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1214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docx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docx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课件【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①熟练背诵并准确翻译这篇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③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相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但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但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板书课题。

  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朗读课文

  ①范读

  教师朗读示范。

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

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

  理解课文内容

  ①理解重点词语

  a.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

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

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

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

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

  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

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

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

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

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

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

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

◆士不能够不弘毅。

◆死而后已。

◆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相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

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巳诲女知之乎!

  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作业

  ①背诵课文。

②抄写、识记字词。

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研读后五段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背诵课文。

②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理解后五段内容

  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须重点讲解的:

①见贤思齐焉。

②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有一言而能够终身行之者乎?

④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概括思想内容

  指导学生将课文相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点:

  ①学习方法②学习态度③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习体验

  ①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

谈谈感想。

  ②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应怎样改进?

  ③“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

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我们学的这个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

大家不但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搜集《论语》中相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篇二】

  学习目标:

  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水平。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

4课时。

  学习方法:

1、诵读法2、评点质疑法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习导学:

  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资料

  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

  课堂导学:

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

主张仁义教育上: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很多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

  范读:

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

  4、总结三个通假字:

  ABC

  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领会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论语》十则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

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难点:

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学习要点:

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习前五则内容。

  1、第一则: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三句讲的是()

  【固定句式】“不亦……乎?

”译作“不也是……吗?

  翻译()

  2、第二则:

  吾:

______日:

______三:

______省:

______为:

______

  谋:

______忠:

______交:

______信:

______传:

______习:

______

  翻译本则()

  3、第三则:

  故:

______知:

______可:

______以:

______为:

______

  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

  翻译本则()

  讨论准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能够为师”。

  4、第四则:

罔:

______殆:

______

  翻译本则()

  同学们,这个章的内容带给我们什么思考?

对于我们学习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理解2000多年前的圣人之语经久不衰之魅力(小组探究发言,同学们要有自己的思考)

  5、第五则:

诲:

______知之:

______为:

______是:

______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翻译()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6、前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7、请同学们当堂背诵前五则(10分钟)

  《论语》十则导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重点:

重点字词释义。

  学习难点:

理解后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要点:

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习后五则内容。

  1、第六则:

贤:

齐:

内:

自省:

  翻译:

()

  2、第七则:

三:

行:

焉:

其:

  善者:

从:

改之:

  翻译:

()

  找出这两则当中的成语()、()

  思考:

这个则我们应如何理解?

  3、第八则:

  士:

弘:

毅:

仁以为己任:

已:

  翻译()

  思考:

这个则当中体现出了孔子的一种思想,你知道是什么吗?

  4、第九则:

岁寒:

然:

后凋:

  翻译:

  5、第十则:

以:

行:

其:

欲:

加:

于:

  翻译:

()

  这个则的成语是()

  【理解第十则】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

“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

“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

其中都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6、后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哪几则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7、当堂背诵这后五则。

看看哪位同学背的最快。

  《论语》十则导学案

  第四课时

  【学习要点】总结归纳,查缺补漏,在课堂上就完成背诵、默写。

  1、课文当中出现的读音,实行复习。

(5分钟)

  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亦说()乎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诲()汝()知之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文言字词句小结(这是我们学习文言的关键一步)

  

(1)而:

(1)表示顺接;

(2)表示转接。

  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任重而道远()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死而后已()

  有一言而能够终身行之者乎?

()

  

(2)为:

读wèi时,多作介词;读wéi时,多作动词。

  为人谋而不忠乎?

()能够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仁以为己任()

  (3)焉:

见贤思齐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之:

①指示代词,“这”;②第三人称代词,“它、它们”;③结构助词,“的”;④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⑤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5)固定句式:

  ①不亦……乎?

→不是……吗?

②……也。

→……是……。

  3、当堂背诵这十则并当堂默写。

《论语》作为千百年来的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四书五经之一理应为我们所熟识,这十则又是经典中的经典,背默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会背默才能进一步理解其中的深意。

  4、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同学们要通过自己思考发现《论语》的经典之处,发现《论语》的美)

  

(1)、你喜欢哪一则?

为什么?

(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

(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篇三】

  教学目标:

  1.积累“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2.翻译十则名言警句,深入理解其内涵。

  3.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升思想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是9月23日,再有5天就是一个“圣人”2562周年华诞。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很多人去山东省曲阜fù市“朝圣”!

这个圣人是谁呢?

(ppt1: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今天我们在成都狮子山上,就不大可能跑到山东的孔子庙去拜祭,但我们能够通过学习第10课《<论语>十则》来纪念孔子诞辰2562年。

(PPT2:

“论语”。

)学习该课的目标是(PPT3:

“展标”。

齐读目标。

  二、诵读课文

  学生齐读;正音。

  三、直译、理解(弄清每一则谈的主要是哪个方面。

板:

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以下随机PPT4:

“直译理解”)

  第一、二则:

抽生解释红色的字并直译;抽生判断每句谈的各是哪个方面。

  第三则:

抽生解释、直译后强调“可”“以”及省略的“之”。

  第四、五则:

抽生解释、直译。

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和通假字“女”“知”

  第六、七则:

抽生解释、直译。

思考为什么把两则合在一起解释翻译。

  第八则:

抽生解释、直译。

思考并回答前后三句的关系。

理解“仁以为”。

  第九则:

抽生解释、直译。

启发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

处于乱世,君子能坚守道义,洁身自好。

  第十则:

抽生解释、直译。

启发学生理解正面阐释“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与反面阐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自由朗读

  1.把文中的成语找出来。

  2.把自己最喜欢的格言、警句背一背。

  五、分读课文(男、女轮流,捕捉感受)

  六、分享感受(围绕三方面)

  1.自己感受最深或收获的是什么?

  2.自己过去做得不好的是什么,今后怎么办?

  七、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积累相关的成语、格言、警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并把它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和修养,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就是我们对孔子的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