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古典文献学概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145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古典文献学概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01古典文献学概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01古典文献学概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01古典文献学概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01古典文献学概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古典文献学概说.docx

《01古典文献学概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古典文献学概说.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古典文献学概说.docx

01古典文献学概说

古典文献学基本概念

一导入

国学:

其称起于近代,西学东渐,为了区别西方学术,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此第一种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XX,回头蓦见【蓦然回首】,那人正【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得其门而入(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

二几个概念

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

目是指篇名或书名。

篇名也称细名、小名或小题;书名也称总名、大名或大题。

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也称序录或书录。

它可以作为包括目在内的简称。

把一批篇名(或书名)与说明编次在一起就是目录。

目录一词最早见于《七略》所说:

“《尚书》有青丝编目录。

”这是指《尚书》一书的目录而言;西汉刘向校书时“条其篇目”、“录而奏之”和“别集众录,谓之《别录》”。

这是指从编次一书目录到群书目录的全过程。

它所谓的录就是包括目在内的简称。

而在《汉书·叙传》中所说“爱著目录,略述洪烈,述艺文志第十”一语中的“目录”则是专指群书目录而言。

目录学:

整理研究各种图书,概括它的内容和学术源流,确定类别,编制目录的学问。

我国传统目录学始于汉刘向、刘歆所撰的《别录》、《七略》,后来作者代不乏人。

校雠:

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

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

汉刘向《<管子>序》:

“所校雠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

校勘:

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的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以考订其文字的异同和正误真伪。

欧阳修《书<春秋繁露>后》:

“予在馆中校勘群书,见有八十余篇,然多错乱重复。

版本:

1.同一书籍因编辑、传抄、印刷、装订等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本子。

《宋史·儒林传一·崔颐正》:

“咸平初,又有学究刘可名言诸经版本多舛误,真宗命择官详正。

”缪荃孙《<书林清话>序》:

“荃孙于版本之学,亦有同嗜。

”2.印本。

与写本相对。

叶德辉《书林馀话》卷上:

“而沈存中又谓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自后典籍皆为版本。

第一节目录学

这里所指的“目录”,专指记录图书(包括文字资料与非文字资料)的目录。

目录的起源很早,清代卢文弨在《钟山札记》(卷四)说:

“《易》之《序卦传》非即六十四卦之目录钦?

”《序卦传》主要旨在说明六十四卦的次序,在形式上,可以说是六十四卦的目录。

符合后世所称目录的著作,则始于汉代。

《汉书·艺文志》说:

“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

”所谓《兵录》,就是兵书的目录。

《汉书·艺文志·序》说: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散卒父业。

”这是说明汉代刘向、刘散父子校雠图书的情形。

梁阮孝绪《七录·序》说:

“昔刘向校书,辄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随竟奏上,皆载在本书。

时又别集众录,谓之《别录》,即今之《别录》是也。

子歆撮其旨要,著为《七略》。

”这是说明刘氏父子分别撰著(别录》和《七略》。

《别录》和《七略》可以说是早期目录的重要著作。

这两部书,现在虽只有辑本,但大致可以看出它的内容。

《别录》是后代解题目录的始祖,《七略》则是后代目录分类编目的滥觞。

《别录》、《七略》之后,目录方面的著作日增,但是它们的体制、分类、性质等,每有不同:

从体制方面看,有的有叙录,有的只有篇目而无叙录;从分类方面看,有四分法的,有七分法的,也有十二分法的;从性质方面来看,有目录家的目录,有藏书家的目录,有鉴赏家的目录。

研究这些目录的体制、分类、性质等,据以作为辨章学术、考镜学术源流的工具,这种学问,就叫做目录学。

研治国学,何以要修读目录学呢?

一、熟悉目录,可以明治学的途径

每当我们从事撰写一篇论文时,立刻会想到下列的问题:

―撰写论文前,应该先阅读哪些书?

―前人有没有撰写过类似的题目?

―前人所撰与论文有关的著作,现今有没有传本?

如果有,这些著作存放在哪里?

―前人的著作,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则尚待解决?

―前人的著作,得失如何?

评价如何?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端赖目录明示途径。

清张之洞在《輏轩语·语学·论读书宜有门径》说:

泛滥无归,终身无得。

得门而入,事半功倍。

或经,或史,或词章,或经济,或天算地舆。

经治何经?

