会烂的;酒少了,枣醉不了”。

姥姥把枣沾上酒,放进了坛子里,酒没剩下,坛子里的枣正好满了。

姥姥用塞子把坛子口堵上,在上面又用泥封上,就把坛子放在阴凉的西厢房里去了。

我问姥姥:

“啥时候可以吃”。

姥姥说,等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吃了。

从姥姥做醉枣那天起,我就盼着快快过年好吃醉枣。

一天一天过得真慢哪!

但总算盼到了过年。

三十那天还不给吃,非得到了初一早晨有人来拜年了才给吃。

初一吃了起五更的饺子,姥姥从西厢房搬出坛子,打掉坛口的泥,用锥子启开木头塞,一股醉枣的味迅速在屋里弥漫开来。

姥姥用筷子夹出一大碗,给我也夹出一小碗,然后把坛子又盖上塞,又放到了西厢房了。

我用手捏着枣,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

一股浓浓的酒香带着淡淡的枣味和甜味,迅速沁入心脾,醉枣的肉已经不脆了,但肉质比脆的时候更好吃,更有口感。

姥姥给我的那一小碗醉枣也就是二十几个,不一会我就吃没了。

可我还想吃,就把目光盯在了那一大碗上了。

拜年的人陆陆续续,很少有人吃碗里的醉枣,吃的也就是象征性的吃一个尝尝。

剩下的那些醉枣,姥姥叫我全吃了。

那年过了春节,出了正月,我就回城里上学了。

从姥姥家回来有四十年了,我一直没吃到老家的醉枣了。

因为再想吃姥姥的醉枣,是不可能的事了。

我姥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去世了,在姥姥去世的二十多年里,我的脑海里经常浮现姥姥做醉枣的情景,每次想起姥姥,我就情不自禁地回味出醉枣的甜味和眼泪流到嘴里的苦涩味道。

叔叔的梨树园

河间的金丝小枣很有名,但是,河间的鸭梨更有名。

河间的鸭梨皮薄肉厚含糖量高,如不小心掉在地上,就能摔成八瓣儿,这一点也不是夸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去老家,正赶上鸭梨大丰收,我和叔叔家的弟弟到梨园摘梨。

弟弟在树上摘,我在树下接,他摘一个往下扔一个。

有一个大鸭梨我没接住,结果掉在了地上,摔了个稀酥。

我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弟弟说:

“没什么,摘梨时经常摔碎梨,小心点就是了。

”梨摘下来,放在筐里,也要加小心,不要相互磕碰,碰破了皮就不好收拾了。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烂。

