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040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docx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docx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

字体大小:

大中小  2009-09-2713:

05:

30  来源:

畅享网  

  1汽车零部件行业特征

  从目前各种媒体、研究资料、国家统计局资料来看,中国的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势头,依旧是按照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到2010年,整车销售数量有可能能够1400万辆的规模。

整个市场非常的乐观,甚至遇到了2008年整体的经济调整,甚至减速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热情,各种经济预测媒体仍然采取了相对乐观的预测。

  但是目前整个行业依然遇到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国内的汽车制造商以及其供应链上附着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们。

其中最大的挑战,还是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耳熟能详的可以列下:

钢材价格的高涨,人工的提高,市场价格的不断降低,国外市场的开拓艰难,外资企业在技术高端和供应链高端的压迫,整体生存的压力仍然很大。

国内企业对策基本集中在加强专业化生产和设计,努力降低成本,加强和主机厂的经营协同,等等。

  从国家统计局的行业统计分类口径上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内容可以包括: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

  产品构成上分类更是五花八门,根据赛迪顾问2007年的产品分类,范围实在广泛,但从采购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包括模式的改进都是基于车身、底盘、发动机电子器件来说的。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

  作为整车OEM上游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来说,行业分类繁多,产品成千上万,但都因为和OEM整车生产关联,因此在采购模式和方式上都具有相似性,并在模式上具有彼此复制拷贝的特性。

  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或者说OEM厂的供应商,国内可以分为一级系统集成商以及二级、三级配件配套商以及通用件配套。

在产业布局上:

按照整车的BOM金字塔结构分布;企业客户分布:

整车OEM总装厂售前市场、售后市场、出口市场。

  基本的采购特征,多级配套情况下,具有很强彼此影响和复制性。

而且采购模型和采购战略的选择具备很强的层次性,一般来说,产业链层次高的企业,对于下级企业产生很强影响。

  2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特征、发展

  汽配零部件行业整体数量发展,每年按照1000家左右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已经具有7000多家(国家统计局数据)。

在发展过程中,采用的采购方法特点,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采购市场、采购组织、采购方式、采购渠道、采购结算方式、供应商特性、以及采购料品的国产化方面。

一言以蔽之,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于采购的态度是零库存,尤其是账上零库存;配套商都采取统一的策略,向上游压库存,延长结算周期。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现状和发展

字体大小:

大中小  2009-09-2713:

05:

30  来源:

畅享网  

  谈到采购发展趋势问题,不能不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工业中35%~36%的比重,相较于国际60%~70%水平仍然较低,整个产业规模具有非常大的扩展空间,单个企业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也一路艰辛。

  目前来说,汽车零部件行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采购基础结构与采购业务不合理,设计过程缺乏约束,设计、采购与制造业务间缺少协同,与供应商之间没有建立共赢的伙伴关系,没能在产品设计的早期融入供应商的资源等现象。

这些都导致了产品总成本的增高、批量生产的时间加长、投放市场的周期增多、库存增大或缺货断档和缺少供应链上的可预见性。

  因为基于精益思想,贯穿在整个汽车生产、营销供应链上,采购现状基本上向着敏捷采购和小批量采购模式上进行探索。

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模式在采购模式上、采购关注点、采购人才需求以及采购信息化上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而且在短短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向国际水平靠拢。

必须承认,采购管理发展,根本是整个企业、行业的管理水平的发展缩影,也是整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物流上整体的发展缩影。

  采购模式上:

汽车零部件行业普遍开始探索基于VMI管理模式的寄存仓供货模式,将自身自有库存降低到最小,并在库存共同管理基础上,和供应商建立一个稳定、互信的长期供货机制。

配合着VMI的供货机制,第三方物流在汽车领域内方兴未艾。

由主机厂或者零部件集团从整个企业集团或者供应链角度出发提高物流效率,加强库存及时性和信息的共享性,建立了统一的内部第三方物流或者仓库,各零部件厂商租用仓库就近设置供货点,保障节拍式生产。

下图给出了在采购方式上采取JIT送货机制和VMI机制下,供货方,需要在和主机厂产品设计、产品计划协同、供货基础数据同步、以及物流、供应商评估等多方面进行改进整治,来保证VMI采购方式的实现。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特点

