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导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253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6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杭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杭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杭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杭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导则.docx

《杭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导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导则.docx

杭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导则

附件

杭州市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

建设与设计导则

1总则

1.1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移动(无线)通信基站布点规划的批复》,加快推进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的规范化和集约化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全面推进共建共享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满足居民对通信业务的需求,保障居住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划内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既有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改建、扩建工程设计以及住宅区无线通信设施建设。

1.3本导则所称驻地网指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等民用建筑产权范围内的接入网,包括从通信业务汇聚点到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设备及线路等相关设施,用于接入公共通信网络,为相应用户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1.4本导则所称无线通信设施是指根据市政府批复的通信基站布点规划在控规中作为住建基础配套设施予以落实。

需设置基站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无线通信设施标准预留机房资源、天馈空间、电源、独立电力引入资源等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资源。

开发已建设的公共物业和基础设施,使其优先成为基站的可选站址,拓展基站站址资源。

如公共物业不合适建设基站,开发商要提供合适的住宅楼顶或外墙用于基站建设。

1.5工程设计应委托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工程施工须委托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工程监理须委托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1.6工程设计所选用的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并优先采用国家认证的新设备、新材料。

1.7设计单位应按照光纤到户国家标准要求、无线通信设施建设有关国家标准要求和合同约定进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配套设施的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对涉及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内容进行设计审查。

1.8住宅建设单位应组织对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包括光纤到户通信基础设施和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进行验收,并将验收文件报杭州市经信委备案。

市经信委要接受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的业务指导,认真履行职责,严把质量关,加强对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未按要求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接入通信网。

1.9本导则适用于杭州市普遍采用光纤到户接入方式;若采用其它接入方式,则机房、配线设备和用户终端等技术标准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1.10本导则不包括住宅区有线电视网、小区自建的计算机局域网及智能化弱电系统等信息业务所需的地下通信管线的要求。

如业主有需求可增加相关设计内容。

1.11本导则如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发生冲突,则以上靠原则方式解决。

1.12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2术语

2.1住宅residentialbuildings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2高层住宅high-risedwellingbuilding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

2.3中高层住宅mediumhigh-risedwellingbuilding

七至九层住宅。

2.4多层住宅multi-storiesdwellingbuilding

四至六层住宅。

2.5低层住宅low-risedwellingbuilding

一至三层的住宅。

2.6光纤到户fibertothehome(FTTH)

仅利用光纤媒质连接通信局端和家庭住宅的接入方式。

2.7通信机房telecomequipmentroom

用于安装住宅小区(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配线设备及线缆交接的专用房屋。

2.8电信间telecommunicationsroom

电信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通信配线设备并进行线缆交接的专用空间。

2.9楼层配线箱floordistributionbox

设置在住宅楼层,具有光缆成端及分配功能的箱体。

2.10家居配线箱householddistributionbox

安装在住户内的多功能配线箱体,具有语音、数据、视频等各类弱电信息的传输、分配和转换(接)功能的箱体。

2.11过路箱(盒)passbox

住宅内暗配管段之间为方便施工和维护而设的箱(盒)体。

2.12信息插座telecommunicationsoutlet

通信信号引出端,包括电话插座和数据插座和光纤插座。

2.13光纤配线架opticalfiberdistributionframes(ODF)

光缆和光通信设备之间或通信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

2.14光缆交接箱opticalcableintersectionbox

住宅区内设置的连接配线光缆和用户光缆的配线设备。

2.15光缆接头盒closureforopticalfibercables

指为相邻光缆间提供光学、电气、密封和机械强度连续性的保护装置。

2.16用户光缆subscriberopticalcable

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至家居配线箱之间连接的光缆。

2.17非屏蔽对绞电缆unshieldedtwistedpair(UTP)

由非屏蔽线对组成的电缆,主要用于住户内布线。

2.18光分路器opticalfibersplitter

可以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

2.19光纤机械式连续器opticalfibermechanicalsplice

通过非熔接的方式快速实现裸光纤对接的接续器件。

2.20光纤活动连接器opticalfiberconnector

以单芯插头和适配器为基础组成的插拔式连接器,用于两根光纤实现光学连接的器件。

2.21尾纤tailfiber

一根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组件。

2.22跳纤opticalfiberjumper

一根两端均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组件。

2.23用户驻地网customerpremisesnetwork

用户驻地网是指用户网络接口(UNI)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相关网络设施。

2.24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

指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住宅区内地下通信管道、光缆交接箱,住宅建筑内管槽及通信线缆、配线设备,住户内家居配线箱、户内管线及各类通信业务信息插座,预留的电信间、通信机房等设备的安装空间。

