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669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77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国际会议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国际会议中心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日期:

XXXXXXX

XXXXXXXX项目经理部

第一章前言

根据XXXX国际会议中心暨酒店会议中心工程的自身特点,本施工组织设计重点阐述施工的组织、计划和措施,并集中从施工部署、组织机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期组织、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管理、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等几个方面作重点论述,力求详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第二章编制依据

2.1 XXXX国际会议中心总承包工程招标文件、招标图及相关补充资料。

2.2 国家现行技术标准、部颁技术规范、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3XX市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管理规定。

2.4XX市有关施工工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管理规定。

2.5 我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局《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程序文件及《企业技术标准》。

2.6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①施工规范及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0-2002

②检验评定标准

《钢筋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2002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2001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③安全技术规程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GJ130-2001

2.7国家其它有关的规程、规范

2.8本企业有关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及标准

 

第三章工程概况

3.1工程概述

本工程由XXXX庄园置业有限公司投资,霍克国际(亚洲太平洋)有限公司/XX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XX同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

场地占地较大,施工场地分散。

3.2工程位置

工程地点:

本项目座落于XX地区唯一自然山林风景区内—XX市松江区国家风景区旅游度假区的核心位置,位于东XX以北,月湖以南,林荫路以西的E3地块内。

3.3设计概况

XXXX国际会议中心暨酒店会议中心与酒店主体结构为框架体系,主楼平面总长度达335m,地下一层,地上五层。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包括地下一层及地上五层,地下一层为各主机房、泳池、桑拿及酒吧,首层主要为酒店大堂,餐厅及会议室,酒店客房设置在二层至四层共约348个房间。

五层为钢结构顶餐厅,占整个大楼的1/3面积,其余2/3为客房层屋顶。

设计概况见下表1.1-1、2。

 

楼号

项目

酒店楼

宴会厅

剧场

地下车库

1

总建筑面积

m2

2

层高

地下1层4.5m,首层5.5m,2~4层3.4m,顶层6.5m

10.0m

10.0m

4.5m

3

总高度

22.8m

10.0m

10.0m

4.5m

4

标准层高度

3.4m

-

-

-

5

层数

5

1/夹层

1

1

序号

项目

设计

1

结构形式

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现浇楼盖,屋盖采用钢结构

2

混凝土

强度等级

基础底板垫层C15、基础底板C30.S6;单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3

钢筋

主要采用HPB235级钢、HRB335级钢、HRB400级钢,预埋件用Q235B级钢,吊钩为HPB235级钢

4

抗震等级

按7度、Ⅲ类场地进行抗震设防,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为丙类。

5

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6

地下防水

地下室外侧墙及底板采用高级物改性沥青类或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涂料)

7

柱网尺寸

酒店:

7.15(7.4)m×10m,剧场7.071m×10m,宴会厅10m×10m

8

砌体工程

轻质混凝土砌块

9

主要结构

尺寸

地下外墙厚度

(mm)

450

10

填充墙厚度

(mm)

100、120、240

11

柱断面尺寸

(mm×mm)

500×600、500×700、800×800、600×800、600×600、400×800、φ800、600×700、700×700、600×1000、600×1100、

12

梁断面尺寸

(mm×mm)

800×1700、1000×1700、1000×2200、800×2200、1200×1700、900×1700、600×1700、1500×1700

13

其他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500m。

现场自然地面高程2.800m.

3.4地质概况

本工程地势平坦,场地平整,周边为郊区田地。

最高气温36.4℃,最低气温-21.1℃,年平均气温16.2°C,年降雨量971mm,日最大降雨量2.49mm,冬季最大冻结深度0.93m,最大积雪厚度为0.37m,常年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为北风,四季分明。

6、7月份为雨季,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质情况见地质报告。

3.5安装工程概况

电气系统:

本工程供电负荷为一级负荷,电业提供二路独立的10KV电源,10KV变电站设置在地下室,10KV/0.4KV变配电所共设2组4台变压器,分设于地下一层东、西两边,分别供酒店机房及客房用电。

另设2台800KVA的柴油发电机提供应急电源。

给排水工程:

室内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分流制,设主通气立管、环型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

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水合流制,厨房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接入总体生活污水管道。

经污水消毒后,总体生活污水与废水管排入基地东侧市政管网。

消防管道系统:

从基地北侧东大名路和西侧武昌路城市自来水管道上各引入一跟给水管,为满足消防要求,引入管管径为DN300,在基地内形成消防环网,引入管上设倒流防止器。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40L/s,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为30L/s。

在地下三层给排水机房内设加压泵,并在酒店屋顶设置18m3的消防水箱。

通风空调工程:

本工程冷源采用两台制冷量为800RT、一台制冷嘲热讽量为4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机组及其相应的冷冻水泵设于地下室的冷嘲热讽冻机房内。