  采购发展趋势上,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将采购成本作为采购管理的重心,如何在供应商选择、采购询价、账期控制作为具体的执行过程。

这两年来各种生产材料的采购成本的大幅增长也确实极大的刺激了汽车行业,抱团式生存的模式,开始在行业内复制。

  采购关注点,不但关注内部的采购技术、付款流程、采购过程控制和供应货源;企业的关注目光向着外部优化和内部人员、流程改良。

  对外发展趋势:

  从一单一单的成本节约,转向长期稳定的成本降低战略。

中国汽车零部件外资和私营企业收入比例占据了60%,国内采购市场是他们主要的供货源,早些年的大量供应商竞价采购和招标采购的方式,在获得了合约期内的采购成本节约之后,由于采购方更迭,新的供应商进入,老的供应商退出,导致产品规格、供货期、质量水平发生的波动,带来成品成本和采购过程监控成本。

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在协商成本和障碍上大大降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参与度更为深入,类似于福特采取的Q1认证管理的供应商战略,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内也开始采用。

从多供应商配额选择,转向早期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的投资,按照设计投资给予供应商配额份额;供应商参与制造商的许多活动,他们往往最了解企业的强项和弱项。

另一方面,供应商本身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是行业的领先者,他们是制造商进行标竿学习的最好选择。

供应商参与到制造商的管理过程中来,可以使制造商在改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得益。

制造商和供应商通过共同制定质量方案,确定合作目标而获得高度整合。

交易型的关系,转向供应商协同。

这是一个跨行业的业务话题,基本不用多说,但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他的协同机制是在整个汽车制造供应链上层层传递的,协同发生的范围也是所有制造行业最深入和最持久。

目前国内的协同仍然体现在交易数据的协同方面,深入的进行生产协同、设计协同等协同,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发展和设计。

从国际采购,转向国内本地化;合乎规格的采购料品,通过进口的长途运输,和昂贵的进口关税之后,在成本竞争上已缺失了很多竞争力。

虽然对于目前整车利润仍然高于外国同行的背景下,趋于本地化的采购源发展,不但是对本地备用采购源大力的培育,也是对国际采购风险的规避方案。

  对内发展趋势:

  重新整理采购流程:

将采购供货权,下放供应商,提供给供应商足够权力进行存货水平、补货频率、库存质量的管理。

通过VMI这种方式,来带动供应商的参与,同时也将自身和供应商的关系进行了互相揣摩,猜忌的心理定位,变成了互信,互动。

提高采购团队绩效,进行采购人才的大力培养,国内普遍缺少职业化的采购经理团队,大多数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人员大多从技术、质量、计划等其他岗位转过来而且因为采购作为企业花钱的机构,大多不被特别重视。

但在采购成本降低方面实际带来了利润的今天,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经理,也是最先,也可以说非常领先的开始了职业化的教育注入CPM等认证。

提高供应链采购技术投资。

大多数的中国零部件行业还是处在凌乱的供应商管理信息技术投资阶段,EDI业务接入、供应商业务协同、E化采购解决方案在国内零部件企业尚未完全深入应用ERP以来,仍然尚处在听闻雨声不见手湿的阶段。

OEM厂商大多应用了SAP、Oracle、Infor等具有供应商协同管理的软件,并要求汽车零部件厂商登录ERP系统或者在门户上下载采购交易信息来进行快速的采购和供货。

随着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电子协同、网络互联、内部采购流程电子化、供应商在线发展等也在不断应用中。

如江铃发动机,目前通过和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实现了供应商在计划、订单、库存、ASN、质量和财务上的互联。

  3结语

  今天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采购已非10年前可比,不论是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是采购体系。

但是,挑战却是更多:

OEM制造商的年复一年的降价要求、低成本地区的供应商质量问题、不断增强的高科技配置要求,更强大的外资技术升级竞争都要求采购与供应管理更上层楼。

单纯的从围绕采购订单履行转的采购流程优化到选择供应商、提高供应商、考核供应商,并和供应商共同发展的战略性采购。

但是不论什么样的采购,发展趋势如何,都是在获得采购成本的竞争优势。

因此所有采购都是要围绕正确的需求进行采购,有效的管好销售、预算;控制好企业材料、产品的规格,通用化和重用化的料品规格能够带来巨大的采购成本降低,另外就是有效的销售和计划的协调。

