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井冈山》.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9590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docx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连续剧《井冈山》.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docx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

导演阐述

(根据录音整理)

导演金韬

最近几年,许多影视创作都把导演阐述给省略了,一是导演没有阐述的时间和机会,因为一般摄制组拍戏,都是拍到谁谁来,没到你的戏,告诉你半个月以后再来,人马不齐。

导演不能做数次阐述,所以干脆就不做了。

我敢说,全中国的每个导演在作阐述的时候,有这么多人在听,已经是一种奢望了。

第二是导演自身没有作阐述的欲望,而且现在许多导演没有作阐述的能力了。

导演阐述的意义是什么?

就是要把你做的这件事情说清楚,包括为什么要做、怎么去做、如何才能做好。

我们大家来做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把我的想法,不把我对剧本的理解告诉大家,再把我们将要拍成一个什么样的作品跟大家说明,都到现场去交流,我觉得那就晚了。

所以,《井冈山》到底怎么拍?

拍成什么样子?

我们的艺术目标是什么?

有必要跟大家说清楚。

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有这样一个机会给我做导演阐述,非常感谢大家能到这里来听我的导演阐述。

我的阐述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题定位

第二部分创作原则定位

第三部分历史时段定位

第四部分结构定位

第五部分文化定位

第六部分风格定位

第七部分对各个部门的要求

主题定位

所谓主题,就是我们拍摄这部作品的精神钢领是什么?

它大的意义是什么?

在主题笼罩之下,我们该怎样全盘确定一部文艺作品的整体形态。

我认为我们这部片子的主题就是“井冈山精神”,我们应该用外在的结构和形式包括英雄群体和战斗壮烈的场面,大幅度的场景跳跃等在内在意义的博大精神上作文章,借助于艺术形象的巨大张力揭开历史的原本面目,同时弘扬一种人类精神。

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井冈山精神”就是一种这样的人类精神。

我们说要用“井冈山精神”来拍摄《井冈山》这部电视剧,但井冈山精神是什么?

在写这个剧本之前,我们笼统地认为“井冈山精神”只是一种概念,那么在这个概念之下究竟涵盖了哪些具体的精神?

我跟邵团长在进行了大量的素材占有和实地采风之后,在走过了井冈山的革命圣地之后,总结出来几个方面。

“井冈山精神”六句话、二十四个字:

坚定信仰,探索开创,实事求是,团结和谐,依靠人民,勇于奋斗。

这是我跟邵老师是把自己的心投入到这块鲜血浸染的土地之后,从真实的感受中提炼和逻辑出来的。

在座的同志们都看过剧本,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不会有走上井冈山这些人。

中国所以有了第一支军队,而我们的军队所以能从当年我们看到的样子,发展成今天的钢铁长城,完全是我们党、我们军队在实践中探索和开创的结果,而且这个实践中总结经验的主要原则,就是实事求是。

我们共产党这么多年来靠什么吃饭?

四个字,总结经验。

没有对经验的总结,没有对教训的总结,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钢铁长城。

所以,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保证。

大家都看到了,剧中关于“城市中心论”的问题,关于“在一省、数省迅速夺取革命政权,然后夺取全国政权”的论断,包括“山沟里到底能不能出马列主义”的问答,都是经过了实事求是的开创探索,才产生正确结论的,才使得我们党不断地排除错误路线和错误思想,沿着毛泽东同志和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开创的道路前进!

事实证明,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有和谐的政治局面,才能使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军队保持完整性、保持战斗力。

团结不是不要斗争,和谐不是八面美人和稀泥。

需要什么?

需要的是党内不同思想的交锋,包括批评和自我批评。

这样的场景在《井冈山》中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主要内容,因为这也是探索和开创的重要内容。

有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实事求是才能达到团结和谐,没有这种团结和谐,中国解放军的前身,无论是工农革命军,还是工农红军,都将是一盘散沙。

所以,在批评中求进步、在斗争中求和谐,是井冈山精神中很重要的部分;依靠人民是党和人民军队的立身之本。

我们的党在打响了第一枪之后,敢于同军事上比自己强大十倍、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军事力量进行抗争,主要是因为共产党选择了人民,人民选择了共产党。

这种相互选择,使得我们党的每一步行动路线,都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我们的最高位置上,因此,不依靠人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革命根据地。

以往我们把根据地地理式地画成一块地盘,即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

但如果没有井冈山人民的支持,就不可能有红军真正的根据地。

为了把这块根据地打实,建立工农政权、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这三大任务,就是要依靠人民、发动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斗争;勇于奋斗包括敢于牺牲。

在八十年后的今天,一部重大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一部以八十年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作品,其主题思想只能是“井冈山精神”,而不会是其它。

坚定信仰、探索开创、实事求是、团结和谐、依靠人民、勇于奋斗,这是一个枯燥的口号吗?