史治何史?

……至于经注,孰为师授之古学?

孰为无本之俗学?

……此事宜有师承。

然师岂易得?

今为诸君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术门径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著录的书,都经过甄择,然后再加以详细的分类,读者得以获知每一学科应读的图书。

每一书又有详细的提要,读者可据以得知每一书的优劣得失,所以张氏认为它足以指示读者学术的门径。

二、可以考见学术的发展源流

每一时代都有各自的学术特色,身处21世纪的我们,如何塑造我们这一时代的学术特色呢?

这是每一个从事学术研究者所应深思的问题。

不过,要发展这一时代的学术特色,要先了解过去数千年来的学术发展源流,一方面不致于重蹈前人的轨辙,一方面得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发展出这一时代的特色。

想要了解过去的发展源流,就得依赖目录。

清代章学诚《校雠通义·序》说:

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

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

后世部次甲乙,纪录经史者,代有其人,而求能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使人由委溯源,以想见于坟籍之初者,千百之中不十一焉。

章氏所说刘向、刘教所撰的目录,足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正是目录的功能之一。

三、可以考订图书的存佚

历代图书,由于战火、党争、违禁及火灾等因素,每多亡佚。

佚书的书名及内容,我们可据以考证前人的研究方向及成果。

至于传存的图书,则需了解其典藏之所在。

想要了解这些存佚的情形,就要透过目录来查索。

四、可以考辨古籍的真伪

凡是书上所题的作者,与真正的作者不相符合的书籍,都称为伪书。

例如《周礼》一书,旧题周公撰,但是经过研究,书中所载文物制度与周公所处的时代不符,自非周公所撰,那么《周礼》就是伪书。

辨伪书有许多方法,用目录来从事辨伪,是一个很可信、很重要的方法。

梁启超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里,提出辨伪的两个系统:

一是“就传授统绪上辨别”,一是“就文义内容上辨别”。

其中“就传授统绪上辨别”,实际上就是从目录著录图书的情形从事辨伪的方法。

其要点如下:

(一)从旧志不著录,而定其伪或可疑

例如((子夏易传》,《汉书·艺文志》不著录,《隋书·经籍志》却著录,汉人未见之书,六朝的人反而得见,不能不疑。

(二)从前志著录,后志已佚,而定其伪或可疑

例如《关尹子》,《汉书·艺文志》著录了九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著录,到了《宋史·艺文志》又再出现。

一部唐朝数百年没人看到的书,突然出现,这书当然可疑。

(三)从今本和旧志说的卷数、篇数不同,而定其伪或可疑

例如《文子》,《汉书·艺文志》著录九篇,唐代马总《意林》却说有十三篇,时代愈后,篇数愈多,自然要怀疑是伪书。

《四)从旧志无著者姓名,而定后人随便附上去的姓名为伪

例如《文子》一书,《汉书·艺文志》没有著者姓名,唐代马总《意林》说是春秋末范蠢的老师计然做的,而且说计然姓章。

汉人所不知,唐人反能知之。

其实《文子》本身,正是伪书,窃取《淮南子》唾余而成,何况凭空又添上一个不相干的人名呢?

(五)从旧志或注家已明言是伪书,而信其说

如《汉书·艺文志》已有很多注明依托,他所谓依托的,至少已辨别是假,那种书大半不存,存则必伪。

又如颜师古注解《汉书·艺文志》于《孔子家语》一书,说“非今所有《家语》”,他们必有所见,才下此断语,我们当然要怀疑这些书。

(六)后人说某书出现于某时,而时人并未得见,由此可断定为伪

例如《伪古文尚书》十六篇,说是西汉武帝时发现的,孔安国曾经作传,东汉末马融、郑玄,又曾经作注,其实我们看西汉人引《尚书》的话,都不在《伪古文尚书》十六篇之内,而马融《尚书注》虽然亡佚了,现在也还保留一点儿,并没有注那十六篇。

可见马、郑以前的人,并没有看见今本《伪古文尚书》,一定是三国以后的人假造的。

(七)书初出现,已发生许多问题或有人证明是伪造、可疑

例如西汉时张霸伪造的《百两尚书》,不久即知其伪。

又如《尚书》里的《泰誓篇》,从河间女子得来,马融当时便已怀疑,这种书若还未佚,我们应当注意。

(八)从书的来历暖昧不明,而定其伪

所谓来历暖昧不明,可分两种:

一是出现的,二是传授的。

前者如《古文尚书》,说是出于壁中,这个壁,不知是谁家的壁。

有人说秦始皇焚书,伏生藏书壁中;有人说孔子预知将来有一个秦始皇会焚他的书,预藏壁中。

究竟哪说可信呢?

