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测量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171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住宅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层住宅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层住宅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层住宅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层住宅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测量施工方案.docx

《高层住宅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测量施工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层住宅测量施工方案.docx

高层住宅测量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12、16、17#楼及1#半地下车库)位于昆山市陆家镇孔巷路北香花路西侧,总建筑面积约44441.99平方米,12#楼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16#和17#楼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

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其中:

(1)12#楼基础形式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400),地梁、底板埋深为-4.55米,地下1层层高为4.5米,1层~15+1层高均为2.9米,建筑物檐口高为46.85米,总高度为49.90米,室内外高差为1.2米,±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4.13米。

建筑物轴线布置纵向1轴~35轴尺寸为49.80米,横向A轴~R轴,尺寸为20.80米

(2)16#楼基础形式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500),地梁、底板埋深为-2.95米,地下1层层高为2.6米,1层层高为2.4米,2层~18+1层层高均为2.9米,建筑物檐口高为55.05米,总高度为58.60米,室内外高差为0.35米,±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3.28米。

建筑物轴线布置纵向1轴~54轴尺寸为70.45米,横向A轴~H轴尺寸为17.00米

(3)17#楼基础形式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500),地梁、底板埋深为-4.55米,地下1层层高为4.5米,1层~18+1层层高均为2.9米,建筑物檐口高为55.55米,总高度为58.60米,室内外高差为1.2米,±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4.13米。

建筑物轴线布置纵向1轴~35轴尺寸为58.85米,横向A轴~N轴尺寸为15.80米

2、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米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

由于三栋建筑物东西方向间距较小,北面紧靠已建的景观带,所以利用南侧混凝土主干道地面上集中布设南北向控制点,在西侧混凝土地面上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施工场地不受影响的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建筑物西侧,东侧设复核控制点。

(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建筑物或混凝土地面上,且要求达到通视,采用正测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和桩基施工队提供的建筑物点(轴线)。

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

设置控制轴线和现场纵、横轴线控制网,并将控制轴线引到周边围墙和混凝土地面上,或用木桩四周砼浇筑固定,作好标识,每栋楼施工现场布设相互垂直的四条主控轴线。

(5)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复核,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3、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JZ经纬仪进行复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按第4大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点,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角复测)在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他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2)、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标高)直接采用水准仪,5米标杆尺引入,基坑四周设置高程控制点,并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他控制标高点。

(3)±0.000以上施工,采用内控法,在底层楼面上布设上部结构的垂直投递控制点,在底层辅助控制轴线的交点位置,设置150×150预埋铁板,并划出控制线十字线,作为今后轴线垂直测投的基准点。

二层起以上各楼面的相应位置,在楼板上预留200×200洞口,作为每层楼面的投点孔。

施测楼层经复核后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及角度无误后,再由控制辅助弹出其他轴线及柱、剪力墙身线。

(4)±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卷尺直接丈量法,竖向必须避开建筑物突出部位。

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

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因±0.000以上结构采用竖向与横向一次性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米的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5)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轴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先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6)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备,引放其他墙体、门窗洞口尺寸。

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或大铁锤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

门窗口标高的各层+0.5米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围闭合,保证门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

(7)、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0.5米标高线,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8)外墙四大角以控制轴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经纬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供贴砖控制校核。

(9)、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砖尺寸而定)。

4、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基础工程

 

(2)、地下结构工程

 

(3)、地上结构施工

各层在竖向柱模板拆除后立即抄测建筑+0.5米水平控制先标高并报验,以便检查浇筑后质量及下一步施工

(4)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

 

5、施工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89)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①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

>20m1/7000(相对误差)

≤20m±3对于轴线小于±3㎜

②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3㎜

③标高小于±5mm

④垂直度层高≤8mm,全高1/1000但不大于3cm。

2)放养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①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②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

③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在水准点为后视。

④垂直度观测:

内控点投测时,垂准仪应满足三个方向水平,若采取吊垂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进行

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

2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3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

4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5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6、沉降变形观测:

沉降观测是本工程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沉降观测点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按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定期测出建筑物的沉降量,其具体观测由业主指定、专业测量单位测量。

7、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

⑴控制测量的复核措施:

1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2对各层放样轴线经自检复核后,报送监理审核,达到准确无误。

(2)施工测量技术资料。

①规划局红线桩坐标及水准点通知单。

②交接桩纪录

3工程定位图(总平面、首层建筑平面、基础平面、建筑场地原始地形图)

4设计变更文件及图纸

5现场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点成果表及验收单

6《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2003)中施工测量记录。

7必要的测量原始记录

8竣工验收资料,施工图。

9沉降变形观测资料。

8、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

测量仪器的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激光经纬仪

J2--JDE

1

2

激光垂准仪

D2J3

1

3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32

2

4

水准标尺

5M

2

5

钢卷尺

50M

4

5.0M

12

3.0M

3

 

2)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

姓名

岗位名称

资格

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专业质检员

持证

测量技术员

持证

测量工

持证

测量工

持证

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交准检定一次,在仪器上粘贴水准状态标识,具备各格的计量鉴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自检。

3)、仪器必须装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4)、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扶,禁止装于有振动的车上。

5)、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

6)、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脚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10、测量管理制度

1)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到现场放养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按。

3)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置,明确控制线与建筑物楼层轴线关系。

4)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保证完好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