不是!

这是八十年来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和我们的人民,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

由于是一部文艺属性的作品,因此我们就应该站在人类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高度追求审美最高范畴,两个字:

崇高!

因为井冈山精神是崇高的,因为拍摄《井冈山》这部电视连续剧的目的是崇高的,所以我们的文艺目的也只能是崇高。

崇高,将会伴随我们对人类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最高追求。

创作原则定位

即我们创作这部电视连续剧总的历史观念。

有人说:

历史是什么呀?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妓女。

我不认为这种玩世不恭的说法,可以代表我们今天对这部电视剧的创作原则和态度。

我们要以唯物史观作为我们电视剧创作的第一原则。

我们用最感动人的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的事情、历史的人物,告诉人民我们要叙述的主题、要弘扬的井冈山精神。

那么是不是历史上原本的东西我们都要拿来呢?

不行!

艺术是需要典型化的,典型化的过程,就是我们现实主义创作的原则。

在典型化的前提之下,我们应该做到,用革命现实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作为全片的创作原则。

革命现实主义就是唯物史观,革命英雄主义就是我们要在井冈山这部电视连续剧中弘扬和倡导中华民族的英雄气质。

最近,许多革命题材的电视剧成为观众收视的主潮,为什么?

我以为,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在非英雄时代,对英雄主义的呼唤。

我们这个时代由于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等等方面的原因,要产生让大家公认的英雄实在是太难了。

怎么办?

这就有一种对历史的回归,就有一种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回忆渴求。

大家看过的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如果没有英雄主义作为主导意识,是不会热播,一些在影视语言上不大有什么令我们借鉴的作品,却得到了全国大多数电视观众的认可。

为什么?

就是它对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有新的阐释。

这种阐释来自于剧本的文学撰写和演员的表演。

换句话说,由于这种英雄主义的呼唤和回归,使得观众可以对一些电视剧的文化属性和历史真实忽略不计。

直奔主题,这个主题就是英雄主义!

大家都看过美国大片,你跟我说哪部美国大片里边所弘扬的不是美国主义?

不是美国式的英雄主义?

它可以对所有的社会现象甚至总统进行诋毁和谩骂,但是它不诋毁这个民族、不诋毁这个民族的英雄主义思维。

所以,我们这部片子应该是一部由个体到整体的革命英雄主义主导的文艺作品,它既塑造个体的革命英雄,同时应该是革命英雄的群像。

典型化的过程,是创作者对生活、对历史、对自己的感受进行再创造和筛选的过程。

我们不能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记录下来,只能按照作品本身的艺术逻辑去重新体现生活。

它的创作依托是生活的本身,它体现出来的是我们对生活和人生的一些思考,它一定会反应创作者自身的文化品位,即拥有创作个性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部艺术品,一定是要有浪漫主义精神的,许多成功的影视作品无一不在浪漫主义这一点上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我们理应把革命现实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作为创作的主要原则。

换句通俗的描述,就是我们拍摄的东西在整体上是尊重历史的,要有一大群英雄,但它一定非常好看。

本着重大题材创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编剧已经为我们创造了这个剧本,得到了重大题材领导小组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认可。

这里面饱含着、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智慧和他对崇高的追求。

显然,我们应该延续这种追求,把文字的形象化、把平面的立体化、把文学的视听化。

毫无疑问,重大历史问题一定要把历史的焦点对实。

具体的情节、细节、行为便给创作者在可能的天地之内提供无限的创作空间。

所谓可能,就是要在这个原则下进行努力;所谓无限,就是创作者本身的艺术想象力。

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拍一部这样的一部电视剧,因为我们要在审视历史的时候关照今天,要把八十年前产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类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它所展示出来的崇高注入现实生活。

我个人以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无论在任何时刻都必须用崇高和人类精神来驱动历史前进,这是民族进步的巨大的精神支柱。

这就足以说明我们创作这部电视剧所负载的历史任务。

我把关于创作原则的定位总结一下:

第一,要唯物史观,尊重历史,特别要尊重历史精神;第二,用革命现实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贯穿创作的始终;第三,用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原则关照、把握作品,勇于进行艺术创作;第四,用历史关照现实,用民族精神和人类精神的崇高,鼓励我们的民族或是每一个人走向未来。

历史时段定位

大的历史时段定位就是从八一南昌起义,到古田会议。

也许有人问,你的片子不是叫井冈山吗?