后者如《毛诗·小序》的传授,便有种种的异说,有的说子夏五传至毛公,有的说子夏八传至毛公,有的说是由卫宏传出的。

我们从这些纷纭的传授统绪上,可以辨别其真伪。

以上八项,前五项都是直接用目录来从事辨伪的,后三项虽未直接援用目录来辨伪,但是要获得充分的证据以辨别伪书,仍要以目录为辅助工具。

五、可以考知佚书的梗概

部分目录有解题,像《祟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等都是有解题的目录,可以根据这些解题,了解佚书的内容。

六、可以得知图书的版刻

中国的版刻,起源于唐末五代之际,因此宋代以后的目录,多著录版刻,尤其是藏书家的目录,大部分都著录版刻,可据以考订图书流传的过程。

七、可以得知一书的性质

目录必定分类,把性质相近的书汇聚在一起。

一些已经不传,或犹有传本未能经眼的书,可据目录的分类,知其性质。

八、可以得知一书的作者及篇卷

目录于每一书,必著录篇卷及作者,读者欲知每一书在流传过程中篇卷的增损情形,或某一作者的著作多寡等,均可据目录索得。

目录的功用很多,以上八项只是取其重要者述之。

要充实目录学的知识,除了修读目录学课程及阅读与目录学有关的专著外,最重要的是要时常检索各种目录,熟悉各种目录的体制、内容、功用及优点与缺点,自然就能奠定坚实的目录学基础。

第二节版本学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称书为“本”。

刘向《别录》所说“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

本,就是指书。

到了印刷术发明后,木刻本的图书称之为“版本”。

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说:

“版本初不是正,不无讹误。

世既以版本为止,而藏本日亡。

其讹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

”叶氏所称“版本”,就是指木刻本图书。

元明以后,版本不再限于刻本,举凡稿本、抄本、写本、活字本等,各种图书制作的方式,总称版本。

版本学就是研究图书制作有关的一门学问。

其内容包括:

各种版本的行款(包括图书的长宽、行数、每行字数、版心、边栏、封面、用纸、装订、藏书章等)、各种版本的流传经过、各种版本的优劣、版刻的真伪、各种版本的比较等的研究。

研治国学为什么要具备版本学的知识呢?

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为了避免错字的欺骗

从事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求“真”。

如果所用的图书有错字,那么研究的结果怎么能求其“真”呢?

古书由于年代久远,在还没有印刷术前,一再地传抄;在发明了印刷术后,又一再地传刻。

在不断的传抄和传刻的过程中,难免产生讹字、夺字、衍字、倒文等错误的情况。

汉代刘向在校雠中秘时,常常改正古书的错字。

《战国策·叙录》说:

“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趙)为肖,以齐为立,如此者多。

”《列子·叙录》说:

“或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如此者众。

”这说明汉时《战国策》、《列子》的抄本,有很多的错字,必须仰赖其他的抄本勘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说:

江南有一权贵,读误本《蜀都赋》注,解“蹲鸱,芋也”。

乃为“羊”字。

人馈羊肉,答书云:

“损惠蹲鸱。

”举朝惊骇,不解事义。

久后寻迹,方知如此。

《蜀都赋》是左思的作品。

上面说:

“交让所植,蹲鸱所伏。

”这两句话是叙说四川所种的植物。

“交让”和“蹲鸱”,根据注解说:

“交让,木名也,两树对生,一树枯,则一树生,如是岁更终不俱生俱枯也,出峨山,在安都县。

蹲鸱,大芋也,其形类蹲鸱。

”可是这位官员所阅读的《蜀都赋》却把注解里的“大芋”写成“大羊”了。

“羊”字和“芋”字形体相似,抄写的人一不小心抄错了。

这位官员受了错字的欺骗,误以为“大羊”又可以称为“蹲鸱”,他想用典故,卖弄一下学问,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了。

以上所举是抄本有错字的例子。

下面举一些刊本也有错字的例子。

宋代朱彧《萍州可谈》(卷一)有这样的记载:

姚佑元符初为杭州学教授,堂试诸生,《易》题出“乾为金,坤亦为金,何也?

