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8328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1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湖南省良种油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建设依据与建设规模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五章 市场分析

第六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七章 项目建设规划与实施进度

第八章 项目首期建设方案

第九章 项目投资概算与经济效益评价

第十章项目建设的社会意义与社会效益

第一章  总  论

项目背景:

   本项目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中“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选育”的计划安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政府支农投资指南”的规划安排,大力开展利用干果核心种质构建技术,品质形成遗传因素控制技术,亲本选择与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聚合早实性、丰产性、果实品质、抗逆、抗病、果仁品质、抗倒春寒等性状基因,选育菜用、加工等为目标的优质多抗木本油茶专用新品种;及要实现的研究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为:

选育高产油茶新品种25个,建立良种资源圃基地10000亩,新建设良种林200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200万亩。

新品种产量比主栽品种提高30~50%;建立油茶基因库1处;结果年龄提前3~5年。

申报获得2~3项发明专利,在长沙高新开发区建设年产10000吨高品质茶油冷榨生产线2条的要求而进行项目建设的。

  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湖南又是全国油茶中心产区。

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做好油茶产业开发这篇文章,变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三农”问题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油茶树全身是宝。

一次栽种多年收益。

种植油茶树既能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也可帮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生态型、观光型林业经济。

茶油色泽金黄,清香宜人,营养丰富;茶粕深加工潜力很大,综合利用价值高;油茶花开冬秋,花期长达数月,花蜜浓香;油茶树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苛刻,荒山僻壤、丘陵闲散地均可种植,这些都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发展我国油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名称

湖南省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与茶油深加工项目建设

项目负责人

项目总负责人:

贺志弘

技术总负责人:

贺志弘

深加工

深加工

 

第二章  项目建设依据与建设规模

项目立项条件:

  项目基地建设地为湖南省安化县,安化位于湘中,雪峰山北部,南北边际以高山大系与邻县分界,资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县,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黑茶、油茶、油桐的三大品产区。

其山貌地势,南北两边高耸,逐向资江递降,似一槽型。

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县毗邻;西与溆浦、沅陵县交界;北与桃源、常德相连,县辖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第三大县,建县至今已有930余年历史。

安化县辖12个乡,17个镇,1个建镇试验区,共1180个村(居委)。

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2002年年末实有耕地面积63万亩,其中水田34万亩,旱土29万亩。

县内成土母岩较为复杂,以砂页岩和变质岩为主,次为石灰岩和砂砾岩,以及少量花岗岩,形成成土母质种类多,因而形成土壤种类亦较多。

共有8个土类,18个亚类,67个土属,218个土种。

安化地处中亚热带北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点是:

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季明显,严寒期短,生长季节长。

县内年均日照时数为1355.9小时,2月最少,平均为55.5小时;7月最多,平均为217.7小时。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96.41千卡/cm2,7月最多,为13.5千卡/cm2;12月最少,为4.76千卡/cm2。

年平均气温16.6℃,最高38.3℃,最低-3.9℃;无霜期一般为274天左右。

年降雨量为1539.3毫米。

安化县境辽阔,地形复杂,物种繁浩,植被群落终年常绿。

其结构可分乔木、灌木和草木三个层次。

全县有木本植物103科,388属,1022种,其中优良乡土树种有250余种。

森林资源中的林地有606.2万余亩,经济林中现有油茶林2.4万公顷,占经济林总面积的48.3%。

为全国37个油茶林大县之一。

油茶作为一种木本植物油料,在安化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具备适宜的生产栽培条件,安化地域较广,且以山地为主,成土母质主要为板页岩风化物,占71.1%。

风化物质地较为粗厚而偏粘,含养分较丰,呈酸性或弱酸性。

森林覆盖率为57%。

安化地处东亚季风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特点。

历年(1955~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16.2℃,与1955~1985年平均数吻合。

一年之中,1月份最冷,极端最低气温-11.3℃,7月份最热,极端最高气温41.8℃。

年平均无霜期275天、日照1335.8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1706.1毫米,较1955~1985年平均数多33.2毫米。

