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理论试题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8366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理论试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理论试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理论试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理论试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理论试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理论试题题库.docx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理论试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理论试题题库.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理论试题题库.docx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理论试题题库

一、填空题

1.UNIX系统是①操作系统,DOS系统是②操作系统。

【答案】①分时(或多用户、多任务),②单用户(或单用户、单任务)

2.进程的静态描述由三部分组成:

①、②和③。

【答案】①PCB、②程序部分、③相关的数据结构集

【解析】PCB是系统感知进程的唯一实体。

进程的程序部分描述了进程所要完成的功能,而数据结构集是程序在执行时必不可少的工作区和操作对象。

后两部分是进程完成所需功能的物质基础。

3.进程存在的标志是。

【答案】进程控制块PCB

【解析】系统根据PCB感知进程的存在和通过PCB中所包含的各项变量的变化,掌握进程所处的状态以达到控制进程活动的目的。

6.进程被创建后,最初处于①状态,然后经②选中后进入③状态。

【答案】①就绪,②进程调度程序,③运行

【解析】进程的从无到有,从存在到消亡是由进程创建原语和撤消原语完成的。

被创建的进程最初处于就绪状态,即该进程获得了除处理机以外的所有资源,处于准备执行的状态;从就绪状态到运行状态的转换是由进程调度程序来完成的。

10.对磁盘上一个物理块的访问要提供三个参数,分别是①,②和

③。

【答案】①柱面号、②磁头号、③扇区号

【解析】对磁盘上一个物理块的访问要提供:

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三个参数,磁盘驱动器可按参数完成对物理块的定位。

11.文件的物理存储结构有三种方式,即①,②和③。

【答案】①顺序文件、②链接文件、③索引文件

【解析】顺序文件、链接文件适合顺序访问,而索引文件既适合顺序访问又适合随机访问。

16.死锁产生的原因是①和②。

【答案】①系统资源不足、②进程推进路径非法

【解析】死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的资源不足而引发了并发进程之间的资源竞争。

由于资源总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为所有要求资源的进程无限地提供资源。

而另一个原因是操作系统应用的动态分配系统各种资源的策略不当,造成并发进程联合推进的路径进入进程相互封锁的危险区。

所以,采用适当的资源分配算法,来达到消除死锁的目的是操作系统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17.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①、②、③、④。

【答案】①互斥条件、②非抢占条件、③占有且等待资源条件、④循环等待条件

【解析】

互斥条件:

进程对它所需的资源进行排它性控制,即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为一进程所独占。

非抢占条件:

进程所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毕之前,不能被其它进程强行夺走,即只能由获得资源的进程自己释放。

占有且等待资源条件:

进程每次申请它所需的一部分资源,在等待新资源的同时,继续占有已分配到的资源,

循环等待条件:

存在一进程循环链,链中每一个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同时被下一个进程所请求。

18.DOS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

【答案】单用户单任务

DOS操作系统是用户与PC机之间的接口,用户编写的应用程序都必须由DOS装到计算机的中,才能执行。

28.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①、②和③三个阶段。

答案:

①人工管理②文件系统②数据库系统

29.数据库系统一般是由①、②、③、④和⑤组成。

答案:

①硬件系统②数据库集合③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

④数据库管理员⑤用户

3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①、②、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维护等4个方面。

答案:

①数据定义功能②数据操纵功能

35.数据库语言包括①和②两大部分,前者负责描述和定义数据库的各种特性,后者用于说明对数据进行的各种操作。

答案:

①数据描述语言②数据操纵语言

39.由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

答案:

数据库管理员

42.数据独立性又可分为①和②。

答案:

①逻辑数据独立性②物理数据独立性

45.根据数据模型的应用目的不同,数据模型分为①和②。

答案:

①概念模型②数据模型

46.数据模型是由①、②和③三部分组成的。

答案:

①数据结构②数据操作③完整性约束

47.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分为①塑、②和③。

答案:

①层次模型②网状模型②关系模型

56.关系数据库是采用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答案:

关系模型

57.数据描述语言的作用是。

答案:

定义数据库

58.数据库体系结构按照①、②和③三级结构进行组织。

答案:

