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814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docx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docx

龙源期刊网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作者:

覃英萍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5年第03期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诵读古代诗词,积累一些文言知识,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掌握的文言知识,读懂一些比较浅易的文言文以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一些较有深度的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3.掌握基本的文言语法知识;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根据课标要求,教学上要想达到以上目标,我认为主要还得从以下同几点出发。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激发兴趣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兴趣和信心是他们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因素。

假如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文言知识,然后生硬地把它们背下来,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学好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

因此,激发兴趣是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的三种方法:

1.成语名句导入法:

利用学生从小学就已经熟悉的一些成语、名句导入新课,拉近文言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距离感,促使学生以积极、愉悦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敏而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等成语导入,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字词的掌握和思想内容的理解打好基础。

2.背景故事导入法:

要想让学生带着阅读的兴趣去读课文,除了让学生了解涉及课文的一些史实外,还要适当补充一些有关的故事,特别是学生会感兴趣的故事。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想要去探究课文的兴趣。

如学习《隆中对》可以先讲三顾茅庐的故事,从而使学生能从背景故事中来理解课文内容。

3.名人导入法:

学生对名人都有一定的崇拜心理,教学时不妨利用一下这种仰慕心理,通过介绍这些学生熟悉但又不甚了解的事迹名人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是妇孺皆知的人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一些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谚语等来导入课文,比如,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等。

并给学生讲白帝城托孤的故事,给他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做好铺垫,激起学生对《出师表》的学习兴趣。

其次,注意常用字的积累,讲究能力的提高。

文言文字、词、句不能一味死记硬背,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这里所说的语言的运用不是指写作上的运用,而是通过一些常用词的理解、识记来指导阅读,在阅读实践中能举一反三,这就是运用。

所以,教师得让学生注重预习,标记疑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质疑,然后教师与学生

共同探讨疑点;培养学生懂得联系旧知识,推求新词义;还要注意归类整理,用练习加以巩固。

总之,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如果遇到过去学过的字、词、句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系、比较来把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这就有利于词义的积累。

当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式频繁出现时,教师就得引导学生对这个词或句式的意义用法等进行归纳、总结,并寻找其规律,以利于知识的积累与迁移。

只有这样,学生的文言知识才能积少成多,才能让学生从训练中积累到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最后,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欣赏能力,注重人文教育。

古人在写文章落笔时非常谨慎,有很多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鉴赏,文言里面的思想精髓也非常宝贵,且他们在炼字、选词、句式的选择以及文章的结构安排等方面都非常讲究。

所以在教学时,师生可以通过对语言的鉴赏,来体味作者隐含的细微感情,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做好人文教育。

上面这些教法,对于教后进生来说有一定的作用,但还不是很实用。

所以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笨拙却比较有效的方法,也就是怎样有效的掌握课本的文言文知识。

一般选入初中课本的文言文大多都比较长,上课时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借助工具书以及老师的讲解都能理解一些,但往往合上书之后,脑子就会一片空白。

而文言的考点往往又是考词义和句子翻译。

那么针对这个实际,本人会在早读课上让学生先读课文,再结合工具书把文言文的意思加以理解并进行强记,然后把工具书拿开,结合注释看课文,把翻译读出来。

这样学生不仅能记住字词的意思,掌握句子的翻译,还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总之,每个老师都有他个人的教学特色,但我觉得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通过考试关,才是硬道理。

★作者单位:

广西上林县澄泰初级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