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7840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河北省保定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河北省保定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教师版)

一、选择题(48分)

24.韩非子在《韩非子》中提出: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

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这表明韩非子

A.注意维护宗法人伦关系B.具有民本思想

C.反对儒家的道德教化主张D.强调忠君思想

25.西汉政论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要(腰),一指(手指)之大几如股(大腿),平居不可屈伸”,如果再发展下去,“失之不治,必为痼疾”。

材料中贾谊

A.分析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B.指出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紧迫性

C.论述了解决王国问题的根本举措D.运用儒、法两家思想解决现实问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要(腰),一指(手指)之大几如股(大腿),平居不可屈伸”,如果再发展下去,“失之不治,必为痼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贾谊指出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紧迫性,威胁了中央集权统治。

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26.《宋史•艺文志》,载有宋一代,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和文学评论等)凡二千三百六十九部,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五卷,较之自战国迄唐之集部,增二倍有余。

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封建政府鼓励民间印刷书籍B.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较大变化D.科技、文艺获得较大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和文学评论等)凡二千三百六十九部,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五卷,较之自战国迄唐之集部,增二倍有余。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宋代科技、文艺获得较大发展,因此选D。

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辉煌灿烂的文学·宋代文学

27.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

“治天下者,正家为先。

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

”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

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

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

C.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

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

”“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

因此选C。

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表现

28.明朝人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记载:

“华亭相(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徐光启文集》载: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

……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

……(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材料反映当时

A.官商勾结现象严重B.田庄手工业比较发达

C.大商人买田置地现象普遍D.士大夫经商致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华亭相(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

……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

……(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当时士大夫经商致富,因此选D。

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清商业

29.有著名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之“新”,不在“民主”与“科学”,而在个人主义。

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

A.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B.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已缺乏新意

C.对广大民众的影响较小D.阵营内部存在分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新文化运动之“新”,不在“民主”与“科学”,而在个人主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因此选A。

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30.1978年—1989年,停办十年之久的俄国史研究工作得到恢复,全国高校研究所纷纷成立,人才培养逐渐好转。

从中可以得出俄国史研究工作

A.直接受中苏外交关系的影响

B.受到了极“左”思潮的冲击

C.其恢复是新时期进行改革的迫切需要

D.起步晚,不利于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1978年—1989年,停办十年之久的俄国史研究工作得到恢复,全国高校研究所纷纷成立,人才培养逐渐好转。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史研究工作曾受到了极“左”思潮的冲击,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文革

31.《十二铜表法》确认遗嘱继承为主、法定继承为辅的原则。

同时规定,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

凡遗嘱有效时,就不适用法定继承。

这种规定

A.不尊重个人意愿B.表明罗马法中私法规范需要完善

C.允许财产留给无血缘关系的人D.被后世欧美各国继续沿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十二铜表法》确认遗嘱继承为主、法定继承为辅的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规定允许财产留给无血缘关系的人,因此选C。

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

32.他们鲜明地提出“人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上帝”的口号,并着力塑造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均具有“巨人”风采的崭新形象。

这表明“他们”

A.崇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B.力图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

C.否定对教皇的绝对服从D.认为人类有能力改造自然和社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他们鲜明地提出“人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上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他们”崇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因此选A。

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33.有学者曾这样评价美国前领导人的外交思想:

“这对奇特的搭档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

”材料中的“外交思想”

A.可能出自杜鲁门总统B.有利于改善美国自身的国际处境

C.意味着冷战政策结束D.激化了美国与西欧、日本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这对奇特的搭档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外交思想”属于尼克松时期的外交政策,有利于改善美国自身的国际处境。

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美国外交

34.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的重大变革。

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A.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B.极端化倾向明显

C.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的重大变革。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因此选D。

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重商主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凯恩斯主义

35.读下面某时期世界贸易图,从中可以看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中国等亚洲国家牢牢掌控着世界贸易主动权