雨水60%集中在4-7月。

不同地域雨量相差很大:

洞市—竹溪坡—熊家山一带多至1817~1851毫米,而清塘—黄柏界一带少至1414~1428毫米。

  安化县是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省重点林区县;1994年国务院确定安化为“八七扶贫攻坚”重点县。

  湖南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位于安化县江南镇,基地首期建设占地面积5000亩。

江南镇是历史上的传统油茶产区,连片或非连片油茶林目前尚有13073亩。

江南镇位于S308省道旁,向东连接洛湛高速、向西连接常张高速、长张高速、向南连接京珠、上瑞、二广高速,交通发达。

项目建设依据

(1)资源分布广泛,并着手建设原料生产基地;

(2)产品性能独特,市场前景看好;

(3)基地建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建设条件良好;

(4)符合国家产业要求。

项目资源量及分布 

  湖南省是油茶的最集中栽培区,油茶栽培面积一直居全国之首。

1935年1024万亩,1949年1958年1500万亩,上个世纪70-80年代,面积最多时达到2400万亩,近10多年来,由于林业结整,加上自然演替,油茶林面积有所减少。

1997年二类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油茶林面积1997万亩新调查统计,全省现有油茶林面积1770万亩,虽比10年前减少近200万亩,仍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之一。

全省122个县市区,除安乡、南县两个纯湖区县外,其余县(市、区)都有集中成片分布10—20万亩的县16个,占全国130个县的12.3%;20一30万亩的县12个,占全国56个县的2l.4%;上的县21个,占全国50个县的42%。

最多的耒阳市油茶林面积达到120万亩,居全国县(市)栽培位。

项目育种前期资源 

 广义上的油茶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的栽培经营面积的总称。

山茶属(Camellia)是山茶科中最大的属,目前已知的有238种,其中种子含油率高达40%剀多种。

以普通油茶(C.oleiferaA)分布最为广泛,其它如滇山茶(C.reticulata)、浙江红花油:

chekangoleosa)、攸县油茶(C.yuhsiensis)、小果油茶(C.meiocarpa)、越南油茶(C.vietna)和红山茶(C.japonica)、栓壳红山茶(C.phellocapsa)和广宁红山茶(C.semiserrata)等在的地方有很好的栽培面积。

湖南省主要是以普通油茶、小果油茶等为主,占现有栽培面积的95:

其它如攸县油茶、浙江红山茶、栓壳红山茶(茶陵红花油茶)、溆浦大红山茶、短柱茶等在不f一定量的分布,但缺少成片栽培,所以产量上很少统计。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油茶良种选育工作首先从我省广泛开展起来。

从生产、资源和品种开始,进行优树选择、农家品种和优良类型的评选、优良家系的鉴定、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穗圃营建、优良无性系的鉴定等,先后完成科研成果18个,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个,省三等奖10多个,选育出永兴中苞红球等优良农家品种8个,优良家系6个,优良杂交组合5个,“系列优良无性系94个,良种增益提高15~60%以上,比自然林增产6~9倍,显示了很好的丰产潜省林业科学院是较早开展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的单位之一,完成的成果“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生物学特性”1991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被列为国家科技步重点推广内容,大大油茶优良无性系研究的深入开展与推广应用。

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的优良杂交组合遗传增益更性更强,经济收益期更长,而且造林用苗成本比无性系嫁接苗降低一半以上。

湖南省林业科学所的成果“油茶优良杂交组合、家系和无性系选育及其群体产量性状的研究”2003年通过国家织的成果鉴定,成果居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2004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先后在32县(市)建立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和示范林238为生产应用提供优良种源。

湖南省林科所1987年在攸县新市面上油茶场进行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林,1991年平均亩产油40.5kg。

中南林学院和湖南省零陵地区林科所利用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于1986年造林127亩,造林后3~4年开始挂果,1990年亩产油3.36公斤,第五年就超过原有老材到1994年(9年生)亩产油31.81公斤。

