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8055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x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docx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二中、新干二中、吉安县二中、永丰二中、泰和二中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Fe56H1O16S32Zn65Cu64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冰转化为水的过程吸热,因此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故A错误;B.“玉不琢不成器”只是玉的形状改变,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故C错误;D.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则节日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故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了物质变化、焰色反应等的相关知识。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NA

B.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C.1L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

D.某电池的总反应为Fe+2Fe3+=3Fe2+,当有5.6gFe溶解时电路中有0.2mole-通过

【答案】D

【解析】

【详解】A.CH3COOH为弱酸,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小于0.05NA,故A错误;

B.NO和O2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根据方程式知,2molNO与1mol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NO2,但NO2和N2O4之间存在转化,方程式2NO2⇌N2O4,所以产物分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

C.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了守恒n(Na)=n(C),碳元素所有存在形式的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和钠物质的量相同,1L0.1mol/L的NaHCO3溶液中H2CO3、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故C错误;

D.某电池的总反应为Fe+2Fe3+=3Fe2+,Fe由0价升到+2价,转移2个电子,所以5.6gFe即0.1molFe溶解时电路中有0.2mole-通过,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已知:

①Zn(s)+

O2(g)=ZnO(s)ΔH1=-351.1kJ/mol

②Hg(l)+

O2(g)=HgO(s)ΔH2=-90.7kJ/mol

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焓变是(  )

A.-260.4kJ/molB.-254.6kJ/mol

C.-438.9kJ/molD.-441.8kJ/mol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盖斯定律求解。

【详解】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到Zn(s)+HgO(g)=Hg(s)+ZnO(s),则△H3=△H1-△H2=-351.1kJ•mol-1-(-90.7kJ•mol-1)=-260.4 kJ•mol-1,故答案为A。

4.某科研团队研制出“TM﹣LiH(TM表示过渡金属)”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了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NH3的效率,原理示意如下: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状态Ⅰ,吸收能量并有N≡N键发生断裂B.合成NH3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是100%

C.“TM﹣LiH”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HD.生成NH3:

2LiNH+3H2═2LiH+2NH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流程可知氮气与TM-LiH反应生成LiNH,LiNH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和LiH,总反应为2LiNH+3H2═2LiH+2NH3。

【详解】A.状态Ⅰ为氮气生成LiNH的过程,N≡N键发生断裂要吸收能量,故A正确;

B.由流程可知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物只有氨气,原子利用率为100%,故B正确;

C.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降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能改变反应热,故C错误;

D.由状态Ⅲ可知生成NH3:

2LiNH+3H2═2LiH+2NH3,故D正确。

故选C。

5.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

Fe3+、K+、NO3-、SO42-

B.水电离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

Mg2+、Cu2+、SO42-、NO3-

C.0.1mol/LNH4HCO3溶液中:

K+、Na+、NO3-、Cl-

D.0.1mol/LAlCl3溶液中:

K+、NH4+、HCO3-、S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含有Fe3+的溶液呈淡黄色,故A错误;

B.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若存在大量氢氧根,Mg2+、Cu2+会与氢氧根生成沉淀,故B错误;

C.K+、Na+、NO3-、Cl-四种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也不与NH4+或HCO3-反应,故可以共存,故C正确;

D.Al3+会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以及难溶的氢氧化铝,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mol2·L-2,KSP(AgI)=8.3×10-17mol2·L-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

B.向AgCl

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

C.将0.001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先产生AgI沉淀

D.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KSP只于温度有关,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无关,故A错误;B.KSP(AgCl)>KSP(AgI),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物质容易发生,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故B正确;C.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c(Cl-)和c(I-)的大小无法比较,所以Qc也无法知道,无法判断Qc与KSP差别大小,也就无法确定沉淀的先后顺序,故C错误;D.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溶解平衡逆向移动,生成沉淀,c(Ag+)减小,c(Cl-)增大,c(Ag+)<c(Cl-),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

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符合的是()

A.图甲实线、虚线分别表示某可逆反应未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图乙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H<0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C.图丙表示向0.1mol/L的NH4Cl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Cl溶液时,溶液中

