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8213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docx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docx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导学案全套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驳论文有关知识,理清课文思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章结构严谨、逐层进行论证的方法。

品味辛辣犀利、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学习

重点

理清课文批驳思路,体会驳论文的行文特点。

学习

难点

了解作者批驳的“突破口”及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结合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中一些句段,进行深层理解。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悲观失望的情绪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部分人不断散布悲观论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934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有力地驳斥了这种悲观论调。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文体知识:

杂文就是用文艺性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的文艺性议论文。

其写作特征是“大中取小”,立意则“因小见大”。

它往往把各种表达方式溶为一体。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慨叹(kǎi) 省悟(xǐng) 诓骗(kuāng) 抹杀(mǒ) 

拐弯抹角(mò)玄虚(xuán) 前仆后继(pū)

2.理解词语。

玄虚:

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

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

说谎话骗人。

诓,哄骗。

 

诬蔑:

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怀古伤今:

怀念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事感伤。

 指一种寂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

替老百姓说话。

 

环节二

埋头苦干: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

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三、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

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5):

直接反驳:

失去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6-8):

间接反驳。

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

第四部分(9):

得出结论:

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环节三

一、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树靶子(1-2)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其依据是什么?

对方观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

(一)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二)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三)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批靶子(3-5)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2)鲁迅是怎样直接批驳对方的观点的?

先承认对方论据是事实,然后顺着对方论据分析,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是他信力,而非自信力;求神拜佛则是自欺力,也非自信力,所以他们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这是怎样的批驳方式?

有什么好处?

驳论证。

对方的论据根本推不出敌方的论点,也就是说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出了问题,对方靶子已经摇摇欲坠。

3.立观点(6-8)

(1)鲁迅从正面提出了怎样观点?

其依据是什么(正面立论,间接批驳)  

论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

从古至今有“中国的脊梁”。

第7段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举了“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句话的“中国人”指谁?

 

“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这句话用对比的方法,指出同失掉“自信力”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相反,还有具有“自信力”的革命人民在信心百倍地积极抗战。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你能举出几例吗?

环节三

“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升,李时珍。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岳飞,文天祥。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杜甫,白居易。

“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

 

这几种人是对上文“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具体说明。

这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赞颂,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是中国的支柱,民族的希望。

4.作结论(9)

(1)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地底下”比喻处于地下斗争的各种革命力量。

 

“状元宰相”指的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这句话中“中国人”指谁?

这句话如何理解?

 

“中国人”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中国人民,这句话告诫广大中国人民,不要被一小撮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所迷惑,要看到革命的力量,要看到抗日战争的光明前途。

 

二、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公开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事。

(2)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

“总”含着“一向”的意思。

形象地写出了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表现出国民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洋洋自得的样子,也写出了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

(3)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被摧残”“被抹杀”“消灭”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嚣张。

“总” 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同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4)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只”含有“惟一”的意思,刻画了国民党政府不相信自己,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

“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充分表现了国民党政府沉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些副词尖锐泼辣,极富讽刺意味,刻画出悲观论者的嘴脸。

(5)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诬蔑”斥责对方,肯定了中国存在有自信力的人。

三、探究写法

1.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又破又立。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事实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不能一概而论,加于全体,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

 

环节三

 

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

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

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2.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

 

文章揭露了国民党当局和所谓的“社会名流”的本质,富有嘲讽意味。

“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嘴脸:

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以

息,最后竟至求于泥塑木雕。

三者相互映衬,又从变化中显示出悲观论者精神上的节节败退,可谓入木三分。

环节四

作者针对当时有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

 

(1-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信“地”信“物”

树靶子信国联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一味求神拜佛

(3-5)

直接批驳:

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批靶子观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6-8)

间接批驳

论据:

从古至今都有充满自信的“中国脊梁”

得出结论:

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

(9)

环节五

 

阅读鲁迅的《“友邦惊诧”论》,感受鲁迅杂文的论证艺术和语言艺术。

教学反思

本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通过对驳论文有关知识的介绍和时代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学驳论与立论相结合的写法上,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一步步驳倒对方,并在驳斥谬论的同时提出和论述自己的正面观点。

3.在朗读中让学生品味文章辛辣、尖锐的语言,特别是体会文章在驳斥对方时嘲讽的语言和阐述正面观点时中肯、坚定的语言特色。

18.怀疑与学问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理解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论说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把握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理解“怀疑”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习

重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论说中的作用。

学习

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特点。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古人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发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

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顾颉刚(jié)程颐(yí)虚妄(wàng)步骤(zhòu)懒惰(duò)

启迪(dí)停滞(zhì)折扣(zhé)