项目建设规模 

 该基地集分为种子园、采穗圃、良种繁育圃、实验区、示范区五大功能区于一体,主要繁育高品质油茶良种。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油茶良种。

  种子园建设规模为300亩,采穗圃建设为1200亩,良种繁育圃建设规模为3000亩、实验区及示范区建设规模各为5000亩。

合计建设规模为9500亩。

总投资概算为9500万元,分三期投入。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湖南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建设是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需要。

湖南是全国生态农业大省,油茶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面积、良种选育技术方面都位列全国的首位。

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是生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天然场所,油茶林比较适宜粗放管理,可不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在未被污染的环境中生产的山茶油是一种有机绿色食品,发展山茶油产业是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

同时,山茶油产业与湖南省的旅游业相互渗透,山茶油可丰富我省的旅游食品市场,冬季连片的山茶花盛开的美景能吸引大量游人驻足观光。

  山茶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1%,食后易消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是21世纪人们普遍追求的高级食用油。

目前,我省茶油产量从20世纪80年代5.6万吨,90年代5.8万吨发展到现在的年产油均在7万吨以上,约占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其中2002年产油7.6万吨,2003年达到8.9万吨。

   但是,按2003年产量计算,全省亩平产油5.03kg。

油茶总体产量仍处于很低的水平。

就油茶的产值来说,按每公斤20元销售价计算,全省茶油年产值17.8亿元。

加上35万吨茶枯,60多万吨茶壳的用,我省油茶产业产值为20亿元左右。

第四章 项目建设可行性

1、良种资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1986年选育出“亚1”等3个优良家系,其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冠副、枝下高、分枝角度和分枝数等遗传力均在55%以上。

湖南郴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通过8a品比试验研究,选育出的优良家系“71-2”,平均产油量达1187.55kg/h㎡,比参试的其它4个家系平均增产32.6%;主要经济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种仁含油率为86.59%。

湖南林业科学院选育出“湘5”“湘7”和“湘9”3个优良家系,平均产油552.0~592.5kg/h㎡,已在湖南省衡东县和福建省福安市等地推广应用;2004年该院又选育出“XLJ2”和“XLC14”2个优良家系,产油量分别为512.20kg/h㎡和490.98kg/h㎡,分别比对照增产38.5%和32.8%。

  在油茶优树选择的基础上,现在茶油优良无性系已成为我国油茶生产上最重要的良种资源,湖南省林业科学院1987年在湖南省攸县新市镇面上油茶场建立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换冠中试林,1991年平均产油607.5kg/h㎡。

中南林学院和湖南省醴陵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于1986年造林85kg/h㎡,造林后3~4a开始挂果,1990年产油70.4kg/h㎡,第5年就超过原有老林的产量,第9年产油量达477.15kg/h㎡,应用并且表现良好。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开始了油茶杂交育种的研究、选育的“XLH13”等5个优良杂交组合;产油量为450.76~660.65kg/h㎡,分别对照增产37.0%~100.8%。

入选的5个优良杂交组合子代产油平均值比参试的自交组合子代产油平均值167.6kg/h㎡增产207.7%。

  油茶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油量。

建立相应的良种繁育基地和采穗圃,使这些资源在油茶良种推广中发挥显著的经济效益,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因此,本项目将着力实施良种基地的建设。

2、当前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呈现的机遇

①入世以来,我国油料作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但对油茶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因为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且含维生素A和E,耐贮藏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症,是绿色保健食用油,为高级食用油。

由于油茶病虫害少,且生长于低丘岗地,基本不受环境污染,是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东方橄榄油”。

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茶油情有独钟,,在日本,油茶的价格是菜油的7.5倍,目前油茶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前景广阔。

②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强我国油茶工程的发展力度。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③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

我国广大南方地区,人均耕地很少,但宜林荒山、荒地却较多,且大多是低缓的丘陵,区域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发展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