随HCl溶液体积变化关系

D.图丁表示常温下向20mLpH=3的醋酸中滴加pH=1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催化剂化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所以正反应速率的虚线在实线的上方,故A错误;

B、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温度相同而压强不同时,两者的平衡常数相同,故B错误;

C、表示向0.1mol/L的NH4Cl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Cl溶液时,氢离子浓度增大,铵根离子浓度也增大,但增加的幅度没有氢离子的浓度增加的大,所以溶液中

随HCl溶液体积增大而增大,故C正确;

D.当氢氧化钠体积为20ml时,得到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以醋酸的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所以a<7,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25℃时浓度都是1mol·L-1的四种正盐溶液:

AX、BX、AY、BY;AX的溶液pH=7且溶液中c(X-)=1mol·L-1,BX的溶液pH=4,BY的溶液pH=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平衡常数K(BOH)小于K(HY)

B.AY溶液的pH小于BY溶液的pH

C.稀释相同倍数,溶液pH变化BX等于BY

D.将浓度均为1mol·L-1的HX和HY溶液分别稀释10倍后,HX溶液的pH大于HY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给条件可以推出AX是强酸强碱盐,BX为强酸弱碱盐,BY为弱酸弱碱盐,AY为强碱弱酸盐。

【详解】A.1mol·L-1BY溶液

pH=6,说明B+的水解程度大于Y-的,则电离平衡常数K(BOH)

B.AY为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BY是弱酸弱碱盐,但溶液呈酸性,所以AY溶液的pH大于BY溶液的pH,B选项错误:

C.稀释相同的倍数,BX、BY的水解程度不同,所以pH变化不相等,C选项错误:

D.相同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稀释10倍后,浓度依然相同,弱酸的pH大于强酸的,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A。

9.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等优点。

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以空气中的氧气为氧化剂,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b极发生还原反应

B.a极的反应式为N2H4-4e-===N2↑+4H+

C.放电时,电流从b极经过负载流向a极

D.其中的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该燃料电池中,通入氧化剂空气的电极b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该电池环境为碱性,电极反应式为:

N2H4+4OH--4e-=N2↑+4H2O故B正确。

C.放电时电流从正极b经过负载流向负极a。

故C正确。

该电池中正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离子交换膜选择阴离子交换膜。

考点: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0.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N2O4(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情况如图a、图b所示。

图a表示恒温条件下c(NO2)的变化情况,图b表示恒压条件下,平衡体系中N2O4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情况(实线上的任意一点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A1→A2变化的原因一定是充入了NO2

B.图b中,E点对应状态中,v(正)>v(逆)

C.图b中,E→A所需的时间为x,D→C所需时间为y,则x

D.依据图b分析可知,该化学反应△H>0

【答案】B

【解析】

A、A1→A2变化为:

NO2的浓度突变,增大,可能为缩小容器体积或加入了NO2,故A错误;B、图b中,E点NO2的含量比平衡低,则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故B正确;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小,故C错误;D、根据图b,温度升高,N2O4%减小,平衡左移,所以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H<0,故D错误。

故选B。

11.在T℃时,难溶物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又知T℃时AgCl的Ksp=1.8×10-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Ag2CrO4的Ksp为1×10-11

B.T℃时,Y点和Z点的Ag2CrO4的Ksp相等

C.T℃时,X点的溶液不稳定,会自发转变到Z点

D.T℃时,将0.01mol·L-1的AgNO3溶液逐渐滴入20mL0.01mol·L-1的KCl和0.01mol·L-1的K2CrO4混合溶液中,Cl-先沉淀

【答案】C

【解析】

【详解】A、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为:

Ag2CrO4(s)⇌2Ag+(aq)+CrO42-(aq),Ksp=c2(Ag+)·c(CrO42-)=(10-3mol/L)2•10-5mol/L=10-11,A正确;

B、溶度积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变化,所以T℃时,Y点和Z点时Ag2CrO4的Ksp相等,B正确;

C、T℃时,X点是过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中,银离子与铬酸根离子浓度均降低,不会自发转变到Z点,C错误;

