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756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0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探究实验、观察描述、归纳总结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和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6.1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通过物质传播。

6.1.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教材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节课。

声音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在探究过“声音的产生”后,进而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途径。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而振动又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本课通过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教材顺应学生思考、探究知题的线索,设计了以下不同的活动让学生来进行研究:

第一、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与学生交流我们能听到铃声和位于校园各处都能听到铃声的现象,聚焦声音是怎么传播的问题,并由此作出自己的解释。

第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在教师指导下,做声音在真空中、水中、空气中、固体(桌子)中传播的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与描述,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第三、观察振动传递,类比认识人耳

以类比实验活动来认识人耳鼓膜的作用。

从观察鼓面振动引起其他物体振动的传递现象,帮助学生认识外部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而使人听到声音。

第四、制作活动,拓展应用

动手制作“土电话”,研究它是怎样传播声音的,并用所学概念解释“土电话”的原理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并且声音的传播一课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这一课非常感兴趣。

经过几年科学课及课外书的学习,学生对周围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同时对于声音的传播也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但还不明确,所以需要实验来亲身探究得出准确的结论。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但学生的活动也不能完全自主,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引,从而使其充分地感受科学探究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声音是向各个方向传播的。

2.知道声音能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

3.认识耳朵的构造,了解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科学探究:

1.比较观察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现象,理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2.分组观察纸屏振动实验,在描述现象中建立“因果关系”,类比认识鼓膜的振动。

3.联系生活,制作“土电话”,并用所学概念解释“土电话”的原理

科学态度:

通过对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的现象与特征。

【教学难点】

设计探究声音传播的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课件、视频、真空抽气装置、手机、防水袋、水槽、水、小鼓、鼓锤、纸屏、塑料泡沫小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聚焦问题,导入新课

1.谈话:

上课铃响了,校园里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走向教室,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

铃声能传入我们的耳朵。

3.谈话: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为声音的传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的传播。

(板书:

声音的传播)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导入,聚焦问题,开门见山的引起学生思考声音传播的方向,并得出结论。

二、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1.播放一段视频,提问学生:

你听到了铃声了吗?

2.提问:

声音到你耳朵这段距离,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生:

空气(板书:

空气)

3.原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谁能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通过空气听见声音的?

生:

听见老师说话的声音,上课铃声等等。

4.师:

这么多情况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那如果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还能听见声音吗?

5.师:

那我们听一个实验,为什么是听实验呢?

一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二是需要大家仔细听声音有没有变化。

有没有信心接受这个听力的挑战?

(视频:

重复播放闹钟消声的实验验证学生的假设)

6.提问:

声音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真空不能传声)

7.师:

目前我们知道了空气能传播声音,那么固体能传播声音吗?

8.我们将通过下面的活动来进行研究,ppt出示书本上固体传播声音的实验,思考:

你认为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什么来保证实验的效果。

①敲击桌面时要轻轻敲击。

②屏息倾听,用手势交流。

9.围绕问题进行分组实验

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帮助。

10.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板书:

固体)

11.师:

空气和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那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生:

作出猜测

12.师:

我们进行一个大胆的尝试,把播放音乐的手机放到密封袋中,然后放在水里,如果还能听见音乐,说明什么?

如果不能听见音乐,说明什么?

13.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声音可以通过液体传播声音。

14.师:

我们看见有人在钓鱼的时候,都要静悄悄的就是因为?

生:

声音可以通过水传播。

根据学生回答,把板书补充完整(声音通过空气、固体、液体传播)

15.过渡:

在刚才的三个实验中,我们发现声音无论在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中,都可以传播声音,它都只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传播吗?

16.生:

不是,是向各个方向传播的。

17.总结: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实验和演示实验穿插进行,让学生能有松有驰的研究完成三个问题,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同时能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的归纳总结结论的能力。

三、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1.师: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声音通过固体、水、空气传播,那我们通过哪个器官听到声音的呢?

2.师:

关于耳朵你知道些什么?

3.活动一:

认识耳朵的构造。

师:

看来同学们对耳朵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带来了一个耳朵模型,我们一起来完整的认识下耳朵的结构。

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师:

根据这个模型和ppt图片,我们一起简单画一画耳朵的结构好不好?

先是我们能看见的耳廓——然后是小管道(外耳道)——像鼓面一样(鼓膜)——然后是我们人体最小的骨头,由三块骨头组成(听小骨)——然后像蜗牛形状的(耳蜗)——最后就是听神经,传递给我们的大脑。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在记录单上画)

师:

这些结构都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用视频来了解一下。

4.活动二:

认识鼓膜的作用

师:

视频中说鼓膜有什么作用?

生:

回答

师:

因为鼓膜在耳朵里,我们看不见,那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模拟下耳膜,这是一个纸屏,上面还有一个泡沫小球,一个小鼓,请你拎起小鼓,鼓面对准纸屏,连续敲击,观察纸屏和小球的变化。

生:

学生小组实验。

师: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小球的跳动。

师:

为什么小球会跳动?

(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波传至纸屏,纸屏振动

小球振动。

总结:

其实这个纸屏相当于我们耳朵的——鼓膜,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

在分组实验的基础上,详细的描述实验现象,在现象中建立因果关系,通过类比认识,让学生了解看不见的鼓膜的振动作用。

三、制作土电话

1.谈话:

老师这个有个玩具(出示土电话),你知道它是怎么玩的吗?

2.生:

找两名同学演示

3.师:

它为什么能听见对方的声音呢?

4.生:

棉线能传播声音。

5.师:

你想不想也有一个你自己的土电话呢?

我们来看段视频,了解土电话的制作方法,因为时间关系,课后完成,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制作。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土电话,这样的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板书设计】

 

10.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方向:

四面八方

 

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

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图片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