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2122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2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docx

《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docx

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

小学音乐新老教材的比较及教学思考

一、新老教材关于单元主题与教学设计思路的比较

教材品名

使用时段

单元主题

教学设计思路

优秀课例

老教材

2001-2006

以单元主题为中心,组合了2-3个教学内容,课的结构以文化为线索,首尾呼应。

在01-06年的优秀课例,每册都有2-3堂。

比如:

低年级的“做一做,敲一敲”、“数鸭子”、“咚咚,哒哒”、“时间像小马车”、“好朋友”、“静夜思”、“阿里里”。

中高年级:

“小猫钓鱼”、“两只小山羊”、“舒伯特”、“电闪雷鸣波尔卡”、“欢乐的山寨”、“母子情”、“西藏的歌”、“西部放歌”、“京调”等。

过渡段

新教材

2011年以后

以单一的音乐教材为中心,设计多种活动,采用多种方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从07年开始,我市陆续出台了一些好课,有“乃哟乃”、“小黄帽”、“拾豆豆”等。

从2011年开始,优秀课例有“小雨沙沙”“老虎磨牙”“课堂锣鼓”“骑竹马”“在钟表店里”“爷爷爸爸和我”等。

什么是新教材?

什么是老教材?

2001年新课程实验教材(下称“老教材”),2012年的修订教材(下称“新教材”)。

老教材的的不同版本都设立了单元主题,为的是体现人文学科的特点与相关文化,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湘艺版小学老教材一部分是情景主题,一部分是人文主题。

一般来说以情境主题为主线设计的课例,有与音乐结合的情境美,比较有生命力,出了一批让老师们至今都在津津乐道的课例(上面表中列举的课例)。

不足的是,由于教学材料较多,材料之间需要衔接,挖掘音乐本体的教学受到了时间的限制,深入不够。

新教材完全去掉了单元主题,其目的是使教师们的教学设计能够直接进入音乐作品,不用拐弯抹角、顾及其他,用全部的时间进行音乐的本体的教学。

二、母语音乐特色与低年级童谣、儿歌选用的教学影响。

在教材的编写中,我们选材的理念与原则是: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音乐的一般规律,选择难易适度,旋律好听,歌词生动,富有童趣的音乐作品。

在低年级的教材编写中,我们也尽量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唱游活动的内容。

因此,老教材中的很多歌曲都深受师生喜爱。

例如:

《两只小耳朵》《两只小象》《什么动物出来玩》等等。

在新教材的编写中,为了构建母语音乐教材体系,除了继续遵从上述的选材原则外,对一些好听的中华童谣、儿歌、民歌,我们进行了深加工,并循序渐进地编入各册教材中。

例如:

《亮火虫》、《阿凡提》《你说它是啥东西》《月亮》等等。

并且将母语音乐的学习与音乐知识技能的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

一、中华童谣、民歌与简谱唱名的学习结合;二、强化母语音调和调式感与音高唱名的训练结合。

 

语音乐教材体系和简谱唱名的编写顺序

年级

知识点(简谱唱名)

童谣、民歌

一上

356

《亮火虫》《打掌掌》

12

《飞呀飞》

一下

高音1

123561

《勇敢的鄂伦春》

低音6

612356

《跳呀,快来跳》

低音5

561235

《青草小河边》

二上

高音23

《阿西里西》

7

《阿凡提骑驴》《对十》

4

《剪窗花》《小毛驴》

47

《交城山》《跳竹竿》

大调音阶:

12345671

《音阶歌》《白鸽》

 

 

三、母语音乐学习与低年级音乐知识学习顺序调整的教学影响。

从上世纪的80年代末开始,湘艺版教材将奥尔夫教学法体系中的“节奏第一”的理念贯穿在教材的编写之中。

在小学一年级先学习节奏及节奏乐器,二年级再学音高、唱名。

这样一年级的孩子都是在唱游活动中快快乐乐地学习音乐。

然而,母语音乐更为突出的是音调感和调式感。

要构建母语音乐教材体系,音高唱名的学习必须领先。

为此,我们调整了一年级的音高、节奏的学习顺序,先学习音高、唱名,节奏紧随其后(第6课呈现二、四、八节奏),并将节奏乐器的学习调整到一年级下册进入。

这一调整,改变了二十多年来低年级教学的习惯,尤其是优秀的老教师,对此很不适应,觉得现在的一年级教材很麻烦。

确实,一年级的教学增加了一个很重的教学任务:

音高概念的建立、唱名的学习和母语音调的强化练习。

这一调整后的课堂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增加了学生用耳朵聆听琴声的时间,培养了孩子们用耳朵的习惯,课堂会安静一些,教师对学生发声与歌唱的指导也会多一些。

合唱的学习因此能够在一、二年级提前进入。

这一调整而且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抓住了听觉艺术的第一要素,将对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产生重大影响。