”先是福建书籍,刊版舛错,“坤为釜”遗二点,故姚误读为金,诸生疑之,因上请。

姚复为臆说,而诸生或以诚告,姚取官本视之,果釜也,大惭日:

“佑买着福建本,升堂自罚一直。

”其不护短如此。

这是一位教师用了有错字的《周易》刊本出试题,闹出笑话,弄出尴尬的例子。

明代陆深《金台纪闻》也有这样的记述:

金华戴元礼,国初名医,尝初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溢户,酬应不间,元礼意必深于术者,注目焉。

按方发剂,皆无他异,退而怪之,日往观焉。

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日:

“临煎时下锡一块。

”麾之去。

元礼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叩之。

答日:

“是古方尔。

”元礼求得其书,乃“饧”字耳。

元礼急为正之。

呜呼!

不辫“饧(餳)”、“锡(錫)”而医者,世胡可以弗谨哉!

“饧”就是麦芽糖,通常煎熬中药时,都会放些饧,以减轻苦味,如果放了锡,不就一命呜呼了吗?

一个医生只因用了有错字的医方版本,差点儿害死人,不能不慎择版本。

二、为了避免删节的欺骗

前人刻书,有时为了节省成本,有时是由于书估无知,而有删节原书的情形。

如果一部书被删得不完整,那么我们从事研究工作时,由于所得材料不完整,研究成果也必定不完美,自是意料中事。

研究版本学,就是要懂得如何辨别何者为完本,何者为不完之本,以免为残缺版本所欺骗。

下面举一个被删节的例子。

宋代江少虞所著《皇朝事实类苑》一书,记载了许多宋代朝野的典章制度及掌故轶闻,是研究宋代一部很重要的典籍。

这部书最早是二十六卷,后来改编为七十八卷,二十八门。

但是,清代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时,没能看到七十八卷的完本,只看到二十二门,残缺不完的六十三卷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甚至认为《皇朝事实类苑·自序》里原书有二十八门的说法,是“传录之伪”。

现在台北“国家”图书传馆有三部日本元和七年(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据宋代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35年)麻沙本排印的活字本,就是七十八卷,二十八门,可见现在《四库全书》里的《皇朝事实类苑》是残缺不完整的。

从事版本学的研究,要注重下列几个要点:

一、要了解古籍版本的源流

古籍从先秦两汉的简策,到汉代至唐末五代间的写本、抄本,宋代以后的刊本、活字本,其间的演进及变化,我们都应有所认识,对古籍版本源流的认识,可以增进辨别版本优劣的知识。

二、要认识各种传本的行款

行款,包括书页的长度、宽度、行数、每行字数、版心、边栏、字体、用纸、装订、藏书章等。

认识行款,有助于认识每个时代刊书的特色。

三、了解各种版本的名称和术语

在著录图书的版本时,会用到版本的各种术语:

(一)版本名称

1.卷子本:

唐代以前,雕版印刷尚未发明,图书的装订术也还不甚通行,文字都抄在长长的纸上,然后卷起来,这样的古籍版本称之为“卷子本”。

2.写本:

以手写方式完成的图书,如《永乐大典》。

一说字体工整的抄本,也可称为“写本”。

3.抄本:

也作钞本。

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如《四库全书》。

4.旧抄本:

抄本的年代久远,又不能考订正确的抄写年代者,因称之。

5.影抄本:

抄本的行款、字体,均与底本完全相同者。

6.刊本:

又称刻本、堑本。

某时代所刊刻的,称某刊本,如宋刊本、元刊本、明刊本、清刊本等。

外国所刊的,称某国刊本,如朝鲜刊本、日本刊本、越南刊本等。

7.原刊本:

又称原刻本、初刻本。

指初次刊印的本子。

8.旧刊本:

又称旧刻本。

指刊刻时代久远,且不能考知确切年代者。

9.覆刻本:

又称翻刻本。

无论字体、板式均与原刻本完全相同者。

10.写刊本:

又称写刻本。

先由名人书写,再依其字体刊刻者。

11.精刊本:

又称精刻本。

指刻本的字体精美,校勘精审者。

12.活字本:

宋代庆历年间,毕昇发明用活字版印书。

活字本就是指用这种活字版印刷的古籍版本。

有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等。

13.聚珍本:

清代乾隆皇帝以“活字”之名不雅,下诏改称“聚珍”。

14.石印本:

用石材制版印成的书。

这是由公元1796年奥人施纳费尔德(AlnisSenefelder)所发明的制版印刷术,方法是用胶着性强的药墨,把字画写在特制的药纸上。

略为干了以后,将药纸覆铺在平整的石版上。

揭去药纸,用水拂拭,趁水未干时,滚上油墨。

有水的地方,不着油墨,有字画的地方,则着油墨。

铺纸压印,就完成印刷。

清代光绪年间,点石斋、同文书局及拜石山房等印的《康熙字典》、《佩文斋书画谱》等,都是石印本中较为著名的。

石印术是中国平版印刷的先河。

15.三朝本:

南宋国子监所藏官刻书版,元代时运藏西湖书院,明代初年,又运到南京国子监。

由这些书版印成的书,称为“三朝本”。

16.巾箱本:

也称袖珍本。

用小块木头刊刻,卷峡狭小,可放在巾箱里,也可藏在怀袖中,携带方便。

17.书帕本:

明代官吏奉使出差回京,习惯上捐出俸钱刊书,常以一书一帕赠送给显贵,称为“书帕本”。

18.邋遢本:

刻版由于流传过久,印成的书籍文字不清者。

19.监本:

指历代国子监所刊刻的图书。

明代由于南京、北京都有国子监,所以又有南监本、北监本之称。

20.经厂本:

明代内府刻书,由司礼监的经厂负责。

经厂有汉经厂、道经厂等。

汉经厂专刻经、史、子、集四部图书。

凡是由经厂刻印的书,不论是四部书,还是佛藏、道藏,都称之为“经厂本”。

21.殿本:

指清代武英殿所印行的书。

22.内府刊本:

指清代由内廷刊刻的图书。

23.官刻本:

官府所刻的图书。

如宋代的秘书监、茶盐司、嘈司、郡库、郡斋、府、州、县学等;元代的国子监、各路儒学、府学、兴文署、书院、医院等;明代的南监、北监及各王府等所刊刻者。

明代皇子均封亲王,这些亲王分封到全国各地,捍卫京城,所以又称藩王,所以明代王府所刊刻的图书,又称“藩刻本”。

24.局本:

清代同治年间,曾国藩成立治山书局,刊刻图书,以振兴文化。

其后金陵书局、江苏书局、浙江书局、淮南书局、广雅书局、崇文书局等相继成立。

由书局刻印的书,称为“局本”。

其中像广东广雅书局所刊印的《广雅丛书》,浙江书局所刊印的《十通》、(玉海》,都很著名。

25.家刻本:

指著书人家中所刊刻的书。

26.家塾本、私塾本:

宋代私家所刻的书,部分标着“某氏家塾”者,因称之。

27.坊刻本:

坊,指书坊,或称书肆、书林、书堂、书铺、书棚。

宋代以来,以建阳、苏州、金陵、杭州、北京等地的书坊最为著名。

书坊刊刻的图书,是为“坊刻本”。

28.浙本:

指浙江省所刻的书。

其中以杭州、绍兴、吴兴、衙州、建德、台州等地所刻图书,最为精良。

29.蜀本:

指四川地区所刻的书。

其中又以成都本和眉山本最具代表性。

30.建本:

又称建刊本,指福建建宁府(今福建省建贩县)及建阳县书坊所刻的书。

31.麻沙本:

指福建阳县麻沙镇(里)所刻的书。

32.高丽本:

又称朝鲜本。

韩国在宋代时称高丽,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李氏朝鲜成立,改称朝鲜。

古代韩国所刻的书,统称高丽本。

33.日本本:

指日本在清代以前所刊印的中文图书。

34.影印本:

指用现代照相影印技术印行的书。

像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诸编、台北商务印书馆的《文渊阁四库全书》,都是影印本。

(二)版本术语

1.版框:

指书版的四周,纵的称“高”或“长”,横的称“广”或“宽”,通常广度只量半面。

以厘米为计量的单位。

2.边栏:

指四周的版框而言,也就是四周的墨线。

四周仅一道墨线的,称“单栏”;四周有两道墨线的,称“双栏”;上下仅一道墨线,左右两道墨线的,称“左右双栏”。

3.版口:

也称“版心”或“书口”,指书页的正中间折叠的地方。

版口正中有墨线的,称“黑口”,墨线粗的称“大黑口”,细的称“小黑口”,没有墨线的,称“白口”,无墨线而刻有文字的(通常是书名),称“花口”。

4.鱼尾:

指板心中缝,刻有鱼尾状图形,用以折叠书页时的标志。

有“单鱼尾”、“双鱼尾”,多至“三鱼尾”、“四鱼尾”者。

墨色的鱼尾称“黑鱼尾”,未填墨色的称“白鱼尾”,以图案构成的称“花鱼尾”,以线条构成的称“线鱼尾”,鱼尾方向相同的称“顺鱼尾”,鱼尾方向相对的称“对鱼尾”。

5.象鼻:

指版口上下两端中缝的黑线(即大黑口或小黑口),似大象的鼻子又细又长而得名。

6.耳题:

有的书在边栏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刻一个小框框,称“耳格”或“书耳”。

耳格中的文字,称“耳题”,通常是篇名或卷名。

左上角的称“左耳题”,右上角的称“右耳题”。

7.牌记:

也称木记、书牌、碑牌、书牌子。

通常放在序文或目录后,也有在封面的背面或卷末。

牌记中的文字,通常是书坊名称、刻书年月或刻书经过,也有书写类似“版权所有,翻刻必究”的文字。

8.界格:

指书页上的行格栏线。

如果是抄本,黑色界格的叫“乌丝栏”,红色界格的叫“朱丝栏”,蓝色界格的叫“蓝格”,绿色界格的叫“绿格”。

9.天头:

也称书眉,指书页上端的空白处。

10.地脚:

也称下脚,指书页下端的空白处。

11.眉批:

指在天头所写的批注。

12.墨围:

为使书中的某些字醒目,如注、疏等,在这些字的四周,用墨线围起。

墨围的功能,是使这些字显著,易于检索。

13.墨钉:

也称墨等、等子、黑钉。

指书中的黑色墨块,表示阀文。

14.墨盖子:

指在墨钉中刻有阴文者。

墨盖子的功能,与墨围相同。

15.大题、小题:

大题指书名,小题指篇名。

16.书衣:

俗称书皮,指包在全书最外层的厚纸,也有用绢绩制成的,其功能是保护书。

17.封面:

通常放在书衣的次一页。

封面上通常有三行字,中间一行印书名,右行印着选辑或编著者的姓名,左行印着藏版处所或梓行者姓名。

18.书套:

指保护书的函套,有四合套和六合套两种。

通常用草板纸为里,外敷上蓝色的布做成。

19.书脑:

指线装书钻孔订线到书背间的空白处。

20.书背:

也称书脊,指书册的背脊。

21.书根:

指书册的下端。

线装书通常平放,书根朝外,因而藏书者通常在书根处写上书名及册次,方便索取。

22.书签:

指书衣上所贴的纸签,也有用丝织品制成的,用以题写书名。

23.卷轴装:

也称卷子装。

它是最早的纸书装订形式,在敦煌发现的写本,多数是卷轴装。

24.蝴蝶装:

也称蝶装。

版心向内,左右边栏向外,然后把书页一齐薪在包背的纸上。

翻阅起来,好像蝶翼飞舞,以此得名。

25.包背装:

版心向外,用纸捻装订成册,再用书皮包裹书背。

这种装订形式,不另穿孔订线。

26.线装:

书口向外,在书脑处打孔穿线成册。

27.旋风装:

将长条横幅折叠成册状,首页与末页连缀,可以循环翻阅,宛转如旋风,故名。

此种方式,多用于佛经,所以也称经折装、梵夹本。

28.龙鳞装:

用较厚的纸张,两面书写,称之“叶子”,然后将“叶子”如鱼鳞栉比般粘贴在长卷上。

卷起时像卷轴,舒展时可以逐叶翻阅。

以其状似鱼麟,是以得名。

29.毛装:

指装订成册,但尚未加工裁整的书册。

30.包角:

指在书的右侧上下两隅,裹以缓绢。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