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3090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因数和倍数”(课本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自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中的正方形塑料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情境导入,认识因数和倍数

课件出示12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美术作品。

谈话:

大家看,老师这里选了12张咱同学画的画,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漂亮吗?

老师想把它们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

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谈话:

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12个小正方形塑料片代表12张画,动手摆一摆,老师有两个要求:

①看一共能摆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②想一想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

预设:

想到的算式1×12=12    2×6=12   3×4=12

谈话:

你能根据算式1×12=12猜一猜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

①一行摆1个,摆了12行;②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谈话:

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

可以吗?

(课件演示)

谈话:

你能根据算式2×6=12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

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

(师课件演示。

谈话:

根据算式3×4=12,你能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师课件演示。

谈话:

同学们通过算式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摆的,真不简单。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藏在这三个乘法算式里面。

2.认识因数和倍数。

谈话:

我们以前学过,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什么?

(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什么?

(积)这里的因数和积是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数学上还可以这样说,我们以2×6=12为例,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引导:

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

引导:

刚才我们提到了哪两种数?

(板书课题)

谈话:

这两种数有什么特点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引导:

大家看第二个算式,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引导:

还有一道算式,谁来说一说?

谈话:

老师还要给大家说明个问题,为了研究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一般不包括0。

小结:

因数和倍数也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或谁是倍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或谁是谁的倍数。

引导:

同学们看这三个乘法算式,你能说出12的所有的因数吗?

预设:

1、12、2、6、3、4.(师有意有序地一对一对地板书12的所有的因数)

【设计意图:

以解决生活问题“把12张这样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画,贴在教室外面的墙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

”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

同时,在解决问题时,选择了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可以怎样拼”时,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使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

二、引导探究,理解概念

1.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尝试找一个数的因数。

谈话:

刚才我们找到了12的所有的因数,咱再来试着找一找18的因数,好吗?

咱们一起找,还是自己试试?

谈话:

老师提醒大家,先想一想,怎样找既有序有又全面?

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板书:

有序、全面)

(2)探索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①找一名有代表性的有遗漏的把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谈话:

他找对了吗?

为什么会漏掉?

仅仅是因为粗心吗?

预设:

不是,他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找。

引导:

那么要找到18所有的因数关键是什么?

(有序。

谈话:

这位同学找到的4个数是18的因数吗?

他能找到18的四个因数,也很不容易了。

引导:

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找到18的这四个因数的?

预设:

2×9=18,2和9是18的因数;3×6=18,3和6是18的因数

谈话:

这位同学是用乘法来找的,找到2就找到了9,找到3就找到了6,他最大的优点是一对一对地找,这样快捷。

②板书另一个学生的答案。

谈话:

你是怎样一个不漏的找到的呢?

预设:

我是从1开始的,1×18=18,1和18是18的因数;2×9=18,2和9是18的因数……

谈话:

还有问题吗?

你们没有,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找到3、6就不再接着往下找了?

那么找到什么时候就不找了?

预设:

找到重复了,就不再往下找了。

③谈话:

刚才这个同学是用乘法想出来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预设:

18÷1=18,1和18是18的因数;18÷2=9,2和9是18的因数……

引导总结找因数的方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他们刚才的做法,怎样才能有序、全面地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板书:

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找到重复为止)

④练一练:

我们用对口令的形式,把18的因数再说一遍好吗?

谈话:

好!

我先说!

1.(生:

18)……4

预设:

不对,没有!

引导:

为什么?

预设:

①因为4乘几都不等于18。

②18除以4除不断。

小结:

原来,两个数相乘必须等于18,这两个数才是18的因数。

【设计意图:

用对口令的形式练一练,一、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找一个数的因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找到重复为止的方法;二、进一步理解因数的意义:

两个数相乘等于第三个数,这两个数才是第三个数的因数。

(3)巩固练习

谈话:

大家就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快速地找出24和36的因数,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

24的因数1、24,2、12,3、8,4、6.

36的因数1、36,2、18,3、12,4、9,6,6。

引导:

在找36的因数时,谁有话要说吗?

预设:

只写一个6就可以了,写两个就重复了。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去掉多写的一个6.

(4)引导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谈话: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数的因数,你能发现点儿什么?

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

最大的是几?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出示课件,填空: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谈话:

这就是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来大家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找一个数的因数,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追问“你是怎么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进而引导总结出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创造的素材,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探索找倍数的方法。

(1)尝试找一个数的倍数。

谈话:

刚才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

大家再来看3×4=12这个算式,谁是谁的倍数?

也就是说在这个算式里,3的倍数是几?

(板书12)你还能找个3的倍数吗?

谁来列举一个?

预设:

6

引导:

6是3的几倍?

你是怎么想到6的?

预设:

我也是用乘法,3×2=6(板书算式)

引导:

谁还能找到3的倍数?

预设:

3(师在6的前面板书3.)

谈话:

你是用什么方法找的?

预设:

3×1=3

引导:

他们是用乘法的方法找到的。

你还能像他们这样接着找下去?

预设:

3×3=9(师随着板书:

3×3=9)

引导:

指名接着说。

(师随着板书:

15、18、21、24、27、30、33)

追问:

还有吗?

有多少个?

怎样表示?

预设:

有无数个,用省略号表示。

师肯定学生的建议:

你太厉害了!

把语文上的知识都用上了!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引导:

谁能说一说我们刚才是怎样找到一个数的倍数的?

预设:

从小到大依次乘自然数。

(或用这个数依次乘1、2、3、4、……)

(板书:

用这个数依次乘1、2、3……)

(3)练一练、

①找5的倍数。

谈话: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出5的倍数。

预设:

5的倍数:

5、10、15、20、25……(师板书)

追问:

你是怎么找的?

预设:

5×1=5  5×2=10……

谈话:

同学们,像这种情况,通常列举出四、五个,能看出变化的规律后,加上省略号就行了。

②找10的倍数。

谈话:

想一想10的倍数有哪些?

(学生说,老师板书)

(4)引导总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引导: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数的倍数,你能像总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那样,来总结一下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吗?

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填空: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意图:

学生有了研究因数特征的经验,找倍数的方法和倍数特征的研究,放手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寻找方法,探索规律。

    3.比较因数和倍数的特点。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小结:

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点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意义的理解。

三、巩固拓展,深化概念。

1、轻松游戏。

谈话:

我们接下来轻松一下,做个游戏,好吗?

听游戏规则:

“老师出一个数,想想你的编号是否符合条件,符合的请站起来,并说出你的编号,看谁反应快!

师:

我是5,我找我的倍数?

谈话:

你们真聪明!

你们5个编号都是我的朋友。

再来一个!

我是24,我找我的因数。

谈话:

下一个,我是30,我找我的因数。

再来一个,我是1,我找我的倍数。

你们太聪明了!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

谢谢我的朋友们,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2.质疑乐园。

①12是倍数,3是因数.()

②34的最小因数是17.()

③2和3都是6的因数.()

13最小的倍数是26。

()

【设计意图:

游戏练习,通过自己的编号与倍数、因数知识的有机结合,始终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最佳状态,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了求知欲。

四、课堂总结,提升认识。

谈话: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回顾整理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