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8530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docx

《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docx

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

小儿处于生理和代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小儿发育可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出生28天为新生儿期,出生后一个月至一岁为婴儿期,三至十二岁为儿童期。

以下是儿童常见病症及其用药和注意事项:

一、感冒

1.诊断要点:

感冒又称上感,90%由病毒感染引起,即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主要症状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部不适,并伴有咳嗽发热。

一般轻症感冒在三至四天即可自愈,重症感冒有时高烧可达数天。

2.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多饮水。

(2)局部治疗:

如,高热用降温贴。

(3)药疗:

退热栓。

3.病因:

(1)病原体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

生物学方面:

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

(2)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3)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时常忧虑。

(4)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寒冷刺激。

(5)受凉、淋雨。

(6)社会环境因素:

公共集会增多,病毒感染易流行。

4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传染性强,明显流行性,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眼结膜充血,而鼻咽部症状轻。

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区别:

普通感冒30%~50%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特点是具有流行性,流感的发病季节多在晚秋和冬天,流感的症状非常典型,一发病即出现高烧,常达39℃以上,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咽痛、乏力;而普通感冒则鼻塞流涕明显,也可发烧,但体温不会太高,头痛、咽痛、咳嗽比较轻微。

(2)某些呼吸道传染病:

如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质炎、流脑、多以实验室检查确认。

5、并发症:

(1)多为继发性细菌感染所致:

急性中耳炎、鼻窦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

(2)病毒感染:

心肌炎。

(3)链球菌感染:

急性肾炎、风湿热。

感冒分为风寒(伤风流清涕),风热(浊涕),暑湿(胃肠感冒)。

常用药品分为西药和中药两种。

(一)西药

1、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优卡丹)

成分:

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盐酸金刚烷胺(抗病毒用药)、人工牛黄(解毒、咽喉肿痛)、咖啡因(可保持头脑清醒)、马来酸氯苯那敏(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部症状)。

适应症:

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规格:

6克*16袋。

用法和用量:

口服,1~2岁儿童一次半袋;2~5岁一次一袋;5~12岁一次1~2袋;一日两次,温开水冲服。

2、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小快克)

成分:

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

适应症:

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规格:

10袋

用法和用量:

口服,1~3岁儿童一次半袋至一袋;4~6岁一次一袋至一袋半;7~9岁一次一袋半至两袋,10~12岁两袋至两袋半,一日三次。

3、酚麻美敏混悬液。

(泰诺)

成分:

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伪麻黄碱(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清除鼻部黏膜充血、肿胀、减轻鼻塞症状)、氢溴酸右美沙芬(无痰干咳)。

适应症:

用于小儿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涕鼻塞、咳嗽咽痛。

规格:

100毫升。

用法和用量:

口服,2~3岁2.5至3.5毫升;4~6岁4至5.5毫升;7~9岁6毫升;10~12岁8毫升,每天四次。

4、小儿氨芬伪麻分散片(1岁以下可用)

成分:

对乙酰氨基酚80mg,盐酸伪麻黄碱7.5mg。

适应症:

适用于婴幼儿因感冒及其它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等引起的多种症状,如发热、鼻塞、流涕、鼻粘膜充血水肿、咽喉肿痛及烦躁不安等。

用法和用量:

放入水中分散后服用,也可吞服。

每4-6小时可重复用药,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二)中成药

小儿热速清颗粒。

(风热)

成分:

柴胡、黄芪、板蓝根、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

适应症:

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规格:

6克*6袋

用法和用量:

口服,1岁以1.5至3克;1~3岁3至6克;3~7岁6至9克;7~12岁3至12克,每日三至四次。

二、咳嗽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同时也是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流感、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鼻窦炎)所伴发的症状。

在一般情况下,对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只要将痰液或异物排除就可自然缓解,无需应用镇咳药,但对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的剧咳,应适当应用镇咳药,以缓解咳嗽。

常用药品:

1、羚贝止咳糖浆。

成分:

羚羊角、平贝母、金银花、半夏、皮等。

功能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儿肺热咳嗽(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痰粘黄稠.口干咽痛,伴有黄鼻涕,头痛,出汗等证.)及痰湿咳嗽(咳嗽反复发作,尤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痰出则咳缓、憋闷减轻)。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岁以2至4毫升;1—3岁5至10毫升;4—6岁10至15毫升;7—12岁15至20毫升,一日三次。