①模式②外模式③内模式

59.外模式是的子集。

答案:

模式

61.现实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经过思维加工成数据,这一过程要经过三个领域,依次是①、②和③。

答案:

①现实世界②信息世界③计算机世界(或数据世界)

62.实体之间的联系可抽象为三类,它们是①、②和③。

答案:

①1∶1②1∶m②m∶n

63.数据冗余可能导致的问题有①和②。

答案:

①浪费存储空间及修改麻烦②潜在的数据不一致性

65.SQL是。

答案:

结构化查询语言

66.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①、②、③和④。

答案:

①定义数据库②定义基本表③定义视图④定义索引

67.视图是一个虚表,它是从①中导出的表。

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②,不存放视图的③。

答案:

①一个或几个基本表②定义③视图对应的数据

69.设有如下关系表R:

R(No,NAME,SEX,AGE,CLASS)

主关键字是NO

其中NO为学号,NAME为姓名,SEX为性别,AGE为年龄,CLASS为班号。

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SQL语句。

①插入一个记录(25,“李明”,“男”,21,“95031”);。

②插入“95031”班学号为30、姓名为“郑和”的学生记录;。

③将学号为10的学生姓名改为“王华”;。

④将所有“95101”班号改为“95091”;。

⑤删除学号为20的学生记录;。

⑥删除姓“王”的学生记录;。

答案:

①INSERTINTORVALUES(25,“李明”,“男”,21,“95031”)

②INSERTINTOR(NO,NAME,CLASS)VALUES(30,“郑和”,“95031”)

③UPDATERSETNAME=“王华”WHERENO=10

④UPDATERSETCLASS=“95091”WHERECLASS=“95101”

⑤DELETEFROMRWHERENO=20

⑥DELETEFROMRWHERENAMELIKE“王%”

70.关系规范化的目的是。

答案:

控制冗余,避免插入和删除异常,从而增强数据库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71.E-R数据模型一般在数据库设计的阶段使用。

答案:

概念设计

73.数据库设计的几个步骤是。

答案:

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编码和调试

82.软件结构是以模块为基础而组成的一种控制层次结构。

83.在结构化分析中,用于描述加工逻辑的主要工具有三种,即:

结构化语言、判定表、

判定树。

二、单选题

1、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一般指主存储器和( C )

  A、累加器 B、寄存器  C、辅助存储器 D、鼠标器

2、下列逻辑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D )

  A、1·0=1 B、0·1=1  C、1+0=0 D、1+1=1

3、动态RAM的特点是(C )

  A、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存储单元内容

  B、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访存地址

  C、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刷新

  D、每次读出后需要刷新

4、操作系统是一种_______。

C

A.应用软件                B.实用软件

C.系统软件                D.编译软件

5、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功能是_______。

D

A.运算器管理、控制器管理、内存储器管理和外存储器管理

B.CPU管理、主机管理、中断管理和外部设备管理

C.用户管理、主机管理、程序管理和设备管理

D.CPU管理、内存储器管理、设备和文件管理

6.下列四个操作系统中,是分时系统的为。

(A)CP/M(B)MS-DOS

(C)UNIX(D)WINDOWSNT

【答案】(C)

【解析】UNIX系统是一个分时操作系统。

9.DOS操作系统主要的功能是。

(A)文件管理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

(C)作业管理程序(D)打印管理程序

【答案】(A)

【解析】从资源的角度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一个资源管理系统,DOS操作系统是PC机上配备的操作系统,主要是文件管理系统。

10.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A)把源程序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

(B)实现计算机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

(C)完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转换

(D)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程序的执行

【答案】(D)

【解析】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软件、硬件资源,它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好的接口。

11.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时,,响应时间越长。

(A)内存越多(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D)用户数越少

【答案】(B)

【解析】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T可以表达为:

T≈QxN,其中Q是时间片,而N是用户数。

当时间片一定,用户数越多(即N越大),T就越大。

12.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一是并行性,另一是。

(A)动态性(B)交互性

(C)共享性(D)制约性

【答案】(C)

【解析】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一是并行性,另一是共享性。

所谓共享性是指系统中的所有进程共享系统资源,包括:

处理机、内存、设备、文件等资源。

14.多道批处理系统最显着的特点是。

(A)成批的处理用户作业(B)作业是通过读卡机进入系统的

(C)用户和作业间没有交互作用(D)(A)和(B)

【答案】(C)

【解析】用户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是通过提交作业说明书来表达、描述作业运行方式的。

16.进程调度是从选择一个进程投入运行。

(A)就绪队列(B)等待队列

(C)作业后备队列(D)提交队列

【答案】(A)

【解析】处于就绪队列的进程是获得了除处理机以外的所有资源处于准备执行的状态。

进程调度就是负责从就绪队列中挑选进程投入运行。

17.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A)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越小,响应时间越长

(B)多道程序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提高CPU及其它资源的利用率

(C)飞机票计票系统是分时系统

(D)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而程序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实体

【答案】(B)

【解析】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T≈nq,n是用户数目,而q是时间片。

当在用户数目一定的情况下,时间片越小,响应时间越短。

因此,选项(A)错误。

在单道程序环境中,系统的全部资源为一个作业所独占,如果该作业在进行输入或输出时,CPU仍然被它所占有,处于等待状态。

由于CPU与外设处理速度上的差异,如果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当某个作业输入或输出时,CPU就可处理其他的作业,其它资源也是类似的。

选项(B)正确。

飞机票订票系统是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所以,选项(C)错误。

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也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实体。

而进程的程序部分描述了进程所要完成的功能。

选项(D)错误。

19.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

(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D)动态和静态特征

【答案】(D)

【解析】程序是指令的集合,而进程是可以和其它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程序可以作为资料长期保存,而进程有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20.进程被创建后即进入排队。

(A)阻塞队列(B)就绪队列

(C)缓冲队列(D)运行队列

【答案】(B)

【解析】进程创建后,按就绪队列的排列顺序插入其中,等待进程调度程序的调度。

21.虚拟存储器是。

(A)可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设备

(B)容量扩大了的主存实际空间

(C)通过SPOOLING技术实现的

(D)可以容纳总和超过主存容量的多个作业同时运行的一个地址空间

【答案】(D)

【解析】因为虚拟存储器技术实际上就是将内存和外存统一管理,虚拟存储器的容量取决于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和外存容量。

22.在请求分页系统中,LRU算法是指。

(A)最早进入内存的页先淘汰

(B)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页先淘汰

(C)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先淘汰

(D)以后再也不用的页先淘汰

【答案】(B)

【解析】有的也将LRU称为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的置换算法,根据一个作业在执行过程中过去的页面踪迹来推测未来的行为。

该算法的思想是当需要淘汰一页时,选择离当前时间最近的一段时间最久没有使用过的页先淘汰,它认为过去一段时间里不曾被访问过的页,在最近的将来可能也不再会被访问。

23.在文件系统中,用户以方式直接使用外存。

(A)逻辑地址(B)物理地址

(C)名字空间(D)虚拟地址

【答案】(C)

【解析】用户给出文件名,文件系统根据文件名找到在外存的地址。

27.CPU与通道可以并行执行,并通过实现彼此之间的通讯和同步。

(A)I/O指令(B)I/O中断

(C)I/O指令和I/O中断(D)操作员

【答案】(C)

29.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A)在设备I/O中引入缓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节省内存

(B)指令中的地址结构和外存容量是决定虚存作业地址空间的两个因素

(C)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被唤醒后,可直接进入运行状态

(D)在请求页式管理中,FIFO置换算法的内存利用率是较高的

【答案】(B)

【解析】在设备I/O中引入缓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缓解CPU与1/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状况。

因此,叙述(A)是错误的。

虚存系统中,机器指令的地址结构和外存容量是决定作业地址空间大小的两个因素,因此叙述(B)正确。

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被唤醒后,是被放入就绪队列,是否投入运行要由进程调度算法来决定。

叙述(C)错误。

由于FIFO算法是基于CPU按线性顺序访问地址空间这一假设,而事实上,许多时候,CPU不是按线性顺序访问地址空间的,所以,它的内存利用率并不很好。

故叙述(D)错误。

30.作业在系统中存在与否的唯一标志是。

(A)源程序(B)作业说明书

(C)作业控制块(D)目的程序

【答案】(C)

【解析】系统是根据作业控制块JCB来感知作业的存在的。

31、线性表若是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D)。

A必须是连续的

B?