由于油茶林对自然灾害有咬强的抵抗力,且不与粮、棉等其它农作物争地,因此,这在发展我省地方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④湖南油茶深加工企业对茶油产品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茶油市场的需求,“公司+农户连基地”现代企业模式的延伸,这些都为我国油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平台和产业链的延伸。

3、我国油茶产业化的机遇与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包括湖南省都存在着一些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

如林地权属仍然不清,变动异常;投入少、基地小、辐射环强、品牌不响,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发展缓慢,尚没有形成油茶产业链等。

特别是在技术层面上,传统的林业经营思想严重,对油茶本身的生理及生态特性缺乏了解,良种推广潜力产业化低下。

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在我国,二类油茶林的面积占到了68.2%,有的地方甚至占到了80%以上,现存的绝大多数油茶林是实生世袭林,基本上是百年以上的祖宗林。

由于绝大部分是源于未经选择的集团种和实生子代林,株间产量差别很大。

调查研究表明,在同一林分中,丰产株年产果可达50kg以上,而低产株却只有0.5~1.0kg,甚至颗粒无收。

从整个油茶林分结构看,低产林的改造是当务之急。

而良种的问题是改造低产油茶林的关键,是优中之优,重中之重的问题。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对良种的作用,特别是无性系造林的效益已经达成共识。

但各地建立的油茶高产无性系中心采穗圃和种子园由于经费问题大多数已经多年荒芜,甚至已经不存在了。

由于受采穗圃面积和穗条产量的限制,在较长时期内难以保证上对良种苗木的需求。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可以直到全局性的带动和影响作用。

4、我省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省是其中主要集中地之一。

它适应性广,能耐干旱贫瘠土壤,在我省丘岗山地是其他经常林无法取代的主要绿化树种和重要油料资源。

  在我省,油茶林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自然实生繁殖,粗放经营,大面积产量很低。

为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我省自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进行无性系油茶优良品种选育。

目前我省已经选育出来的主要优良品种有:

 永兴中苞红球,4年平均亩产油30.8kg,比霜降籽增产41.56%,品种适应性较广,在中北亚热带表现较好。

 巴陵籽,又称五粒籽,属寒露籽类型,3年平均亩产油28.93kg,比普通霜降籽增产53.3~95.9%,适应于湘北、湘中及省内大部分寒露籽主产区。

 衡东大桃,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与衡东县林业局共同选育完成。

果大桃形,果实高产稳产,造林后一般3年开花,4年后有一定的产量。

8-10年进入盛果期,亩产油10kg以上。

适应性较广,在长江以南的湘、赣、浙、桂、闵、粤以及云贵高原等均有栽培。

 珠山红花,属寒露籽类型,造林后6~9年平均亩产油18.9kg,比对照高20.4%,并具有早实丰产的特点。

适应于湘南地区。

  除此之外,尚有部份其他的品种亦属于国内含油量较高的品种,如攸县油茶、小果油茶、平江短柱茶和溆浦大红山等。

  但上述品种无论从量和质等方面来比较的话都无法与优良无性系品种比较。

从90年代开始我省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选育出了以下优良品种:

油茶优良无性系是经过优树选择、采穗圃观测和品比试验程序选育出来的;采用无性系繁殖能充分保持亲本无良性状,具有早实、丰产和稳产的特点。

现已成为我省油茶生产上最重要的良种。

油茶良种选育展望 

  1953年,英国科学家Watson和Crick对DNA双螺旋结果的发现及生物技术的崛起,是很多有识之士看到了21世纪讲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是当今生物科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前沿科学。

随着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开展油茶生物技术育种,通过分子标记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分子标记选择育种和目标基因的定位和克隆,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筛选和研究油茶抗性基因及表达机理,培育转基因抗虫、抗病新品种,通过研究油茶油脂形成过程中控制脂肪酸脱氢酶的基因以表达培育高油酸和高亚油酸新品种,提高油茶含油率和优化油脂质量;实现油茶生物技术定向培育高产、优质和高抗新品种,为油茶育种拓宽了新的研究领域。

