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8579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docx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docx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

的立方根是(  )

A.±2B.±4C.4D.2

解:

8,8的立方根是2,

故选:

D.

2.(3分)已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图所示,则由这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A.﹣2<x<2B.x<2C.x≥﹣2D.x>2

解:

根据数轴图示可知,这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

故选:

D.

3.(3分)如图,在阴影区域的点是(  )

A.(1,2)B.(﹣1,2)C.(﹣1,﹣2)D.(1,﹣2)

解:

由图可知,阴影区域在第二象限,

所以,各选项点的坐标中,在阴影区域的点是(﹣1,2).

故选:

B.

4.(3分)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3.1D.0

解:

A、

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

是无理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3.1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

B.

5.(3分)如图,一个倾斜的天平两边分别放有小立方体和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5克,每个小立方体的质量都是m克,则m的取值范围为(  )

A.m<15B.m>15C.m

D.m

解:

由题意得:

2m>3×5,

解得:

m

故选:

D.

6.(3分)下列四个图形中,BE不是△ABC的高线的图是(  )

A.

B.

C.

D.

解:

BE不是△ABC的高线的图是C,

故选:

C.

7.(3分)如图,下列条件:

①∠1=∠2,②∠3+∠4=180°,③∠5+∠6=180°,④∠2=∠3,⑤∠7=∠2+∠3,⑥∠7+∠4﹣∠1=180°中能判断直线a∥b的有(  )

A.3个B.4个C.5个D.6个

解:

①由∠1=∠2,可得a∥b;

②由∠3+∠4=180°,可得a∥b;

③由∠5+∠6=180°,∠3+∠6=180°,可得∠5=∠3,即可得到a∥b;

④由∠2=∠3,不能得到a∥b;

⑤由∠7=∠2+∠3,∠7=∠1+∠3可得∠1=∠2,即可得到a∥b;

⑥由∠7+∠4﹣∠1=180°,∠7﹣∠1=∠3,可得∠3+∠4=180°,即可得到a∥b;

故选:

C.

8.(3分)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A.你喜欢数学吗?

B.小明是男生

C.大庙香水梨D.出门戴口罩

解:

A、你喜欢数学吗?

是疑问句,没有对事情做出判断,不是命题,不符合题意;

B、小明是男生是命题,符合题意;

C、大庙香水梨是陈述性的句子,没有做出判断,不是命题,不符合题意;

D、出门戴口罩是陈述性的句子,没有做出判断,不是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3分)某公司的生产量在1~7月份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6月生产量逐月减少

B.1月份生产量最大

C.这七个月中,每月的生产量不断增加

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增加有减少

解:

观察折线图可知,这七个月中,每月的生产量不断增加,

故选:

C.

10.(3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3x+1<m的正整数解是1,2,3,则整数m的最大值是(  )

A.10B.11C.12D.13

解:

解不等式3x+1<m,得x

(m﹣1).

∵关于x的不等式3x+1<m的正整数解是1,2,3,

∴3

(m﹣1)≤4,

∴10<m≤13,

∴整数m的最大值是13.

故选: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8分)

11.(2分)

1的相反数是 1

 .

解:

1的相反数是1

故答案为:

1

12.(2分)为统计了解某市4万名学生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有以下步骤:

①得出结论,提出建议;②分析数据;③从4万名学生中随机抽取400名学生,调查他们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④利用统计图表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和表示,请您对以上步骤进行合理排序 ③④②① .(只填序号)

解:

调查的一般步骤:

先随机抽样,再收集整理数据,然后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

③④②①.

13.(3分)欢欢观察“抖空竹”时发现,可以将某一时刻的情形抽象成数学问题:

如图,已知AB∥CD,∠BAE=92°,∠DCE=115°,则∠E的度数是 23 °.

解:

如图,延长DC交AE于F,

∵AB∥CD,∠BAE=92°,

∴∠CFE=92°,

又∵∠DCE=115°,

∴∠E=∠DCE﹣∠CFE=115°﹣92°=23°.

故答案为:

23.

14.(2分)已知平面内有一点A的横坐标为﹣6,且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0,则A点的坐标为 (﹣6,8)或(﹣6,﹣8) .

解:

∵点A的横坐标为﹣6,到原点的距离是10,

∴点A到x轴的距离为

8,

∴点A的纵坐标为8或﹣8,

∴点A的坐标为(﹣6,8)或(﹣6,﹣8).

故答案为:

(﹣6,8)或(﹣6,﹣8).

15.(2分)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和是1800°,则此多边形是 十 边形.

解:

∵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与它相邻外角的和为180°,

∴1800°÷180°=10.

故答案为:

十.

