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进宝避险设施方案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2019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进宝避险设施方案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进宝避险设施方案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进宝避险设施方案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进宝避险设施方案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进宝避险设施方案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进宝避险设施方案8.docx

《广进宝避险设施方案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进宝避险设施方案8.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进宝避险设施方案8.docx

广进宝避险设施方案8

 

山西灵石红杏广进宝煤业有限公司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二〇一三年三月

 

委 托 书

 

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要求,为保证煤矿井下职工安全,今委托贵院为我矿编制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特此委托

 

山西灵石红杏广进宝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三月

图 纸 目 录

序号

图名

图号

比 例

1

永久避难硐室总平面布置图

BZ1002(12)-143-01

1:

2000

2

避灾线路图

BZ1002(12)-175-01

1:

2000

3

永久避难硐室平、剖、断面图

BZ1002(12)-143-02

4

永久避难硐室断面图

BZ1002(12)-143-03

附件:

1、委托书;

2、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

3、

4、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2〕69号文《关于晋中市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

5、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煤尘爆炸性鉴定检验报告、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检验报告。

 

前言

一、任务来源

为实施和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以《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为依据,结合煤矿井下实际情况,建设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和采、掘工作面设临时避难硐室符合避难逃生的实际需要。

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冒顶坍塌和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和饮水,在灾变情况下使井下有人工作的地点均有紧急避险设施为其服务,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装〔2010〕146号)。

2、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

5、《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

6、《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2009);

7、《煤炭工业设计规范》(2005年版);

8、《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1年3月1日实施;

9、《煤矿安全工程设计》;

10、煤矿提供的地质资料和生产实测资料。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围绕煤矿井下出现矿井火灾、煤尘爆炸、瓦斯突出或爆炸等灾变情况,使矿工在紧急避险设施的掩护下成功逃生或等待救援,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2、实现“三防一隔”,防毒、防火、防震、隔爆;

3、实现井下各紧急避险设施与井上指挥中心平台双向信号传输;

4、在符合相关要求,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工程投资;

5、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

6、尽量利用原有的巷道、不增加开拓费用;

7、紧急避险设施及各系统设备选型留有余地,能充分满足区域内避难人员数量的需求。

四、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工程设计简介

本次设计具体内容有:

1、煤矿灾害情况分析、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必要性、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种类、位置、规模的确定等进行阐述;

2、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压风供氧系统、气幕喷淋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供电系统、监测监控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医疗救助、单向排水排气、基本生存保障。

3、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所需设备、仪器、仪表及附属装置、个体防护装备选型。

第一章矿井概况

山西灵石红杏广进宝煤业有限公司是2009年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兼并重组整合保留生产矿井,隶属灵石红杏能源有限公司,井田面积5.7679km/m2,生产能力600kt/a。

一、井田位置、范围与交通

山西灵石红杏广进宝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北西方向的英武乡彭家原村,行政区划隶属英武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

东经111°38′44″-111°41′02″,北纬36°34′00″-36°53′17″。

井田距县城15km,距大运公路9km,距南同浦铁路,两渡站、灵石站7km。

交通较为方便。

二、井田开拓、开采现状及设计概况

矿井采用立井—斜井开拓,中央分列式通风,主立井、副立井、安全出口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一)、开拓开采

1、开拓方式及大巷布置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主、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主斜井:

(80坐标系统)X=4086541.337,Y=19559281.531,Z=923.711,斜长555m,倾角23°,半圆拱料石砌碹支护,净宽3.6m,净高3.3m,净断面积10.45m2。

井筒安设一部带宽1000mm大倾角胶带输送机,井筒内敷设洒水、排水管路各一趟及通信、照明电缆各一趟。

井筒内设有人行台阶和扶手。

担负矿井提煤、进风任务,兼作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副斜井:

(80坐标系统)X=4086515.961,Y=19559348.592,Z=927.210,斜长575m,倾角23°,采用半圆拱料石砌碹支护,净宽3.0m,净高2.8m,净断面积7.41m2。

井筒内铺设有单轨、安设架空乘人装置,担负矿井辅助提升、运送人员及进风任务,兼作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井筒内敷设一趟排水管路、一趟洒水管路、两趟通信电缆及两趟动力电缆。

回风立井:

