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0058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江西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江西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江西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江西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x

《江西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x

江西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江西省玉山县七一水库

实习报告

 

班级:

13地质工程01

姓名:

乔世杰

学号:

2013100063

 

第一章绪论4

一、目的和任务4

(一)目的4

(二)任务4

二、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5

(一)自然地理5

(二)气象条件6

(三)地形地貌6

(四)经济情况7

三、实习区研究程度8

四、实习工作概况及任务完成情况8

第二章地层9

一、概述9

二、综述9

第三章地质构造11

一、褶皱11

二、断层12

三、断层应力场分析13

第四章地质发展史14

一、地层的岩相古地理分析14

第五章矿产15

一、矿产概况15

二、地下水16

第六章地质填图工作方法16

实习总结21

参考文献:

23

地质观察点记录表24

附:

1.实测地质剖面图

2.地层综合柱状图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和任务

地质填图实习又称地质测绘实习,是学生学完《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等主要专业基础课之后,进行一次综合性的野外现场实习。

它是继“地质认知实习”之后,一个较高层次的野外实践活动。

由于学生在专业方面仅仅完成了上述专业基础的理论学习,尽管课堂教学也作了必要的实习、实验、或者一定的野外观察,但总体上仍处于理性认识阶段,很少或没有实践经验。

因此地质填图实习是以教师的野外现场讲课、示范、指导为主,学生边学边实践并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实践为主的教学过程,且它是在学校特地选择的、不受生产制约的适宜场所而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习。

(一)目的

地质填图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在实地进行地质填图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具有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观测、判断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形成用于探索,热爱地质事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所从事的地质工作打下较牢固的基础。

(二)任务

(1)掌握实习区内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鉴定、描述和命名。

(2)掌握实习区地层的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地层对比方法。

(3)在野外学会,对各种地质构造现象进行观察、判断、描述、素描,以及对其研究方法。

(4)掌握路线踏勘、实测地质剖面(包括剖面位置选择、比例尺确定、测制技术、标本采集、资料整理、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和实测地层柱状图)的方法和技能。

(5)根据填图比例尺的不同,掌握观测点、线的布置原则,观测点的标定、记录,以及野外勾绘地质界线和资料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6)学会进行老窑、生产矿井、矿点、岩溶、井泉、河流、水库等的调查工

作。

(7)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将所搜集的各种地质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在所学理论的指导下。

(8)在有条件地区,应进行航空野外地质调绘,以及开展计算机在填图工

作中的应用。

二、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一)自然地理

七一水库位于玉山县城东北、信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金沙溪中游,距城16公里。

地理坐标:

东经118度16分,北纬28度49分。

东为少华乡棠梨山、茗坞村,南与双明乡大徐村毗邻,西为陶家山,北临紫湖乡。

实习地区为低山区和中部平原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上游接近北部怀玉山、三清山区,低湿多雾,昼夜温差大,高山气候较突出。

中游一带气候温凉湿润,下游与中部平原丘陵区相接,气候温和,光热充足。

降水以亚热带锋面气旋雨为主,为典型的江南梅雨。

七一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流域地形多山,东北高,西南低,山区性气候显著。

库区地质:

老虎滩以上为为奥陶纪、志留纪不透水岩石组成,其下分水岭两侧虽有卡斯特石灰岩现象,但多被不透水砂、页岩截断联系,成为库水向邻谷渗透的屏障,地下水均高于库水位。

七一水库因水发源于国家著名风景旅游区三清山,故又称三清湖。

湖区自然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

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奇特的地下溶岩、瀑布构成了独具风采的景观、景点,并与三清山浑然一体,已成为三清山的景区之一。

(二)气象条件

实习地区为低山区和中部平原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

上游接近北部怀玉山,三清山区,低湿多雾,昼夜温差大,高山气候较突出。

中游一带气候温凉湿润,下游与中部平原丘陵区相接,气候温和,光热充足。

降水以亚热带锋面气旋雨为主,为典型的江南梅雨。

(三)地形地貌

1.流域地形

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河源分水岭高程搭1200米以上,河口高程仅为100米左右(均为黄海高程)。

