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150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1.docx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1.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1.docx

《西方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11

一.填空

1.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

度基本有两种,即(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

2.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

说解决(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的方式。

3.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

(家庭与企业)

4.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

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5.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

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6.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

7.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

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8.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

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9.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

说、预测)

10.理论的表述方式一般有(叙述法、列表法、

图形法、模型法)

11.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

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混合经济(现代市场经济)

12.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

济行为的目标分别是实现(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13.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

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

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14.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15.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

16.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1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

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

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18.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19.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

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整个经济、资源利用、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

20.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

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

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_(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

为 资源配置 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

分析)

22.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

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23.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要解决

的问题分别是(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1.均衡价格是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分别是需求(减少、增加)

3.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4.在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分别成(反 同)方向变动。

5.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6.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7.需求增加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上升、增加)

8.供给是生产者(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9.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10.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11.决定供给的因素主要是(价格、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价格、技术以及预期)

12.价格下限一定(高于)均衡价格,价格上限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13.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作用以三个重要的假设前提条件,即(人是理性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信息是完全的)。

14.市场机制又称价格机制,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

15.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是供给(减少),向右移动是供给(增加)。

16.需求定理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17.价格机制包括(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

18.需求是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19.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表示该商品供给(小于)需求。

价格上升引起该商品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最后实现供求相等。

20.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分别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21.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动。

2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3.价格上限是政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最高)价格。

24.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向上方移动是供给量(增加),向下方移动是供给量(减少)。

25.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26.决定需求的因素主要是(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和预期)。

27.市场经济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分别是(分散决策、价格、个人物质利益)。

28.供给的减少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上升、减少)。

29.在实行价格上限时,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配给制、排队)两种方法。

30.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扶植某种商品的生产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最低)价格。

31.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32.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和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分别被称为(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

33.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1.供给缺乏弹性是指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供给富有弹性则是指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2.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生产者)身上。

3.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6%,而需求量减少9%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3%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4.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5.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大),而奢侈品的需求弹性。

6.若某种商品的需求有无限弹性,则其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与横轴垂直))的线。

7.一般地说,收入弹性为正值的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是(低档)商品。

8.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9.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10.若某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则其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与纵轴平行))的线。

11.收入负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与收入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12.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13.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14.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提高)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15.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富有弹性则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16.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7.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

18.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9.若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若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20.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如果交叉弹性为正值,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

21.税收负担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割称为(税收分摊),税收负担最终由谁承担称为(税收归宿)。

22.恩格尔系数是用于(食物)的支出与全部支出之比。

23.影响供给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

1.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

2.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两个理由来解释:

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4.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

(M=Px·Qx+PY·QY)。

5.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

6.在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时,家庭投资决策取决于一项投资的(未来收益率)。

7.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增加),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减少)。

8.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9.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

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10.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11.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原因在于(边际效用)递减。

12.消费者的(偏好)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

13.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和均衡条件:

(Px·Qx+Py·Qy=M)、(MUx/Px=MUy/Py=MUm)。

14.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消费者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

15.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效用)。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 );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18.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9.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20.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21.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22.假设有三种不同的物品组合,如果消费者对B的偏好大于C,同时对A的偏好大于B,那么就可以推出对A的偏好也大于C,这说明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

23.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利率)。

24.无差异曲线之所以凸向原点,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的。

25.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1.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规模收益递增);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规模收益递减)。

2.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3.生产函数是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

4.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____。

5.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6.边际产量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__所增加的产量。

7.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8.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的分析,生产要素最适组合之点一定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这时就是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或者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

9.如果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被称为(内在不经济)。

10.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11.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关于(企业组织形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

12.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分为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产量绝对减少)三个阶段。

13.扩张线的含义是,当生产者沿着这条线扩大生产时,可以始终实现(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从而使生产规模沿着最有利的方向扩大。

14.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

15.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16.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17.如果生产者的货币成本增加,则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货币成本减少,则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18.研究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时采用的是边际分析法和(等产量)分析法。

19.用公式表示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

(1)_PK·QK+PL·QL=M;

(2)(MPK/PK=MPL/PL=MPm)。

20.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21.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22.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分配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与生产上,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23.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24.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25.经济效率是(成本收益)的关系。

26.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27.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28.在分析技术效率时,短期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时期。