实际上的古田会议已经到闽西去开了?

这部片子的时段问题曾经有过一些争论,有人认为,从南昌起义开始到毛泽东率红军走下井冈山唱起《十送红军》的歌曲告一段落。

有人认为应该宽泛一些,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到第一个省一级的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也就是江西省苏维埃工农兵政权诞生为止,因为政权的诞生是武装斗争和党的武装割据任务最明显的标志。

最后我们还是按照朱老总划分的阶段,即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到古田会议,这一阶段,我们党基本完成了军队的初创阶段。

到古田会议的时候,我们由党和红军以及在井冈山根据地总结出来的一套建军思想和军事理论、建军原则和建军纲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后八十年中的建军基础。

因此我们这部电视连续剧虽然叫做《井冈山》,但实际上写的是这一阶段。

结构定位

以往流行的线性结构、板块结构、双线并行结构、竖线交织结构等等,是否适合本剧?

邵团长在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索之后决定,把《井冈山》剧本的戏剧结构定位“山”字形结构。

这种结构的方式就是我们这部电视剧从头至尾的矛盾形势、人物性格状态以及敌我斗争的态势的对比,就是乌朦磅礴走泥丸!

山形的开始大革命进入低潮,共产党决定打响革命的第一枪,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利,在八七会议在汉口举行,毛泽东要去参加湖南农民起义,同时,他对中国革命的未来和中国革命想要夺取全国政权,做出了他自己的理论判断,这个判断后来认为是真理那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秋收暴动失败、文家市转兵进入低潮,三湾改编进入政治情绪的高潮,上井冈山又一个高潮。

三月失败下来,朱毛会师一个高潮,紧接着打了三个大仗,在军事上形成高度。

然后省里边来人了,导致八月失败。

八月失败以后红军的七大、八大中间还有人物命运的山字形结构,大家也会看得很清楚。

七大、八大红军一盘散沙,毛泽东回到红军开了历史上著名的古田会议,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

到最后的高潮那就是“骚动于母腹快要成熟了的婴儿”。

那就是“遥望东方已见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那就是“远眺海边已看得见桅杆的一艘航船”,情绪达到高潮。

人物命运以毛泽东为主,依是如此。

所以,乌朦磅礴走泥丸式的山字形结构形态最适合长篇电视连续剧,为此我们排除了许多具有现代性的、潮流性的、超现代性的结构方法,实实在在的用井冈山的形状作为我们这部电视剧的主要结构方式。

提醒所有创作者和各个部门一定要把自己表演方法、情绪、尺度,随着我们的结构方式行进。

导演也将牢牢的把握住这种结构进程、结构框架,对作品进行跌宕起伏的艺术处理;

文化定位

前面说了主题,说了创作原则,说了结构,我们究竟要写成一篇社论还是拟成一篇宣言?

都不是,我们要创造的是一部文化作品。

这种文化作品的定位是什么呢?

是现实主义。

我们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就是通俗的、为大众所能接受的视听文化形态。

因为电视剧本身就是一种通俗艺术,你无论把自己提升到什么样的高度都不可能脱离这一点。

脱离了,你就不可能真正面对观众。

因此,我强调它一定是通俗的、是为大众所易于接受的视听文化形态。

具体地说,就是要利用电视剧的审美特点,依据电视剧创作的美学规律,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用丰富的艺术手段,不但叙述一个历史时段的故事,而且要依此提升电视观众的观赏品味和审美层次,使重大题材的历史作品,能够确立在不同时期的里程碑意义。

从小做起往大了看,我为什么确立了这样的一个文化定位呢?

