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议中心工程铺装.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4631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铺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铺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铺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铺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铺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铺装.docx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铺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会议中心工程铺装.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铺装.docx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铺装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

铺装施工方案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国家会议中心市政工程项目经理部

2007年10月20日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

铺装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国家会议中心市政工程项目经理部

编制时间:

2007年10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1

三、施工部署1

3.1进度计划安排1

3.2劳动力安排1

四、施工准备2

4.1材料准备2

4.2机械设备4

4.3作业条件4

4.4技术准备措施5

五、施工方案5

5.1工艺流程5

5.2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5

六、质量保证措施8

6.1质量要求8

6.2质量标准9

6.3施工注意事项9

七、安全技术措施10

八、厚度及颜色设计变更单10

九、阶梯做法详图10

十、挡墙配筋图10

一、工程概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B区)国家会议中心地面铺装工程是室外景观绿化工程的一部分,铺装范围包括国家会议中心的各个入口及园林绿化的周边装饰条带。

其中首层红线以内,室外花岗岩铺装共计约10000平米,200mm厚C35细石混凝土地面6100平米。

铺装材料主要采用1200×600×50,1200×600×100深灰色烧面花岗岩、1200×600×50、1200×600×50浅灰色烧面花岗岩,300×600×80浅灰色花岗岩及黑色花岗岩铺装条。

其中1200×600×80浅灰色花岗岩约5500块,1200×600×80深灰色花岗岩约4900块,规划四路采用300×600×80浅灰色花岗岩,约6500块。

二、编制依据

(1)、国家会议中心室外景观绿化工程施工图

(2)、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4)、《环境景观》03J012-1

(5)、《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三、施工部署

3.1进度计划安排

本工程计划于施工区域的地下管网铺设施工完成,并且土方回填、压实完成后进行地面砖的铺装及混凝土地面浇筑工程,工作计划于2007年10月20日开始至2008年4月完成。

3.2劳动力安排

室外广场的铺装工程由专业施工队伍施工。

计划10月15日进场,共30人。

 

四、施工准备

4.1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要求,广场铺装花岗岩面砖由建设单位统一采购,其他材料主要为级配砂石、级配碎石、C25混凝土、1:

3干硬水泥砂浆,C35细石混凝土。

由于国家会议中心东侧入口成弧线形、广场市政检查井繁多、加之深灰色与浅灰色花岗岩交相铺设,铺设面砖零碎,因此铺装面砖根据现场情况分批采购。

(1)主要材料

①级配砂石(碎石)

地下管网铺设完毕后,进行管线的土方回填,回填土夯实后,上覆级配砂石(碎石)。

砂石(碎石)垫层不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含泥量不超过5%,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垫层厚度的2/3,不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

②C25砼

在级配砂石上浇筑200mm厚C25混凝土,作为广场铺装花岗岩基础,采用商品混凝土。

③1:

3干硬水泥砂浆

花岗岩面砖下部采用1:

3干硬水泥砂浆的找平结合层,结合层厚度为30mm。

(花岗岩铺设及细石混凝土道路结构层见下图)

 

 

主要材料数量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位

备注

1

级配砂石

1971.4

m3

2

混凝土

C25

1971.4

m3

3

浅灰色烧面花岗岩

1200×600×80

3947.33

m2

4

深灰色烧面花岗岩

1200×600×80

4747.9

m2

5

浅灰色烧面花岗岩

300×600×80

1161.78

m2

6

级配碎石

7

细石混凝土

C35

6

1:

3干硬水泥砂浆

m3

(2)主要材料的技术指标

花岗岩面砖要求颜色均匀一致,表面平整,边角方正,厚度一致,不得有缺楞掉角、断裂和隐伤等缺陷,几何尺寸一致,面砖色泽必须一致。

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长、宽度

对角线长宽度

厚度

平面度允许偏差

角度允许偏差

公差值mm

±1

±1

±2

2

1

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饱和抗压强度

饱和抗折强度

磨耗率

抗冻性

吸水率

体积密度

硬度

孔隙率

≥120Mpa

≥9Mpa

洛杉矶法≥25

K≤75%

≤1%

≥2.50kg/cm3

≥7.0莫氏

≤3%

为了保证面砖颜色一致,所选面砖必须为同一批产品,进场时要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面砖,严禁使用。

4.2机械设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配置见“主要机具及数量”所示的主要机械,所有机械在开工前全部到位。

设备到位后,由设备科负责组织人员对所有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调试。

主要机具及数量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1

手动切割机

2

2007-10-15

2

手提式电动石材砌割机

4

2007-10-15

3

水准仪

1

2007-10-15

4

全站仪

1

2007-10-15

5

振动压路机

2

2007-10-15

6

推土机

1

2007-10-15

7

水平尺

5

2007-10-15

8

靠尺板

20

2007-10-15

9

橡胶锤

20

2007-10-15

10

-------------

-

-

-------

4.3作业条件

(1)地下管网已铺设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土方回填完毕。

(2)上覆土方夯实完毕,高程、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3)按砖的尺寸、颜色进行选砌并分类存放备用。