29.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30.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股份制公司)_。

3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32.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相等产量)带来的一条曲线。

33.等产量线之所以凸向原点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决定的。

34.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

35.引起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的增加。

36.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37.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是(本行业的技术特点)市场条件。

38.在合伙制企业中(每一位合伙者都要对企业承担全部责任)。

40.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1.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2.收益中既包括了(成本),又包括了(利润)。

 

3.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

 

5.在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在相交时,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

6.在停止营业点上,价格只能弥补(平均可变成本),这时所损失的是(平均固定成本)。

13.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就是会计利润,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再减去(机会成本)就是经济利润。

15.在短期,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固定)成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16.在正常情况下,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

31.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

 

7.短期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

8.短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固定成本)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9.短期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

21.短期成本分为(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24.短期平均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25.短期内可以调整的成本称为(可变成本),短期内不能调整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

26.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30.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12.一般可以根据长期平均成本变动的情况把不同的行业分为三种情况:

(成本不变、成本递增、成本递减)。

9.由于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支出,没有反映在会计帐目上,因此被称为(隐性)成本。

 

1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把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在其中,因此又称为包络曲线或计划曲线。

27.企业进行生产与经营的各种支出称之为(成本)。

28.成本不变的行业是指这种行业中各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不受整个行业产量变化的影响。

29.成本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乘以数量,收益等于(产品价格)乘以数量。

10.各个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行业被称为(成本递减)的行业。

14.机会成本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18.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20.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22.收益可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23.各个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行业被称为(成本递增)的行业。

3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引起行业进入限制的自然原因指(资源控制与规模经济)。

2.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有:

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

3.成本加成法就是在估算的(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一个固定百分率的利润。

4.垄断市场上的企业数量是(一家)。

5.产品差别是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

6.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程度。

7.对个别企业来说,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与价格才相等。

8.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9.寡头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是(价格领先制(价格领袖制)、成本加成法和勾结定价)。

10.一般根据(价格差别的程度)把价格歧视分为三种类型:

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

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对个别企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12.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 MR=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AR=AC)。

13.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计算某一市场上(50)家最大企业每家企业市场占有份额的平方之和,这一指数越大,表示市场集中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高。

14.形成寡头市场的关键是(规模经济)。

15.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会引起生产资源的浪费。

其表现为:

与完全竞争相比,(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而(产量)低。

1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17.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同之处是市场集中率低,而且无进入限制,但关键差别是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而垄断产品(有)差别。

18.假设某一市场的销售额为1000亿元,在该市场上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200亿元、160亿元、140亿元和100亿元,则该市场上的四家集中率为(60%)。

19.根据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和产品差别,可以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类型。

20.一般用(四家集中率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或HHI)两个标准来判断一个市场的集中程度。

21.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会引起(消费者剩余)减少,这种减少就是社会福利的损失。

22.现代寡头理论就是运用(博弈论)来研究寡头行为。

23.寡头市场的特征是(几家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24.垄断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LMC=SMC)。

2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中企业无法实现(超额利润),只要获得(正常利润)就是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2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

27.形成垄断的关键条件是(进入限制)。

28.行业的进入限制来自(自然原因与立法原因)。

29.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

30.引起行业进入限制的立法限制主要采取的形式是(特许经营、许可证制度、专利制)。

31.在垄断市场的长期中,垄断企业可以通过调节(产量与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32.垄断企业对卖给不同消费者的同样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称为(歧视定价)。

33.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34.垄断市场上的企业在短期内难以完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要素,可能出现供大于求、供小于求或供求相等的情况。

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会有(亏损);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会有(超额利润);在供求相等时,会有(正常利润)。

35.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36.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接受者(追随者)),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37.在产品差别中,(品牌)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差别,它既有实际差别,又有消费者对它的认知。

3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家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平行线),而在垄断市场上,一家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9.垄断企业对卖给不同消费者的同样产品确定相同的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称为(单一定价)。

1.分配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也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3.从生产要素的联合性与派生性可以看出,一向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主要为: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生产技术状况)(生产要素的价格)。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价格水平)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或收益就是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7.如果以实物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物质产品);如果以货币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价格)的相等。

9.劳动的共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10.工资是(劳动)之中生产要素的价格。

11.工资根据计算方式可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根据支付手段可分为(货币工资和实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