饭前30分钟服用。

规格:

10毫升*10支。

2、小儿止咳糖浆。

(克咳)

成分:

甘草、桔梗、氯化铵、皮。

功能主治:

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

用法和用量:

口服,2~5岁5毫升;5岁以上5至10毫升,一日三至四次。

规格:

100毫升。

3、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成分:

山楂、槟榔、枇杷叶、桔梗等。

功能主治:

清热理肺、消积止咳、用于小儿食积咳嗽属痰热症,咳嗽以夜重、喉间痰鸣、腹胀。

规格10毫升*6支。

用法用量:

口服,一岁以一次5毫升,1~2岁一次10毫升,3~4岁一次15毫升,5岁以上一次20毫升,一天3次。

4、氨溴特罗口服液。

(易坦净)

成分:

盐酸氨溴索、盐酸克仑特罗。

适应症:

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引起的咳嗽痰液粘稠,排痰困难,喘息。

规格:

60毫升

用法和用量:

口服,未满8个月一次2.5毫升;8个月~1岁5毫升;2~3岁7.5毫升;4~5岁10毫升;6~12岁15毫升。

一日两次。

5、婴儿保肺宁

成分:

川贝、天竺黄、石膏、橘红、半夏、紫子、硼砂、百部、紫梗、代赫石、滑石、冰片、桔梗、朱砂。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降逆。

用于肺热咳嗽,喘满痰盛,呕吐身热。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5g(一次1袋),一日1次。

三、腹泻

一日排便超过三次,或带有未消化的食物,脓血者称为腹泻,腹泻的病因复杂,一般按病因可分为:

1、感染性腹泻。

2、消化性腹泻。

3、菌群失调性腹泻。

4、功能性腹泻。

(一)诊断要点:

1.轻度腹泻:

每日大便次数小于10次。

粪便呈黄色或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酸臭,可有少量粘液及未消化的食物,患儿偶有恶心呕吐或轻度脱水。

2.重型腹泻:

起病急,一般状态差,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意识朦胧,甚至昏迷,每日大便次数大于10次,大便水样蛋花样,混有粘液\量多\倾泻而出,常伴有呕吐;另有脱水\代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和低镁血症。

(二)病因:

1.由于婴儿消化系统功能不成熟,各种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对食物耐受性差。

2.小儿生长发育过快,营养物质需要过多,胃肠负担较重,易致消化功能紊乱。

3.机体防御功能差,滥用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

(三)鉴别诊断:

1.生理性腹泻:

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既有腹泻,除大便次数多外,无其他症状,添加辅食大便转为正常。

2.细菌性痢疾:

常有接触史,脓血便。

3.坏死性肠炎:

中毒症状重,腹痛,频繁呕吐,高热,开始大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样,渐出现血便或呈“赤豆汤样便”。

具有腥臭味。

(四)预防和保健:

1.提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则应注意食品及用具的卫生。

2.勿长期滥用抗生素。

3.加强锻炼。

(五)病因:

1.因:

因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机体防御功能较差,人工喂养中食物及食具的不洁净引起。

2.外因:

(1)感染因素:

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

(2)非感染因素:

饮食因素、其他因素。

(六)治疗

(1)治疗原则:

调整和早期进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

(2)药物治疗:

①补液:

补盐\补钾、补钙;②退热“多用物理疗法,如酒精擦身。

③止泻。

1.小儿复方鸡金散。

成分:

鸡金、六神曲。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止泻,用于消化不良,乳食不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

用法用量:

口服,小儿一次0.5克,每日3次,周岁以酌减。

2.婴儿健脾散

成分:

山药、鸡金等。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止泻,用于消化不良,乳食不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

用法用量:

口服,1~3岁1至2袋,周岁以一次半袋,一天两次。

3、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成分:

屎肠球菌、枯草杆菌。

适应症:

适用于因肠道菌群失调所引起的腹泻、便秘、胀气、消化不良等。

规格:

1克*10袋

用法用量:

2岁以下一次一袋,2岁以上一次1—2袋,一日1—2次。

4.思密达(蒙脱石散)成分:

蒙脱石。

适应症:

用于儿童及成人急慢性腹泻。

规格:

3克*10袋

用法和用量:

口服,1岁以每日一袋,1~2岁每日1—2袋,2岁以上每日2~3袋,分三次口。

5.丁桂儿脐贴(宝宝一贴灵)

成分:

丁香、肉桂等。

功能主治:

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

规格:

3贴

用法和用量:

外用,贴于脐部,一次一贴,24小时换药一次。

6.消旋卡多曲颗粒

用于1月以上婴儿和儿童的急性腹泻。

规格:

10毫克×9袋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3次,每次每公斤体重服用1.5毫克;单日总剂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6毫克。

连续服用不得超过7天。

四、上火

上火主要症状为,手足心热,大便不调,厌食偏食,小便赤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

常用药品:

1、健儿清解液

成分:

金银花、菊花、连翘、山楂、苦杏仁、皮。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滞和胃。

用于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规格:

10毫升*6支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10—15毫升,婴儿一次4毫升,五岁以8毫升,六岁以上酌加,一日3次。

2、健儿消食口服液

成分:

黄芪、白术、皮、麦冬、山楂等。

功能主治:

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用于小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纳呆食少,脘腹胀满,手足心热,自汗乏力,大便不调,厌食恶食。

规格:

10毫升*6支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三岁以一次5~10毫升,三岁以上一次10~20毫升,一日两次。

3、王氏保赤丸

成分:

黄连、大黄等。

功能主治:

用于小儿乳滞疳积,痰厥惊风,咳喘痰鸣,乳食减少,吐泻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以及脾胃虚弱发育不良。

规格:

60粒*10瓶

用法和用量:

口服,六个月以每次5丸,6个月~2周岁每超过一个月加一丸,2~7岁没超过半岁加5丸。

一日1~2次。

4、八宝惊风散

成分:

人工牛黄、冰片、人工麝香等。

功能主治:

祛风化痰,退热镇惊。

用于小儿惊风,发热咳嗽,呕吐痰衍。

规格:

0.26克×10支

用法用量:

口服,小儿一次0.52克,一日3次。

五、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在36~37摄氏度左右,新生儿略高于儿童。

当体温超过37度以上即为发热,超过39摄氏度时即为高热,其原因是感染(细菌、病毒、感冒、肺炎、伤寒、麻疹)。

常用药品:

1、尼美舒利颗粒(瑞芝清)

成分:

尼美舒利

适应症: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规格:

50毫克*12袋

用法和用量:

口服,5mg/公斤体重/天。

分两至三次服用。

2、布洛芬颗粒(安瑞克)

成分:

布洛芬

适应症: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

规格:

2克*10包

用法和用量:

温开水冲服。

4~8岁儿童一次0.5包,8岁以上一次一包,每日四次。

3、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

成分:

对乙酰氨基酚

适应症:

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

规格:

20毫升/40毫升

用法和用量:

口服,1~2岁儿童1~1.5毫升,3~6岁儿童1.5~2毫升,7~9岁儿童2~3毫升,10~12岁儿童3~3.5毫升,每日四次。

4、退热贴

成分:

亲水性高分子凝胶、水。

适用围:

具有物理退热降温,缓解发热、上火引起的头痛,牙痛症状,提神醒脑等作用。

用法和用量:

外用,贴于额头或太阳穴,每天1~3次,每贴可连续使用8小时。

5、退热栓

成分:

对乙酰氨基酚150mg,体外培育牛黄5mg。

适应症:

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

用于小儿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惊悸不安,咽喉肿痛及肺热痰多咳嗽等症。

用法用量:

栓剂。

直肠给药。

1~3岁小儿1次1粒,1日1次,3~6岁1次1粒,1日2次。

六、抗生素

凡是有细菌感染的疾病,应使用抗生素。

常用药品:

1、头孢类:

过敏者禁用

适应症:

可用于支气管炎、慢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肺炎,中耳炎、膀胱炎、尿道炎。

可分为三代:

①头孢羟氨苄颗粒,(欧意)本品为第一代口服头孢。

规格0.125克*12袋

用法和用量:

口服,儿童常用量一次按体重15~20毫克/公斤,一日两次。

②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刻劳)本品为第二代口服头孢。

规格:

0.125克*6袋

用法和用量:

口服,儿童体重20mg/kg/日,每日三次。

③头孢克肟干混悬剂,本品为第三代口服头孢。

规格:

50毫克*5袋

用法和用量:

口服,儿童一次1.5~3毫克/公斤。

一日两次。

2、大环酯类:

(过敏禁用)

适应症:

可用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肺炎、支气管炎等。

①阿奇霉素颗粒

规格:

0.1克*10袋

用法和用量:

凉开水冲服,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每日按体重5mg/公斤,顿服,一日一次。

3、青霉素类:

过敏禁用

1)、阿莫西林颗粒(再林)

规格:

0.125克*18袋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毫克/公斤,每日三次。

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4:

1)

七、缺乏微量元素及钙质钙

(一)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多汗、易惊、出牙迟缓,鸡胸。

肋骨串珠、啼哭不止、枕秃、方颅、等。

(二)原因:

1.日光照射不足。

2.摄入不足。

(三)治疗:

1.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和复发,采取综合治疗。

2.药物治疗:

口服或肌注维生素D及钙剂。

3.其它治疗:

供给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坚持多晒太阳,勿过早久坐,久立及早走。

(四)鉴别诊断:

1.甲状腺功能低下:

生后2~3个月开始生长发育迟缓,出牙迟,患儿智力低下,但血钙磷正常,有特殊外貌(头大、鼻梁平塌、鼻翼宽、舌大常至口外,颈项粗短、安静异常)。

2.软化营养不良:

头大、前额突出、四肢及手指短粗,五指齐平,腰椎明显前凸,臀部后凹,血钙磷正常。

(五)预防与保健:

(1)婴儿1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D制剂直至2岁。

(2)孕妇及乳母饮食多样化,多晒太阳,婴幼儿应常在户外活动,晒太阳时要戴白帽,防止头部过热,保护眼睛不受照射,时间不超过25分钟,气温不超过30度。

(3)婴幼儿应注意补充钙质,定时检查。

补钙剂分类:

1、无机盐类:

牡蛎钙、碳酸钙(40%)。

2、有机酸类:

葡萄糖酸钙(8.9%)、醋酸钙(22%)、乳酸钙(13%)、柠檬酸钙(枸橼酸钙21%),对胃肠刺激性小。

常用药品:

一、钙

1、儿童维D钙咀嚼片(迪巧)

成分:

碳酸钙。

适应症:

儿童补钙剂。

规格:

30片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一片,一日一次。

2、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成分:

葡萄糖酸钙。

适应症:

儿童补钙。

规格:

10毫升*12支

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次1~2支,一日三次。

二、锌

缺锌一般表现为厌食偏食,口腔溃疡,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主要见于3岁以下幼儿

1、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成分:

葡萄糖酸锌

适应症:

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口腔溃疡,痤疮,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规格:

10毫升*12支

用法和用量:

口服,1~3岁10~15毫升,4~6岁15~20毫升,7~9岁20~25毫升,10~12岁25~30毫升,分两次服用。

2、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锌钙特)

成分:

每10毫升含葡萄糖酸钙600毫克,葡萄糖酸锌30毫克,盐酸赖氨酸100毫克。

适应症:

用于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手足抽搐、骨发育不全、佝偻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绝经期妇女补钙,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食欲缺乏,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及痤疮等。

用法用量:

口服,婴幼儿一日5~10毫升,成人一日20~30毫升,分2~3次,饭后服。

三、维生素

1、维生素AD滴剂(伊童欣)

适应症:

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及D的缺乏病,如佝偻病,夜盲症及小儿手足抽搐症

规格:

30粒

用法和用量:

口服,将软囊滴嘴开口后,融物滴入婴儿口中,一次一粒,一日一次。

2、小儿维生素咀嚼片(小施尔康)

功效主治:

用于儿童生长期维生素的补充。

化学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

维生素A5000单位;维生素D400单位;维生素E30单位;维生素C60毫克;叶酸0.4毫克;维生素B11.5毫克;维生素B21.7毫克;烟酰胺20毫克;维生素B62毫克;维生素B126微克。

不良反应:

偶见胃部不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