(80坐标系统)X=408884.134,Y=19559534.269,Z=954.501,垂深260m,采用砼浇筑支护,圆形断面,净直径5.0m,净断面积19.63m2。

井筒内安设有梯子间,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作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井田采用一个水平开拓,9、10#煤层联合开拓布置,水平标高+730m。

主斜井底设有煤仓,采用立式圆形断面,净直径5.0m,净断面积19.63m2,采用砼浇筑支护。

井底煤仓有效高度为18m。

煤仓有效容量约为350吨。

副斜井在9#煤层见煤后设甩车场,在10#煤层布置平车场。

在甩车场附近布置有消防材料库,在平车场附近布置有中央变电所、水泵房、管子道及主、副水仓。

2、采煤方法

矿井目前井下二采区布置有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为150m,采煤工作面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三、矿井开采条件

1、矿井瓦斯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2]69号《关于晋中市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该矿2011年度瓦斯绝对涌出量3.36m3/min,相对涌出量为2.63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4.27m3/min,相对涌出量为3.31m3/t,属瓦斯矿井。

2、煤的自燃倾向性

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该矿煤层的测定结果:

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为自燃煤层。

3、煤尘爆炸性

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该矿煤尘的测定结果: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4、矿井水害

井田范围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

矿区位于交口河上游支沟,井田内发育冲沟,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仅在雨季汇聚短暂性洪流,属季节性沟谷河流。

矿井工业场地位于井田北东部。

矿井采用斜井-竖井开拓方式,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位于井田北东部。

据调查,工业场地位于最高洪水位线以上,工业场地内主、副井口及主要建筑标高位于场区沟底标高5m以上,工业场地地面径流排水线路短捷顺畅,故雨季地表径流一般不会对工业场地井口安全造成威胁。

在冲沟没有堵塞、能够正常泄洪的条件下,洪水一般不会对工业场地及井口造成威胁。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

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561.5-563.0m。

井田内9、10号煤层底板标高640-870m,井田内9、10号煤层底板等高线高于奥灰水位,因此奥灰水对9、10号煤层开采没有影响。

5、地质构造

井田总体地质条件属简单构造。

由于现阶段煤矿开采有限,有些隐伏构造可能尚未发现,陷落柱对工作面的布置和回采有影响。

第二章采掘地区分布情况

矿井目前在9号煤层布置一个二采区,采区内布置轨道、皮带、回风三条大巷,在采区巷道东侧布置一个090202综采工作面和一个综掘工作面、一个炮掘工作面;井下原煤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调度绞车。

全矿井设1个采煤队,2个掘进队。

采用“三·八”制作业制度。

第三章紧急避险设施分布依据及地点

一、紧急避险设施分布地点依据

1、紧急避险设施布置依据

根据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中第5条“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

”的规定。

另外考虑到避难硐室不宜设置在变电所、火药库或者停车点,因为它们存在火灾隐患;避难硐室还应该远离各种地质构造区域,如断层、岩层断裂破碎带,大的地下位移如地震有可能破坏避难硐室及其内部设备;避难硐室的位置还要考虑不能设置在井下容易积水的地点,避免水患,要选择在足够强度的煤层或者岩层中,并且要有足够的非可燃物保护厚度。

2、矿井各水平作业人员分布及采掘区域人员分布

矿井采用一个水平开拓,水平标高+730m,目前在9号煤层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结合该矿2013年度采掘计划和工程计划,核定班下井最多人数68人。

井下作业人员分布见表2-1

区队名称

在册人数

班次

备注

1班

2班

3班

管理、辅助

采煤队

58

11

19

19

9

 

开拓一队

26

6

7

7

6

 

开拓二队

26

6

7

7

6

 

掘一队

26

6

7

7

6

 

掘二队

26

6

7

7

6

 

探水队

18

8

3

3

4

 

通风区

24

6

6

6

6

 

机运队

36

7

7

7

15

 

生产管理

35

5

5

5

20

 

总人数

275

61

68

68

78

 

本设计考虑矿井生产能力600kt/a,按有关规定下井人数不超过75人,所以按井下最多作业人数75人考虑,根据以上人员分布情况,设计在+730水平轨道大巷和皮带大巷之间布置一个永久避难硐室;该硐室距综采工作面及综掘工作面均未超过1000m,满足人员避灾需求。

