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京沪高速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060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8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1《京沪高速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001《京沪高速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001《京沪高速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001《京沪高速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001《京沪高速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1《京沪高速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docx

《001《京沪高速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京沪高速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1《京沪高速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docx

001《京沪高速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暂行规定

 

2002年

前言

本暂行规定是根据铁道部建设管理司有关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要求及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关于《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标准研究编制》([2000]8号)计划安排,在现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的基础上,参考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等有关标准,结合高速铁路的特点和要求编写。

本暂行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内容及原则,各类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勘察,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析评价与成果资料,施工阶段工程地质工作等。

根据京沪高速铁路工程特点,增加了“建筑材料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松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下蜀黏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地震区工程地质勘察”等内容。

本暂行规定执行过程中,各单位应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武昌杨园,邮政编码430063),并抄送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北京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

100844),供今后修改时参考。

本暂行规定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暂行规定组织编写单位:

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

本暂行规定主编单位: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本暂行规定参编单位: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本暂行规定主要起草人:

熊林敦、赵建峰、黄恒均、叶春林、周正礼、陈则连、李小和、赵新益、彭泽仁、仇祥凯、华德洪、韩启孟、李殿龙、王兴铎。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2

3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内容及原则4

3.1一般规定4

3.2地质调绘4

3.3工程地质勘探5

3.4工程地质测试6

4各类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勘察9

4.1路基工程9

4.2桥涵工程14

4.3隧道工程18

4.4建筑材料场地工程19

5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工程地质勘察23

5.1软土23

5.2松软土26

5.3下蜀黏土27

5.4地震区28

5.5人工及自然弃、填土29

5.6其它不良地质、特殊岩土31

6工程地质分析评价及成果资料32

6.1一般规定32

6.2设计参数的分析与选定33

6.3成果资料的基本内容34

7施工阶段工程地质工作36

7.1工作任务36

7.2工作内容36

7.3资料编制36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条文说明38

1总则

1.1为统一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标准,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制定本暂行规定。

1.2本暂行规定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定测阶段及施工阶段的工程地质工作;初测和补充定测阶段的工程地质工作可参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本暂行规定未包括的内容按现行有关铁路工程建设标准或规定办理。

1.3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应采用综合勘探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1.4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暂行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下蜀黏土XiaShuclay

苏皖地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形成的具有一定膨胀性的超固结高塑性黏性土。

2.1.2控制性钻孔controlleddrillhole

满足场地稳定性评价和沉降检算的钻孔。

2.1.3一般性钻孔commondrillhole

探明地基各岩土层分布规律、各岩土层的工程性质及地基强度的钻孔。

2.2符号

a——压缩系数;

c——黏聚力;

Cc——压缩指数;

Cs——回弹指数;

Ca——次固结系数;

Cv——垂直固结系数;

Ch——水平固结系数;

e——天然孔隙比;

Es——土的压缩模量;

fi——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数据;

f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s——自由膨胀率;

Ip——土的塑性指数;

IL——土的液性指数;

Kv——岩体完整系数;

N——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OCR——超固结比;

ps——比贯入阻力;

pc——先期固结压力;

qc——静力触探锥头阻力;

Sr——土的饱和度;

Sv——十字板剪切强度;

w——土的天然含水率;

wp——土的塑限;

wL——土的液限;

ø——内摩擦角;

бo——地基基本承载力。

3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内容及原则

3.1一般规定

3.1.1定测应利用初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资料,详细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提供各类工程建筑物初步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3.1.2工程地质勘察前应重点研究遗留问题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进一步搜集分析有关区域地质及既有的工程地质资料。

3.1.3工程地质勘察全面开展前应统一技术标准,按高速铁路特点、技术标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规模、分布、对地基的要求等,结合既有工程地质资料,计列工作量制订切实可行的勘察计划,必要时会同有关专业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可能出现的局部修改方案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3.1.4工程地质勘察应在加强工程地质调绘的基础上,按工点的类型、范围、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合理地布置地质点,选点应具有代表性,其数量和勘探测试深度应能控制重要的地质界线并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3.1.5工程地质勘察应按工程类型、规模、范围、场地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勘察手段,开展综合勘察。