D、0.01mol/LAgNO3溶液滴定20mL0.01mol/LKCl和0.01mol/L的K2CrO4的混合溶液,c(CrO42-)=0.01mol/L,得到c(Ag+)=

,c(Cl-)=0.01mol/L,依据溶度积计算得到:

c(Ag+)=1.8×10−10(mol/L)2÷0.01mol/L=1.8×10-8mol/L,所以先析出氯化银沉淀,D正确;

答案选C。

1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mL0.01mol/L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1mol/LH2C2O4溶液2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1mol/LH2C2O4溶液4mL,记录褪色时间

证明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10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ap:

Mg(OH)2>Fe(OH)3

D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

A.草酸浓度相同,体积不同,且生成锰离子可作催化剂,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A错误;

B.碳酸根离子结合钡离子生成沉淀,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颜色变浅,故B正确;

C.NaOH过量,为沉淀生成,不发生沉淀转化,不能比较Ksp,故C错误;

D.次氯酸钠水解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值,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3.羰基硫(COS)可用于合成除草剂、杀草丹等农药。

可通过H2S与CO2在高温下反应制得COS:

H2S(g)+CO2(g)

COS(g)+H2O(g)△H>0。

在2L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S和CO2发生上述反应,数据如下:

实验

温度/℃

起始时

平衡时

平衡

常数

n(CO2)/mol

n(H2S)/mol

n(COS)/mol

n(H2O)/mol

n(COS)/mol

1

T1

0.200

0.200

0

0

0.0200

K1

2

T2

0.200

0.200

0

0

n2

K2=1/36

3

T2

0.400

0.400

0

0

n3

K3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K1=1/81

B.K2=K3且n3=2n2

C.初始反应速率:

实验3>实验2>实验1

D.实验2中平衡时的c(COS)约为0.0286mol·L-1

【答案】D

【解析】

A项,实验1中平衡时n(COS)=0.02mol,转化COS物质的量为0.02mol,则转化H2S、CO2、H2O(g)物质的量都为0.02mol,平衡时H2S、CO2、COS、H2O(g)物质的量依次为0.18mol、0.18mol、0.02mol、0.02mol,平衡时H2S、CO2、COS、H2O(g)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0.09mol/L、0.09mol/L、0.01mol/L、0.01mol/L,K1=

=

,正确;B项,实验2和实验3温度相同,K2=K3,实验3起始CO2、H2S物质的量为实验2起始物质的量的两倍,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则实验3和实验2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实验3中平衡时各物质物质的量为实验2的两倍,n3=2n2,正确;C项,实验3和实验2温度相同,实验3中初始浓度为实验2的两倍,反应速率:

实验3

实验2,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1

K2,则T2

T1,实验2和实验1初始浓度相同,反应速率:

实验2

实验1,正确;D项,设实验2中转化COS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则转化H2S、CO2、H2O(g)物质的量浓度都为xmol/L,平衡时H2S、CO2、COS、H2O(g)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0.1-x)mol/L、(0.1-x)mol/L、xmol/L、xmol/L,K2=

=

,解得x=0.0143,平衡时c(COS)约为0.0143mol/L,错误;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

难点是实验2和实验3为恒温恒容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比例等效平衡的判断。

14.常温下,向20mL0.1mol/L氨水中滴加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d两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点

B.c点溶液中c(NH

)=c(Cl-)

C.a、b之间的任意一点:

c(Cl-)>c(NH4+),c(H+)>c(OH-)

D.常温下,0.1mol/L氨水的电离常数K约为1×10-5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c点溶质为NH4Cl,即c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c点之前盐酸量不足,c点之后盐酸过量。

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H4Cl和NH3·H2O,溶液中的氢离子均为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故此时溶液中c(H+)=10-7mol/L,溶液呈中性。

【详解】A.据分析可知c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故A错误;

B.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H4Cl,由于NH4+会发生水解,所以c(NH

C.a、b之间的任意一点,溶液都呈碱性,即c(H+)<c(OH-),结合电荷守恒得c(Cl-)<c(NH4+),故C错误。

D.常温下,0.1mol/L的氨水溶液中c(H+)=10-11mol/L,则c(OH-)=10−14/10−11=0.001mol/L,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