二、紧急避险设施数量及分布地点

据上分析,全矿井紧急避险设施计划布置1个永久避难硐室。

第四章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第一节概述

一、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要求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的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规定:

所有井工煤矿应按照规定要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符合“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紧急避险系统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紧急避险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依靠其他避险系统的支持,提升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对改变单纯依赖外部救援的矿难应急救援模式,由被动待援到主动自救与外部救援相结合,对救援工作科学、有序、有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二、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措施

1、所有井工煤矿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min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

2、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

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3、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4、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

5、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6、各紧急避险设施的总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

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2。

7、紧急避险设施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

(1)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外和避难硐室内的甲烷、一氧化碳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2)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

(3)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氧气,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dB。

(4)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

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

(5)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6)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牢靠的标识。

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的明显标识,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

根据中煤公司要求,矿井通向紧急避灾设施的路线上设生命导向绳。

(7)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及时补充或移动紧急避险设施,完善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

第五章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及整体性设计

一、井下永久避难硐室

1、避难硐室设置地点及规模

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

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

特殊情况下确需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出和防止瓦斯积聚、煤层自燃的措施。

永久避难硐室应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临时避难硐室应在服务期间避免受采动损害。

避难硐室应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

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

生存室的宽度不得小于2.0米,长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

生存室内设置不少于两趟单向排气管和一趟单向排水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阀门。

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的净高不低于2.0米,每人应有不低于1.0米2的有效使用面积。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要求,为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和在安全方面提升一个水平,在井底车场附近,十号煤轨道大巷与十号煤运输大巷之间设置永久避难硐室。

(1)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内按避难人数75人考虑,每人应不小于1.0m2,过渡室的净面积应不小于3.0m2的使用面积计算:

S生=1.0×80=80m2

S过=3.0m2

(2)永久避难硐室的生存室的设计宽度为4.0m,过渡室的设计宽度为3.0m,生存室容量的备用系数为1.2,计算其长度:

L生=80×1.2÷4.0=24m;

L过=3.0÷3.0=1m;

L=L生+2L过=24+2=26m

(3)根据永久避难硐室施工需要,生存室的设计宽度为4.2m和过渡室的设计宽度为3.0m时,生存室长度不得小于24m和硐室总长度不得小于26m可满足要求。

由于地理位置允许,设计生存室长度取47m,过渡室A长度10m,过渡室B长度5m,均采用半圆拱锚网喷支护,生存室净宽4.2m,净高3.3m,净断面11.88m2;过渡室净宽3.0m,净高2.9m,净断面7.88m2。

避难硐室整个施工的支护包括临时支护、一次支护、二次支护。

前期施工采用金属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并在每根前探梁前端增加一套折叠梁;一次支护采用等强锚杆锚索+金属网片+喷混凝土联合支护;一次支护采用C25的素混凝土支护150mm,二次支护喷射C25素混凝土厚度为150mm;防爆密闭墙能够抵抗瞬时1000℃高温和1MPa的爆炸冲击波。

通过采用C30强度的混凝土来实现要求。

为了加强其抗冲击波能力,墙体设计施工成楔形。

2、避难硐室的内部配置

避难硐室的内部分为两个过渡室一个生存室。

在十号煤轨道大巷的过渡室内设置喷淋气幕系统、动力电源开关、监控分站、人员定位分站;在生存室内设置坐椅、人员自救物品和日常使用物品等,是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在避难硐室过渡室内设置喷淋气幕系统、人员定位读卡器。

具体详见避难硐室平面图及避难硐室设备配置清单。

二、安全防护系统

1、防护密闭门

每个避难硐室设两道防护密闭门,设在过渡室入口处,防护密闭墙厚度1.0m,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砌筑,防护密闭门向外开启,应有足够的气密性,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门墙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米,采用钢板制作,要求其有良好的密闭性和抗冲击能力不小于1MPa,门上要设观察窗。

2、密闭门

每个避难硐室设两道密闭门,设在生存室入口处,密闭墙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砌筑,密闭门向外开启,应有足够的气密性,密封可靠、开闭灵活。

门墙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米,采用钢板制作,要求其有良好的密闭性,门上设观察窗。

三、供水排水系统

根据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要求,结合矿井目前供水施救情况,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能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为满足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中对供水施救系统的要求,结合煤矿供水施救实际情况,对矿井供水施救系统设计如下:

为了保证矿井供水施救系统正常使用,永久避难硐室布置由地表直达硐室的钻孔,在钻孔内布置一趟Ф50mm无缝钢管,满足避难硐室内的供水需要,在供水施救管路上安装减压装置,保证安全使用供水施救装置。

对于永久性避难硐室供水施救系统采取两套管路安装,一趟管路利用矿井现有供水系统,一趟管路利用钻孔的供水系统,提高避难硐室供水施救的安全防护系数,保证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的正常使用。

管路经硐室两侧预埋的管路引入生存硐室,在硐室内设供水阀、减压阀、水净化器、水阀、水池等。

排水管设置使用止回阀方式进行自然排水,可以保证在正常排水条件下实现硐室内的气体不外泄,保证硐室的气密性。

四、气幕喷淋系统

1、空气幕系统

空气幕系统采用矿井压风,气幕用于隔绝硐室内外空气。

矿井压风系统管路均连接至流量计和空气幕联动开关,气路开闭由联动开关控制。

联动开关与防爆密闭门联接,防爆密闭门打开时,联动开关控制气路打开;防爆密闭门关闭时,联动开关控制气路关闭。

另在空气幕气路连接一个控制球阀,检修时,进入过渡室时可关闭控制球阀,以免空气幕持续工作。

空气幕装置设置在过渡室内防爆密闭门的正上方,工作时,空气幕内高速气流由上向下吹出,形成一道风幕,防止室内外空气对流。

2、喷淋系统

喷淋系统利用硐室内压风管路,喷淋系统采用高流量的气体喷头,可以在人穿过喷淋系统的过程中,迅速将身上的灰尘吹扫干净,防止将有毒有害气体带入生存室。

矿井压风系统引入避难硐室后,分流一路减压至0.3~0.6MPa,为喷淋系统供气,接入气幕喷淋系统作为气源,用一个球阀控制。

说明:

因本矿设置有专用压风管路,且保护方式可靠,可以持续可靠的为避难硐室提供压风共计,因此本方案不再配置压缩空气钢瓶。

五、压风供氧系统

1、压风管路的引入

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要求,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氧气,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a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m³/min·人。

为满足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中对压风自救系统的要求,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对压风自救系统设计如下: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避险人数为75人,按不低于0.3m³/min.人供风量计算,空气压缩机供风量应不低于

m³/min,矿方已在地面建造有压风机房,为了保证矿井压风自救系统正常使用,永久避难硐室布置由地表直达硐室的钻孔,在钻孔内布置一趟Ф75无缝钢管,满足避难硐室内的压风需要。

对于永久性避难硐室压风自救系统采取两套管路系统,一套管路系统为改造矿井现有压风系统进行防护后接入永久性避难硐室,另一套管路系统由地面通过钻孔直接接入永久性避难硐室内。

管路分两趟分别进入避难硐室内,利用矿井现有井下管路的埋入巷道底板,提高管路的安全防护性能;另一套管路系统为利用钻孔送入的压风管路。

满足压风系统的供风需求。

由于钻孔位置距矿井现有压风机房距离较远,建议在钻孔附近新建压风机房。

2、过渡室部分

引入过渡室的压风气路,经减压至0.3~0.6MPa后,用一个球阀控制。

避险人员使用气幕洗气系统时,减压阀的入口压力达到指标,可以打开这一路的球阀,调节流量进行喷淋

3、生存室部分

引入生存室内的压风管路,先连接一个总控制球阀,然后按照管路及过滤器、流量计等气动配件的流量要求经计算后分为四条供风管路。

每条管路先经过减压器降压至0.1~0.3MPa,然后经过滤,将管路引至各个出气口处。

在出气口处安装消音器,降低出气噪声。

(说明:

因为本矿避难硐室设置有压风专用管路,按照2013年煤监总局第10号文的精神,采用专用压风管路的避难硐室可以不需要配备自备氧气系统、降温除湿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

因此本方案不再配备以上3种系统。

六、环境监测系统

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为井下各区域和避难硐室提供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根据矿井目前使用的安全监控系统的情况,利用现有安全监控系统,增设永久避难硐室监控分站,保证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为矿井避难硐室监测数据提供准确装备。

紧急避险系统为永久避难硐室。

根据井下现有安全监控系统布置情况,分别对永久避难硐室的外部和内部设置氧气、二氧化碳、瓦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