整理资料时应进行综合分析。

3.1.6沿线地震动参数应按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的规定划分。

区划界线位置应依据地震动参数,结合实地地质构造线的延伸或地貌单元及工程的设置情况确定。

3.1.7取土、采石场地工程地质勘察应选择适宜的勘探手段并取样分析,获取有关参数,确定石碴、道碴和填料的质量和储量。

当填料不满足要求时,应提出改良措施并选点作填筑试验取得数据指导施工。

3.1.8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或有特殊要求(如桥路过渡段等)的工程勘察,应按其特殊性,选择适宜的勘探、测试方法,获取工程地质参数,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3.2地质调绘

3.2.1工程地质调绘应紧密结合工程设置,采用远观近察,按由面至点、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进行工程地质调绘,在此基础上布置勘探、测试工作,提出线路方案比选和工程设计所需的地质资料。

3.2.2工程地质调绘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分段详细查明铁路沿线地形地貌形态、地层岩性、厚度、分布规律,地质构造及其发育程度、断层破碎带性质、岩层节理、裂隙等的发育情况,新构造活动的特点,分析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2查明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的成因、性质、范围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

3通过含水地层岩性、富水(或储水)构造、裂隙、水系和地下水埋深及井泉的调查,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补给排泄条件、地下水类型、水位及水深等);

4查明岩土成分及其密实程度、含水情况、物理力学性质及水理、化学性质,划分岩、土施工工程分级等;

5地形地质条件控制地段,宜采用地质横断面选线;

6核对、修正、补充初测详细工程地质图;

7确定路基个别设计、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起讫里程,提出加固防护措施建议;

8布置各类铁路建筑物的勘探工作,查明各类建筑物的基底强度和变形特征,确定边坡坡率,填绘地质断面图;

3.2.3工程地质调绘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调绘工作应沿线路中心进行,文字记录和地质点位置均应与线路里程联系。

对控制线路位置,重点工程的地质点及地质界线应用仪器等方法测定。

2调绘宽度及比例尺与线路带状地形图相同,不良地质发育、区域地质复杂地段应加宽调绘范围。

3.3工程地质勘探

3.3.1工程地质勘探必须在工程地质调绘的基础上进行,按工程要求和场地地质情况开展综合勘探,互相验证、补充。

3.3.2勘探点的布置,除应满足各类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勘探点的间距,应按地质复杂程度和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性质以及建筑物类型确定。

为查明地质构造(如断裂)、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的性质、范围及其发育规律应进行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勘探。

控制性钻孔的数量应不少于钻孔总数的1/3,且每个工点不宜少于2个;

2工程地质断面图上地质界线应有地质点控制,代表性工程地质断面图上勘探测试点不得少于2个,地质条件复杂时,不得少于3个;

3区域地质条件规律性明显,地层简单时,勘探点间距可适当放宽,但一般建筑物每处不得少于1个勘探点;

4一般路基地段应按不同地貌单元布置适量勘探孔。

3.3.3勘探点的深度,除满足各类工点的勘探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满足沉降变形、稳定检算的要求;

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及以上地区,地基土为饱和砂土、粉土地层时应超过地震可液化土层层底;

3第四系覆盖较薄时,应结合建筑物对地基强度的要求和基岩形态、性质及其风化带的力学强度来确定,重要建筑物必要时应至新鲜岩层一定深度;

4位于陡立谷坡上的基础工程,应穿过该谷坡稳定坡角线并达持力层下;

5第四系覆盖层较厚的路堤基底,勘探深度应满足基底土层变形计算的要求。

3.3.4下列情况宜进行工程地质物探或孔内物探测井、原位测试:

1隐伏的地质界线、界面、岩溶洞穴、采空区、含水层等;

2探测钻孔间及外延段地质情况;

3测定岩土层的波速、振动强度、卓越周期等参数;

4测定地下水位、层位、层数、流向、流速或渗透系数的钻孔;

5测定岩层原始地应力和地温的钻孔;

6有特殊要求的钻孔。

3.4工程地质测试

3.4.1工程地质测试分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测试应能满足各类工程的要求。

3.4.2原位测试包括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旁压试验、静载试验、扁板侧胀试验、应力铲试验、现场直剪试验、岩体应力试验、岩土波速测试等。