3国家强制性条文解读

3.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中有3条强制性条文,各相关单位必须遵照执行。

3.1.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一)依据与原因:

本条文属于强制性标准管理规定中“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范围,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二)执行与审查原则:

1)是否设置了用户接入点并以此为界面划分工程建设分工。

2)住宅用户能否自由选择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即用户接入点交换局侧可允许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配线光缆接入,用户侧同一用户的用户光缆可选择与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配线光缆连接。

3)通信设施容量或空间是否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接入的需要,即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容量、用户接入点处预留的配线设备安装空间、电信间及电信间面积能否满足至少4家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业务接入的需要。

3.1.2在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

杭州市县级及以上城区电信网络已全部实现光纤传输,新建住宅必须按光纤到户建设。

3.1.3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电信间等通信设施,必须与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同步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

(一)依据与原因:

原信息产业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住宅建筑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信部联规〔2007〕24号)住宅小区及住宅建筑应同步建设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和配线设施、楼内通信暗管、暗线,建设并预留用于安装通信线路配线设备的集中配线交接间,所需投资一并纳入相应住宅小区或住宅建筑的建设项目概算,并作为项目配套设施统一移交。

原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对电信管道和驻地网建设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规〔2005〕330号)民用建筑的开发者和管理者应当将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等电信设施,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验收。

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并由建设项目出资人负责投资。

(二)执行与审查原则:

在规划、设计中是否按照容量配置了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和建筑物内配线管网并预留电信间、电信间等配线设备安装空间。

在工程实施和验收过程中上述通信设施是否与土建工程同步实施建设与验收、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图3.1通信设施与建设各方关系图

3.2住宅小区及住宅建筑内通信网属于用户驻地网范畴,各房产开发商、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单位需为各通信运营企业提供平等接入的权利;不得与任何通信运营企业签订垄断性或排他性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和理由限制其他通信运营企业依法进入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开办电信业务;在进行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各通信运营企业平等接入所需要的容量。

4基本规定

4.1新建、扩建、改建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须按规范预埋地下通信管道,敷设管槽、桥架及通信光缆与配线设施,并设置通信机房与弱电竖井,满足多家运营商接入的容量要求。

所需投资一并纳入相应建设项目概算,并作为项目配套设施统一移交。

4.2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网属于用户驻地网范畴,各通信运营企业可在住宅小区及住宅建筑的通信机房或者楼道机柜公平接入。

公共通信网与用户驻地网的分界如下(投资界面见附件-1):

 

(1)管道以公共道路一侧的建筑红线为界,如下图:

图4.1管道建设界面示意图

红线内管道由开发商在前期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建设与验收,所需费用纳入项目概算。

(2)光缆及配线设备分工界面以用户接入点为界,分界点上联OLT局所侧为公共通信网,配线设施侧为用户驻地网,如下图:

图4.2光缆建设界面示意图

用户接入点根据小区的规模和楼宇性质可以设置在用户接入点1位置,也可以设置在用户接入点2位置。

不论用户接入点设在何处,用户驻地网侧设施(规划红线内的配线设施包含光缆、光分线设备、户线、家居配线箱、桥架、预埋管等),由房屋开发建设单位投资建设,所需费用纳入项目概算。

4.3新建、改建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应采用光纤入户的接入方式,并根据建筑的规模和分布情况灵活采用多幢小区和单幢小区模式。

(1)采用多幢小区模式

对多幢且具备设置通信机房的住宅及住宅建筑群,可采用多幢小区模式,用户接入点设置在弱电机房,规模较大、户数较多的小区,可设置1-n个弱电机房,光分配箱设置在单元楼道。

如下图:

图4.3接入示意图

A.多幢小区模式组网,运营商分光器安装在通信机房或楼道光分配箱内,机房至用户线路全部共建共享。

B.运营商共享内容:

ODF架、配线光缆、楼道光分配箱、入户皮线光缆。

C.通信机房:

新建一个共建共享ODF架,集中成端驻地网内引入光缆。

D.引入光缆:

根据需求采用单条或分支接头光缆引入。

E.楼道光分配箱:

安装在各单元弱电井内,以24芯为主。

F.别墅及排屋等类型小区也参考本模式。

(2)单幢小区模式

对单幢或不具备设置通信机房规模较小的住宅建筑,可采用单幢小区模式,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