2.理解词语。

虚妄:

没有事实根据的。

墨守:

战国时期的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就用“墨守成规”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不攻自破:

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

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辨伪去妄:

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

停滞:

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流俗:

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环节二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

层层深入论证。

 

第一层(3-5):

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第二层(6):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环节三

 

环节三

一、深层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来的。

这种写法,既开门见山提出了论点,同时名言本身也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2.本文分论点是什么?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为了证明论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

(1)事实论据:

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②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③听说“腐草为萤”

④戴震善问的例子

(2)道理论据:

①“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做学问的人首先要善于提出疑问。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存在可疑之处却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还不能算是学过了;治学就一定要善于提出疑问。

③“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

二、探究写法

1.举例论证:

第4自然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第6自然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也很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点,也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

第5自然段又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第6自然段的说理是: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论证了“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正反对比论证

第6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

三、语言赏析

1.本文语言准确、精练。

请划出相应的语句,朗读体会。

2.全班交流。

(1)“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这句话中共有四个“常常”,多次重复使用,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2)“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骤能否前后对换?

为什么?

不能。

因为这三个步骤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辨明正确与错误。

前后顺序不能对换。

环节四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消极方面:

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分论点积极方面:

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环节五

“怀疑”是要有一定根据、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怀疑”。

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请以《也谈怀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教学反思

本文思路清晰,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由学生自主积极动笔读书,圈点批注完成对课文内容和思路的初步自学,探究本文的论点;在教学中创设作者、学生、教师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在质疑和交流中明确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明确怀疑对学问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树立怀疑的学习精神。

19.谈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设问的作用,学习在作文中运用设问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创造意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学习

重点

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学习

难点

培养创造意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学法

指导

默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

2+1=?

3+4=?

(生答)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

2(月)+1(月)=1(季度),3(天)+4(天)=1(周),从这个小练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面对生活里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汲取(jí)渊博(yuān)根深蒂固(dì)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zī)不言而喻(yù)持之以恒(héng)

2.理解词语。

推敲:

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

根深蒂固: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

锲而不舍:

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镂刻。

舍,停止。

不言而喻: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一事无成:

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轻而易举: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环节二

三、整体感知

1.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梳理文章结构。

提出问题(1-3):

设立问题,分析答案,引出观点。

分析问题(4-12):

举例子、讲道理,论证观点。

解决问题(13):

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环节三

一、深层探究

(一)提出论点:

1.作者是怎样提出观点的?

作者以一个问题开头,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们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观点。

2.文章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生动有趣,吸引读者读下去;为后面做了很好的铺垫,显得自然顺畅。

 

3.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

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二)论证观点:

1.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渊博的知识。

②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③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1)举例论证 

A.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B.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2)道理论证:

第5段和第10段。

3.请模仿文中举例论证的方法为作者再补充几个论据。

 

牛顿:

苹果砸头的故事,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

发明锯子,是受小草割手的启发。

 

伽利略:

摆的定律 

黄道婆:

纺织 

瓦特:

蒸气机的发明。

 

(三)得出结论: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1)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环节三

二、语言赏析

找出文中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1)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

这是……”

(2)第4段: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3)第9段:

“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表达效果:

引发读者思考,后两例还起着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

三、探究写法

说说本文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充分利用了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

(2)引用的成语、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逻辑严密。

原则是始终为论点服务。

环节四

文章由一个选择题入手,告诉人们探求事物不要满足于一个答案,一种方法。

并通过阐述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的特点,号召人们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探求新思路,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谈创造性思维

提出观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不放弃探求

使自己学识渊博

分析问题:

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灵活运用新知识

持之以恒的毅力

不断积累知识

总结全文探求新思路

发展小灵感

环节五

作者认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还要锲而不舍地发展灵感。

做到这些,每个人都会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你对这段话中的哪一个观点最感兴趣?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吗?

示例:

我对“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个观点比较认同。

生活中,有许多普通人甚至是残疾人,他们就有不同凡响的创造力。

如南京盲童学校的学生肖毅,刻苦练习写诗,终于出版了诗集《我听见花开的声音》。

张海迪、史铁生都是截瘫病人,他们长期坐在轮椅上,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创造力,都成为了著名作家。

他们正是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而成功的。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不长,内容也不是很深,学生可以读懂。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更多的是学生参与的时间、参与的状态。

注意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东西,把握新的教学资源,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20.创造宣言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确作者就“创造”提出的观点,找出文章的论证线索。

如何围绕观点选择材料。

过程与方法

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鼓舞学生做富有创造之人。

学习

重点

学习运用事例及道理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学习

难点

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生活中,很多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也会丧失自信心。

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