(4)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

4.4技术准备措施

铺设花岗岩地面砖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由于铺设要待所有管网铺设完毕后进行,因此工期紧张,我经理部专门成立技术质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质量和技术准备工作。

组长:

刘海涛

副组长:

王果森李连起

组员:

万宗玉贾柯文

其中质量检查员,全面负责样板段验收、报验、质量巡检、验收等工作,其余技术人员负责提材料计划、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绘制排砖大样图、处理技术难题等工作。

施工前组织专题技术交底会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并对工程质量同样进行监督和指导。

五、施工方案

5.1工艺流程

花岗岩铺砌:

测量放线→素土夯实→级配砂石填铺→基础混凝土现浇→铺砌砂浆初找平、铺石材初找平→石材铺装→石材拼缝填充→石材表面清理→养生

混凝土路面:

测量放线→素土夯实→级配碎石填铺→模板制作安装→铺筑混凝土→混凝土振捣、整平→混凝土抹面、压实→切缝、清缝、灌缝→养生

5.2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

(1)场地放样

按照设计图,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并打桩定点。

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据广场设计图,在场地地面上放出场地的边线,主要地面设施的范围线和挖方区、填方区之间的零点线

(2)地形复核

对照设计平面图,复核场地地形。

各坐标点、控制点的自然地坪标高数据,有缺漏的要在现场测量补上。

(3)挖方与填方施工

填方区的堆填顺序应当先深后浅分层填筑压实,达到设计标高,满足上层结构层施工要求。

(4)地面找平

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数据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坡度都符合设计要求。

(5)级配砂石铺填

砂石垫层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含泥量不超过5%,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垫层厚度的2/3。

(6)混凝土浇注

①对照铺装设计平面图及高程要求,严格控制该层的顶面标高。

②混凝土铺筑前,对模板支撑、基层的平整、湿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③从模板一端入模卸料。

④混凝土厚度为200mm,采用一次铺筑,铺筑虚度高出模板15~25mm。

(7)混凝土的振捣、整平

①靠边角初先用插入式振捣器,再用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纵横振捣是,重叠100~200mm,然后用振捣梁振捣拖平。

②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

③当插入式与平板式振捣器配合使用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

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避免碰撞模板。

④振捣时辅以人工找平,并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及时纠正。

(8)混凝土整平

用平板振捣器振实后,再用振捣梁全幅粗平。

避免振捣梁振离模板,并保持同步缓慢匀速前进,振捣前积料过多时及时清除,凹处及时补足振实,振捣梁往返振捣2~3遍,达到表面平整、均匀、不露石子为度。

(9)混凝土抹面、压实

①第一遍抹面:

振捣梁整平后,用600~700mm长的抹子采用揉压方法,将混凝土板表面挤紧压实,压出水泥浆,至板面平整,砂浆均匀一致,一般抹3~5次。

②第二遍抹面:

等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做第二次抹平,将析水全部赶出模板。

③第三遍抹面:

在析水现场全部停止、砂浆具有一定稠度时进行,宜使用小抹子赶光压实。

④抹面时操作人员在跳板上操作,禁止直接踩蹬混凝土板面。

(10)混凝土板面切缝、清缝、灌缝

①采用切缝法设置缩缝,采用混凝土切缝机进行切割,按4mx4m分块做缝,切缝宽度控制在4~6mm。

②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切割用水冷却,并防止切缝水渗入基层和土基。

③切缝后、填缝前进行清缝,清缝可采用人工抠除杂物、空压机吹扫的方式,保证缝内清洁无污染、杂物。

④预制嵌缝条填缝,嵌入前,缝壁应干燥,并清除缝内杂物,是嵌缝条与缝壁紧密结合,嵌缝条做到顺直整齐。

(11)混凝土养生

①混凝土压实成活后,及时养生,采用湿治养生方法。

②在混凝土终凝以后采用草帘覆盖于混凝土板表面,每天均匀洒水,保持潮湿状态。

③混凝土板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

④养生时间为3周,养生期满后将覆盖物清除。

(12)花岗岩铺装

①铺砖前清除混凝土基层表面浮渣,保持基层洁净,确定施工高程控制桩并挂线。

②先将混凝土基层用喷壶洒水湿润,刷一层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不宜刷的面积过大,随铺砂浆随刷。

根据石材挂线确定结合层砂浆厚度,砂浆的厚度高出石材底标高10~20mm左右,结合层采用1:

3干硬性水泥砂浆,干硬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用木抹子趟平后,将石材初就位,然后试夯石材至设计高程。