所有这些都是不断进行采购模式、方法以及信息化应用获得采购绩效的真正动力。

  最后小结一下:

  1)采购职能变化趋势

  本地采购转向全球采购,并大力扩大本地采购比例单纯采购职能转向资源优化和战略采购管理;

  2)采购模式变化趋势产品采购转向功能采购分散采购转向集中采购采购产品标准化规格;

  3)采购运作变化趋势采购物流转向专业物流单纯采购,转向供应链采购供应商发展,转向供应商早期参与采购模式扩大电子采购平台运营,加强伙伴间采购信息共享。

 

汽车零部件采购:

个体细节决定整体

字体大小:

大中小  2010-03-1710:

12:

43  来源:

新闻晨报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迅猛发展。

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车市年销量突破1300万辆大关,正式超过美国而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与之伴随而来的,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蓬勃发展。

各大汽车厂商为了争夺在华市场份额,纷纷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成本控制能力,零部件配套体系将逐步放开,零部件采购慢慢向中国倾斜。

随着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日益兴起,汽车厂商在零部件采购和检验环节出现问题的几率应该会有所降低。

  在研发阶段,汽车的各项功能与参数已基本确定,而对汽车品质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将图纸变为现实的制造过程。

所谓积土成山,局部影响整体,各个零部件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性能。

因此,零部件的采购与检验,成为汽车制造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零部件采购向专一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结构特征主要是生产厂家分散落后。

整车生产厂既倾向于就地采购或从本集团公司内部采购,又对同一车型的同一种零件实行多家采购方式,借以促进零部件厂家间相互竞争。

这样一来,由于各零部件厂生产规模过小,不足以实现规模经济优势因而使成本增高,而且生产规模过于小将导致无法投入足够资金进行研发。

整车生产厂实行多家订购,使零部件厂不能指望获得稳定的订单,也就无法进行充分投资,产品质量因而难以提高。

  可喜的是,由于中国市场在全球车市中地位的巨大提升,吸引了不少国外汽车厂商开始考虑将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放开,并与中国本土零部件制造商合作,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可以先从对零部件企业的把关入手,选择知名品牌中得到客户广泛认可的零部件;每年再动态调整零部件采购企业清单,根据前一年的使用情况优胜劣汰;最后,建立零部件质量档案,每月进行例行分析,对出现问题的零部件企业督促其限时整改。

  另外,国内一些车企与采购体系相对成熟的欧美、日本车企相比,本土车企的采购成本高、采购流程复杂,为转嫁成本压力,很可能会采取压制供应商成本,这样难免会导致零部件供应商相应地在一定范围内靠降低产品质量来达成压低成本的目的。

因此,继续将采购流程和制度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成为保证零部件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零部件检验向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有了可靠的零部件供应,接下来的检验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

质检是保证产品可靠的重中之重,零部件从供应商到装配车间,只有中间经过层层把关,才能最终确保整车的质量不受影响。

只有从操作者层面来控制缺陷的发生,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可靠性。

  对零部件的检验,应建立科学化的抽检制度,将质量隐患消除于无形。

具体操作可按照小件要抽检,大件入库前则要经过100%检验来进行。

对各规格零部件建立备案,并追溯每个零件的原材料提供企业,对其规格、型号等指标进行备案。

如果零部件企业中途要更换原材料,则应全部重新检验、考查和登记。

  对不同供应商施行相同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借以促进供应商加大产品质量控制的力度。

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个部分、细节进行标准化,而标准化就是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

 

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直面全球化采购

字体大小:

大中小  2009-08-0415:

00:

01  来源:

《宁波经济》  

    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广泛采用的一个做法。

然而,相对于国外企业,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研发能力弱、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的软肋。

    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才能在全球化采购中优化配置、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企业规模化水平,从而提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带着这一问题,不久前,记者采访了宁波汽车零部件(用品)对外贸易商会会长、宁波国际汽车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仲卿。

    搭建采购平台对接全球市场

    宁波是中国制造业重要的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举足轻重。

数据显示,宁波现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2000余家,年产值超过400亿元。

    2000年,基于宁波拥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集聚和发达的口岸贸易优势,宁波市计委批准建设宁波国际汽车城。

功能定位是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从产品开发生产到融入国内外OEM配套供应链与进入全球汽车后市场采购链提供综合性服务,这是政府为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而作出的一个前瞻性的科学决策。

