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8415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镇建立

工厂化育苗中心项目

 

 

**市农业局蔬菜办

二〇一二年五月

第一章项目概述

我国蔬菜的产量和需求量在世界占据首位,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指导预计,2020年中国蔬菜总需求量为58950万吨,比2010年增加8950万吨,以及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结合两个文件精神指示:

我国蔬菜消费总需求和新增需求主要将通过提高单产和减少损耗来解决。

为把握我国蔬菜生产发展趋势,满足城镇人口对蔬菜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市蔬菜育苗现状及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分析了传统蔬菜育苗的弊端,为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我市蔬菜生产发展向现代化前进,提出了**市发展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建议,研究编制了《**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

现将项目报告内容概述如下:

1项目提要

1.1项目名称

**市***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项目

1.2建设性质

新建

1.3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建设时间:

2012年8月——2013年8月

建设内容:

建设智能温室:

2000㎡

建设生产车间:

992㎡

建设成品库房:

180㎡

建设控制室:

60㎡

1.4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

申报单位:

**市绿野蔬菜种植合作社

法人代表:

¥¥¥

1.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总投资:

440万元

固定资产:

200万元

流动资金:

100万元

1.6资金筹措

申请上级专项扶持资金:

400万元。

单位自筹:

40万元

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建设年生产2000万株蔬菜种苗生产线1条。

2.解决600万株早春蔬菜秧苗缺口问题

3.促进春提早蔬菜批量上市,解决“春淡”

1.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8.1以**市***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为项目核心区建设蔬菜种苗生产基地,在**市范围内以“订单农业”方式辐射种植面积1万亩。

1.8.2项目实现年产值200万元,可创利税5万元,年净利润125万元,直接带动农民50人增收,农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以每株秧苗节约0.1元计算)。

农户使用优质秧苗成活率提高10-15%,实现春提早栽培,促进蔬菜批量稳定上市亩增收200元,种植增收100万元,带动农户500户。

1.8.3企业每年吸纳20个农村劳动力,月均工资1600元。

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效的若干意见》(中央1号文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1号文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卫生法》。

4、《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经过多年的农业发展指导,目前种植业是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以蔬菜为主的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同时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对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利用智能温室生产秧苗,不仅可以节约用地,还能提高秧苗质量,稳定作物的产量、品质,还可以实现批量上市稳定物价,推动我市农业产业集约化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技术先进,实用可靠,项目承担单位在蔬菜育苗方面已经具备良好基础,有基地、有技术、已经在**以及湘东地区试销售秧苗近3年时间,得到了农户广泛地认可。

同时项目能够切实地为农户带来增收前景、为地方增加税收,项目建设可行。

4项目建议

4.1随着农民对工厂化育苗认识程度以及风险投资意识的提高,项目建设的热情高涨,但工厂化育苗具有场地建设成本较高、育苗基数大、育苗风险较高等特点,农户仍需要培训和时间,建议政府对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并协调相关部门对建设场地水电设施改造,进行规范化管理。

4.2根据¥¥市作出农业“十二五”规划蓝图和《¥¥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形成以106国道为轴线的“一廊三片”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分别在¥¥县、**西北地区重点发展蔬菜、休闲观光农业,围绕“保供给,重质量,促外销”目标,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兴菜为重点,大力推动蔬菜的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企业化经营,逐步向产业带和园区化的方向发展的方针,本项目进行的蔬菜秧苗生产可以节约育秧用地,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可以提高秧苗品质、稳定秧苗数量,为我市蔬菜产品稳定生产和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丰富市民“菜篮子”解决春淡以及平抑蔬菜价格做出贡献,建议政府将工厂化育苗纳入农业规划,将秧苗工厂化生产与蔬菜产业一条龙结合起来,繁荣农村经济,使秧苗

生产最大限度地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利用。

4.3建议政府加快工厂化育苗规划进程,加快示范区建设,发展高效、循环和产业化农业经济,降低传统育苗的农业用地面积和风险,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富于劳动力转移。

第二章项目环境情况及项目由来

1自然资源概况

**市位于@@省东部中段、罗霄山脉西北边沿,古谓“***”,今为**门户,地处***“金三角”之缘,境内山灵水秀,风物宜人,国土面积2157.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90万亩,耕地52.2万亩,是一个以山丘为主的河谷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5度,年降水量1478.6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568.2小时,无霜期298天。