1静力触探适用于地基土的力学分层,查明土层平面分布情况,确定地基承载力和桩壁侧摩阻等其它力学性质;其中,孔压静力触探适用于第四系粉土、黏性土、粉砂等地基土的分层,绘制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曲线,估算土的渗透系数和固结系数;

2动力触探适用于判定砾石、碎石土层的厚度、密实程度、基本承载力;

3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第四系覆盖层中的砂类土、粉土、一般黏性土及残积层;

4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测定饱和软黏土及淤泥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和灵敏度;

5旁压试验适用于原位测定黏性土、粉土、砂类土、碎石土、软质岩和风化层的承载力,旁压模量和应力应变关系;

6静载试验适用于原位测定黏性土、粉土、砂类土、碎石土、软质岩和风化层的承载力,变形模量和相关的强度参数。

3.4.3室内试验应包括:

岩土物理力学试验、岩土矿物理化分析试验、水质分析试验等。

试验时应按岩土性质和工程设计、施工需要确定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3.4.4下列情况应根据需要选用测试方法:

1对第四系地层可采用原位测试方法,分层提供承载力;

2软土、松软土宜采用室内试验和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等方法;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及以上地区地基土为饱和砂类土、粉土地层时应在地面下20m深度内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孔内波速测试等原位测试方法取得土层液化判别资料;

4下蜀黏土除按膨胀土要求取土、水样进行分析试验外,必要时尚应根据工程场地条件选择代表性工点进行静载试验或现场直剪试验;

5当有不利结构面危及工程稳定和施工安全时,应收集不利结构面岩土试样作顺结构面剪切试验,也可选择适当地点作大面积剪切试验。

3.4.5采取土样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取土样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按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

2采取土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在地基主要持力层内宜为1~2m,工点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不应少于6组,或同一土层的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组;

3在地基主要持力层内,对厚度小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原状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4各类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勘察

4.1路基工程

4.1.1一般路基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

1勘察重点:

1)沿线路按微地貌特征分段,查明地层时代、结构、成因、性质和分布;

2)查明地质构造,岩层产状、风化程度;

3)查明地下水类型、埋深、变化规律和地表水活动情况;

4)查明沿线地基条件,确定是否满足高速铁路设计要求。

2调绘范围和要求:

1)调绘范围:

应沿线路中心左右各100~200m范围内开展地质调绘,并填绘工程地质平面图;

2)调绘精度应按1:

2000地形图控制;

3勘探:

1)沿线路中线每隔50~100m布置一勘探点,当勘探点间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勘探点数量,并作路基横断面勘探;

2)勘探深度应满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评价及路基工程设计要求。

一般路堤地段孔深10~25m;路堑地段孔深应至路基面以下5m,为硬质岩层时,应至路基面以下2~3m。

4测试:

1)分层取代表性试样进行室内试验,主要岩土层及软弱夹层每种试验项目的试样不少于6组,试验项目应以物理、力学性质(剪切、压缩和固结)为主,必要时做水理及化学性质试验;应取代表性水样做水质分析;

2)应按工程地质条件分段布置测试点,在勘探点左右侧路基范围内宜适当进行原位测试,一般以静力触探为主;

3)对粉土和砂类土均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5资料编制:

1)路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说明:

按地质条件或地貌分段,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施工工程分级,路基填挖方边坡坡率,水文地质条件及对路基稳定影响评价,附属工程的设置等;

2)工程地质图(必要时作):

比例尺1∶500~1∶2000;

3)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比例尺1:

200;

4)钻孔柱状图;

5)勘探、测试成果资料。

4.1.2高路堤、陡坡路堤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

1勘察重点:

1)查明地面斜坡坡度、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岩土界面、岩土工程性质、主要软弱面(覆盖层与基岩的接触形态、岩层的软弱夹层、具有不利倾向和倾角的结构面及其组合形式)分布范围和特征;

2)对于地面横坡陡于1:

2.5地段的陡坡路堤和高路堤,应调查地基下沉或沿斜坡下卧基岩面、软弱结构面滑动破坏的可能性;

3)查明地下水活动情况及其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

4)查明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性质及分布;

5)确定土层、岩土界面或不利结构面的抗滑、抗剪或固结等物理力学指标。

2调绘范围和要求:

1)调绘范围:

应沿线路中心左右各100~200m范围内开展地质调绘,并填绘工程地质平面图;