如通过试夯发现砂浆的厚度不符合要求,则抬起石材调整砂浆的厚度。

③在初找平的干硬性砂浆上,满浇一层水灰比为0.5的素水泥浆,然后安放石材,安放时四角同时落下,石材安放后调整石材位置,用大锤(要求在石材表面垫放橡胶垫)、木夯相互配合,锤击石材,使其达到设计高程和平整度、相邻板高差的质量要求,在锤击过程中注意随时调整石材的位置,保持经纬方向的顺直。

铺完纵、横行“十”字形冲筋后,方可分段分区一次铺砌。

④在石材铺砌后1~2昼夜采用1:

10的水泥干砂进行灌缝、扫缝填充。

灌完缝后对铺砌完的广场砖进行全面积的洒水,使石材拼缝中的干水泥砂充分下沉密实后,进行二次灌缝。

二次灌缝完成后,对石材表面进行浇水清理。

(13)排砖

首先依据工程图纸,结合结构施工及地面的实际情况,对地面砖及灰缝进行试排。

试排时依据设计图纸分块进行排砖,排砖从一侧向另一侧赶,将不规则形状铺设在两边位置。

考虑到现场施工作业条件,试验段拟定在东南角位置即A~B及2~7范围轴内,该段铺装坡度较大,颜色相互交错,排砖方式纵横交错,该段施工可以作为全段铺装工程的代表,可起到很好的试验效果。

排砖从玻璃幕墙侧向外侧铺设与幕墙之间留有1cm的胶缝,将不规则砖块铺设在外围与草皮及路缘石交接处。

有旋转门位置,以室内铺装完成线为基准线,综合考虑室内外铺装要求,在保证旋转门位置平整度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砖模数要求。

应业主要求及并经设计同意,将原图纸部分厚度、颜色及深灰色浅,灰色交错条宽度进行了较大范围调整,现场铺装以调整后尺寸及排序方式为准。

北侧台阶处考虑到砖模数要求,对砖的排列宽度也进行了部分调整,对挡墙进行了配筋,后附配筋图及做法详图。

(现场具体布置见附图)

六、质量保证措施

6.1质量要求

砖铺设应平整,流水坡向正确。

面层所用板块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面砖与基层粘贴牢固,无空鼓,无歪斜、翘曲、裂纹、缺楞掉角等缺陷。

大面整洁,表面平整,不得有变色、污点、砂浆留痕和显著的光泽受损处。

按缝嵌填密实、平直、宽窄、深浅一致。

所有铺装面层材料外观质量及物理性能指标均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铺装材料除特殊标明外,统一留缝5mm。

道路铺装范围内各种检查井均使用双层井盖,上层井盖尺寸为1000x1000mm,井盖上粘贴同周围铺装相同面层,井盖由专业厂家进行二次设计,须满足承载力要求。

  

6.2质量标准

   基本项目

   

(1)板块面层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色泽均匀,板块无裂缝、掉角和缺楞等缺陷。

   优良:

表面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板块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缺陷。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2)泛水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坡度满足排水要求,不倒泛水。

   优良:

坡向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

   检验方法:

观察和泼水检查。

    (3)踏步、台阶的铺贴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缝隙宽度基本一致,相邻两步高差不超过15毫米。

   优良:

缝隙宽度一致,相邻两步高差不超过10毫米。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4)镶边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面层邻接出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优良:

在合格的基础上,边角整齐、光滑。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6.3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1)石板块与基层空鼓:

主要由于基层清理不干净;没有足够水分湿润;结合层砂浆过薄(砂浆虚铺一般不宜少于25-30毫米,块料座实后不宜少于20毫米厚);结合层砂浆不饱满以及水灰比过大等。

(2)墙边出现大小头:

由于房间间隔隔净尺寸不方正;铺贴时没有准确掌握板缝,以及选料尺寸控制不够严格。

(3)相邻两板高低不平:

由于板块本身不平;铺贴时操作不当;铺贴后过早上人将板块踩踏等,(有时现板块松动现象),一般铺贴后两天内严禁上人踩踏。

七、安全技术措施

7.1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砂轮机、角向磨光机等)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1)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应避免受压、受潮,并不得和汽油等溶剂接触。

(2)刀具应刀磨锋利,完好无损,安装正确、牢固。

(3)受潮、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或接触过油类、碱类的砂轮不得使用。

受潮的砂轮片,不得自行烘干使用。

砂轮与接触盘间软垫应安装稳妥,螺母不得过紧。

(4)使用前必须检查:

外壳、手柄应无裂缝、破损;

保护接地(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应完好无抽,开关动作应正常,并注意开关的操作方法;

电气保护装置良好、可靠,机械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启动后,空载运转并检查工具联动应灵活无阻。

手持砂轮机,角向磨光机.必须装防护罩。

操作时,加力要平衡,不得用力过猛。

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砂轮,发现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后再行作业。

机具运转时不得撒手。

7.2装卸石板块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挤手或砸脚。

八、厚度及颜色设计变更单

九、阶梯做法详图

十、挡墙配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