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一附中届理科综合试题19051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482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1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大一附中届理科综合试题1905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华中师大一附中届理科综合试题1905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华中师大一附中届理科综合试题1905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华中师大一附中届理科综合试题1905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华中师大一附中届理科综合试题1905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师大一附中届理科综合试题190512.docx

《华中师大一附中届理科综合试题1905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大一附中届理科综合试题19051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中师大一附中届理科综合试题190512.docx

华中师大一附中届理科综合试题190512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8届理科综合试题(19)(2018.5.12)

命题人:

郑愈平刘昊黎萍审题人:

蒋大桥杨凌武冯静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中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不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细胞种类

小肠上皮细胞

癌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寿命

1~2天

不死性

120天

5-7天

能否分裂

不能

大多数不能

A.白细胞的凋亡比红细胞快,这与白细胞吞噬病原体有关

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由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引起的

C.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

D.小肠上皮细胞寿命最短,这与基因控制的衰老和凋亡有关

2.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

甲组:

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

乙组:

蔗糖溶液+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无砖红色沉淀

丙组:

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无砖红色沉淀”

B.加入斐林试剂后通常还应沸水浴加热

C.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

D.为省去水浴加热步骤,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3.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在第一次注射鸡群的基础上扩大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久置的霍乱病原菌已经失去了抗原性

B.第二次注射存活的鸡中,绝大多数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C.如果继续对存活的鸡注射新鲜病原菌,结果是仅有少部分鸡存活

D.第一次注射时,鸡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因此只能发生非特异性免疫

4.将DNA双链都被32P标记的某一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形成4个大小形态相似的子细胞。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则子细胞的DNA均含32P

B.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子细胞的DNA可能均含32P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2P,则这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

5.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监测,结果见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栗瘿蜂在与长尾小蜂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

B.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C.调查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

D.栗树同化的能量部分储存于有机物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6.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假设在一个数量较大的群体中,男女比例相等,XB的基因频率为80%,Xb的基因频率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群体男性中的Xb的基因频率高于20%

B.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出患色盲的孩子

C.在这一人群中,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2%、10%

D.如果不采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措施,该群体中色盲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

7.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用樟脑丸驱除衣柜里的蟑螂,是由于樟脑丸的分解产物能杀灭蟑螂

B.氨气液化以及液氨气化均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气常作制冷剂

C.纯银制品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D.有机磷农药多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物质,肥皂水等碱性物质有利其水解而解毒

8.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C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

Ca2++2OH-+2HCO

===CaCO3↓+CO

+2H2O

B.向100mL0.12mol·L-1的Ba(OH)2溶液中通入0.02molCO2:

Ba2++3OH-+2CO2===HCO

+BaCO3↓+H2O

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两种溶液反应后pH恰好为7:

H++SO

+Ba2++OH-===BaSO4↓+H2O

D.向含0.1molNaOH和0.1molNa2CO3的溶液中加入1L0.4mol·L-1稀盐酸:

OH-+CO

+3H+===CO2↑+2H2O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

B.分子式为C4H10O的醇有4种同分异构体

C.苯乙烯(

)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异丁烯及甲苯均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

向2mL1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FeCl3

B

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

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

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D

验证氧化性:

Fe3+>I2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液体是否变成紫色

11.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即保持污水的pH 在5.0~6.0 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水中的污物而使其沉淀下来,起到净水的作用,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通空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C.通甲烷的电极反应式:

CH4+4CO32--8e-=5CO2+2H2O

D.甲烷燃料电池中CO32- 向空气一极移动

12.已知298K时,Ksp(NiS)=1.0×10-21,Ksp(NiCO3)=1.0×10-7;p(Ni)=-lgc(Ni2+),p(B)=-lgc(S2-)或-lgc(CO32-)。

在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i(NO3)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NiS的溶解度

B.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d点向b点移动

C.对于曲线I,在b点加热,b点向c点移动

D.P为3.5且对应的阴离子是CO32-

1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Y的单质经常作为保护气;由Z、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与X、W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B.在同周期元素中,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C.离子半径:

X

D.含W的盐溶液可能呈碱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与物理学史相关的叙述正确的()

A.牛顿利用装置

(1)测量出了引力常量

B.安培利用装置

(2)总结出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牛顿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从向心力规律出发,用数学方法证明了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的引力大小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牛顿猜想: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力。

并进行“月—地”检验,即: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地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的比值”等于“月球到地球轨道的平方与地球半径的平方的比值”

15.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已知

物体A和B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A.3个、3个B.3个、4个

C.5个、3个D.4个、4个

16.用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

A.a光的波长一定大于b光的波长

B.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C.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

D.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

17.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M、N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低

