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1160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素质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4、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形散神聚的特点。

2、散文的一般鉴赏。

3、某些段落或句子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

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学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板书课题:

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作家、作品简介(检查预习)

1、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

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三、捕捉信息,寻找文眼——“神”

1、过渡:

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

有什么作用?

明确:

不是。

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2、提问:

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

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

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

(板书:

北国之秋:

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

慢、润、淡)

3、小结:

概括得好。

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国之秋要远胜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成为作者的魂之所牵,梦之所萦,真是韵味无穷。

(板书:

味)

四、筛选语言,概括秋景——“形”

1、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学生阅读圈点)

明确:

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主要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

具体是:

第3段主写牵牛花,第4段主写槐树,第5段主写秋蝉,第6—10段主写秋雨,第11段主写果树。

2、提问:

那么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

(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

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3、提问:

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

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

明确:

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

4、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5、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

冷色。

感受:

冷清。

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6、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

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是宁静。

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7、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孤独、痛苦。

悲凉。

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8、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

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从散文的“形”和“神”两方面分析了文章整体内容,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五个角度,为我们绘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下节课我们再具体鉴赏文章是怎样将景与情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第二课时

一、由朗读课文,体会优美语句导入。

二、继续赏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

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2、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

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

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

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

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4、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三、形散神聚,景人合一——鉴赏

1、提问:

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

(学生讨论、发言并具体谈意见。

提示:

请同学们注意:

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也应学会“求异思维”。

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

明确:

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2、提问:

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

又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

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

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

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

(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

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

3、小结:

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

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

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板书:

形散神聚)

4、过渡:

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联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

(1)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因此,笔下的景物就自然是清、静、悲凉的了。

(2)作者当时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这样看来,作者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也就不起怪了。

(3)郁达夫个性忧郁善感,是个抑郁质的人。

5、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而不写别的景物,我们所取的角度是从作者的主观方面来考虑的;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客观上讲,这些景物是不是真是的?

明确:

这些景物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北平的秋天的自然景观。

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主观感情而将自然景物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而是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逼真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

这就说明:

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作者选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

6、引导:

大家知道,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剑人合一”,道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那么散文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明确:

自然景观和主观感情相结合,或者就称为“物我合一”。

王国维先生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景”与“人”合为一体,“物”与“我”完美交融。

郁达夫先生就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创造了一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板书:

景人合一)

四、由内到外,生发点染——迁移

1、过渡:

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散文不仅要“形散神聚”,还应做到“景人合一”。

下面我们来做一点阅读训练。

读下面的文段,请你谈谈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文段

(1)秋天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风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秋天的团泊洼啊,好像在香甜的梦中睡傻;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般羞羞答答。

点拨:

这是一个宁静、清新,让人倍感温馨的秋天,读着它,你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秋梦中。

这里的秋天然人感觉朦胧羞涩,就像一棵含羞草。

文段

(2)相思树的碎花,落满了一地;白了头的芦苇,在水池边摇曳。

在群雁南归的时节,老农忙着在秋日下暴晒刚收割的谷粒,一张张淳朴的脸上,浮现着满足的笑容。

点拨:

人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就是个丰收的秋天,一切成熟了,人们收获着谷粒,也收获着喜悦。

文段(3)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酔?

总是离人泪。

点拨:

这是一个离别的场景,这里的秋让人悲伤、凄楚,是颗颗离人泪联缀而成的。

伤感至极,“离人泪”变成了“霜染”的样子,这哪里是离人泪,简直是在流血。

怎一个“染”字了得!

2、转接:

同学们能以自己的心去体会文章的情,那么我们所学的《故都的秋》是赞秋呢,还是悲秋?

(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

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点悲凉。

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首歌,忧伤而又苍凉。

郁达夫先生是在用自己的心去品味故都的秋味,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

(板书:

颂秋)

五、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升华

1、做法——当堂做。

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

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朗读,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2、要求——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六、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颂歌)郁达夫

北国之秋:

清、净、悲凉

南国之秋:

慢、润、淡

形散神聚景人合一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预习过程提示:

(一)基础知识

1、字词

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混混沌沌(dùn)  潭柘寺(zhè)  落蕊(ruǐ) 

一椽破屋(chuán) 廿四桥(niàn) 蟋蟀(xīshuài)  

平平仄仄(zè) 譬如(pì)  颓废(tuí)    

2、文学常识

借助《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了解作者情况: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家、家。

“社”主要成员之一,主编《创造月刊》。

1921年完成了其处女作短篇小说《》,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

1923年写了小说《》和《薄奠》。

 

(二)文本阅读

1、给每个自然段加注序号,借助资料查找本文写作背景。

2、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文章中勾划出来。

 

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4、文章是通过对哪些景物的描绘来表现“故都的秋”的特点的?