冷却塔设于大楼西侧车库旁,冷却水泵设于冷却塔下部的机房内。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

本工程热源采用三台6T/h油气两用蒸气锅炉,作为大楼采暖、热水供应以及加洗衣等用途的热源。

供汽压力为0。

8MPa。

由锅炉房产生的蒸汽经智能型板式汽一水热交换机组供大楼采暖。

锅炉房及热交换机房设于地下室内。

换热器的供汽压力为0。

4MPa。

3.6场地条件

所处地段地形较为平坦,目前会议中心暨酒店桩基工程由业主独立分包正在施工,施工水、电接驳点已到现场。

场地现场道路通向林荫路。

场地内无明、暗浜区域。

3.7关键过程、特殊过程

关键和特殊过程控制:

本工程的关键过程有:

测量放线、模板工程和钢筋气压焊连接。

对于关键过程,由项目技术副经理编制工程测量方案,进行施工。

3.7.1施工测量方案

3.7.1.1总则

本工程占地面积为4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轴线及排柱等平面位置的准确性,必须根据设计资料和建设单位移交的有关控制点进行同精度复测,同时注意与邻近的国家网或地方独立城市网进行联测,以体现XX松江自然环境风景区规划的整体统一性。

根据设计对本工程平面坐标和高程的要求,通过坐标计算用极坐标法准确地将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反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以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控制,再进行各区段控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

3.7.1.2测量组织

根据本工程的总体施工部署,本工程投入以下测量人员:

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2人,测量工人4人,专业测量组共由7人组成。

3.7.1.3测量仪器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精度要求,项目部决定配备以下一些仪器。

本工程主要测量器具配备一览表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精度

用途

经纬仪

J2-2

1

2"

角度,轴线测量

水准仪

DSZ2

1

±1.5mm/km

水准,高程测量

50米钢尺

50M

1

经计量局检定合格

距离,轴线测量

对讲机

5km

4

通讯联络

钢卷尺

5m

20

轴线放线

注:

仪器均在计量局检验规定周期内检定。

3.7.1.4平面控制网

根据业主提供由设计单位设计的设计图纸、有关文件,测量标志和测量资料等作为施工测量的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地形特点以及现场施工等因素,现有控制点的位置与密度都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因此,在此基础上,必须对其进行加密。

加密导线点主要集中在建筑物周围附近以及沿着纵横两个相互垂直方向布置的。

并在施工场地内建立施工控制网。

导线点加密时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在建筑物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能互相通视。

2点位的地势须选在视野较开阔的地方。

3导线点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安全稳固的地方,埋设永久混凝土预制桩,并用砼浇灌加固,钢筋头据“十”字标识。

4所有的导线点在埋设时注意略低于地面,然后用铁盖或其它板盖加以保护,并统一编号标注其上。

导线点的标石埋设见示意图。

5埋设至少7天后方可进行测设。

6绘制施工场地导线点位置图,以利于施工测量查找。

为确保施工控制网的整体性,导线点的复测与加密点测设同时进行,拟采用闭合或附合导线测定,统一平差、计算。

精度等级按一级导线技术要求,测角取两测回,测距四次取平均数(对向测距)。

施工过程中,如果有必要可以引测支导线布设临时用点,引测点数目不能超过两个。

一级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如下页表:

以导线点为高级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分别施测东、西四个角点和中间圆弧中心点,进而用内分法测设每条轴线,布设成矩形方格网。

先在整个工程范围内建立独立的施工控制网,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工程的定位和细部测量。

3.7.1.5沉降观测

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作为水准基点,在距离建筑物100-300m处,分别设置间距20-40m的水准基点,其埋设深度大于2m,高程在埋设10天后测定。

在建筑物每隔20m设一沉降观测点,还应在建筑物拐角,层高不同处两侧,纵横墙交接柱子等设观测点,观测点用角钢制作,并埋设在易于观测的基础、柱或墙上,主体施工时,每升高一层要观测一次,主体完工后每月观测一次,工程竣工后定期观测,沉降观测点布置图见右图,此外,还应做倾斜和裂缝观测,上述观测均应及时记录。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示意图如下:

沉降观测点埋设在建筑物外墙柱上,高出地面约1m处,为防止外露钢筋碰撞而影响施测精度,因此施工过程中在柱内预埋Φ20圆钢进行测试。

本工程观测点平面布置将由项目部测量小组现场制定,并绘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备案。