B.带电质点在M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N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C.带电质点通过M点时的动能比通过N点时大

D.带电质点通过M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N点时小

18.如图所示,倾斜的木板上有一静止的物块,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在该物块上.在保证物块不相对木板滑动的情况下,现以过木板下端点O的水平轴为转轴,使木板在竖直面内顺时针缓慢旋转一个小角度.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所受支持力一定变大

B.物块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一定不变

C.物块所受摩擦力可能变小

D.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变大

 

19.我国的“天链一号”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可为中低轨道卫星提供数据通讯.“天链一号”卫星

、赤道平面内的低轨道卫星

、地球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为地心,地球相对卫星

的张角分别为

图中未标出),卫星

的轨道半径是

的4倍,且均绕地球同向运行,已知卫星

的周期为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地球的遮挡,卫星

会进入卫星

通讯的盲区,卫星间的通讯信号视为沿直线传播,信号传输时间可忽

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卫星

的速度之比2:

l

B.卫星

的周期为

C.卫星

每次在盲区运行的时间为

D.卫星

运行一周将与卫星

相距最近出现16次

20.如图所示“

”型导线框abcd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线框c、d两端接入图示电路,其中ab长为

,ad长为

,线框绕过c、d的轴以恒定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开关S断开时,额定功率为P,电阻恒为R的灯泡

正常发光,理想电流表A示数为I,线框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前后,电流表示数保持不变

B.线框从图中位置转过

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

C.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D.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2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容器球心O的竖直线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旋转。

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两小物块都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两物块和球心O点的连线相互垂直,且A物块和球心O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B.若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C.若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D.若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本题共11题,共129分)

22.(6分)如图是测定水平面和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AB与水平面相切与B点且固定,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自曲面上某一点静止释放,最终停留在水平面上C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下图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_____cm;

(2)实验中除了测定遮光条的宽度外,还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

A.小物块质量mB.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C.光电门到C点的距离sD.小物块释放点的高度h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某同学采用图像法来处理实验数据,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图线的斜率为k,则可求出水平面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用上

(1)

(2)两小题测量的物理量字母及k表示)

 

23.(9分)某实验小组要测量电阻Rx的阻值。

(1)首先,选用欧姆表“×10”挡进行粗测,正确操作后,表盘指针如图甲所示,则该电阻的测量值为  Ω。

(2)接着,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50mA,内阻约5Ω);待测电阻Rx;滑动变阻器R(0﹣200Ω);干电池2节;开关、导线若干。

在图乙、图丙电路中,应选用图  (选填“乙”或“丙”)作为测量电路,测量结果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为更准确测量该电阻的阻值,可采用图丁所示的电路,G为灵敏电流计(量程很小),R0为定值电阻,R、R1、R2为滑动变阻器。

操作过程如下:

①闭合开关S,调节R2,减小R1的阻值,多次操作使得G表的示数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U1、I1;

②改变滑动变阻器R滑片的位置,重复①过程,分别记下U2、I2,…,Un、In;

③描点作出U﹣I图象,根据图线斜率求出Rx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图丁中的实验方法避免了电压表的分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B.闭合S前,为保护G表,R1的滑片应移至最右端

C.G表示数为零时,电压表测量的是Rx两端电压

D.调节G表的示数为零时,R1的滑片应位于最左端

24.(14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有一绝缘弹性竖直薄档板,板高h=3m,与板等高处有一水平放置的小篮筐,筐口的中心距挡板s=1m。

整个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方向垂直纸

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1T,而匀强电场未在图中画出;质量m=1×10-3kg、电量q=﹣1×10-3C的带电小球(视为质点)

,自挡板下端的左侧以某一水平速度v0开始向左运动,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与档板相碰后以原速率

弹回,且碰撞时间不计,碰撞时电量不变,小球最后都能从筐口的中心处落入筐中。

(g取10m/s2,可能会用到三角函数值sin37°=0.6,cos37°=0.8

)。

试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方向;

(2)小球运动的可能最大速率;

 

25.(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固定竖直挡板MN,放有长木板P,P左端与MN间距离为d,P右端放置小物块K,P、K的质量均为m,P与K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给小物块K持续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定外力,其大小等于P与K间的滑动摩擦力的二分之一,P、K一起向左运动,直到P与竖直挡板MN相碰,碰撞的时间极短,碰撞前后瞬间P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小物块K始终在长木板P上。

重力加速度为g。

(1)经过多长时间长木板P与竖直挡板MN发生第一次碰撞;

(2)从外力作用在小物块K到长木板P第一次与竖直挡板MN碰撞后向右运动到最远的过程,求P、K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3)为使小物块K不与竖直挡板MN碰撞,求木板P长度的最小值。

 