试着给每一幅秋景图添加一个小标题。

 

(三)知识储备

1、散文特点及分类。

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

分类:

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2、记叙性散文的阅读方法。

⑴抓线索⑵理思路⑶找要素⑷品语言⑸悟情感

3、诗词中鉴赏情景交融的方法。

⑴找意象⑵析特点(意境)⑶悟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提示三1、2、3)

2、介绍作者(检查预习提示一)

明确作家作品掌握重点:

作者简介(名、时、地、评、作、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主编《创造周刊》。

1921年完成了其处女作短篇小说《沉沦》。

1923年写了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这是他创作的高峰。

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3、写作背景(检查预习提示二、1)

1933年至1936年,郁达夫受白色恐怖的威胁,由上海迁居杭州。

这一阶段是他思想最为消沉的时期。

由于对革命的深切失望而产生了消极情绪,他企图在理想的世外桃源里慰藉自己痛苦的灵魂。

这段时间,他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他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这一时期,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后来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4、展示学习目标

⑴学习抓住事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品味语言与意境。

 

⑵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特点,领悟作者渗透在文中的主观情感。

二、进入新课

引导学生从题目切入: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三、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讨论回答

(1)文中对北国之秋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

(2)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为它们拟出小标题。

(3)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每幅图作者都选取了哪些景物?

(4)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提示:

民居秋意破屋秋草日光天色花色鸽声

秋槐落蕊细腻清闲落寞落蕊

秋蝉残鸣衰弱残声啼唱

斜桥话秋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的雨声一阵凉风

都市闲人着装举止神情声调

秋日胜果枣子树淡绿微黄的颜色成熟至八九分清秋佳日

四、探究景与情的关系

1、你认为哪一幅画面描绘得最为生动出色,为什么?

示例:

赏析“斜桥话秋图”

  从都市闲人咬着烟管的姿态和互答时缓慢悠闲的声调体味出“清”;

  从息列索落的秋雨声体味出“静”;

  从灰沉沉的天色、凉风冷雨、青布单衣或夹袄和他们闲话秋凉的微叹体味出“悲凉”;

  如果说前面几幅画面属于风景画的话,那么“斜桥话秋图”则是一幅风俗画。

闲人话秋的的京腔京味烘托出浓郁的北国秋味,而他们的微叹和互答恰好能唤起作者的落寞和感伤。

作者深爱这样的秋景,与当时作者思想苦闷、向往隐逸恬淡生活情趣是有直接关系的。

2、【预设】这五幅秋景图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怎样的特点?

预设子题:

在这些景况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明确: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3、作者描绘这五幅秋景图与作者的情感表达有什么联系?

预设子题:

(1)提问:

五幅秋景图选景写景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明确:

所选的都是存在于北平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普普通通的景,但作者却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写出了他最深刻的感受。

(2)提问:

作者什么选择这样的平常景而不去青睐风景名胜地?

作者的写景之法有何好处?

明确:

这与作者当时处于那样一个时代的苦闷心情有关,因而游人如织的名胜地与其心情不符,不能成为他的欣赏对象;这样写景将景物写得细腻传神,能更好的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假如你就是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或者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镜、穿一袭长袍的郁达夫。

面对如此五幅秋景图,你的心头会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感觉?

明确:

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

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

流露出真切的深沉的民族感情

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

流露出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

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瑞士思想家阿米说: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五、写景散文阅读方法总结

1、抓住线索(文眼),把握文章脉络

2、整合画面,领略文章意境

3、借助想像,探究情景意趣

4、了解背景,透视创作缘由

5、辨识技巧,体会精妙语言

六、巩固练习:

1、阅读P7-8第4段,“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一句中的“这些”指代什么?

“深沉”一词如何理解?

提示:

指的是踏而无声的落蕊

这些普通的形象蕴含着深沉的思想:

秋的衰败引发的对人生苦短的悲叹与无奈,或是一种时不我待及时勉励奋进的积极情怀。

2、阅读P8第12自然段,回答

(1)本文主要是写景,为什么本段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议论?

提示:

结构上:

为后文指出中国北方的秋味最浓做铺垫;并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层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

内容上:

意在说明秋之于文人无国别及人种的区别,说明秋的美是公认的。

⑵“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文字中“黄酒”、“稀饭”等四个喻体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白干”、“馍馍”等四个喻体则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

用一个成语概括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__________。

提示:

南国之秋;北国之秋;相形见绌(或相形失色)。

结束语: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对南北秋的对比,通过对五幅秋景图的描绘,最后通过对秋的议论,把故都的秋味,连同他的深情,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优美的散文,如同优美的音乐,将会让人回味无穷。

七、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写秋景的诗词,以“悲秋”、“颂秋”分类。

2、综观全文,作者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

谈谈你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