16.(2分)“如果

,那么a<b.”是假命题,举一个反例,其中a= 1 ,b= ﹣2 .

解:

当a=1,b=﹣2可说明“如果

,那么a<b.”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1,﹣2.

17.(2分)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已知点E,F分别是AD,CE边上的中点,且△BEF的面积为6,则△ABC的面积等于 24 .

解:

∵由于E、F分别为AD、CE的中点,

∴△ABE、△DBE、△DCE、△AEC的面积相等,

∴S△BEC=2S△BEF=12,

∴S△ABC=2S△BEC=24.

故答案为24.

18.(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0,﹣2),C(1,0),点P(0,2)绕点A旋转180°得到点P1,点P1绕点B旋转180°得到点P2,点P2绕点C旋转180°得到点P3,点P3绕点A旋转180°得到点P4,…,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P2019的坐标为 (0,4) .

解:

如图,观察图形可知P6与P重合,6次一个循环,

2019÷6=336余数为3,

∴P2019与P3重合,

∴P2019的坐标为(0,4).

故答案为(0,4).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2分)

19.(6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

由①得:

x<0,

由②得:

x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x<0.

20.(6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3=0.

(1)求证:

无论m取何值,该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m=2时,求方程的根.

解:

(1)∵x2﹣mx﹣3=0,

∵△=(﹣m)2﹣4×1×(﹣3)

=m2+12>0,

∴无论m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把m=2代入方程得到x2﹣2x﹣3=0,

∴(x﹣3)(x+1)=0,

解得x1=3,x2=﹣1.

21.(6分)已知:

直线GH分别与直线AB,CD交于点E,F.EM平分∠BEF,FN平分∠CFE,并且EM∥FN.

(1)如图1,求证:

AB∥CD;

(2)如图2,∠AEF=2∠CFN,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2中四个角,使写出的每个角的度数都为135°.

(1)证明:

∵EM∥FN,

∴∠EFN=∠FEM.

∵EM平分∠BEF,FN平分∠CFE,

∴∠CFE=2∠EFN,∠BEF=2∠FEM.

∴∠CFE=∠BEF.

∴AB∥CD.

(2)∠AEM,∠GEM,∠DFN,∠HFN度数都为135°.理由如下:

∵AB∥CD,

∴∠AEF+∠CFE=180°,

∵FN平分∠CFE,

∴∠CFE=2∠CFN,

∵∠AEF=2∠CFN,

∴∠AEF=∠CFE=90°,

∴∠CFN=∠EFN=45°,

∴∠DFN=∠HFN=180°﹣45°=135°,

同理:

∠AEM=∠GEM=135°.

∴∠AEM,∠GEM,∠DFN,∠HFN度数都为135°.

22.(6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

(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点D(m,n)是△ABC边BC上任意一点,三角形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点P的对应点为P1(m+6,n﹣2).

①直接写出点B1的坐标 (4,﹣1) ;

②画出△ABC平移后的△A1B1C1.

(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OP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

,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2)①B1(4,﹣1).

故答案为(4,﹣1).

②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3)设P(0,m).

由题意,

|m|×4

(3×4

2×4

2×3

1×2),

解得m=±

∴P(0,

)或(0,

).

23.(7分)期末考试后,某市第一中学为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期末考试数学学科成绩情况,决定对该年级学生数学学科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已知九年级共有12个班,每班48名学生,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收集数据】

(1)若要从全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48人的样本,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有 ②③ ;(只要填写序号即可)

①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48名学生;

②在全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8名学生;

③在全年级12个班中分别各抽取4名学生;

④从全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8名男生;

【整理数据】

(2)将抽取的48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组,绘制频数分布表和成绩分布扇形统计图(不完整)如下.请根据图表中数据填空:

①C类和D类部分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 60° 、 30° .

②估计全年级A、B类学生大约一共有 432 名;

成绩(单位:

分)

频数

频率

A类(80~100)

0.5

B类(60~79)

0.25

C类(40~59)

8

D类(0~39)

4

(3)学校为了解其他学校教学情况,将同层次的第一、第二两所中学的抽样数据进行对比,得下表:

学校

平均数(分)

极差(分)

方差

A、B类的频率和

第一中学

71

52

432

0.75

第二中学

71

80

497

0.82

你认为哪所学校的教学效果较好?

结合数据,请给出一个解释来支持你的观点.

解:

(1)若要从全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48人的样本,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有:

②在全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8名学生;

③在全年级12个班中分别各抽取4名学生;

①④都比较片面,

故答案为:

②③;

(2)①C类和D类部分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

360°=60°,

360°=30°.