坝址以上流域形状为叶形,平均宽度为7公里,最大宽度为12公里。

上游紫湖口至河源段,崇山峻岭,河谷两岸悬崖陡壁,相对高程150—400米,坡度60—75度;流域中游贲口至紫湖口段为浅山区,河谷两岸有断续平原,山脉走向零乱,相对高度50—200米,坡度约50—65度;坝址以下河谷显著开阔,两岸多为平原,有山脉也有高丘陵,相对高度在100米以内,坡度约为20—40度。

流域上游土层浅薄,多为紫色土,林木茂盛,植被良好,耕地甚少。

中游多为沙壤土,植被稍次于上游。

下游以冲击土为主,耕地较多,是玉山县粮食地区之一。

2.流域地貌

坝址以上,河床狭窄,呈“V”型,两岸台地不对称发育,为一壮年期河谷。

坝址以下,河床开阔平坦,漫滩和台地均很发育。

按成因类型及山的标高,本流域分为3个地貌单元:

(1)侵蚀低山区坝址以上,山峰毗连,绝对标高200—900米,相对标高150—500米。

山脉之分水岭走向:

北西—南东向,山坡高度一般40度左右。

坚硬岩石分布地区,坡度角达60度以上,常形成高山峰和陡岩峭壁,区内冲沟发育,一般冲沟垂直河流与构造吻合,且多呈“V”型。

本区石灰岩自北东—南西向,呈条带状不连续分布,喀斯特地貌颇为发育。

根据其出露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地表型,主要以溶洞漏斗、幽谷、天生桥及喀斯特、洼地等形式出现;二是地下型,主要有溶洞及地下暗河两种形式。

溶洞内常有钟乳石和石笋出现。

老虎滩以上树木茂盛,植被良好,老虎滩至坝址一带树木稀疏,基岩出露良好,山顶及山坡均有残坡积层覆盖。

(2)侵蚀丘陵区主要分布于坝址以下,山丘低矮,山坡平缓。

绝对高程在200米以下,相对高程30—50米。

植被不佳,基岩裸露,极易风化和侵蚀,山顶光秃浑圆,水土流失严重。

(3)侵蚀堆积区主要有漫滩、台地洪积和冰水期堆积扇等形式,分布于沿河两岸反冲出口处,漫滩有沙砾石组成,高出枯水面0—1.0米。

台地分一级台地和二级台地,一级台地,台面平坦,微倾河床,上部为亚粘土,下部为沙砾石,高出正常水面3—6米,主要为农田分布地区;二级台地仅见于伯力坞西山坡附近,台面高出水面7—8米,与一级台地组成内迭台地。

(四)经济情况

2010年全镇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420.4万元提高到2012.9万元,年均增长79.2%;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由9200万元提高2.8亿元,年均增长41%;粮食总产量由8974吨提高到10747吨,年均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922元提高到5600元,年均增长11%;集镇面积由1.2平方公里提高到1.6平方公里,同比增加25%;城镇人口由0.35万人提高到0.6万人,同比增长41.7%。

三,实习区研究程度

由于实习区交通便利,为地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条件,早在1998年杨明桂等即在本区进行了地层研究和粗略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江西省地矿厅地于1998年编撰了江西省地质矿产志,涵盖了此片地区。

四、实习工作概况及任务完成情况

1.实习小组成员

组长:

彭仁坤

掌图员:

夏海城

观测员:

乔世杰

记录员:

李余波

标本采样员:

徐达

2.时间路线安排:

5月11日启程去双明镇

5月12日双明镇——溢洪道——水库副坝

5月13日双明镇——少华山山脚——少华山山顶

5月14日七一水库管理局

5月15日双明镇——双明镇西南侧古塘山

5月16日双明镇宾馆室内授课,讲解地质填图知识

5月17日双明镇——七一水库西侧山体——七一水库东侧山体

5月18日双明镇宾馆室内授课,讲解导线法实测地质剖面知识

5月19日双明镇——七一水库西侧山体

5月20日双明镇——七一水库西侧山体

5月21日双明镇宾馆内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

5月22日双明镇——周家坞南侧山体

5月23日双明镇——道塘村东侧山体

5月24日双明镇——下陶家村沿公路旁两侧山体

5月25日双明镇——道塘村——王家坞

5月26日双明镇——王家坞

5月27日双明镇宾馆室内整理资料

5月28日双明镇——王家坞

5月29日双明镇宾馆室内整理资料

5月30日出发回学校

 