,电离平衡常数

,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不等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明确图中曲线变化趋势及每一点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电荷守恒的灵活运用。

15.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某二元弱酸H2A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a2(H2A)的数量级为10-5B.NaHA溶液中c(H+)>c(OH-)

C.曲线M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c(Na+)>c(HA-)>c(A2-)>c(OH-)=c(H+)

【答案】B

【解析】

【分析】

H2X为二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则Ka1(H2A)>Ka2(H2A),酸性条件下,则pH相同时

>

由图象可知N为

的变化曲线,M为

【详解】A.

,当

=0时,

=1,此时pH≈5.4,则Ka2(H2A)≈10-5.4,可知Ka2(H2A)的数量级为10-6,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

=0,即c(HA-)=c(A2-),此时pH≈5.4,可知HA-电离程度大于A2-水解程度,则NaHA溶液呈酸性,溶液中c(H+)>c(OH-),故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M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当pH=7时,

>0,则c(A2-)>c(HA-),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H2S为二元弱酸。

20℃时,向0.100mol·L-1的Na2S溶液中缓慢通入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H2S的挥发)。

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中:

c(Cl-)=c(HS-)+2c(H2S)

B.通入HCl气体之前:

c(S2-)>c(HS-)>c(OH-)>c(H+)

C.c(HS-)=c(S2-)的碱性溶液中:

c(Cl-)+c(HS-)>0.100mol·L-1+c(H2S)

D.c(Cl-)=0.100mol·L-1的溶液中:

c(OH-)-c(H+)=c(H2S)-2c(S2-)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荷守恒式c(Cl-)+2c(S2-)+c(HS-)+c(OH-)=c(Na+)+c(H+),物料守恒式c(Na+)=2c(S2-)+2c(HS-)+2c(H2S),pH=7的溶液c(OH-)=c(H+),三等式联立可得c(Cl-)=c(HS-)+2c(H2S),故A正确;

B.通入HCl气体之前,该溶液为Na2S溶液,分步水解且程度很小,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S2-)>c(OH-)>c(HS-)>c(H+),故B错误;

C.c(Cl-)+c(OH-)=c(H+)+c(HS-)+2c(H2S),两边同时加上c(S2-),得c(Cl-)+c(OH-)+c(S2-)=c(H+)+c(HS-)+c(S2-)+2c(H2S),因c(HS-)=c(S2-)碱性溶液,所以c(Cl-)+c(HS-)<c(HS-)+c(S2-)+2c(H2S),又因0

100mol•L-1=

c(Na+)=c(S2-)+c(HS-)+c(H2S),所以c(Cl-)+c(HS-)<0.100mol•L-1+c(H2S),故C错误;

D.c(Cl-)=0.100mol•L-1的溶液中,c(S2-)+c(HS-)+c(H2S)=c(Cl-)=0.100mol•L-1,又因c(Cl-)+c(OH-)=c(H+)+c(HS-)+2c(H2S),所以c(OH-)-c(H+)=c(HS-)+2c(H2S)-[c(S2-)+c(HS-)+c(H2S)]=c(H2S)-c(S2-),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52分)

17.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______________

(2)25℃时,Ksp[Fe(OH)3]=2.79×10﹣39,该温度下反应Fe(OH)3+3H+

Fe3++3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

(3)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

其中NH4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答案】

(1).Al3++3HCO3-=Al(OH)3↓+3CO2↑

(2).2.79×103(3).NH4Cl分解产生的HCl气体抑制CeCl3的水解(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1)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为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发生互促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

【详解】

(1)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为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发生互促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3CO2↑+Al(OH)3↓,故答案为:

Al3++3HCO3-═3CO2↑+Al(OH)3↓;

(2)

;故答案为:

2.79×103;

(3)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能抑制CeCl3的水解;故答案为:

NH4Cl分解产生的HCl气体抑制CeCl3的水解(或其它合理答案)。

18.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