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8947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

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

一、积累与运用。

(共49分)

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

yuèpǔ()táozuì()guānjiàn()

shànzāi()gāngqín()jǐnnáng()

wēié()chúnpǔ()pùshài()

máowū()

2.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3分)

奴婢(bìpí)票券(quànjuàn)谬论(miàomiù)

凸显(tūtú)恬静(tiántiān)驰骋(chéngchěng)

3.用“○”圈出下面语段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横线上。

(4分)

晚上,大戏开演了。

罗鼓声一响,演员们粉磨登场。

他们动作有板有眼,说唱字正腔园,令台下的观众深深淘醉,现场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

①②③④

4.对下面两幅书法图片的作者判断正确的是()。

(2分)

A.颜真卿和柳公权B.欧阳询和柳公权C.柳公权和欧阳询D.颜真卿和欧阳询

5.补全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9分)

①余音()梁②戛然而()③黄钟大()④()()如生⑤轻歌()舞⑥惟妙惟()⑦曲终人()⑧笔走()()

(1)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的词语有和。

(填序号)

(2)再写两个与词语⑤搭配形式相同的词语:

,。

(3)晚会上的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之时已是深夜。

人们在回去的路上依旧在讨论方才的演出。

(选词填空)

(4)用词语⑧造句: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

(1)浪花涌过来。

(扩句,至少扩两处)(2分)

(2)贝多芬说:

“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写成第三人称转述)(2分)

(3)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不属于“解释说明”的一项是()。

(2分)

A.主人吩咐:

“酒宴摆下——”B.这就是他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

C.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D.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分)

①“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

(1分)

②对这句话的解读,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锺子期的去世对伯牙打击很大

B.锤子期在伯牙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C.锤子期与伯牙两人私交很深

(5)弹得多纯熟哇!

感情多深哪!

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3分)

①从这两个感叹句可以看出。

(1分)

②用加点字“……多……多……”写一句话。

(2分)

7.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6分)

(1)贝多芬听到皮鞋匠兄妹的对话,了解到,所以他决定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

又因为,他决定再弹一曲。

(2)《书戴嵩画牛》一文中的“处士笑而然之”意思是

这篇文章说明了的道理。

(3)由于俞伯牙和锤子期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称为“”,用“高山流水”比喻。

8.语言实践。

(3分)

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宋华平提出“关于把中小学书法教学纳入考试”的提案,建议教育部制定统一的中小学书法教学大纲,并将书法纳入语文学科中考查。

请你结合练习书法的益处,谈谈你对这一建议的看法。

二、阅读与理解。

(共21分)

(一)月光曲(节选)(7分)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舒缓→悠扬→激越B.抑郁→悠扬→激越

C.舒缓→突变→激越D.舒缓→激越→突变

2.“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说明。

(1分)

3.下列描写中不属于联想的一项是()。

(2分)

A.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B.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C.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4.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当参加升旗仪式,听着国歌的声音,你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

简单写一写。

(2分)

(二)蒙娜丽莎微笑揭秘(14分)

近五百年来,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怀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引起了种种猜测和议论。

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

当你注视她的笑容时,先是看到微笑,既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儿再次神秘地隐去……

哈佛大学脑神经科学家玛格丽特博士,是一位研究视觉系统的权威学者,特别对人的眼睛和大脑如何处理视觉形象的光照度和对比度感兴趣。

她认为蒙娜丽莎微笑之所以时隐时现,是由于视觉系统的本性所致。

她在一本名为《美术故事》的书中读到这样一段:

“我知道你已看这幅画不下一百次,但是再看,就这么看……”她照着做了——近看远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她感觉《蒙娜丽莎》具有一种闪烁的特性,但还是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一天,她在骑自行车回家的途中,忽有所悟:

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我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

玛格丽特大喜过望:

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终于解开了!

玛格丽特解释说,人眼的视网膜具有两个不同的区域:

中心的小凹区对阴影不敏感,而善于分辨彩色和细节;环绕小凹区的外围区对彩色和细节不敏感,却善于辨别运动和阴影。

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时专注于她的美目,视网膜的外围区恰好落在她的嘴部和面颊部。

由于外围区善于辨别阴影,将蒙娜丽莎嘴角和额骨部位的曲线突出了,从而显示出笑容。

人们发现蒙娜丽莎在微笑,很自然地将视线移到她的嘴部,在看她的嘴时,会发现笑容消失了。

为了证实这个论断,玛格丽特用电脑将蒙娜丽莎的面部进行了图像处理。

面部阴影完全消除时,笑容也随之消失了。

面部阴影逐渐加强时,笑容就出现了。

蒙娜丽莎微笑的时隐时现,原来是人们的视线在画面上游移所致。

至此,有人会说:

“让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美流传百世不是更好吗?