    2007年,宁波国际汽车城运营以来,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根据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立足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需求,搭建集汽车零部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及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企业管理上台阶、产品质量上档次提供综合服务,从而提升企业在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能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组在进行详尽考察后认为,宁波国际汽车城已经具备商务运作、管理提升、检测认证、资金融通、出口服务、会议会展、常年展示、宣传推介、信息对接等九个方面的功能,是根据汽车零部件(用品)制造企业融入国际采购链的客观市场需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搭建的科技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代表着汽车零部件(用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向。

    周仲卿介绍说,宁波国际汽车城从建设到运营,得到了市领导、市发改会、市外经贸局、市经委、市建委、江东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自运营以来,已有200余家汽车零部件(用品)制造企业、外贸公司和来自美国、墨西哥、巴西、埃及、阿联酋、伊朗、土耳其、泰国等国的汽车零部件采购商入驻宁波国际汽车城,并引进了为汽车零部件(用品)制造企业提供高端服务的机构英国INTERTEK集团和美国PAC集团,完成采购交易额2亿余美元。

随着项目在业内逐渐扩大的影响力,现美国通用(后市场)等一些国际知名采购商已与宁波国际汽车城进行接洽,商讨委托采购事宜。

由政府牵头搭建的这个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已初步显现出了为汽车零部件(用品)制造企业扩大国际贸易提供服务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虽得到迅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在国际上,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无论在资金、规模和实力上都已形成了集团化、规模化、跨国经营,在产品品种、质量、管理、技术、价格、服务等多方面都极具竞争力。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后WTO时代,随着进口配额限制等国家保护政策的取消,直面更加竞争激烈的全球化采购已经不可避免,加上国际汽车零部件制造巨头企业无不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进入中国市场,这将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恶劣经济环境下,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更应该充分利用政府打造的这一平台,集聚产业,互补信息,互补产品与技术,对接全球市场,抱团参与国际竞争。

  

    定期对接交易拓展国际市场

    周仲卿向记者介绍说,从今年6月起,宁波国际汽车城将每月都举办一次汽车零部件(用品)国际采购对接会,每年举办一届“宁波国际汽车零部件(用品)进出口交易会”,将这一有效联结国内外商家的服务平台建成长效机制,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起新的订单获取通道。

    周仲卿说,以前,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由于缺乏行业间的交流和合作,各自单独作战,抗风险能力较弱,而一旦有专业服务平台的协助,他们将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对国际市场的视野开拓后,将加速产业的快速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在类似宁波国际汽车城这一新兴行业服务商的努力下,汽车零部件产业有望率先完成产业聚集和产业升级,并有可能改善其全球市场布局。

就已举办的两次采购对接会来看,来自中东、俄罗斯与非洲的采购商数量明显增长,这也有助于分散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往过度依赖欧美市场的风险。

    

    联手国际巨头助推产业升级

    在政策及整车市场的推动下,各大跨国公司近年来都加大了在中国的采购力度,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不少国际汽车零部件(用品)采购商纷纷在我国设立采购公司或办事处,大量在我国采购汽车零部件(用品)。

    周仲卿认为,长期以来,汽车零部件产业由于缺乏综合性的服务平台,企业往往只能通过单打独斗方式获取海外订单,虽有成效,但是在全球化采购的背景下,已不易应对。

    此外,自运营以来,宁波国际汽车城虽邀请了德尔福、蓝霸(中国)、博格华纳等国际知名采购商与企业进行采购对接,但成效不大。

根本的原因是,现宁波国际汽车城涉及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面还很窄,现有企业的产品与品质还无法满足国际知名采购商的需求。

    “我们已联手国际行业高端服务机构,以助推产业升级。

”周仲卿说。

    宁波国际汽车城自运营以来,引进了国际知名的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高端服务的机构,为入驻宁波国际汽车城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升级提供服务:

    与美国PAC集团、日本丰田工程技术株式会社等国外专业机构合作设立汽车零部件产业提升交流中心,以国外先进的生产方式、工序计划、设备计划、质量保证、成本控制等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内容,展开指导提升入驻宁波国际汽车城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技术、质量、管理能力,探索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路子,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更快发展。

