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三农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812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三农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六三农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六三农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六三农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六三农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六三农问题.docx

《专题六三农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三农问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六三农问题.docx

专题六三农问题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一、选择题

1.右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

A.商朝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

2.(2012·绵阳中考)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唐朝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文物是()

3.(2012·苏州模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观某地文化时说:

“……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

”他参观的地点是

()

A.云南省元谋县B.浙江余姚河姆渡

C.陕西西安半坡村D.山东泰安大汶口

4.(2012·泰州模拟)某名胜有一副对联:

“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

”这副对联最合适的位置是()

A.大禹陵B.古运河C.都江堰D.苏轼祠

5.(2012·重庆中考)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

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B.赵州桥C.长城D.故宫

6.北魏贾思勰撰写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是()

A.《水经注》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7.宋史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种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视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C.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南方

D.东南沿海的农民赋税较轻

8.(2011·烟台学业考)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9.(2012·广东模拟)希望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完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准备今年6月访问一位经历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人,最适合的是()

A.林大爷(78岁)B.谢伯伯(60岁)

C.田大叔(46岁)D.杜阿姨(38岁)

10.(2011·巴彦淖尔中考)下图漫画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什么时期()

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

11.(2012·聊城学业考)右边是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

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2.(2011·威海学业考)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②废除贵族世袭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3.(2011·襄阳中考)“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个评价是针对()

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1861年改革

C.中国戊戌变法D.美国内战

14.(2012·淮安中考)有学者分析某一经济政策时说:

“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

”这一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非选择题

15.“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重视农业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实践中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显微镜”回忆再现历史:

材料一中国古代以农立国,以农为本,商鞅变法采取了重农轻商的措施;宋代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轻商的观念有了一些改变,商业、海外贸易繁荣。

(1)商鞅变法哪一措施体现了“重农轻商”的观念?

请举一例说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二关于君民关系,唐太宗理解为:

“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

”“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

——摘自《贞观政要》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

请说出唐太宗的这一治国思想在农业政策上的具体体现。

材料三孙中山解释“平均地权”说:

“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

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3)材料三体现的思想是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指出是哪一内容。

“多棱镜”全面认识历史:

材料四一副农家对联写道: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4)根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相关?

“今岁”分田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

(5)从“当年”到“今年”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失误是什么?

(6)世界近代史上,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也进行了土地政策的调整,请你举两例加以说明。

“望远镜”学习历史展望未来:

(7)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中央政府多次出台文件提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新要求新措施。

对比中外解决农业问题的做法,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约北宋初年,福建就从越南引进生长期短、生长力强、稻穗长的水稻新品种。

宋真宗曾派人从福建运了3万斛该稻种,分给江南等地农民种植,受到农民欢迎。

材料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依靠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下图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发明改变了世界。

材料三凤阳县农业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水稻新品种”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他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了凤阳县粮食产量呈怎样的发展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在农村改革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请举一例。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图片下的文字信息链接所学可知,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代表了商代青铜铸造的发展水平;“汉并天下”瓦当是西汉时期的文物;筒车是唐朝创制的农业灌溉工具;《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街景市貌。

故本题答案选C。

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河姆渡原始居民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不会种植农作物。

半坡人和大汶口人种植粟。

4.【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的“秦守”“蜀”,可判断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

5.【解析】选A。

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隋朝修建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赵州桥修建于隋朝,长城主要用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故宫始建于明朝,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6.【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写的地理学专著;《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药物学巨著。

7.【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

再结合题干中的“宋史”可以判断,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故选B。

8.【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而B项是开始于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C项开始于1958年,且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项开始于1978年。

【误区警示】土地改革是把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的私有制性质没有改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给农民使用,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土地的公有制性质没有改变。

9.【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农业生产合作社是1953-1956年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

2012年是农业合作社实行59周年,分析各备选项,A项符合题意。

10.【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图中夸张的画面和语言,反映了当时“浮夸风”“共产风”盛行,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出现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11.【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读图可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备选项中只有B项与农业相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故选B。

1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①②③是大化改新的内容,④是明治维新的内容。

1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俄国1861年改革中,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农奴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而实际付出的赎金要高于当时市价的几倍,因此,列宁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农奴)的残酷掠夺。

【概念链接】民生问题: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

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狭义的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14.【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农民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余粮,私人可以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这些正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1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题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是奖励耕战。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可从政治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回答。

(2)题根据材料二“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说明唐太宗的“以民为本”思想,链接唐太宗的统治措施相关知识回答具体体现。

第(3)题根据“平均地权”可知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根据材料四中的“当家作主人”“勤劳致富”可知两次“分田”指的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此之间的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据此回答第(4)、(5)题。

第(6)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7)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奖励耕战。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统治者的重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2)注重民生(或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民生思想)。

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或轻徭薄赋)。

(3)民生主义。

(4)土地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6)日本明治维新,允许土地买卖;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7)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制定任何政策必须依据本国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

④经济建设要和谐发展。

1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1)题北宋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通过识读图片,知道图中人物是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题根据材料三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从时间段分析,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第(3)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占城稻;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2)逐年上升(增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注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生产力水平;政府重视、政策支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地制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等。

(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