3.7.2模板工程施工要点

3.7.2.1在模板支设之前,对各模板支设方案作详细设计。

3.7.2.2模板均选择质优、外观良好的模板,封模之前均涂刷不污染砼隔离剂。

3.7.2.3模板拼缝必须严密,表面清洁平整,支撑体系必须稳固及有防下沉措施,对梁模板适当考虑1~3‰起拱。

3.7.2.4柱模支设前,应先清理柱头浮浆及垃圾。

3.7.2.5根据结构类型、跨度留置现场同条件养护砼试块

3.7.2.6采用大模板施工方案,用整张层板制作成大模板,拼缝少不易漏浆。

组拼灵活,可根据需要配制各种形状,但刚度较小,施工时必须注意木方@≤300。

3.7.2.7本工程柱、梁、板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几何尺寸和平整度。

所有拼缝处均用海棉条嵌入,迎砼面用胶带纸贴缝。

3.7.2.8满堂脚手架兼做梁板模板立杆和柱模板依托,必须稳固不下沉。

梁模立杆间距梁为@500~600,楼板模间距为@1000~1200。

考虑层高7.5米,水平通长横杆竖向@间距≤1.8m,并设纵横剪刀撑,形成空间稳定体系。

3.7.3钢筋气压焊施工方案

3.7.3.1焊前准备

1)钢筋下料要用砂轮锯,以免钢筋端头呈马蹄形而无法连接;

2)钢筋端面拖焊前要打磨见新,边棱要适当倒角,不准有凹凸和中渣现象;

3)钢筋端面附近铁锈、油污、水泥浆等杂物必须剔除干净;

4)两根被连接的钢筋用钢筋卡具对正夹紧。

3.7.3.2施焊要点

钢筋气焊的工艺过程包括:

顶压、加热与压接过程,气压焊时应根据钢筋直径和焊接设备等具体条件选用等压法、二次加压法、三次加压法焊接工艺。

1)两钢筋安装后,预压顶紧,预压力宜为10Mpa,钢筋间局部缝隙不得大于3mm;

2)钢筋加热初期应采用碳化焰,对准两钢筋接缝处集中加热,并使其内焰包住裂缝或深入缝隙内,并始终不离开接缝,以防止压焊面氧化,待接缝处钢筋红黄,立即对钢筋第二次加压,直至缝隙完全闭合;

3)确认钢筋完全粘合后应改用中性焰,在压焊面中心1—2倍钢筋直径的长度内均匀摇摆,往返加热;

4)压接后,当钢筋头红消失即温度为600—650℃时,才能解除压接器上的卡具;

5)在加热过程中,如果火焰突然中断,发生在钢筋接缝完全闭合以后,即可继续加热加压,直至完成全部压接过程,如果发生在钢筋完全闭合以前则应切掉接头部分重新压接。

3.7.3.3复试取样

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当进行力学性能检查时,应抽取三个进行拉伸试验,梁板的水平钢筋连接时应另切取三个进行弯曲试验。

3.7.4特殊过程:

本项目特殊过程为地下室抗渗混凝土基础和屋面防水卷材施工。

3.7.4.1地下室抗渗混凝土基础施工前工作

1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检查模板及其支撑。

3请监理/业主/质检部门对隐蔽部位进行验收,填好隐蔽验收记录,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

4检查混凝土浇筑设备的完好性。

5填写混凝土搅拌通知单,通知搅拌站所要浇筑混凝土的标号,配合比,搅拌量,浇筑时间。

3.7.4.2混凝土浇筑

本混凝土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混凝土经混凝土泵直接输入浇捣部位。

墙采用分层斜坡浇筑,分层厚度50cm,每层振捣密实后再覆盖新混凝土;混凝土通过软管下料以控制混凝土自由高度;板混凝土采用随浇随抹平,连续浇捣一次成活,并在初凝前用滚筒辗压,在终凝前采用二次收光,以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3.7.4.3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按规范留置混凝土抗渗、抗压试块并做好相关记录(特殊过程监控记录)。

3.7.5屋面防水卷材见屋面施工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实施、填写相关记录(特殊过程监控记录)。

 

第四章施工过程策划与部署

4.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量较大、独立分包、指定专业分包工程多的情况,组建“中建八局XX国际会议中心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实行三级管理,即设总承包项目经理部、施工作业队(独立及专业指定分包)及施工班组。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生产部、工程技术部、安全环境管理部、材料部、合约部五个部门。

项目经理部配备技术、生产、质量、安全、材料、设备等管理经验丰富、事业心强的人员进行管理;选派优秀的施工队伍参与施工;密切配合业主、监理和其它专业分包商,做好总承包工作。

项目管理机构如下图:

 

项目经理

 