2)调绘精度应按1:

2000地形图控制;

3)确定代表性地质横断面位置和数量,地质条件简单时为50~70m一个;地质条件复杂时为30~50m一个。

每个工点代表性地质横断面不宜少于2个。

代表性地质横断面图宽度应满足工程地质分析、路基稳定性分析和设计需要。

3勘探:

1)每个代表性地质横断面上至少应有1个钻孔或每工点至少应有2个钻孔,辅以触探及其他地质点等,每个代表性地质横断面上不应少于2个勘探测试点;

2)勘探深度:

当沉降控制时,钻孔应穿过软弱层至硬底以下3~5m或满足沉降计算要求;当稳定控制时,钻孔应穿过软弱层至基底持力层以下5m,或预计滑动面(土层,岩土分界面或岩体不利结构面)以下5m。

4测试:

1)钻孔应分层取样进行室内试验,项目应以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为主,软弱地层每种试验项目的试样不应少于6组;

2)原位测试应结合钻孔进行,以静力触探以及孔内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为主;

3)必要时可进行不利结构面现场剪切试验;

4)地下水可能影响基底稳定时,应做简易的水文地质试验,必要时做水质分析。

5资料编制:

1)工程地质说明:

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及岩性特征,分析提供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评价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工程措施建议;

2)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

500~1:

2000;

3)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比例尺1:

200;

4)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比例尺1:

200;

5)钻孔柱状图;

6)勘探、测试成果资料。

4.1.3深路堑、地质复杂路堑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

1勘察重点:

1)对于路堑边坡高度大于10m的路堑或边坡高度小于10m地质复杂需要特别处理的路堑,应查明自然山坡状态、植被、人文活动等情况;

2)查明地层结构,岩性特征,成因类型,接触关系;

3)查明地质构造、地层层序、厚度、产状,风化破碎程度,各种结构面的特征及其组合形式,特别是倾向线路的不利结构面;

4)查明地下水露头、流向、流量、活动及埋深等特征和与地表水的补给关系;

5)查明设计所需的边坡土体和岩体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指标。

2调绘范围和要求:

1)调绘范围:

应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的范围确定,一般在堑顶两侧各不小于50m的范围内开展地质调绘,并填绘工程地质平面图;

2)调绘精度应按1:

2000地形图控制,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点应按1:

500地形图控制;

3)确定代表性地质横断面的位置和数量,地质条件简单时为50~70m一个;地质条件复杂时为30~50m一个。

每个工点代表性地质横断面不宜少于2个。

代表性地质横断面宽度应满足工程地质分析、路基稳定性分析和设计需要。

3勘探:

1)每个代表性地质横断面上至少应有1个钻孔,或每个工点至少应有2个钻孔;勘探深度应至路基面以下3~5m或穿过软弱结构面并进入稳定层3~5m;每个代表性地质横断面上应不少于2个勘探测试点;

2)可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查明覆盖层分布、软弱面位置等。

4测试:

1)钻孔应以软弱结构面或土层为主要采样对象,试验内容以剪切强度指标为主,结合设计要求按需要确定,每种试验项目的试样数量不少于6组;

2)原位测试应结合钻孔进行,必要时可对软弱结构面(不利结构面)进行现场剪切试验;

3)地下水可能影响基底稳定时,应做简易的水文地质试验,必要时做水质分析。

5资料编制:

1)工程地质说明:

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成因类型以及植被、人文活动,分析提供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评价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工程措施建议;

2)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

500~1:

2000;

3)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比例尺1:

200~1:

500;

4)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比例尺1:

200;

5)钻孔柱状图;

6)勘探、测试成果资料。

4.1.4支挡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

1勘察重点:

1)查明工点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破碎程度和各种不利结构面数量、产状、位置及其组合形式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体分布及对工程的影响;

2)查明支挡工程位置的地层层序、岩性,重点是下卧软弱地层的存在和分布;

3)查明设计所需要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

4)查明地下水、地表水的活动特征,评价其对支挡工程的影响。

2调绘范围和要求:

1)调绘范围:

应控制在支挡工程以外不小于50m的范围内开展地质调绘,地质条件复杂或存在危岩落石的工点应扩大调绘范围,以查明工程地质特征和满足工程设计需要,并填绘工程地质平面图;