26.(15分)纳米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纳米级Fe粉表面积大,具有超强的磁性,高效催化性等优良的性质。

I、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其流程如图所示:

(1)纳米级Fe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如何将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制得无水FeCl2(用简要文字描述)。

(3)生成纳米级Fe的化学方程式为。

II、查阅资料:

在不同温度下,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

甲同学用如图甲装置所示进行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乙同学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并验证产物。

(4)甲装置中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6)乙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X(假定为均匀的),取出少量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少量气泡产生

II

向实验I得到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溶液没有出现红色

根据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固体产物为FeO。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用简要文字措述)。

(7)丁同学称取5.60gFe粉,用乙装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将试管内的固体物质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得质量为6.88g,则丁同学实验后的固体物质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7.(15分)聚硅酸铁是目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的热点,一种用钢管厂的废铁渣(主要成分Fe3O4,少量C 及SiO2)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已知:

在一定温度下酸浸时Fe3+在pH=2 开始沉淀,pH=3.7 沉淀完全

(1)废铁渣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需适宜的酸浓度、液固比、酸浸温度、氧流量等,其中酸浸温度对铁浸取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

60

80

100

120

铁浸取率

50

62

80

95

85

①请写出酸浸过程中Fe3O4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酸浸时应控制溶液的pH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酸浸温度超过100℃时,铁浸取率反而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过滤步骤的滤液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Fe3+浓度定量检则,是先用SnCl2将Fe3+还原为Fe2+;在酸性条件下,再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Cr2O72-被还原为Cr3+),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8.(15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NO2、NO、CO、S02等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

①NO2+CO

CO2+N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下同),每1mol下列物质分解为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NO2

CO

CO2

NO

812kJ

1076kJ

1490kJ

632kJ

②N2(g)+O2(g)

2NO(g)△H=+179.5kJ/molK2

③2NO(g)+O2(g)

2NO2(g)△H=-112.3kJ/molK3

写出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用K1、K2、K3表示)。

(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p总)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与足量的碳,让其发生反应:

C(s)+CO2(g)

2CO(g)△H>0。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T℃时,在容器中若充入稀有气体,v(正)___v(逆)(填“>”“<”或“="),平衡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下同);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________移动。

②CO体积分数为40%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已知:

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平衡Kp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925℃时,Kp=______(用含p总的代数式表示)。

(3)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

可用NaOH吸收,所得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X(i)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是0.1mol/LNaOH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的pH=8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②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研究者从生物组织中提取出两种酶:

酶A和酶B,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将酶A分为两组,一组遇双缩脲试剂后呈现紫色反应;另一组用RNA酶处理后,不再具有催化活性。

这表明酶A的化学组成为。

(2)酶B是一种蛋白质,研究者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不同pH对酶B的酶促反应速率(V)的影响,得到如右图所示曲线。

当pH偏离6.8时,酶促反应速率都会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三种:

①pH变化破坏了酶B的空间结构,导致酶不可逆失活;②pH变化影响了底物与酶B的结合状态,这种影响是可逆的;③前两种原因同时存在。

现要探究当pH=5时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请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含预期结果及结论)。

 

30.(10分)为验证环境激素多氯联苯(PCBs)对甲状腺激素造成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非洲爪蟾为实验动物,选用发育至一定阶段的正常蝌蚪,分别放入PCBs浓度依次为0、25、50、100μg/L的环境中饲养,记录到各组从受精卵到完成变态所需平均时间依次为96、97、101、108天。

下表为非洲爪蟾的变态发育过程的三个阶段,其发育速度直接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发育阶段

蝌蚪身体变化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

从受精卵到后腿出现

不分泌

从后腿出现到前腿展开

开始分泌,但含量低

从前腿展开到尾完全消失

含量高

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进行PCBs处理的蝌蚪一般选用第Ⅱ阶段,不选用第Ⅰ阶段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Ⅲ阶段,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_________实现的。

(2)在不同浓度的PCBs溶液中,蝌蚪完成发育所需时间不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

(3)在PCBs的作用下,蝌蚪的细胞代谢速率会____________(填“变快”、“不变”或“变慢”)。

 

31.(9分)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石头的存在可降低蜥蜴被捕食的风险。

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植物生物量(干重)、蝗虫种群密度和蜥蜴个体数,结果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调查指标

距离石头的远近(m)

1

3

5

7

9

11

13

植物生物量(g/m2)

122

102

79

74

66

62

61

蝗虫种群密度(个/m2)

14

22

40

58

75

79

82

蜥蜴个体平均数(只)

15

7

5

5

2

1

1

(1)若要估算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为保证随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可以看出:

离石头越远,蝗虫种群密度越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石头远近的不同,植物、蝗虫、蜥蜴的分布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