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837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docx

《最新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docx

最新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

 

中级审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公式

一、财务比率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反映企业的直接支付能力)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

(2)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长期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1

(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4)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资金与股东所提供资金的对比关系)

(5)利息保障倍数(已获利息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二)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评价应收账款流动性大小的重要财务比率,反映了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5/赊销收入净

(表示应收账款周期一次所需天数)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说明一定时期内企业存货周转次数,用来测定企业存货的变现速度,衡量企业的销售能力及存货是否过量。

反映了企业的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

=平均存货*365/销售成本

(表示存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3、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表明一个会计年度内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的次数,反映了流动资产周转的速度。

4、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利用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5、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利用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如果比率低,说明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应该采取措施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置资产,以提高总资产利用率。

(三)获利能力分析

1、资产报酬率(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投资报酬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利用效率。

2、股东权益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值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总额*100%

(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比率,反映了企业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的高低。

3、销售毛利率(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反映了企业的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毛利率越大,说明在营业收入中营业成本所占比重越小,企业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

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评价企业通过销售赚取利润的能力,表明企业单位营业收入可实现的净利润是多少。

5、成本费用净利率=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不仅可以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也可以评价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四)发展能力分析

1、销售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反映了企业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性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比率大于零,表示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增加。

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成长性越好,企业的发展能力越强。

2、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从企业资产规模扩张方面来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

3、资本增长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反映了企业当年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说平,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财务指标。

4、利润增长率=本年利润总额增长额/上年利润总额*100%(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成长性越好,发展能力越强。

二、财务趋势和综合分析

(一)财务趋势分析

1、比较财务报表2、比较百分比财务报表3、比较财务比率

(二)财务综合分析

1、杜邦分析法:

利用集中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1)股东权益报酬率与资产报酬率及权益乘数之间的关系:

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杜邦系统的核心)

(反映了股东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反映了企业筹资、投资和生产运营等各方面经营活动的效率。

资产报酬率主要反映企业在运用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如何;权益乘数主要反映企业的筹资情况,即企业资金来源结构如何。

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总额*100%

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2)资产报酬率与销售净利率及总资产周转率之间的关系:

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杜邦等式)

(揭示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结构、资产周转速度以及资金占用量等各种因素,都直接影响到资产报酬率的高低。

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3)销售净利率与净利润及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提高销售净利率必须:

开拓市场,增加销售收入;加强成本费用控制,降低耗费,增加利润。

可以分析企业的成本费用结构是否合理,以便发现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提供依据。

(4)总资产周转率与销售收入及资产总额之间的关系: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在企业资产方面,应该主要分析:

1、企业的资产结构是否合理。

资产结构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会影响企业的活力能力。

2、结合销售收入,分析企业的资产周转情况。

资产周转速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获利能力,资产周转情况的分析,不仅要分析企业资产周转率,更要分析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

三、利润管理

1、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四、利润控制主要方法

1、承包控制法2、分类控制法3、日程进度控制法

五、非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

1、企业利润分配原则:

(1)规范性原则

(2)公平性原则(3)效率性原则(4)比例性原则

2、企业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10%法定公积金

(3)提取任意公积金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3、企业利润分配项目:

(1)公积金

(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六、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

1、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的特点:

(1)应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2)应尽可能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

(3)应当考虑到企业未来对资金的需求以及筹资成本

(4)应当考虑到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2、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1)股利无关论

(2)股利相关论(一鸟在手论、信息传播论、假设排除论)

3、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1)法律因素

(2)债务契约因素(股利最高限额;股息只能用贷款协议签订后的新增收益支付;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低于一定的标准时不得分配利润)

(3)公司自身因素(现金流量、举债能力、投资机会、资金成本)

(4)股东因素(追求稳定收入、规避风险;担心控制权的稀释;规避所得税)

4、股利政策的类型

(1)剩余股利政策

(2)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3)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5、股利支付方式与发放程序

(1)股利支付方式:

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债权股利(我国法律规定前2种方式)

(2)股利的发放程序:

先由董事会提出分配预案,然后提交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再向股东宣布发放股利的方案,并确定股权登记日、除息日和股利发放日。

 

七、营运资本管理

(一)资产组合

1、资产组合的影响因素:

风险与报酬的权衡、行业差异、生产方式、企业规模。

2、企业资产组合策略:

(1)适中的资产组合策略

(1)保守的资产组合策略(3)冒险的资产组合策略

(二)筹资组合(企业资本总额中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各自所占的比例)

1、影响筹资组合的因素:

风险与成本的权衡、行业差异、经营规模、利率状况

2、企业筹资组合策略:

(1)配合型融资政策

(2)机进行融资政策

(3)稳健性融资政策

(三)现金管理

1、现金持有目的:

(1)满足交易性需要

(2)预防性需要

(3)投机性需要

2、现金管理目标:

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在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及偿债的前提下,将现金余额降到足以维持企业营运的最低水平,并利用暂时闲置的现金获取最大收益。

3、现金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

(1)统收统支模式

(2)拨付备用金模式(3)设立结算中心模式(4)财务公司模式

(四)应收账款管理

1、应收账款的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应收账款坏账成本)

(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金成本率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1-筹资费用率)】*100%

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债券票面利率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100%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变动成本率,也叫补偿率,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账期

信用成本后收益=预计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包括:

现金折扣、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收账费用)

(2)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包括:

①调查顾客信用情况的费用

②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

③账簿的记录费用

④收账费用

⑤其他费用

2、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实现信用销售的功能与相应成本的平衡。

3、客户资信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5C)

(1)信用品质

(2)偿付能力(3)资本(4)抵押品(5)经济条件

4、典型的信用条件包括:

信用期限、现金折扣期、现金折扣率

(五)存货管理

1、存货的成本

(1)进货成本

(2)储存成本

2、经济订货批量:

指在一定时期储存成本和进货费用总和最低的采购批量。

(A——全年需求量Q——每批订货量F——每批订货成本C——每件年储存成本)

(1)订货批数=A/Q

(2)平均库存量=Q/2

(3)全年相关订货成本=F*A/Q

(4)全年相关储存总成本=C*Q/2

(5)全年相关总成本(T)=F*A/Q+C*Q/2

(6)经济订货批量(Q)=(2AF/C)-2

(7)经济订货批数(A/Q)=(AC/2F)-2

3、存货分类的标准:

(1)金额标准

(2)品种数量标准

(六)短期银行存款

1、信用借款:

临时性借款、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