全市辖26个乡镇(其中18个镇,8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342个行政村,56个居委会,总人口103万,其中农业人口87万。

2蔬菜种植业发展现状

2000年开始,蔬菜生产异军突起。

通过不断调整和深化农业结构,蔬菜生产不断向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市形成了以富里为中心的蔬菜基地,以***为中心的蔬菜、西甜瓜基地,以浦口为中心的黄瓜基地,以神福港为中心的莲藕基地,以贺家桥为中心的玻璃椒基地,以庄埠为中心芋头基地,形成了10多个乡镇“一乡一品”的生产格局。

我局制订的**第一个省级农业质量标准《**玻璃干椒》通过审核,于2008年5月份正式颁布实施。

2008年,全市蔬菜18.2万亩,总产34万吨,产值5.1亿元,以辣椒、丝瓜、茄子、黄瓜、菜藕等品种为主。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是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2011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2.79亿亩,产量5.99亿吨,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据FAO统计,我国蔬菜播种面积约占世界的43%,产量约占世界的49%,2011年全国蔬菜(含西甜瓜)生产的总产值约5400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比例高达30%以上,在种植业中的地位仅次于粮食,种植蔬菜已经成为增加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尽管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出口创汇不断增加,在满足市场周年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国外相比,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传统育苗方式的弊端

***镇是**市的早春茄果类生产基地,随着种植规模的增长,面对的问题亦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

蔬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蔬菜生产均衡供应市场的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市内蔬菜生产基本是以农户的小农生产为主,存在蔬菜生产设施简陋、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等突出问题,蔬菜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自然灾害如冻害、冷害、暴雨和涝渍灾害、旱灾、高温热害等灾害的发生会导致蔬菜生产减产乃至绝收,进而会对蔬菜市场供应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如2008年1月-2月南方地区所遭受的低温冰冻灾害导致全国20个省(区、市)蔬菜受灾面积4427万亩,占全国秋冬种蔬菜播种面积的34%,这次灾害造成蔬菜生产直接经济损失360多亿元,产品损失300多亿元,设施损失60亿元。

这场灾害还导致南方地区蔬菜供应的“春淡”供求矛盾加剧,“春淡”的时间延长,导致蔬菜价格高位运行的时间增加。

又如今年元月开始持续40多日的连续低温阴雨导致我市蔬菜秧苗损失惨重,600万株秧苗。

因此今后如何增强蔬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避免蔬菜生产出现大的起伏,实现蔬菜生产的周年均衡供应,保障蔬菜市场稳定是我市蔬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2蔬菜种苗生产的能力薄弱,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急需加强。

由于农户的蔬菜育苗设施简陋,2012年初的低温阴雨灾害导致农户培育的茄果类和瓜类蔬菜幼苗蒙受巨大损失。

据统计,这场灾害导致600万株蔬菜苗被冻死,导致本地茄果类蔬菜面积减少25%以上。

加上近些年,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明显加大。

因此今后应在该地建立大型的蔬菜集约化育苗工厂,利用育苗工厂的良好条件实现蔬菜种苗的集约化生产,提高蔬菜种苗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蔬菜的稳定生产。

2、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蔬菜生产已经进入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种植业转变的产业化生产的新时期。

蔬菜种苗是生产的基础,其技术含量之高,对蔬菜种植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蔬菜工厂化集中育苗就是集现代高新技术为一体,运用企业化生产经营的方式,培育优质高产蔬菜秧苗,从而推进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2.1.是提高育苗技术含量及秧苗质量的需要。

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就是要突破传统低质、低效育苗思想的束缚,树立起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的育苗理念。

由于一家一户的育苗设施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管理跟不上,抗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弱,难以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蔬菜秧苗。

一旦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不仅损失大,而且还要影响到蔬菜的种植。

因此,运用工厂化集中育苗,使蔬菜秧苗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培育,不仅可以保证蔬菜的按时种植,而且可以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蔬菜秧苗,解除了种植户自己育苗的风险。

同时,工厂化集中育苗实现了企业化运营,规模化生产,使育苗企业不断开发高产优质蔬菜秧苗。

2.2.是促进蔬菜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需要。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

