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易混字词区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1031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易混字词区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用易混字词区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用易混字词区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用易混字词区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用易混字词区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易混字词区别.docx

《常用易混字词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易混字词区别.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易混字词区别.docx

常用易混字词区别

常用易混字、词区别

1.“查”和“察”的区别与联系

“查”:

一般性地看,偏重于过程。

“查”主要强调的是“检查、调查”。

  “察”:

仔细看,偏重于结果。

“察”除了强调“调查”之外,还强调“仔细看”。

  例如:

“观察”、“察觉”、“觉察”、“察言观色”这几个明显带有“仔细看”意思的用“察”而不用“查”。

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察看”和“查看”“察验”和“查验”现在都有人用,也都是正确的用法。

需要提醒的是,“检查”和“检察”,“考查”和“考察”在意义上差别较大。

还可以通过另一个渠道把“查”和“察”区分开,和公务人员有关的称呼用“察”不用“查”。

比如“检察院”、“检察官”、“警察”、“督察”等等。

总体说来,“察”的使用围没有“查”广泛,除了上面提到的用“察”的词,再加上少数的几个词,如“察察为明”、“察访”等,其他词均以用“查”的情况为多。

2.“试验”和“实验”的区别

实验是对抽象的知识理论所做的现实操作,用来证明它正确或者推导出新的结论。

它是相对于知识理论的实际操作。

试验是对事物或社会对象的一种检测性的操作,用来检测那里正常操作或临界操作的运行过程、运行状况等。

它是就事论事的。

3.“作”和“做”的区别

①适用的围不同。

用“做”的地方大多都可以换用“作”;但有的用“作”的地方,却不能用用“做”,如“枪声大作”、“成功之作”等。

②所带的宾语不同。

“作”常带动词作宾语,如“安排”“演说”“估计”“斗争”“分析”“研究”“调查”“评论”等,也可带较抽象的、有较浓书面语色彩的名词作宾语如“文章”“曲”“诗”等;“做”多带较具体的、有较浓口语色彩的名词或代词作宾语,如“饭”“衣服”“事(儿)”“活(儿)”“手艺”等。

③词性不同。

“作”还兼名词,“做”不兼名词。

 

4.“制定”和“制订”的区别

“制定”强调动作已完成,常用于纲领、政策、方针、法令等。

“制订”只说动作本身,不强调动作完成,常有协商创制拟定的意思。

常用于计划等。

例如:

  制定政策 制定法令 制定宪法

制订计划 制订规划 制定《汉语拼音方案》

5.“年轻”与“年青”区别

“年轻”,是述式构词方式构成的,“轻”是形容词,指年纪不大,如“年轻力壮”、“年轻人”等;词中可以插入其他词,如“年纪很轻”;“轻”字还能重叠,如“年轻轻”;“年”与“轻”不能置换;可以受副词的修饰,如“她非常年轻”。

“年青”,是偏正式构词方式构成的,“青”也是形容词,在构词上是偏在后正在前,“年青”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词,但两个字可以置换成“青年”,如“青年人”等;置换后可受形容词修饰,如“革命青年”、“新青年”等。

6.“坚忍不拔”和“坚韧不拔”的比较

“坚忍不拔”与“坚韧不拔”都包含着这样一个意思:

态度或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但“坚忍不拔”一般是指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而不动摇。

例:

爸爸的菜园被洪水冲没了,可他没有气馁,仍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开垦出新的菜园。

而“坚韧不拔”更强调持久性和一贯性。

例:

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定不移地为党工作。

7.“编辑”和“编纂”的区别

编辑:

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纂:

编辑(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8.“爆发”和“暴发”的区别

爆发:

多用于大的抽象事物。

(战争、火山)

暴发:

常用来指洪水、疾病流行;突然发家。

9.“备受”和“倍受”的区别

严格意义上讲,“倍受”与“备受”在意义上的差别很小。

强调程度时,前者深一点。

但一般习惯上用后者。

字典中没有“倍受”一词,只是现代的人使用的多一些。

10.“隐蔽”和“隐避”的区别

“隐蔽”和“隐避”都是藏起来不让对方找到,但方式不同。

隐蔽多是被动的固定在某个地方藏起来使自己不被发现;而隐避则有可能是通过位置的改变来主动的躲避来避免被发现。

11.“精练”和“精炼”的区别

精炼:

提炼精华,除去杂质。

为动词。

  

精练:

说话作文扼要简单。

为形容词。

12.“志哀”与“致哀”的区别

志哀:

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下半旗志哀”,表示全国用“下半旗”方式表示哀悼。

致哀:

对死者表示哀悼。

13.“的、地、得”的区别

“的”是定语的标志,放在形容词名词或代词后,构成定语;美丽的你

“地”是状语的标志,放在副词后,构成状语;你飞快地跑

“得”是补语的标志,放在副词前,构成补语。

做得好

14.“必须”和“必需”的区别

“必须”和“必需”两个词同音,都含有“必要”的意思,较易相混。

必须:

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例如:

“必须拿出勇气来。

”“我们必须谦虚谨慎,戒娇戒躁。

”①后面带动词,②后面带形容词。

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例如:

“要想进度快,必须大家齐心协力。

(2)加强命令语气。

例如“你必须一个人去处理这件事。

”他必须去医院认真检查一下。

(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必需”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

作定语或作谓语。

例如:

“由于生产所必需的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也不断攀升。

“空气和水是每个人所必需的。

” 

15.“磨练”和“磨炼”的区别

“磨练”的意义侧重于:

耐磨练习。

一般用于实际事物中,例如:

磨练书法,磨练跑步。

这些都是可以看得到的事物。

“磨炼”的意义侧重于:

耐磨锻炼。

一般用于比较抽象方面,例如:

磨炼意志。

16.“权利”和“权力”的区别

在现代社会中,“权力”和“权利”是两个基本概念,对“权力”和“权利”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所谓“权力”,指的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是职责围里的支配力量;所谓“权利”,则是和“义务”相对应的,依照法律或者社会约定,可以拥有的行为的自由和可以享受的切身的利益。

这样说也许还是有点玄乎,那我们再看下列三个具体区别:

第一,主体不同。

“权力”的拥有者,可以是国家机构或者社会组织,也可以是通过法定程序得到授权的个人。

“权力”在握的人是掌权者,是管理者;而“权利”的享有者,则是接受管理的公民个人,或者是遵守法定章程的社会法人。

   第二,影响不同。

“权力”因为具有强制性或者支配性,一旦动用“权力”,必然会左右别人的意志,控制别人的行为。

“权利”是保护自己的工具。

“权利”一切从自身出发,没有非分之想,不会强人所难,只是依法获取或者依法维护自己应该得到的一份权益。

   第三,特征不同。

“权力”具有明显的扩性,而“权利”则具有制约性,它代表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力”相互对峙,此消彼长。

17.“截止”和“截至”的区别

“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

因此“截止”强调的是行动的停止,“截至”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

从用法上来说,“截止”后不能带时间宾语,因此不能说“截止昨天”或者“截止×月×日”。

这是“截止”最容易用错的地方。

“截至”后面必须带时间宾语,例如“截至昨天”、“截至×月×日”。

如果“截止”后面加上“到”,就跟“截至”的意思相同了,可以在后面带宾语。

例如“截止到昨天”、“截至到×月×日”。

可以说“截止日期”、“截止时间”,这是因为虽然“日期”、“时间”出现在“截止”后面,但是,它们不是“截止”的宾语,而是“截止”修饰的中心语。

18.“粘”和“黏”的区别

“黏(nián)”字在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被淘汰了,但是1988年公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又恢复了“黏”字。

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粘”读zhān。

因此,我们在使用中,说把东西粘(zhān)在一起,要用“粘(zhān)”,说东西有黏(nián)性,要用“黏(nián)”。

这两个字的读音和意思都不同。

“粘”为动词,“黏”为形容词。

19.“妨碍”和“妨害”的区别

妨碍:

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妨害:

有害于事物的发展。

(程度重)

20.“肤浅”和“浮浅”的区别

肤浅:

学识浅,理解不深。

浮浅:

浅薄。

21.“反应”和“反映”的区别

反映:

把客观情况或意见、态度告诉上级。

反应:

事情发生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22.“抚养”和“扶养”的区别

扶养:

用于法律关系。

(父子、夫妻等)

抚养:

爱护并养育。

23.“功夫”和“工夫”的区别

工夫:

指占用的时间;空吸的时间。

功夫:

本领、造诣。

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24.“贯串”和“贯穿”的区别

贯穿:

穿过、联通。

(较具体的事物)

贯串:

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25.“精练”和“简练”的区别

精练:

文章、讲话没有多余的词语。

简练:

说话、写文章简洁,精当。

26.“鉴赏”和“欣赏”的区别

鉴赏:

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

欣赏:

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27.“考察”和“考查”的区别

考查:

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

(行为、动作)

考察:

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的观察。

28.“聆听”和“倾听”、“谛听”的区别

聆听:

(书)听。

倾听:

细心的听取。

谛听:

仔细听。

30.“消失”和“消逝”、“消释”的区别

消失:

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

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消释:

疑虑、嫌隙、痛哭、恐惧等消失解除。

31.“声明”和“申明”的区别

申明:

重说明。

声明:

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32.“收集”和“搜集”的区别

收集:

使聚集在一起。

搜集:

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

(不易得到的东西)

33.“典雅”和“高雅”的区别

典雅:

优美而不粗俗。

高雅:

高尚而不粗俗。

 

34.“弥补”和“填补”的区别

弥补:

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

常与空白、亏空、缺额搭配。

35.“细心”和“悉心”的区别

细心:

用心细密。

悉心:

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36.“威信”和“威望”的区别

威信:

声威和信誉。

(侧重信誉)

威望:

声誉和名望。

(侧重名望)

37.“违反”和“违拗”、“违犯”的区别

违反:

不遵守,不符合(法则、法程)

违拗:

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

违犯:

违背和触犯(法规)。

38.“变换”和“变幻”的区别

变换:

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

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39.“调节”和“调剂”的区别

调节:

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剂:

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

40.“调停”和“调解”、“斡旋”的区别

调停:

调解,多指重大事件,不带宾语。

调解:

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斡旋:

(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41.“容许”和“允许”的区别

允许:

许可。

容许:

许可。

(书面语,语义重)

 

42.“推托”和“推脱”、“推诿”的区别

推托:

借故拒绝。

推脱:

推卸(责任等)。

推诿:

把责任推给别人。

(不带宾语)

43.“缺点”和“缺陷”的区别

缺点:

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

缺陷:

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44.“盈利”和“赢利”的区别

赢利:

即盈利,所得的利润。

营利:

谋求利润。

45.“合计”和“核计”的区别

核计:

核算(成本)

合计:

盘算、商量。

/合在一起计算。

46.“做客”和“作客”的区别

作客:

寄居在异地。

(书)

做客:

访问别人。

47.“清静”和“清净”的区别

清净:

没有打扰。

/水清澈。

清静:

环境安静。

48.“关照”和“关注”的区别

关照:

关心照顾。

关注:

关心重视。

49.“公然”和“公开”的区别

公然:

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

公开:

(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50.“开辟”和“开拓”的区别

开辟:

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

开拓:

开辟矿展(从小到大)。

51.“传颂”和“传诵”的区别

传诵:

多用于美名

传颂:

多用于事迹。

52.“沉重”和“繁重”的区别

沉重:

分量大,程度重。

繁重:

(工作、任务)多而重。

53.“把戏”和“伎俩”的区别

把戏:

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伎俩:

不正当的手段。

(贬义重)

54.“应付”和“周旋”的区别

应付:

对人对事采取措施/敷衍、将就(带宾语)

周旋:

交际应酬/与敌较量,相机而动(否)

55.“赔偿”和“补偿”的区别

赔偿:

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

补偿:

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56.“废除”和“解除”的区别

废除:

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

解除:

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

57.“取消”和“取缔”的区别

取消:

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

取缔:

明令取消或禁止。

58.“草率”和“轻率”的区别

草率:

(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轻率:

(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59.“颁布”和“公布”的区别

颁布:

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

公布:

(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60.“哺育”和“抚育”的区别

哺育:

喂养/比喻培育。

抚育:

照料、教育儿童/照管动植物。

61.“偶然”和“偶尔”的区别

偶尔:

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

偶然:

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

(相对于必然)

62.“谣言”和“流言”的区别

谣言:

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流言:

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污蔑或挑拨的话)

63.“设”和“摆设”的区别

设:

(动词)摆设。

摆设:

(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64.“临近”和“邻近”的区别

临近:

指时间靠近。

邻近:

指地方靠近。

65.“专程”和“专诚”的区别

专程:

专为某事而到某地。

专诚:

特地(心意诚恳)。

66.“查访”和“察访”的区别

查访:

调查打听案情。

察访:

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67.“专长”和“特长”的区别

专长:

专门的学问技能;特长。

特长:

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68.“风气”和“风尚”、“风俗”的区别

风气:

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和习惯。

风尚:

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风俗: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69.“指责”和“指摘”的区别

指责:

责问。

(可褒可贬)

指摘:

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70.“严格”和“严厉”的区别

严格:

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

严厉:

严肃而厉害。

(要求、态度方面)

71.“列席”和“出席”的区别

列席:

参与会议而无发言权。

出席:

参加会议。

72.“十足”和“实足”的区别

十足:

(物品)成色纯/十分充足。

实足:

数量足数的。

73.“吞噬”和“吞食”的区别

吞食:

用于食物、药品等。

吞噬:

形容侵吞。

(贬义)

74.“伪造”和“捏造”的区别

伪造:

模仿真的东西。

捏造:

无中生有。

 

 

75.“流传”和“留传”的区别

流传:

传下来或传播开。

(主要指消息、故事、传说、事物等)

留传:

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如秘方、技艺等)

76.“恰巧”和“恰好”的区别

恰巧:

凑巧。

(往往不如意)

恰好:

正好。

(合乎心意)

77.“按照”和“依照”的区别

按照:

行动的凭借和依据。

依照:

同上,常见于法律条文。

78.“日趋”和“日益”、“日渐”的区别

日趋:

走向,强调趋势。

日益:

一天胜过一天。

日渐:

渐渐地。

79.“大约”和“大概”的区别

大约:

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估计。

大概:

表示对情况的估计。

80.“进而”和“从而”的区别

进而:

表递进关系。

从而:

承接,及因果关系。

81.“一律”和“一概”的区别

一律:

限用于人。

一概:

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82.“万一”和“如果”的区别

万一:

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一般用于不如意的事。

如果:

表一般假设。

 

 

83.“一起”和“一齐”的区别

一起:

同时同地。

一齐:

同时,不一定同地。

84.“给予”和“给以”的区别

给予:

(书)给。

也做“给与”。

如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

给以:

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要是说出接受的人,就要换成“给”。

85.“各个”和“个个”的区别

各个:

每个,所有的那些个;逐个。

(各个方面、各个击破)

个个:

“个个是把好手、个个奋勇争先。

86.“精练”与“精炼”的区别

精炼:

除去杂质,提取精华。

例如:

精炼原油

精练:

文章等简练、扼要。

 

常用需统一的词

1.“其他”和“其它”统一为“其他”

2.“想象”和“想像”统一为“想象”

3.“唯一”和“惟一”统一为“唯一”

4.“提炼”只能用“提炼”,不能用作“提练”

5.“下工夫”:

“工夫”和“功夫”是有区别的。

“工夫”多指时间、精力,所以是“下工夫”;“功夫”是本领,武术。

所以只有“下工夫”是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