电视剧实际上没有自己的独立的美学范畴,它所有的创作元素,都从属于电影,最主要的蒙太奇方式都是电影的。

与电影不同的是,受众的欣赏美学,我们都知道电影是大家一起看的,尤其是那些好电影,在这个空间里,所有的陌生的或亲切的人坐在一起观看一个大的银幕的时候,一定有一种心理感应的“场”在那儿。

一个人听相声会笑得很尴尬,集体听相声会笑得很开怀。

喜剧的电视剧千万别追求哄堂大笑,只能用幽默来取悦观众。

电视剧欣赏的“场”,是需要细细品味的,是要经得起观众的推敲的,特别是长篇电视连续剧。

电影是换不了频道的,买了票了那就算完蛋,好看不好看你都得看。

电影观众,尤其是中国电影观众,有一种群体欣赏的趋同性。

一个人难受的时候,要有一个老太太在不停的发出“啧……啧……”的声音,那全体都会难过,只要有一个人笑一下马上大伙都会觉得很好笑。

电视剧要想吸引观众就特别的困难,你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观赏者,把自己想象成不同文化层面的电视观众坐在监视器旁,你才能保证大多数家庭在看到你这个电视剧的时候不换频道。

由此可见,通俗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形象是具体的,场面是具体的,情节是具体的,情绪也是具体的。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通俗”这两个字,这与庸俗有本质上的区别。

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前面四项创作原则,那我们这部电视剧是不允许庸俗存在的。

我们对通俗的易于为广大观众所接受的这样的视听文化形态一定要给与特别的重视,作为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既然想用人类的精神和民族的精神来感动这个时代还在生活着的人们,难道就不再进行文化努力了吗?

通俗是一种文化努力,但是我认为还要利用电视剧的审美规律,动用影视创作所有艺术手段,博采众长。

不要在艺术上作茧自缚。

用丰富的艺术手段叙述一个时段的历史故事,而且要以此提升观众的观赏品位和审美层次。

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在这部电视剧可能要迸发出来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意念,捕捉到每一个你的哪怕是朦胧的艺术信号,成为我们这部电视剧的创作元素。

大家在拍摄之余多看一点关于井冈山的书,关于井冈山历史的书。

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希望大家不要忽略,这可能成为我们这部电视剧产生亮点的文化载体。

一个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留下来的光辉诗篇;第二,就是一直流传到今天依然被根据地的广大群众甚至是全国的观众所熟悉的井冈山的革命歌曲。

作者邵钧林同志已经在剧本中渲染了毛泽东诗词,作为一种政治主张和政治精神,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在剧本中的出现。

毛泽东的诗词博大精深,不但展示了一个政治家宽广的胸怀,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文学家、诗人的风采,后人望尘莫及。

毛泽东的诗词从政治的角度回顾了历史,用形象思维的浪漫情怀,描写了不同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抒发了政治家和革命家的情感,用最中国化的方式总结了相应时期的斗争。

同时也告诉我们,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上,不但产生精神和思想,也产生文化和诗人。

毛泽东的诗词一定要在我们这个片子用各种最合适的形态、最合适的艺术方法展示出来。

我希望所有的创作者都要对毛泽东诗词重点阅读,有设想、有技巧、有方法地展示毛泽东的诗词。

井冈山的革命歌曲能够传唱到今天是因为它有着广大的凝聚能力。

今天我才知道,由于一部《长征》唱遍大江南北的那个已经被逐渐大家遗忘了的《十送红军》,真正的发祥地在井冈山。

一首《十送红军》极大的提升了《长征》的文化品格,今天我们是不是要做这样的努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

我希望演员们要学,摄影师要听,这会为创作的某一段落形成视听相互交融的旋律性。

唱歌不光是演员的事,不光是作曲的事,一定要有其它各个部门的配合。

文化创作展示历史,追求人类的最高精神、追求民族的最高精神,目的是什么?

请大家记住,是感动整个民族。

我们能不能感动整个民族呢?