提高生产效率,发展规模经营是提高蔬菜育苗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实施蔬菜工厂化集中育苗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生产的社会化要求通过专业分工与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蔬菜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蔬菜工厂化集中育苗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育苗成本,而且可以使分散松散的蔬菜种植户连接成一个分工合作的联合体,增强了抵御大市场、大流通和全球化的风险。

蔬菜育苗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促进蔬菜产业链条的细化与延伸,为蔬菜生产链条各环节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创造了条件。

同时,蔬菜产业链条的细化与延伸,也为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提供了机会。

2.3.是发展高科技、高效益产业的需要。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蔬菜生产面积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发展,有限的资源要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蔬菜品质和数量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高效益的蔬菜产业。

蔬菜工厂化育苗是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控制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以现代化、集约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蔬菜秧苗的生产与经营。

因此,蔬菜秧苗作为蔬菜生产的关键,蔬菜育苗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蔬菜产业朝着高科技、高效益的方向发展,而且可以带动与蔬菜生产相关联的设施设备制造、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等产业,不断改革创新,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便更好地满足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第4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目前发达国家的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已被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引进到国内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经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目前已经形成适合我国蔬菜育苗的集约化技术,从技术上看是十分成熟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在国内的推广普及不够。

1发展工厂化育苗的可行性

1.1、资源条件有利于蔬菜种苗产业的发展

**市***镇车上村依据地理优势(冬春季节较周边地区日平均温度高5℃)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种植商品茄子,丝瓜、辣椒,通过近3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露地栽培到大(小)棚覆盖、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从分散栽培经营到集约规模经营的转变。

2011年基地早春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800亩,温室大棚200个,种植户450户,早春茄子1200亩,黄瓜100亩,西葫芦20亩,辣椒30亩,产品畅销长株潭、萍乡、南昌等省内外市场。

车上基地成为长江中下游上市最早的茄子基地之一。

区域内基地及其产品都已经通过无公害认定认证,实现了无公害化生产,并建立了全国蔬菜标准园一个,区域内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2具有发展蔬菜的技术优势和基础设施

蔬菜大棚的快速发展,为蔬菜工厂化集中育苗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车上村现有温室大棚300多个,现代温室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温室结构和性能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使得其成为近30年来农业种植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该村农户虽然育苗规模还很小,只是停留于自给自足的蔬菜种植的需要,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蔬菜工厂化集中育苗方面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目前,工厂化育苗作为高新技术项目,各地纷纷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因此,全国各地多年的实践探索的经验,将为车上村工厂化育苗的推广和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3市场需求量的扩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市场对工厂化培育秧苗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蔬菜种植户对工厂化集中培育秧苗的品质有所认识,不仅意识到使用工厂化培育的秧苗可以增产、增收,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蔬菜协作或合作组织,拓宽蔬菜的营销渠道,增强蔬菜的市场竞争能力。

1.4、农户对发展工厂化育苗的观念转变

近年来灾害性天气频发,导致种苗的质量、数量难以保证,给蔬菜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传统的大棚+小棚+地热线(加温)+电灯(补光排湿)育苗设施,短时间的低温和阴雨还能解决,一旦遇到类似今年早春持续20多天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农户将素手无措。

在调研中我们听到了育苗大户的共同心声:

冬季育苗风险很大,在育苗期间经常是寝食不安,日夜难眠,由于规模小,育苗成本较高,有时因一些不正常因素如电热线控温器失控、降温的突然发生,一季就可能使农户倾家荡产。

农户对传统自己育苗自己种植观念的转变,加大了对工厂化集中育苗的需求,为工厂化集中育苗的推广和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础。

1.5、项目建设区外部设施完善

项目区交通便利,铁路和公路网络遍布,交通便利,有利于蔬菜的销售。

通讯、供电条件优越,项目区均为水浇地,灌溉水源充足,能够满足建设需要,且建设用地地势平坦,水量充沛稳定,常年灌溉用水源有保证。

建设用地的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宜蔬菜繁育和的生产。

1.6、种苗产业是前景广阔的新型产业

蔬菜种苗产业开发在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产业兴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蔬菜种苗产业是一项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度集约化产业,一茬生产就可达到或超过一般温室全年种植蔬菜的利润水平。

(2)由于产投比远远高于一般蔬菜生产,为技术及资金的加大投入创造有利条件,不尽保证了产业的稳定与发展,且能够较快地达到现代化水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由于利用现代科学与现代管理,可使种苗生产实现标准化管理,不仅技术出效益,管理也出效益。