②估计全年级A、B类学生大约一共有:

12×48×(0.5+0.25)=432(名);

故答案为:

60°,30°,432;

(3)第一中学的教学效果较好,

因为第一中学的极差小,两极分化不严重,

方差小,学生总体成绩波动不大.

24.(7分)倡导健康生活,推进全民健身,某社区要购进A,B两种型号的健身器材若干套,A,B两种型号健身器材的购买单价分别为每套280元,430元,且每种型号健身器材必须整套购买.若购买A,B两种型号的健身器材共50套,且支出不超过16000元,求A种型号健身器材至少要购买多少套?

解:

设购进x套A种型号健身器材,则购进(50﹣x)套B种型号健身器材,

依题意,得:

280x+430(50﹣x)≤16000,

解得:

x

又∵x为正整数,

∴x的最小值为37.

答:

A种型号健身器材至少要购买37套.

25.(7分)【基础模型】

已知等腰直角△ABC,∠ACB=90°,AC=CB,过点C任作一条直线l(不与CA、CB重合),过点A作

AD⊥l于D,过点B作BE⊥l于E.

(1)如图②,当点A、B在直线l异侧时,求证:

△ACD≌△CBE

【模型应用】

在平面直角坐标性xOy中,已知直线l:

y=kx﹣4k(k为常数,k≠0)与x轴交于点A,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以AB为边、B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ABC.

(2)若直线l经过点(2,﹣3),当点C在第三象限时,点C的坐标为 (﹣6,﹣2) .

(3)若D是函数y=x(x<0)图象上的点,且BD∥x轴,当点C在第四象限时,连接CD交y轴于点E,则EB的长度为 2 .

(4)设点C的坐标为(a,b),探索a,b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含字母k)

解:

【基础模型】:

∵∠ACB=90°,

∴∠ACD+∠ECB=90°,

∵AD⊥l,BE⊥l,

∴∠ADC=∠BEC=90°,

∴∠ACD+∠CAD=90°,

∴∠CAD=∠BCE,

∵CA=CB,

∴△ACD≌△CBE(AAS);

(1)∵∠ACB=90°,

∴∠ACD+∠ECB=90°,

∵AD⊥l,BE⊥l,

∴∠ADC=∠BEC=90°,

∴∠ACD+∠CAD=90°,

∴∠CAD=∠BCE,

∵CA=CB,

∴△ACD≌△CBE(AAS);

【模型应用】:

(2)如图1,过点C作CE⊥y轴于E,

∵直线l:

y=kx﹣4k经过点(2,﹣3),

∴2k﹣4k=﹣3,

∴k

∴直线l的解析式为y

x﹣6,

令x=0,则y=﹣6,

∴B(0,﹣6),

∴OB=6,

令y=0,则0

x﹣6,

∴x=4,

∴A(4,0),

∴OA=4,

(1)的方法得,△OAB≌△EBC(AAS),

∴CE=OB=6,BE=OA=4,

∴OE=OB﹣BE=6﹣4=2,

∵点C在第三象限,

∴C(﹣6,﹣2),

故答案为:

(﹣6,﹣2);

(3)如图2,

针对于直线l:

y=kx﹣4k,

令x=0,则y=﹣4k,

∴B(0,﹣4k),

∴OB=4k,

令y=0,则kx﹣4k=0,

∴x=4,

∴A(4,0),

∴OA=4,

过点C作CF⊥y轴于F,

同【基础模型】的方法得,△OAB≌△FBC(AAS),

∴BF=OA=4,CF=OB=4k,

∴OF=OB+BF=4k+4,

∵点C在第四象限,

∴C(4k,﹣4k﹣4),

∵B(0,﹣4k),

∵BD∥x轴,且点D在直线y=x上,

∴D(﹣4k,﹣4k),

∴BD=4k=CF,

∵CF⊥y轴于F,

∴∠CFE=90°,

∵BD∥x轴,

∴∠DBE=90°=∠CFE,

∵∠BED=∠FEC,

∴△BED≌△FEC(AAS),

∴BE=EF

BF=2,

故答案为:

2;

(4)当点C在第四象限时,由(3)知,C(4k,﹣4k﹣4),

∵C(a,b),

∴a=4k,b=﹣4k﹣4,

∴b=﹣a﹣4,

当点C在第三象限时,由

(2)知,B(0,﹣4k),A(4,0),

∴OB=4k,OA=4,

如图1,由

(2)知,△OAB≌△FBC(AAS),

∴CE=OB=4k,BE=OA=4,

∴OE=OB﹣BE=4k﹣4,

∴C(﹣4k,4﹣4k),

∵C(a,b),

∴a=﹣4k,b=4﹣4k,

∴b=a+4,

即:

b=a+4或b=﹣a﹣4.