第二章地层

 

一.概述

本区出露地层有古代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石炭二迭系,中生代仅仅露出白垩系,新生代第四系,并有小型火成岩体侵入。

二.综述

中奥陶系,主要以黄绿,灰绿和古灰等色板岩夹薄层砂岩,厚度3000米以上,分布与库区上游的仓坂,冷水坑,大王山和盛家一带。

上奥陶系,为黄绿色砂岩夹薄层板灰绿色板岩,厚500—600米,分布于高桥-—小叶一带。

志留系,为深紫,暗灰浅绿色,灰绿和灰白色砂岩夹极少量薄层板岩和粉砂岩,厚700—800米,与奥陶系成角度不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大岭,小叶和老虎滩一带。

泥盆系,仅出露中泥盆纪峡山系的灰白色石英砂砾岩和少量石英砂岩,厚80—100米,与志留系岩层呈不整合接触,与石英砂岩层成整合接触,由北东向西南呈带状分布于岭脚及球川之东南面。

下石炭系,主要为紫红,微红色砂质,泥质页岩,石英砂岩和砂砾岩,厚300—400米,分布较广,上至老虎滩,下至古塘。

中石炭系,主要为灰白,黄白和紫色石英质砂砾岩,细砂岩及灰白,黄绿,灰黑,紫色泥质页岩及炭质页岩,并夹有两层不厚的煤层,厚250—300米,与下石炭系及石炭二迭系成不整合及断层接触,分布于球川,路口,寸头,陶家山,扇山棚及坝址下游一带。

石炭二迭系壶天灰岩,为灰白,紫灰色灰岩,局部夹有紫红色薄层状泥灰岩,厚200—250米,与中,下石炭纪岩层是不整合及断层接触,构成白石桥——球川倒转向斜核部岩层,分布于白石桥,洞口,陶家山,少华山,路口与球川一带。

白垩系,为石灰质角砂岩(及底砾岩),粘土质页岩,粘土岩,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及凝灰角砾岩等,出露面积较广,主要分布于水库以下丘陵区。

火成岩,常以规模不大的岩墙,岩盘和岩脉侵入于下石炭——二迭系以前的地层中,而以下石炭系最为常见,侵入体延伸方向为东北——南西,与主要构造带方向吻合。

区内所见岩体有三种:

(1)正常斑岩,多以岩盘产出,分布于主坝两岸山头及溢洪道一带;

(2)凝灰岩,以岩墙及岩脉产出。

主要分布于大桥坞和主坝右岸的灰岩中;(3)流纹岩,主要侵入于灰岩中。

第四系,为现代冰水堆积,冲积,洪积和坡积松散堆积物,其中冰水堆积层为黄红,土红色泥砾,及碎石间的空隙被红褐色粘土充填,具半胶结,见于溢洪道沿线至3号导水坝一带的鞍部及山顶,冲积,洪积及坡积层主要为砂卵石,亚砾土及亚粘土夹碎石,分布于河床,漫滩,台地及山坡上。

 

第三章地质构造

 

本区处于下扬子地槽浙西地向斜之西南端,北元靠近波阳地背斜,南部为华夏地块浙闽隆起区,为浙西地向斜和白石桥——球川倒转复向斜之内,因经历过强烈的旋回性地壳运动使岩层形成NE—SW和NW—SE强烈褶皱和断裂,以及相应发育的节理和壁理。

一.褶皱

褶皱:

整个区内为白石桥——球川倒转复向斜,轴线方向NE—SW偏向NW,沿轴线方向自白石桥经扇山棚,观音山,梁洞,韩村,路东至球川,在倒转向斜中,又产生一系列次一级

褶曲,如区内东南次一级的褶曲有太甲山背斜,里岭脚——茶元向斜,陈家庄——古坑棚倾状背斜,路口——周家坞倾伏背斜和大岭背斜等。

更次一级的褶曲也到处可见。

二.断层

断层:

按其方向和性质可分两组。

(1)NE—SW向逆断层,主要有洞口逆断层,少华山逆断层,1号副坝逆掩断层,主坝区逆掩断层和大岭逆断层,延伸长1.5—4.5公里。

(2)NW—SE向平掩正断层,主要有贲口至坝址下游平掩正断层,副坝平掩断层,江口——贲口河中游正断层,延伸长2—3公里。

三.其他构造

节理:

区内岩层因受历次构造运动及火成岩侵入影响,节理很发育,尤以奥陶系板岩,砂岩和中石炭系砂岩较为明显。

有闭合的,有张口的,张节理一般均由粘土,砂砾,黄铁矿和方解石脉充填。

劈理:

区内劈理很发育,主要出现在奥陶系板岩中,和下石炭纪的性页岩中,页岩呈薄片状,新鲜页岩也多沿劈理石裂开。

新构造运动:

根据河流及冲沟的切割情况,台地类型,灰岩的岩溶溶洞分布特征,区内在新生代以来长期处于缓慢上升,期间并有相对稳定时期,总趋势仍属新构造运动不强烈的较稳定区。

四.断层应力场分析

 

第四章地质发展史

一、地层的岩相古地理分析

实习区地质构造形成大致过程:

上元古代(10亿年前),实习区为浅海沉积环境,发育以碎屑岩为主的含砾砂岩、页岩、沉凝灰岩。

进入古生代(5.4-2.5亿年前),经历了缓慢的地壳升降运动,沉积了寒武纪浅海相的碳质硅质灰岩、页岩、泥质灰岩、含碳硅质岩。

奥陶纪(4.9-4.38亿年前),地壳运动加强,水体深浅变化频繁,广泛沉积了石灰岩(碳酸岩)、泥岩、硅质岩、碳质页岩、细砂岩、粉砂岩等。

志留纪末(4.1亿年前),实习区以断块造山运动为主,地质整体抬升,中国东南部的扬子地块与华厦地块拼接成统一大陆,由于断坳作用,在玉山西北部形成一系列陆间断坳海盆,沉积了以滨海、浅海相泥沙质及碳酸岩为主的海陆交互相碎屑层。

从志留纪末到石炭纪(4.1-2.95亿年前),实习区沉积环境为海岸-潮坪相,岩性以砂岩、粉砂岩、页岩、砾岩和碳酸岩为主。

石炭纪后,由于遭受长期剥蚀夷平,因而缺失了二叠纪和三叠纪地层,出露的侏罗纪地层(2.05-1.37亿年前)岩性以黄绿、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白垩纪上世地层(1.37-0.65亿年前)为一套巨厚陆相红色碎屑沉积,岩性为红色砾岩、碎屑岩、砂岩夹泥岩。

三叠纪后期(2.2亿年前)开始了燕山运动,江西及临近大陆板块进入强烈活动和岩浆侵入与喷发期,形成了大面积花岗岩体。

进入新生代(6500万年前),开始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实习区发生了大规模酸性岩浆侵入,地壳大幅度抬升,燕山运动期形成的断裂再次强烈活动,形成了新的断裂带和岩石破碎带,奠定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基本格局。

 

第五章矿产

一.矿产概况

县内资源丰富,目前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2种,矿产地60多处,是江西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大县之一,其中,石灰石储量33亿吨,石煤储量32亿吨,分别位居江西省第一、第二位。

玉山县是江西省县内资源丰富,目前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2种,矿产地60多处,是江西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大县之一,其中,石灰石储量33亿吨,石煤储量32亿吨,分别位居江西省第一、第二位。

非金属矿产资源大县之一。

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32种,矿产地60多处。

主要非金属矿产品种有石灰石、石煤、罗纹砚石、青石、大理石、花岗岩、叶腊石、黑滑石、膨润土等。

全县石灰石储量达33亿吨,主要分布在岩瑞、双明、下镇等乡镇,其中工业储量约14亿吨,有开采价值的主要集中在岩瑞镇,储量2.98亿吨,远景资源量4.42亿吨。

全县石煤储量约32亿吨,主要分布在樟村、怀玉、六都、必姆、白云等地。

全县花岗岩储量约10亿立方米,萤石储量30万吨,罗纹砚石、青石、大理石储量30亿立方米,均分布在怀玉、樟村、南山、临湖等乡镇,尤其是青石板材属世界稀缺资源,具有较好的开采和市场价值。