(4)**市蔬菜生产面积相对较大,但蔬菜种苗产业化几乎是空白,采取实际步骤加以实施与推动,借鉴国内外蔬菜产业化育苗的经验,实施工业化种苗项目发展潜力极大。

目前,车上村所具备的各项条件使得这一发展方向成为必然,发展蔬菜工厂化育苗,不仅可以推动本地蔬菜产业朝着高科技、高效益的方向发展,而且可以带动与蔬菜生产相关联的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等产业,不断改革创新,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能够为我市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第五章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

一、**市蔬菜产业现状和对蔬菜集约化育苗的需求分析

**市为@@门户,地属@@城市经济圈,***镇是@@省、¥¥市蔬菜板块基地建设重点县级市、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和远近闻名的“蔬菜之乡”,2011年**市蔬菜播种面积为19.2万亩,加上周边的蔬菜板块基地总面积为30万亩,***镇生产的丝瓜、黄瓜、茄子、辣椒、苦瓜畅销长株潭。

此外,@@镇的早春茄子是长江中下游最早上市的地区。

项目区域内茄果类蔬菜的播种面积为0.5万亩,西瓜和甜瓜的播种面积为0.25万亩,拟建设的蔬菜育苗中心主要用于茄果类和瓜类作物的育苗,如果以茄果类每亩需要3000株苗,露地西瓜种植每亩需要400株苗计算,仅项目区茄果类蔬菜栽培就需要1500万株蔬菜苗,西瓜和苦瓜栽培需要100万株苗,合计近1600万株蔬菜苗,加上项目周边地区,需苗量约2000万株,整个**市近2亿株秧苗需求量,因此我市对蔬菜苗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项目产品市场前景预测

目前在**市由于缺乏集约化育苗中心,农户都是自行育苗栽培,2008年由于受到低温冰冻灾害,导致农户所育的蔬菜苗90%以上被冻死,2012年春的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又导致蔬菜苗70%被冻死,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育苗损失,也使春季茄果类蔬菜栽培面积骤减,2008年春季茄果类蔬菜栽培面积减少50%以上,同时由于冬季茄果类蔬菜育苗费工费时,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劳力逐渐减少,因此从整体上看愿意从事蔬菜育苗的人员在逐渐减少,而另一方面,由于农户育苗设施简陋,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农户自行育苗的风险逐渐增加,对蔬菜集约化育苗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项目完成后,年产蔬菜秧苗2000万株,蔬菜苗的市场占有率仅为需求市场的6%,而且以上计算仅仅是基于**市计算的,实际上周边蔬菜板块基地对蔬菜苗也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好。

 

第6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市农业局蔬菜站负责全县蔬菜技术推广、培训、品种引进、病虫害防治、温棚建设等工作。

目前**市农业局有职工100名,其中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5名、助理农艺师4名。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力量雄厚,完全具有承担该项目的能力。

**市蔬菜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于2000年12月,自成立以来,该中心相继承担了省部级的基地建设项目,示范项目10多个,具有实施省部级大项目的工作经验。

2、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依托单位为@@农业大学@@学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6名,其中推广研究员3名、高级农艺师25名。

是全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部门。

近年来在蔬菜研究与推广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研究蔬菜种苗培育技术、良种提纯、复壮和扩繁技术研究,在种苗等分离、培养及开发利用、苗种筛选等研究领域开展工作,科研设施完善,科研队伍结构合理,专业人员素质高。

在苗种的纯化、保藏、脱毒、生产性能测定、栽培技术与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本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站现有综合测试分析和生物技术实验室,实验室有超低温冰箱(-40℃),低温冰箱(-20℃),冰箱、电子分析天平、双目立体显微镜,低倍变焦距摄影机、超净工作台、调温调湿箱、液相色普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电泳仪、酸度计、ELISA检测设备、定氮仪、旋光仪、火焰光度计、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可开展植物蛋白分析及油料作物含油量、脂肪、谷物灰分、淀粉、植物粗纤维、N、P、K、糖份、果酸、VC土壤肥料养分分析等。

@@省农业大学近年来与**市农业局密切合作,并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市农业局抓住中部崛起的契机,致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努力为农业产业升级缔造新的平台。