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

连续或不连续都可以

32、数据结构的定义为(D,S),其中D是(B)的集合。

A算法B数据元素C数据操作D逻辑结构

33、算法分析的目的是(A)。

A?

?

?

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

?

?

研究算法中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

?

?

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

?

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37.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A)。

A.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B.都是先进后出

C.都是先进先出

D.没有共同点

38.用链接方式存储的队列,在进行插入运算时(D).

A.仅修改头指针 B.头、尾指针都要修改

C.仅修改尾指针D.头、尾指针可能都要修改

39.以下数据结构中哪一个是非线性结构?

(D)

A.队列  B.栈C.线性表  D.二叉树

40.树最适合用来表示(C)。

A.有序数据元素B.无序数据元素

C.元素之间具有分支层次关系的数据D.元素之间无联系的数据

41.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B)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C)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

(D)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

43.设一棵二叉树的深度为k,则该二叉树中最多有(D)个结点。

(A)2k-1(B)2k(C)2k-1(D)2k-1

44.设某无向图中有n个顶点e条边,则该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为(D)。

(A)n(B)e(C)2n(D)2e

45.数据的最小单位是(A)。

(A)数据项(B)数据类型(C)数据元素(D)数据变量

46.函数substr(“DATASTRUCTURE”,5,9)的返回值为(A)。

(A)“STRUCTURE”(B)“DATA”

(C)“ASTRUCTUR”(D)“DATASTRUCTURE”

47.字符串的长度是指(C)。

(A)串中不同字符的个数(B)串中不同字母的个数

(C)串中所含字符的个数(D)串中不同数字的个数

48.两个字符串相等的充要条件是(C)。

(A)两个字符串的长度相等(B)两个字符串中对应位置上的字符相等

(C)同时具备(A)和(B)两个条件(D)以上答案都不对

49.队列是一种(A)的线性表。

(A)先进先出(B)先进后出(C)只能插入(D)只能删除

50.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

答案:

A

51.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答案:

B

5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B.E-R图

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

答案:

A

56.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答案:

A

57.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结构答案:

B

59.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答案:

C

60.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答案:

D

6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

答案:

B

62.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答案:

A

63.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中只存在数据项之间的联系

B.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存在联系

C.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无联系,记录之间存在联系

D.数据库的数据项之间和记录之间都不存在联系

答案:

B

68.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DBS包括DB和DBMS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答案:

A

69.可以减少相同数据重复存储的现象。

A.记录B.字段C.文件D.数据库

答案:

D

70.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数据冗余

答案:

D

7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A.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B.一组硬件

C.一组软件D.既有硬件,也有软件

答案:

C

7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A.数学软件B.应用软件

C.计算机辅助设计D.系统软件

答案:

D

75.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称为。

A.数据库模式描述语言B.数据库子语言

C.数据操纵语言D.数据结构语言

答案:

A

76.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A.网络系统B.数据库系统

C.操作系统D.数据库

答案:

D

78.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数据独立、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和加强了数据保护。

A.数据共享B.数据存储C.数据应用D.数据保密

答案:

A

82.数据的管理方法主要有。

A.批处理和文件系统B.文件系统和分布式系统

C.分布式系统和批处理D.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

答案:

D

83.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能够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还能管理其他类型的数据

D.文件系统只能用于小型、微型机,而数据库系统还能用于大型机

答案:

B

84.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这种功能称为。

A.数据定义功能B.数据管理功能

C.数据操纵功能D.数据控制功能

答案:

C

85.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A.操作系统的一部分B.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C.一种编译程序D.一种操作系统

答案:

B

86.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答案:

B

89.应用数据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解决保密问题

B.解决数据完整性问题

C.共享数据问题

D.解决数据量大的问题

答案:

C

90.数据库应用系统包括。

A.数据库语言、数据库B.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程序

C.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

B

91.实体是信息世界中的术语,与之对应的数据库术语为。

A.文件B.数据库C.字段D.记录

答案:

D

93.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大型、中型和小型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