26.(7分)已知AB∥CD,AM平分∠BAP,CM平分∠PCD.

(1)如图①,当点P、M在直线AC同侧,∠AMC=60°时,求∠APC的度数;

(2)如图②,当点P、M在直线AC异侧时,直接写出∠APC与∠AMC的数量关系.

解:

(1)如图1,延长AP交CD于点Q,则可得到∠BAP=∠AQC,

则∠APC=∠BAP+∠DCP=2(∠MAP+∠MCP),

连接MP并延长到点R,则可得∠APR=∠MAP+∠AMP,∠CPR=∠MCP+∠CMP,

所以∠APC=∠AMC+∠MAP+∠MCP,

所以∠APC=∠AMC

∠APC,

所以∠APC=2∠AMC=120°.

(2)如图2,过P作PQ∥AB于Q,MN∥AB于N,

则AB∥PQ∥MN∥CD,

∴∠APQ=180°﹣∠BAP,∠CPQ=180°﹣∠DCP,∠AMN=∠BAM,∠CMN=∠DCM,

∵AM平分∠BAP,CM平分∠PCD,

∴∠BAP=2∠BAM,∠DCP=2∠DCM,

∴∠APC=∠APQ+∠CPQ=180°﹣∠BAP+180°﹣∠DCP=360°﹣2(∠BAM+∠DCM)=360°﹣2(∠BAM+∠DCM)=360°﹣2∠AMC,即∠APC=360°﹣2∠AMC.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7.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1)若其两边长分别为2和3,求△ABC的周长;

(2)若一腰上的中线将此三角形的周长分为9和18,求△ABC的周长.

解:

(1)当2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为3,2,3,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

3+2+3=8;

当3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为3,2,2,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

3+2+2=7.

△ABC的周长为8或7.

(2)设三角形的腰为x,如图:

△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BD是AC边上的中线,

则有AB+AD=9或AB+AD=18,分下面两种情况解.

a:

x

x=9,

∴x=6,

∵三角形的周长为9+18=27cm,

∴三边长分别为6,6,15,

∵6+6<15,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舍去;

b:

x

x=18,

∴x=12,

∵三角形的周长为27,

∴三边长分别为12,12,3.

综上可知: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7.

28.在小学四年级我们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科学实验又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

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角相等(例如:

∠1=∠4).利用上述知识进行下面的探究活动:

(一)探究:

(1)如图,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平面镜b反射.若被平面镜b反射出的光线n平行于m,且1=50°,则∠2= 100° ,∠3= 90° ;

(2)在

(1)中,若∠1=40°,则∠3= 90° ,若∠1=55°,则∠3= 90° ;

(二)猜想:

(1)

(2)请你猜想:

当∠3= 90° 时,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和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总是平行的.

(三)证明:

请证明你的上述猜想.

解:

(一)探究:

(1)如图,

∵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角相等,∠1=50°,

∴∠4=∠1=50°,∠5=∠7,

∴∠6=180°﹣50°﹣50°=80°,

∵m∥n,

∴∠2+∠6=180°,

∴∠2=100°,

∴∠5=∠7=40°,

∴∠3=180°﹣50°﹣40°=90°,

故答案为:

100°,90°;

(2)∵∠1=40°,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角相等,

∴∠4=∠1=40°,∠5=∠7,

∴∠6=180°﹣40°﹣40°=100°,

∵m∥n,

∴∠2+∠6=180°,

∴∠2=80°,

∴∠5=∠7=50°,

∴∠3=180°﹣50°﹣40°=90°;

∵∠1=55°,

∴∠4=∠1=55°,

∴∠6=180°﹣55°﹣55°=70°,

∵m∥n,

∴∠2+∠6=180°,

∴∠2=110°,

∵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角相等,

∴∠5=∠7=35°,

∴∠3=180°﹣55°﹣35°=90°;

故答案为:

90°,90°;

(二)猜想:

当∠3=90°时,m∥n,

故答案为:

90°;

(三)证明:

∵∠3=90°,

∴∠4+∠5=180°﹣90°=90°,

∵∠1=∠4,∠7=∠5,

∴∠1+∠4+∠5+∠7=2×90°=180°,

∴∠6+∠2=180°﹣(∠1+∠4)+180°﹣(∠5+∠7)=180°,

∴m∥n.

五.解答题(共1小题)

29.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作盒身15个或盒底42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44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作盒身,多少张制作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

解:

设用x张制作盒身,(144﹣x)张制作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

根据题意,得

2×15x=42(144﹣x)

解得x=84,

∴144﹣x=60(张).

答:

用84张制作盒身,60张制作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