如,我国的国民音乐素养差这是不争的事实,“团结就是力量”歌词重复了一次,但是力量二字的曲调不同,几乎所有的解放军士兵齐唱都将两句的音调唱成相同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音高概念是音乐素养的关键,也是进入合唱的基础。

如果从刚刚入学的孩子抓起,首要的就是建立音高概念,那么期待十多年以后的解放军一定能够将“团结就是力量”的不同音高唱出来。

由此我们反思二十多年来的节奏及节奏乐的一年级教材体系,其中的缺失也就显而易见了。

 

 

四、湘艺版新教材的合唱特色与教学难度的分析

合唱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音乐素养的标准,提高全民族的合唱水平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教材将音高概念的建立放在首位,就有了合唱能够在一、二年级就开展起来的基本条件。

一、二年级的孩子能够唱合唱吗?

许多老师都产生了畏难情绪。

过去歌曲中呈现的合唱多为平行的三度、六度音程年级的学生都较难进入合唱,要唱好一个带有两个乐句的合唱歌曲至少要两课时,甚至更多的时间。

怎样使孩子们轻松进入合唱,编写者想了很多办法。

以二年级上册教学为例:

(共有7处。

P10\P19\P22\P35\P27\P40\P42)

1.轮唱。

从一上就开始二部轮唱,这是最简单的进入合唱的办法。

一上是《火车开啦》、一下是《划船》、二上有《两只老虎》。

2.齐唱歌曲中的局部合唱(句尾、长音、结尾)。

一年级有《小雨沙沙》《太阳》,二上有《金铃铛》《白鸽》。

3.同音引入不同声部的先后进入。

(1)先横后纵。

《大钟和小钟》《蒙古小夜曲》

(2)先横引纵。

《贝壳之歌》P10合唱练习。

还有在齐唱中插入固定声部或进行声部轮替等多种形式,这些都是较容易进入合唱的方法。

另外,第5课《剪窗花》相联系的合唱练习,以平行三度为主,对声音的要求也比较高,是本册最难的练习,放在二年级上册显然难一点,请老师们试一试,再酌情处理。

 

下面的一条合唱练习,是为这一句平行的三、四度合唱做的铺垫。

 

 

五、“一曲多用”与基础训练的教学应变。

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在2001年以前的教材中,每课均采用“活动与练习”的训练方式,也深得师生喜爱。

在2001年新课程开始后,我们基本采用“一曲多用”的方式,进行一点基础训练,但还是很不够。

在这次教材修订中,我们强化了“一曲多用”的编写方式,使学生获得富有音乐性的、灵活而全面的音乐素养训练。

每一个知识点的呈现都以童谣、儿歌为依托,音高、节奏等基本技能训练都选用已有的童谣、儿歌作品片段。

(以二上为例)如,以第2课《摘果子》的儿歌为依托,呈现了四16、后16的两种节奏组合,紧接着进行了按节奏读歌词和看图编词的巩固练习。

在第3课结合民歌《阿凡提骑驴》又巧妙地安排了前面两种16分节奏组合的进一步训练。

一是读一读、拍一拍下面的节奏,巩固了节奏;二是找出与歌曲中与上面节奏相同的乐句,跟着琴声唱一唱。

这既是有音高的节奏练习,也是提供拐杖(琴声)的视唱练习,还是歌曲教学中的歌谱练习。

问题还在于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促进了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

我们前面讲的童谣与“音高、唱名、手势”以及紧跟着的“跟琴唱唱做做”“听记音组”“唱、填写音列”都是这样的编写思路。

翻开这套教材的每一课,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思路。

这些就是充满音乐感的、灵活而全面的双基教学和基础训练。

教师也可以看着是对教学材料进行教学处理的范例,那么,也是老师们在教学中对教材处理的常用的方法,教材中的很多范例都来自于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

长沙市音乐老师的教学成果展现最多(举例)。

近水楼台嘛。

现在教材中的这些范例,仍然可以给教师以启示,激发教师们更多的教学创新的空间。

 

六、国外重要的音乐教学流派与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外重要的音乐教育流派的一些教学法就在湘艺版教材中有所体现。

如:

科达伊的科尔文手势、节奏名的运用;奥尔夫的节奏及节奏乐器的介绍使用,以及多层次节奏的灵活运用均渗透到了各年级的教学之中。

只有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仅在欣赏教学中有所体现。

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尽量将国外这些重要的音乐教学流派的教学法与我国音乐教学的国情结合,使之合情合理地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比如:

音高、唱名、手势的教学;节奏名的教学;打击乐器为歌曲乐曲即兴伴奏的方式等等。

例如:

《在钟表店里》《小雨沙沙》《骑竹马》《贝壳之歌》等课例(观摩与分析课例)。

另外,二上的难点:

《老虎磨牙》及模仿演奏的优秀课例的观摩与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