我希望能。

风格定位

这部电视剧的风格定位是具有史诗品格的以革命现实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浪漫主义为创作原则的抒情正剧。

史诗,是人类历史中最早的文学方式,起源于古代神话。

亚里士多德首先使用的史诗这个概念,评价和《荷马史诗》。

史诗以最早的文明形态记载和沉淀历史。

史诗经过了长时间的徘徊,到中世纪末期,但丁的《神曲》赋予史诗作品新的内容。

黑格尔说,但丁是黑暗时期的最后一个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个诗人。

他用丰富想象力描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形态,对史诗单纯的记述和描写有了很大的提升。

它叙述了人类的堕落,而呼唤崇高。

现代史诗包罗万象,大气磅礴,丰富多彩,而能够正式的走入艺术殿堂的文学作品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毫无疑问,史诗有史诗的号召力,战争与和平——一个人类永恒的主题。

史诗性的作品,要具备下面几点。

第一,民族历史的叙述和民族历史性的超越。

民族历史和民族性一定是这个民族具有历史性或者具有重大历史性的命运转折点;第二,人物个性。

史诗里的主要人物一定具有扭转乾坤的作用和充分的民族性与人民性,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都无一例外的从他们人格的发展中传达出时代、哲学,民族的思考;恩格斯说,个性是一切关系的总和,毫无疑问,历史的重要人物就会集中的更高端的总和与社会关系,一定是这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第三,史诗性的作品一定要有规模与气势。

它一定要有恢宏的场面,个性相对完整地融合这样大的场面;第四,它有寓言和隐喻作用,举重若轻,说一件小事做的是大事。

说现在的事,几个时代都产生作用;第五,有个性的文化品格。

我们不能把《井冈山》这部作品妄自尊大成为史诗,而努力要使它具有史诗品格。

以上五点,我们都具备。

第一点,民族的历史性的叙述和民族性的超越。

换句话说,就是民族具有历史性民运的转折点。

井冈山说的是什么?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执政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向旧军阀实力开战,打到一半的时候国民党不干了,开始屠杀共产党。

共产党在这个时候奋起打了第一枪,上了井冈山。

从一九二一年到一九二七年,血的教训,让共产党知道了一个道理叫:

枪杆子理出政权!

要有自己的军队,到了古田会议明白了要党指挥枪。

根据这两年时间摸索、创立的原则,我们的人民军队走到了今天。

我们不但夺取了江山,而且很快地把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庭越建越好。

转折点在哪?

在井冈山。

所以民族历史上具有历史性的命运转折点我们具备;第二,人物性格,具有扭转乾坤的作用和充分的民族性、人民性。

毛泽东、朱德、陈毅、贺子珍……,凝聚在八一军旗之下走上井冈山的人,以朱毛为代表都具有这种扭转乾坤的作用。

井冈山最主要的人物毛泽东和英雄主义的群像具备了民族性和人民性;第三,规模与气势。

这个电视剧显然不能排除恢宏的场面,需要大时段的、多景别的交叉,需要大的战争场面。

这将构成一种形态性的气势;第四,要注意关于这个故事和这个故事里的局部故事之深刻的寓言、隐喻。

毛泽东在被免去前委书记之后,和朱德、陈毅去钓鱼,是不是寓言?

余洒度被毛泽东抬上井冈山,茅坪的老百姓去欢迎,打开轿门一看,上来的是一个假革命。

古时候叫逼上梁山,现在我抬你上井冈山,没有寓言性?

无论从整体还是到局部,我们这部电视剧已经具有历史的启示、警示作用;第五,关于有个性的文化品格。

别林斯基说,“要使一部历史作品即成为历史的写照,同时要让它成为具有充分文化性的文艺作品”。

对这个作品的理解及艺术处理的总和,是我们能不能把它拍成具有史诗品格作品的关键。

对各个部门的要求

道理说了很多,同意不同意大家到会下再说。

大家既然已经做到这里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多了就容易乱,所以大主意由导演来定,大家可以帮我想办法,因此要给各部门提要求。

一、摄影色彩稳重、敦厚、踏实。

在除了特殊的艺术要求之外,不要出现华丽的东西,需要的时候,请摄影师提出来,跟我共同协商。

将色彩语言,成为故事叙述、演员表演、镜头结构和节奏的载体。

要特别强调运动镜头的使用,运动镜头必须注意和谐的韵律,避免因运动而运动。

我们这个戏动态和静态的场面都很多,如何用运动镜头表现运动、用运动的手段使静态的场面运动起来,是这个戏拍摄中重要的一环。

要强调长镜头的运用,许多人认为长镜头只是镜头秒数的时间或者是胶片尺度的长短,错!