2)调绘精度应按1:

2000地形图控制,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点宜按1:

500的比例尺控制;

3)确定代表性地质横断面的位置和数量,地质条件简单时为50~70m一个;地质条件复杂时为30~50m一个。

每个工点代表性地质横断面不宜少于2个。

代表性地质横断面宽度应满足工程地质分析、路基稳定性分析和设计需要。

3勘探:

1)在代表性地质横断面上的支挡位置应布置钻孔1个,每个代表性地质横断面上勘探测试点应不少于2个;支挡基底纵断面上应有控制性钻孔,不少于2个;地质条件复杂时或支挡地段较长时,纵断面上控制性钻孔应适当增加;

勘探深度:

土层及强风化层应钻至支挡建筑物基础下不小于5m,或满足查明基底地质条件;岩层应钻至支挡建筑物基底下5m或穿过不利结构面以下5m;

2)必要时,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查明岩体破碎程度。

4测试:

1)钻孔应以软弱层面或土层为主要采样对象,结合支挡措施确定试验项目,每种试验项目的试件数量不少于6组;

2)地层内赋存地下水时,宜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并作水质分析;

3)原位测试应结合钻探进行,主要用于软弱地层;

4)原位测试以静力触探、标准贯入和动力触探等为主。

5资料编制:

1)工程地质说明:

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岩土组成,成因、性质;分析提供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评价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工程措施建议;

2)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

500~1:

2000;

3)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比例尺1:

200~1:

500;

4)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比例尺1:

200;

5)钻孔柱状图;

6)勘探、测试成果资料。

4.2桥涵工程

4.2.1涵洞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

1勘察重点:

查明地貌特征、天然沟岸的稳定状态,涵洞基础处地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隐伏的基岩斜坡、沟床泥石流及其它不良地质现象。

2调绘范围和要求:

1)调绘范围:

应沿线路中心左右各100~200m范围内开展地质调绘,有不良地质和弃填土分布时,应扩大调绘范围,并填绘工程地质平面图;

2)调绘精度应按1:

2000地形图控制,地质条件复杂的可按1:

500~1:

1000地形图控制;

3)观测点应布置在沟底、岸坡、基岩露头、不良地质界线上;

3勘探:

1)地质条件简单,地层单一的涵洞布置1个勘探测试点;地质条件复杂时,应在涵洞轴线上布置勘探测试点不少于2个;

2)勘探深度:

基础置于土层中,深度应满足沉降变形计算要求或按表4.2.1确定;

涵洞勘探深度表(m)表4.2.1

土名

工程类型

碎石类土

砂类土、一般性黏性土和粉土

涵洞

10

15~25

注:

基础底部为基岩时,应钻至全风化带5~10m;有软弱夹层时,应钻穿持力层不小

于5m;基底为特殊岩土时,勘探深度应满足特殊岩土的勘探要求;基底为弃填土时,

宜钻穿至硬层不小于5m。

3)采用物探查明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等。

4测试:

1)原位测试应结合钻孔进行,主要手段有静力触探及孔内标准贯入试验等;

2)分层采取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试验项目和试件数量按工程类型并结合路基设计需要确定。

5资料编制:

1)工程地质说明:

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场地稳定性及对工程的影响。

提出涵洞基础类型建议。

2)涵洞轴向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比例尺1:

100~1:

200;

3)钻孔柱状图;

4)勘探、测试成果资料。

4.2.2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

1勘察重点:

1)查明桥位区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岸坡稳定性;

2)查明桥位区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3)查明桥梁墩、台及调节水流建筑物地基的覆盖层及基岩风化层的厚度、墩台基础岩体的风化与构造破碎程度;软弱夹层情况和基岩面形态以及地下水状态;

4)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定量评价,提出设计所需的地质参数;

5)对边坡及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的危害程度和地下水活动对地基的影响程度作出评价。

2调绘范围和要求:

1)调绘范围:

应沿河流上、下游各不小于200m的范围内开展地质调绘,并填绘工程地质平面图;

2)调绘精度一般按1:

2000地形图控制,地质复杂的特大桥、高桥可按1:

500~1:

1000地形图控制。

3)观测点应布置在沟底、岸坡、基岩露头、不良地质界线上。

3勘探:

1)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