油茶良种推广应用的现状和趋势

   我省食用油年人均9kg,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人均20~30kg还有很大差距。

而且以菜油为主,菜油中有高含量芥酸,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

我省每年用于种植油菜籽的土地面积都在几百万亩以上(1990年达到937.9万亩),占我省耕地面积的15%~20%,如果继续增加种植面积会给土地和劳动力带来更大的压力。

充分利用我省现有油茶资源,走食用油料木本化的道路势在必然。

但是,目前我省油茶生产经营水平普遍偏低,良种化比例不高,要想提高油茶产量,必须加快我省油茶生产良种化步伐。

油茶良种推广及应用

   我省油茶面积虽然大,但长期以来粗放经营,品种良秀不齐;林分长期的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有多次萌芽林;植株密度希密不匀,林相结构极不合理,造成大面积单产很低,平均每亩年产油3-5kg。

   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是在80年代初期以后开展的,特别是联合国援助实施的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后,通过采用优良家系、优树种子和优树无性系育苗实施更新造林,开始了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给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如在永兴、常宁和耒阳三县共改造9万亩,改造前的1983-1985三年平均亩产油3.36kg,而改造后1986-1989四年平均亩产油12.44kg;衡东县的4000亩低改林从改造前的平均亩产油4.2kg提高到1988-1989年平均亩产油23.2kg。

这些为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而且在国家林业部和省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工程的实施推动下,目前我省完成100多万亩油茶林的良种化改造。

油茶产业发展的缺失与严重的后继无林。

   据统计,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34%。

油茶良种推广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但从我省的油茶面积和人均食用油水平来看,则仍有很大差距。

100万亩良种油茶林仅占我省油茶面积的5%。

食用油料木本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良种种源不足

  虽然现在以选育出一批农家品种、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但远未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优良无性系虽然在各主要产区县建立了采穗圃,但绝大多数未进行区域性试验,生产应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一些采穗圃由于苗木基地建设未能及时跟上,疏于后期管理,老化和衰退现象相当普遍。

所以目前很多产区县都必须从外地调进造林用苗。

良种苗成本较高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是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嫁接和管理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造成苗木出圃率不稳定,一般只达50%~60%,造成苗木成本相对实生苗要高1-2倍以上。

增加了造林成本,阻碍了优良无性系的推广应用。

   品种良种混栽

  油茶良种必须要有配套的管理技术措施才能获得高产,目前良种苗造林很多仍沿用随便挖个洞一埋了事的传统方式,没有进行必要的造林规划,苗木生长不良等,影响了良种苗木增产潜力的发挥。

   所以,在开展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良的同时,应在油茶优良无性系基础上开展杂交育种、优良家系的多世代选择等多方位多渠道育种。

同时,还应适当增加对寒露籽油茶的选育工作,以满足一部分寒露籽产区的需要。

并着手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的探索工作,为定向培育高产优质高抗油茶新品种作好必要的准备。

第五章  市场分析

一、油茶产品市场分析

①国内市场分析

  1)我国油料生产分析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生长,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可料作物范围越来越大,因而国内食用油产品极为丰富,划本作物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还有新开发出来的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等,等:

木本植物有油棕、桃油等。

  我国国内油料年生产量约4000~5000万吨,主要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约占80%,但大豆绝是作为粮食,用于榨取食用油的不足一半,所以表中数据大豆榨油约150万吨左右。

从表中也可内生产的木本油料以油茶为主,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见表1)。

  表1:

国内主要油料生产结构

  油品播种面积(万亩) 总产量(万吨) 折油(万吨) 占当年比例(%)

   菜籽油   10715    1053       402      40.6

   大豆油   13183    1615       382      38.6

   花生油   7517    1495       70.3      7.1

   棉籽油   6276     337       43.8      4.4

   芝麻油   1198     90       36.0      3.6

   茶 油   5500     90       18.0      1.8

  2)我国油料消费分析

   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八五”期间的约4.9公斤(未包括进口数量)提高到了目前的lO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