膨润土主要分布在双明、四股桥,叶腊石、黑滑石主要分布在华村、六都,均已形成一定的开采和加工规模。

铁、铜、金、铀、锡等金属矿产均有一定储量。

二.地下水

坝区内地下水及地表水均无色、无味、无臭、透明。

水质大多属重碳酸钠钙型和硫酸钙钠型水,其含量为So在4—20mg/L,CL为3—12mg/L,Mg为1.8—7.9mg/L,游离CO2为10.4—53.4mg/L,Ph值为5.7—6.9,暂时硬度在0.56—1.94。

根据《水工混凝土中判定环境水的侵蚀性之特征与标准》判断,本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普通水泥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侵蚀性。

灌溉水水温18度—23度,盐类总含量大于500mg/l,灌溉系数85—389,大于规定值18,对灌溉用水极为有利,饮用水也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水质标准。

 

第六章地质填图工作方法

 

一.地质路线踏勘

二.实测地层剖面

实测剖面一般是地形和地质剖面同时测绘,通常采用半仪器法,也就是罗盘测量导线方位角和地形坡度较,用皮尺或者测绳丈量地面的斜距,在野外测制阶段应该选好实测剖面位置,进行详细踏勘,了解岩层分层厚度,岩性组合规律,化石特征,地层的接触关系,标志层的寻找,并设立标记,根据露头情况布置好剖面的路线,然后根据详细踏勘情况及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再按照实际需要对计划进行修正,再进行实测和记录。

剖面实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及样品处理,其中包括:

对各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样品分析鉴定,进一步整理、研究剖面地质资料,根据室内外的分析鉴定成果对野外观察资料进行修正补充,绘制实测剖面图,编写剖面小结。

划分地层单位和填图单位。

三.填图路线的布置原则和常用方法

布置原则:

一般选择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地质信息的尽可能短的地质路线,但是填图路线的布置应该与测区地层界线,主构造线,岩体边界线等方向垂直,此外还得考虑到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以及遥感解译程度。

填图路线的布置方法总结:

①穿越法:

填图路线基本垂直于地层走向或者区域构造线方向,

按照一定的间隔穿过整个调查区域,研究地质剖面,标定地质界线,

而路线与路线之间的地质界线则按照V字形法则来联绘。

②追索法:

沿着地质体,地质界线或者构造线的走向布置路线。

适合于对岩体,断层,含矿层,标志层,地层不整合界线的追索方法。

这样可以细致研究地质体的横向变化,特别是对却确定接触关系,断

层和含矿层的研究,可以准确填绘地质界线。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

根据具体的地形以及研究的目标和工作任务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会更凑效。

四.填图路线上观测点的布置原则和标定方法

填图路线上观测点的布置原则:

首先以不同比例尺的填图精度要求,确定相应的点间距,二是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重要的地质现象。

一般情况下,地质观察点应该布置在填图单位的界线,标志层,化石层,岩性和岩相突变的地方,矿化现象,蚀变带,矿体边界,褶皱轴部,以及转折端,断层,节理,劈理,片理等构造发育处以及岩层产状急剧变化处,此外水文点,地貌,风景,出土文物地点等位置上,不可以机械地等距离布置点。

地质观察点的标定方法:

将野外地质观察点的位置准确地标定在地形图上的过程叫做定点。

图上定点的精度要求是允许误差不超过1mm。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①目测法,当地形地物特征比较显著时候,选择离点最近的典型地物用罗盘定其方位,目估点位与地物之间的实际距离;

②交汇法,当地形特征不太明显时,采用交汇法,就是利用前方已知地物点的方位来交汇待定点的位置;

③GPS法,就是利用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基础上的遥感卫星定位仪,直接读取定位仪所在点的经纬度数据,是目前使用的快捷方法,精度也比较高。

五.填图路线和地质点的密度定额

地质点布置的密度及数量应根据填图比例尺大小、构造复杂程

度、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见地质点密度及数量

(正测精度)表。

地质点密度及数量(正测精度)表

注:

地质界线上的点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求保证对重要地质界限的有效控制。

六.地质点定位与技术要求

1.现场标注点位

2.测量坐标

所有地质点都应用手持GPS,结合地形图定位,将点位标注在手图上,用直径2mm的实心园点(●)和空心小圈(○)分别表示实测和推测的地质点,并标注点号。

3.精确定位

对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地质点,须用经纬仪或动态GPS进行精确定位。

一般的做法是:

填图人员在现场经观察确定地质点,用GPS测量点位坐标后,将这类地质点及坐标通知矿区专业测量人员进行精确测量定位。

七.地质点记录与技术要求

在地质点测量的坐标数据及观察的地质现象,都要按照地质点记录表格式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如下(如果采用照相、录音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时,应按有关要求,填写音像记录表):

1、点号:

指地质点编号。

地质点代号为D,地质点顺序号全矿区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如1、2、3、4......。

地质点编号方法是:

地质点代号加地质点顺序号。

例如D1、D2、D3....表示1号观察点、2号观察点、3号观察点。

地质点顺序号可以不连续、允许缺号,但不允许有重号。

一个矿区如果两个填图组最好一组用单号D1、D3、D5....,另一组用双号D2、D4、D6....。

如果多个填图组,则可分号段使用。

如有4个组,则一组用1-99号的单号,二组用2-100号的双号,三组用101-199内的单号,四组用102-200内的双号。

2、位置:

GPS的定位坐标及明显地物地貌的特定位置。

观察点在手图上的具体位置,可以是X、Y座标交点,或者是地形图上两个或三个明显地物地貌的方位角交汇点,也可以是地形图上明显地物地貌的特定位置等。

3、观察点性质:

指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岩性点等。

4、地质描述:

每个地质点所具有的地质意义不完全相同,在描述地质现象时,应有重点,切忌千篇一律或平淡叙述。

地质点描述内容主要有:

a、岩性:

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岩层的组合特征、地层产状等

b、构造:

产状、规模、形态及其控矿作用;分布规律、断层性质等。

c、矿化及矿产特征(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的含量等)

d、围岩蚀变特征,蚀变范围,矿体与围岩关系等

e、样品:

编号、岩性、位置

f、素描图、照片、信手剖面等。

5、接触关系及产状:

八.地质界线勾绘与技术要求

地质界线勾绘是指将控制同一地质界线上的相邻两个地质点相连接。

地质界限勾绘应在野外实地进行,勾绘时,应充分考虑两点间距离的远近、产状及变化、有无断层切割及地形变化(按“V”字形法则勾绘)等因素。

实测的地质界线用实线表示,推测界线用虚线表示。

九.标本、样品采集

1.标本采集

要求在观察点或观察线上采集,目的是弥补实测地质剖面的系统标本或者是为了解决新出现的特殊岩(矿)石、化石的命名,因此,采集数量不应太多,也不要求系统。

鉴定标本采集,一式两块、一块送鉴定、一块留作实物上交。

标本规格以能反映实际情况和满足切制光、薄片及标本观察的需要为原则,一般陈列标本为3×6×9cm或3×6×12cm。

鉴定标本规格可适当减小。

标本采集后,要进行编号、填写标本签,在地质观察点路线记录

 

表中作好记录。

地质点上及附近的标本编号为:

地质点号+标本代号+标本顺序号,如D21号地质点的薄片标本编号为D21B1、D21B2。

对有特殊地质意义的标本,要作素描图(包括采集点地质素描图和标本素描图),表示标本所在地的地质位置和具有的地质意义。

2.样品采集

指基本分析样品。

填图中采样的数量很有限,要求在观察点或路线上出现的零星小矿体露头或其它矿种的矿化点进行采样。

采样方法用刻槽法,刻槽规格按矿区规定或根据矿种确定。

也可用刻线法代替刻槽法采样。

样品采集后,编号(编号原则同标本)填样品签、在记录表中记录、装袋等。

十.地质填图的室内资料整理

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期间资料整理主要包括有:

观察点路线记录表的文字及素描图整理、手图整理、标本样品整理及音像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要求是完成当天填图取得的文字、图、实物等资料,不允许累计几天资料作一次性整理。

1.资料整理内容及要求

1.文字记录、手图、实物(标本、样品、照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