长镜头注重的是镜头蒙太奇的结构和组成。

成功的长镜头是由蒙太奇变化的,它是由中景、全景、近景、特写等组成,这种连接的过程一定要有它独特的节奏性!

关于这一点我将和摄影在现场密切配合,作出运动本身的总谱。

我再说一个很重要的提示,摄影和演员在造型上要追求雕塑感,这种雕塑感是动态的雕塑感,是运动中的雕塑感。

换一句话说,这一个镜头在任何一个地方停格,单放在那儿就是雕塑。

很难,但是要做。

我们需要的雕塑是活生生的人,体现出人类最高精神和那个时代的风貌,而且要对今人有感染能力的活动雕塑,要充满生命感。

尤其是在重点场次、重点场面、重点情节上,要追求这种雕塑感。

二、美术美术所要遵循的第一原则和第一个创作上的提醒,那就是历史上环境的恢复与创造性地体现。

你的创造性在哪?

就是在剧本提供的规定的情景之下,为表演提供一个充分的、多变化的空间。

我希望我们的许多场景拿出来以后,让演员感觉到这是我的家;第二,提供更丰富的调度空间和表演支点。

一个合适的场景,会为演员的表演拓展无限的艺术空间。

我们对摄影的要求是要有充分的运动感和镜头内部的蒙太奇组合,这就需要美术的场景准备十分充分。

在选景上一定要注意摄影机运动、与人物相交织、人物和镜头的律动,产生不同的韵律。

我还要讲生活气氛,生动的气氛的烘托。

要给演员找到支点,几个人开会,后面有个铁匠炉叮当地打着,一样吗?

后面有个豆腐房,一样吗?

后面有十个八个女孩子在换衣服,你在前面开着会,那不一样,规定情境不一样了。

尽可能寻找丰富的调度的空间,寻找生动的场景对表演进行烘托,尽量不要让演员站在根本不可能表演的位置上演戏。

同时,我们要利用井冈山地区的自然景色和资源,有资源就有局限性,要利用资源弥补局限性,尽可能得让画面和演员表演的场景丰富。

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一定要有恢宏的场面,所以要考虑大场地的展开;

三、服装忌俗艳,所有的演员都忌俗艳,包括跳跃的色彩在井冈山这部电视剧里面是不允许的。

就咱们红军战士的这身衣服我和李秀明商量了多少次了,十分认真和十分慎重的坚持科学地对待历史,对待艺术中的历史人物装束。

将不同军种的服装,用最容易区别、最省钱同时也最省事的办法在视觉上划分出来。

一定要注重在特殊场次和特殊的规定情境之下服装的辅助作用,注重战争对于人的摧残在服饰上的表现,使这个戏的服装没有太多的设计感。

一定要特别的精细,要研究剧本上一场戏和下一场戏的关联关系,寻找到服装服饰上的统一性和特殊性,不能穿帮。

重要的战争场面的点染和做旧,效果要准确真实;

四、化妆首先,领袖造型要根据我们这个组现有演员的年龄段和自然条件,突出造型上领袖人物的神韵和气质。

领袖的人物造型,一部分靠演员的自然条件,一部分靠化妆造型,还有一部分是靠表演。

自然条件是第一位的,既然选择了他们到这里来演某位领袖,演员自己和化装部门就要共同去弥补与领袖人物在那个年代里的年龄、形象等方面的差异。

一定要突出领袖的气质和神韵,在所有形象的化妆中,要真实、自然、不露痕迹。

女性演员的造型,根据不同的规定情境,突出她在这个环境中的身份,我们不能把女性演员在重大题材中的造型归结为漂亮,但一定要端庄,不能有怪异感。

所有的目的是为了两个字——生动。

这个戏尽管有许多战争场面,但是我们不去追求那种血淋淋的视觉冲击。

为此,我跟编剧进行过磋商,把剧本里原有的此类场面进行删减弱化,我们不希望在观众在观赏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有心理的逆反感,要让观众有胆量看我们这部片子的每一个战争镜头。

化妆在这方面要以写意为主;

五、道具这个戏的道具量比较大,分两个部分,一个是陈设道具,一个是戏用道具。

陈设道具听从美术师的设计,不再多言,戏用道具要最大限度的配合演员的表演,拿的东西要拿得顺手,扛的东西要扛得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