    与全球最具权威的汽车零部件检测、实验、认证机构之—的英国Intertek公司紧密合作,为全行业,特别是进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汽车零部件检测、试验、认证服务,并出具权威的检测报告和TSO、TS16949、TOV等权威认证,帮助入驻宁波国际汽车城企业进入国际中、高端市场……。

    这些举措,有力地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升级和企业产品品质的提高,从而为拓展国际市场打下扎实的基础。

    打造“汽车零部件(用品)全球采购中心”提速产品出口

    今年6月11日对于宁波国际汽车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

经宁波市经济委员会报请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将宁波国际汽车城建成“浙江省汽车产业现代综合服务中心”。

“中心”的设立,对于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提升、引领和推动作用。

    有数据显示,至目前浙江省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已达35家,规模以上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达1700余家,年产值超过1700亿元,并以稳步、快速的趋势逐年增长。

    “这是一个全新的契机。

”周仲卿说。

“同时又是宁波国际汽车城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和创新服务体系,强化“中心”功能,使宁波国际汽车城真正成为立足宁波服务于全省的汽车零部件(用品)全球采购中心”

    国际买家和专业机构对宁波国际汽车城目前这种运作模式非常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双方合作不断:

6月,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与宁波国际汽车城达成一揽子合作意向。

7月,肯尼思•帕克与宁波国际汽车城洽谈了委托采购汽车零部件(用品)事宜。

步其后尘,已有十多家尚未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的国际采购商表示,将参与这一模式,与宁波国际汽车城展开深度合作……。

    当前,中国进入汽车产业快速增长期,汽车服务产业已经进入中国国民经济主流产业,成为一个战略性支柱行业。

目前,相对于整车销售利润的缩水,而中国的汽车服务市场利润率高达40%。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应及时抓住这一重要的发展时期,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宁波国际汽车城已经拥有近千家国内外专业采购商信息,并不断拓展采购商信息的收集渠道,加大对国外汽车零部件后市场的联系力度。

周仲卿表示:

“我们愿意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施供需对接,帮助企业在全球化采购的背景下,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同时,基于宁波国际汽车城的运营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关工作与服务还需完善与提升。

    随着宁波国际汽车城“汽车零部件(用品)全球采购中心”不断地完善与成熟,国际市场开拓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出口也将明显增长。

QSTP是零部件企业全球采购体系的关键

字体大小:

大中小  2009-07-0709:

33:

19  来源:

汽车产经报道  作者:

杨洪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正逐步融入国际大分工。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中国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机会正逐步加大。

   在出口配套市场,受经济危机影响,跨国车企面临巨大的降低成本的压力,到以中国为代表的低成本地区采购零部件的意愿逐步增大,零部件配套出口增长的潜力巨大。

   而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顺利进入跨国车厂的全球采购体系,必须在质量(Quality)、服务(Service)、技术(Technology)和价格(Price)方面达到跨国车厂的基本要求。

   在质量方面,要在产品高质量的基础上,保障质量的一致性。

供应商必须引入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

从航盛的经验看,要从设计开发流程、生产制造流程和供应链管理流程三个方面,确保产品的质量。

   在产品设计阶段,航盛就要求设计人员考虑到产品的成本和质量,要有产品验证的手段和条件,把各种可能产生干扰的因素都排除掉;在制造阶段,航盛主要依靠讲究细节的生产工艺来保证产品质量;在供应链管理上,航盛采用了12策略,同样的一种产品,航盛会选择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1家供应商作标杆,再选2家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应变能力强的供应商作为培养的对象,有1个标杆学习,其他2家就会不断进步和赶超。

   服务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和质量服务、仓库管理、供货及时、快速反应能力和产品紧急递送需求等。

中国零部件企业在服务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

   中国零部件企业因为与国际客户距离遥远,在国外基本上没有相关的机构设置,因此很难达到采购商的服务要求,尤其是在产品发生紧急故障时,难以提供快速的现场服务。

中国零部件企业必须积极探索此问题的应对之策,一是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尽量消弭空间距离;二是可以考虑在国外设立办事处,提供就近服务。

   在技术方面,关键是要能与跨国车厂同步开发,这就要求中国零部件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逐步获得较高的技术水平。

   从航盛的经验看,"三位一体"的技术开发模式比较适合中国零部件企业,包括企业自主创新、国际合作和厂校结合。

自主创新不是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