为什么非得要去揭秘呢?

科学家真是无事忙。

就算你对了,将旷世奇美归结成眼球的转动、视线的游移、脑电波的闪烁,还有什么电脑图像处理等等,以这些世俗之物来亵渎艺术,岂不大煞风景?

达·芬奇在天之灵闻之,当跌足叹曰:

‘焚琴煮鹤,莫此为甚!

’”

但也有人会说:

“达·芬奇乃文艺复兴之旷世奇才,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

他特别对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感兴趣,研究人体颇有心得,作出过许多贡献。

如今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揭开了,达·芬奇在天之灵当拊掌赞之曰:

‘后生可畏,深得吾心!

’”

孰是孰非?

唯有去问达·芬奇本人了。

1.用“”画出蒙娜丽莎的微笑被称为“神秘的微笑”的原因。

(1分)

2.细读短文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完成下表。

(4分)

视网膜区域名称

功能

3.“为了证实这个论断”中的“论断”指的是什么?

用“”画出相关语句。

(1分)

4.结合短文,对“焚琴煮鹤,莫此为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把琴当柴烧了,把鹤煮了吃,没有比这种做法更错误的了

B.揭秘蒙娜丽莎的微笑,无异于把琴当柴烧了,把鹤煮了吃,糟蹋美好的事物

C.揭秘蒙娜丽莎的微笑,这种做法属没事找事

5.细读第六、七自然段,回答问题。

(4分)

(1)关于揭秘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两段阐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2分)

(2)对于这两种观点,你支持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

6.关于短文的主要内容,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主要讲述玛格丽特揭秘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的过程。

B.本文主要讲述蒙娜丽莎神秘微笑之谜。

C.本文主要讲述揭秘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是否有必要。

三、表达与交流。

(共30分)

题目:

我喜欢

摄影、书法、绘画、雕塑……这些艺术形式,你最喜欢哪一种?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写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艺术形式,以及自己学习这门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字数450以上。

 

参考答案:

一、1.乐谱陶醉关键善哉钢琴锦囊巍峨纯朴曝晒茅屋

2.píjuànmiàotútiānchéng

3.罗磨园淘①锣②墨③圆④陶

4.A

5.①绕②止③吕④栩栩⑤曼⑥肖⑦散⑧龙蛇

(1)④⑥

(2)示例:

赴汤蹈火搜肠刮肚

(3)轻歌曼舞曲终人散

(4)示例:

只见他笔走龙蛇,不一会儿工夫,便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

6.

(1)示例:

雪白的浪花向岸边涌过来。

(2)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3)A

(4)①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②B

(5)①盲姑娘被这纯熟的弹奏技巧深深折服

②示例:

这个小组的朗读多熟练啊,多富有感情啊!

7.

(1)盲姑娘非常热爱音乐看到盲姑娘不但热爱音乐,而且懂得欣赏音乐

(2)处士笑了,并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示例:

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实际出发

(3)知音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8.示例:

我认为将书法教学纳入考试的提案是非常好的。

书法是我们的国粹,学好书法,不但能陶冶性情,提高艺术鉴赏水平,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二、

(一)

1.A

2.盲姑娘陶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中了

3.C

4.示例:

听着雄壮激昂的国歌,我仿佛看到,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无数的革命志士,顶着炮火,冲锋陷阵,与敌人厮杀的场景。

(二)

1.当你注视她的笑容时……过一会儿再次神秘地隐去……

2.中心的小凹区分辨彩色和细节外围区辨别运动和阴影

3.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时专注于她的美目……会发现笑容消失了。

4.B

5.

(1)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在糟蹋美好的事物,第二种观点认为这可以宽慰达·芬奇的在天之灵。

(2)示例:

我支持第一种观点。

因为艺术大家的作品,用现代的科学手段进行所谓的揭秘有损艺术作品的神秘感。

6.A

三、略

古诗词课外拓展

古诗词分类大全之传统节令

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重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宵:

南宋.朱淑真(一说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寒食(清明前两天):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七夕: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古诗词分类大全之爱情最甜

1.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11.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