这也是弟弟告诉我的。

我们把摘下来的梨,放在地窖里,喝了酒的人是不许下窖拿梨的。

梨要是沾了酒味,也会烂的。

放在地窖里的鸭梨,要等到春节期间才拿出来卖,那样可以卖个好价钱。

我叔叔家承包了一片梨树园,有三百多棵梨树。

按一棵树结二百斤梨,三百棵树能结六七万斤鸭梨。

当时市场上的鸭梨价格是一块钱三斤,我叔叔承包的这片梨树一年能收入两千多块。

那时我上一个月的班,刚开六十多块钱。

一年最多能开七百多块,叔叔的梨园一年就能挣两千块。

我叔叔家的日子,在村里也是比较富裕的。

叔叔一天天就守在梨树园,他吃在园里,睡在园里。

叔叔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了梨树园里,这片梨园被叔叔收拾得象片世外仙境。

梨园的四周是用槐树条编织的篱笆,槐树条长得非常茂盛,每根枝条上长着一寸长的刺,人要想钻进去非得挨扎,槐树条的篱笆成了一道安全的屏障。

叔叔在梨园干了一个承包期就不干了,打算转给了别人。

因为叔叔的背上长了一个象核桃大的疮,整天流脓打水的。

每天叔叔就用棉花沾,等棉花洇透了,再换上干净的。

后来,疮越来越大,越烂越深。

叔叔实在受不了了,就去了河间医院。

到了医院一检查,是淋巴癌,已经扩散了。

叔叔也没住院,就回家了。

叔叔每天就躺在梨树园的小房子里,每天早晨还出来转转。

看看他收拾的梨树。

每次看到挂满树的鸭梨,他的脸上总浮现出一层蜡黄、紫青的微笑。

叔叔的表情其实是很痛苦的。

他的病和他心是疼痛的。

那年,树上的梨结得那叫个多,梨长得也特别的大。

雪白的大鸭梨上都长着一层白霜。

春天的时候,梨树开满雪白的花时,叔叔说,今年一定多结梨。

等花落了,坐果了,枝头上的小梨一嘟噜一嘟噜的,真叫人喜欢。

客商一来,就把整片树按三百钱一棵订下了。

那年梨真卖了个好价钱。

三百多棵树的梨卖了将近十万块钱。

但是,叔叔没等到客商来拉梨,就去世了。

叔叔死的时候,流了有一洗脸盆的黑血。

等血不流了,叔叔就咽气了。

人们把叔叔从小屋里抬出来,穿过梨树的时候,树枝上的鸭梨直碰人们的脑袋。

因为鸭梨结的太多了,把树枝都压弯了。

雪白的大鸭梨上挂着一层白霜,有的还挂着水珠。

就象鸭梨也含着眼泪,被人们一碰就哭了。

叔叔死后的第二年,梨园没有承包给别人,由弟弟继续承包干。

但,梨的产量明显少了。

梨园也开始荒芜了。

而且鸭梨的价格也下来了。

弟弟承包的梨园,不但没挣钱,而且还年年赔了几千块。

后来,这片梨树园就转给了别人。

别人承包后,也赔钱。

再后来,这片梨树园就没人愿

意承包了。

村里请风水先生给看了看,风水先生说,这片梨树累死了。

说我叔叔死的那年,梨结的太多了,梨树的元气和梨树的魂也和叔叔一起死了。

从此之后,这片梨树就荒芜了。

到了两千年以后,村子扩建,那片梨树全砍了,盖上房子。

我叔叔家的新房就建在了梨树园里。

我每次回老家的时候,看到这片新房,就想起从前的那片梨树园,想起梨园就想起我的叔叔,想起我的叔叔,我就止不住泪水和悲声。

河间饺子粥

我老家沧州河间有一种家常饭叫饺子粥。

我小的时候,在老家经常吃。

平时不过年不过节的,赶上集市了,姥姥拿两个鸡蛋换一缕韭菜,然后打几个鸡蛋,包一盖帘饺子。

饺子是两种面的,有一半是白面的,有一半是白薯面,白面的是给姥爷和我吃的,白薯面的是姥姥的。

姥姥把饺子包好后,大锅里的水就烧响边了。

等姥爷下地回来,饺子就下锅。

我坐在门前的石台上,晒着中午的阳光,浑身暖洋洋的。

门前过去了一辆牛车,车上坐着几个下地干活的人,我姥爷肩扛着锄,走在牛车后面,我看了姥爷后,飞快地跑到屋子告诉姥姥,姥爷下地回来了。

这时姥姥坐在大灶旁边正烧火,水开了,姥姥掀开锅盖,姥先用勺子把水搅动转起来,然后把两样面的饺子下入锅内。

她用勺子轻轻地擦着锅底,把下到锅里的饺子也转动起来,等饺子都飘起来了,姥姥把锅盖盖上,锅开之后姥姥又浇了一瓢水,随后,她用小瓢舀了一碗玉米面,手抖动着,把玉米面洒到饺子锅里。

等水再开的时候,饺子粥就熟了。

姥姥用大碗给姥爷盛了一碗全是白面的饺子粥,给我也盛了一小碗。

她给自己也盛了一碗。

但她碗里一个白面饺子也没有。

我问姥姥怎么不吃白面的,姥姥说,她不爱吃白面的,就爱白薯面的。

后来我才知道,姥姥哪是不爱吃白面的,她是省下来叫姥爷和我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