4.2项目管理人员名单

项目部主要人员表

姓名

岗位

性别

年龄

学历

备注

王亮

项目经理

30

本科

工程师

王胜军

生产经理

40

本科

工程师

王善勇

技术经理

28

本科

工程师

廖兵

施工员

40

本科

工程师

刘海洋

钢筋质检员

40

中专

技师

吴文利

安全经理

28

本科

工程师

刘书华

材料员

40

高中

助经

朱磊

合约经理

27

本科

经济师

郝庆源

仓管员

40

本科

经济师

厉功华

测量师

32

本科

工程师

朱建洪

试验员

25

本科

技术员

韩妍

资料员

25

中专

助工

吕道森

技术员、施工员

25

本科

助工

杨朝中

设备员兼电工

32

中专

技术员

苏万金

木工质检员

40

中专

技师

4.3施工进度计划

见附表1。

4.4施工力量安排

本工程工期紧、作业面积大,劳动力的投入相对较多,根据需要配备组织,具体工种包括:

测量工、电工、机修工、机械工、普工、测量工、架子工、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瓦工、装饰工等。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及劳动力动态图见下表: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及劳动力动态图

工种

2004年

2005年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木工

320

35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50

340

340

340

50

钢筋工

240

440

18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80

80

80

80

80

80

80

50

30

砼工

120

120

80

25

60

80

80

80

6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瓦工

155

150

6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水工

28

28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电工

28

30

38

38

38

38

38

28

28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0

焊工

90

90

110

110

110

60

6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35

30

杂工

120

150

140

140

140

140

130

120

110

110

110

150

120

120

120

120

80

80

装饰工

50

40

25

40

80

100

100

100

160

120

110

110

110

110

150

150

140

50-

架子工

40

40

40

40

30

20

20

1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测量工

5

10

10

16

16

16

16

20

16

14

14

12

10

10

10

10

15

5

合计

4.5施工机械的选择、组织和周转工具需用计划

4.5.1施工机械的选择、组织

4.5.1.1施工机械组织计划

本工程机械使用计划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段划分、施工工艺及我局多年来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根据本工程施工需要编制,首先落实塔吊的安装及投入使用,以保证施工进度,钢筋、木工等各种中小型机械将随施工队伍一起进场,井架及其它机械随工程进度按计划进场。

垂直运输机械:

本工程单层建筑面积大且长,为满足施工期间钢筋、模板、钢管垂直运输的需要,投入臂长45m的60t.m固定式自升塔吊3台、50m80t.m固定式自升塔吊1台,以承担物料的垂直运输需要。

塔吊考虑两班作业,共配备司机8人,专职塔吊指挥人员8人。

结构工程完成后,在砌筑、抹灰等初装修阶段共投入8台井架用于砌块、装修等物料的垂直运输。

混凝土、砂浆机械:

本工程结构混凝土浇筑,根据现场场地条件采用汽车泵,各投入4台,负责结构工程所有混凝土浇筑的施工。

装饰工程施工阶段设置10台砂浆搅拌机,用于现场砌筑砂浆与抹灰砂浆的搅拌。

其他各种中小型机具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进度要求进行布置。

为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有关检测设备配备如下:

 

检测设备仪器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卷尺

50M

5

2

砼试模

15cm×15cm×15cm

40

3

砂浆试模

7.07cm×7.07cm×7.07cm

20

4

塌落度筒

6

5

振动台

1

6

磅秤

4

7

温湿度两用计

2

8

质量检测器

6

9

兆欧表

ZC25-3500MΩ

2

杭州

10

接地摇表

ZC-8100Ω

2

北京

11

万用表

920Z

8

深圳

12

钳形电流表

266C

8

深圳

13

液体温度计

-30~700℃

4

XX

14

干湿球温度计

4

XX

15

数字风速仪

EY-11B

2

广州

16

取土环刀

2

4.5.1.2具体本工程各种施工机械投入量及进、退场计划详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进场使用计划一览表

机具名称

型号/规格

功率KW

需用量

单位

进场时间

退场时间

塔吊

60/80t.m

39.3

2/2

2004.4

2004.9

汽车泵

4

随需要进场

砂浆搅拌机

JW-500

10

2004.6

2004.12

提升井架

SS60

11

8

2004.6

2004.12

装载机

ZLM30

2

2004.4

2004.5

挖掘机

DC-220

3

2004.4

2004.6

运土车

15t

15

随需要进场

推土机

移山160

1

随需要进场

压路机

YZ-16B

1

随需要进场

电焊机

CBX-330

30

9

2004.5

2005.9

电焊机

CBX-400

40

9

2004.5

2005.1

钢筋对焊机

UN1-100

100

4

2004.5

2005.9

钢筋切断机

GQ40

2.2

4

2004.5

2005.9

钢筋弯曲机

GW40C

3

4

2004.5

2005.9

砂浆搅拌机

JD350

15

4

2004.6

2005.9

插入式砼振捣器

ZX50

1.1

30

2004.5

2005.9

平板式砼振捣器

ZB11

1.1

8

200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