两家单位的深切合作为@@省东部农业区菜农提供蔬菜生产和技术指导,提高了农民积极性,起到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技术人员多年来开展蔬菜研究与推广,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第七章蔬菜集约化育苗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一、项目技术来源和技术水平

本项目建成后将主要从事蔬菜种苗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该项目的技术来源是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依托单位是@@农业大学,项目核心技术,因此本项目使用的技术成熟且先进可靠。

二、项目所采取的主要工艺流程

本项目进行蔬菜集约化育苗的工艺流程见图1:

图1蔬菜集约化育苗工艺流程

项目所采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种子选择和种子处理,对穴盘和基质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采用精量播种流水线进行播种,放到催芽室进行催芽,育苗苗期管理和炼苗等几个主要阶段,本项目所设计的温室、配备的育苗生产流水线是根据穴盘育苗工艺流程和预计育苗量综合考虑的。

 

第八章建设内容及方案

一、五联栋温室

(1)温室主体规格尺寸及排列方式:

温室采用南北排列,南北山墙长50m,东西侧墙长40m,东西单跨8m,南北柱间距4m,顶高4.8m,屋面坡度30度,总面积2000m2。

(2)温室主体的性能指标:

风载0.5KN/m2;雪载0.3KN/m2;最大排雨量140mm/h;电源参数220V/380V,50HZ。

(3)结构设计

基础:

外部采用混凝土浇筑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内部为点式基础,独立基础深110cm,竖向配筋,独立基础通过预埋螺栓与温室立柱铰接相连;温室四周及隔断处设置条形基础,基础露出地面200mm,四周采用0.5m高的砌砖墙裙。

温室主骨架:

采用国产热镀锌钢管及钢板,骨架为轻钢结构。

立柱:

双面热镀锌矩形钢管90×60×3mm

桁条:

双面热镀锌钢管Φ60×2mm

立柱拉杆:

双面热镀锌矩形钢管Φ48×2mm

水槽:

冷弯热镀锌钢板B=3mm,用于排水,水槽一端设有Φ110mm的PVC水管,避免雨水对基础造成直接性冲蚀,水槽坡度为5‰。

温室门:

温室端面配有1个铝合金推拉门,规格为3m×3m(宽×高)。

屋顶及天窗:

屋顶、天窗及天窗启闭支撑杆采用专用铝合金型材,在钢结构上均安装有固定玻璃用铝合金型材。

(4)覆盖材料

全部为双层无滴充气膜。

(5)自然及强制通风系统

东西侧面采用五台风机通风,风机外形为1250×1200×450,排风量30000m3/hr/台。

顶部配有电动齿条开窗通风系统,齿轮齿条质量可靠。

(6)保温遮阳系统

夏季,利用保温遮阴幕遮阳光,阻止多余的太阳辐射能进入温室,既保证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又降低室内能量聚集,从而降低温室内温度,保护植物免受强光灼伤,并使室内温度下降3--5℃;冬季,保温遮荫幕有反射室内红外线外逸的作用,减少热量散失,从而提高室内温度,降低能耗,降低冬季运行成本。

保温遮荫幕选用国产缀铝编织内用幕,宽度4.3米,遮阳率50%,节能50%,保质期5年,并采用带有行程控制的专用电机,可实现各个单元独立启闭。

技术参数:

行程4m;运行速度:

0.6m/min;单程运行时间7.5min;电源380V,50HZ;电机功率0.375KW

系统基本组成:

控制箱及电机:

箱内装配有遮荫幕展开与合拢两套接触器件,既可手动控制,又可通过行程开关,实现自动控制。

驱动电机及联轴器:

为专用减速电机,与控制箱相连,该机输出轴处配有行程开关,限位准确,使整套系统运行平稳可靠。

二、生产车间用房建设

建设生产车间用房992平方米,主要有:

催芽室、缓冲室、灭菌室、配料室、洗涤室、原料仓库、废料处理场、化验室、控制室、配电室、锅炉房等。

1、催芽室

催芽室采用夹心彩钢结构,外覆50mm彩钢板,墙体颜色为天蓝色,屋面为红色,肩高为4.0m,结构尺寸16m×12m=192m2,其内部配置加热系统,微雾加湿系统及控制系统。

钢结构屋架。

2、缓冲室:

建筑面积20m2,砖混结构。

3、灭菌室:

建筑面积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