C.世界贸易集中地正逐渐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D.贸易交往的主要内容为原材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某时期世界贸易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覆盖世界各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因此选C。

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

二、非选择题(52分)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学者李长莉在对近代国内外的货品质量进行全面研究后总结道:

洋货高档精致,价格偏高,国货低档粗糙因而价格低廉。

使用洋货还是国货就成为区分上下阶层和贫富的一种外在标志,洋货成为高档时尚流行和品质的符号和标志。

随着国货运动的日益深入,一批国货品牌迅速崛起,质量有很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可以与垄断中国市场的洋货相匹敌,如荣氏企业的“兵船牌”面粉、大生毛纺厂的“魁星牌”棉纱等。

材料二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抵制洋货运动,是从1904年开始的为反对美国虐待华工、华侨而开展的抵制美货运动。

1915年反对北洋政府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引发了抵制日货运动。

五四期间,北京学生示威游行,打出了“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口号,得到了工商界的积极响应,迅速扩及全国34个城市和地区。

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全国进行了抵制日货、英货的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又进行了抵制日货的斗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洋货与国货质量上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抵制洋货运动的特点,简要指出近代史上的抵制洋货运动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13分)

(3)对比今昔中国百年之发展史,在对待洋货问题上,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表达民族情结?

(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材料提到,洋货高档精致,价格偏高,国货低档粗糙因而价格低廉。

使用洋货还是国货就成为区分上下阶层和贫富的一种外在标志,洋货成为高档时尚流行和品质的符号和标志。

随着国货运动的日益深入,一批国货品牌迅速崛起,质量有很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货与国货质量上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有洋货:

宽松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有相对成熟的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制度(或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工艺不断进步);国货: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下,家庭手工业大量存在,生产手段落后;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阻碍下,民族工业处于劣势(技术力量相对薄弱,资金不足)。

(2)本题材料提到,从1904年开始的为反对美国虐待华工、华侨而开展的抵制美货运动。

1915年反对北洋政府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引发了抵制日货运动。

五四期间,北京学生示威游行,打出了“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口号,得到了工商界的积极响应,迅速扩及全国34个城市和地区。

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全国进行了抵制日货、英货的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又进行了抵制日货的斗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抵制洋货运动的特点是与政治运动(事件)有关;充满爱国色彩(属于反侵略运动);群众性强(具有自发性);范围广;比较频繁;以抵制英美和日货为主。

至于其积极作用,学生需结合知识归纳:

抵制洋货运动,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痛斥外国侵略,捍卫民族尊严,利于增强国人的爱国意识(或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3)本题要求学生回答在对待洋货问题上,应如何正确表达民族情结。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的抵制洋货运动毕竟是国家虚弱之时的非常规办法。

在当前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浪潮中,片面强调抵制洋货不仅缺乏理性,而且会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

应该积极融入世界,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发展自身力量,通过提高国货质量,民族品牌竞争力来捍卫民族尊严。

考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表现影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该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

“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

材料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中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和英国学者李约瑟对待理学的态度有何相似之处?

据材料与所学给出理由进行说明。

【答案】相似之处:

应当看到理学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科学性。

(2分,无观点扣2分)

说明:

内容上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宋代理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形成了更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使儒学更加思辨化、哲学化(3分)主张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宋代理学提出了“格物致知”,宋代知识分子树立了科学观念、科学精神,主动积极去全面探索自然界事物客观规律的精神得以确立。

(3分)宋代时,三大发明得以发展,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

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和英国学者李约瑟对待理学的态度相似之处是看到理学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科学性。

至于理由的说明,学生需紧扣“内在生命与动力”、“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关键词,据材料与所学归纳:

内容上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宋代理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形成了更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使儒学更加思辨化、哲学化,主张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宋代理学提出了“格物致知”,宋代知识分子树立了科学观念、科学精神,主动积极去全面探索自然界事物客观规律的精神得以确立。

宋代时,三大发明得以发展,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评价

45.(15分)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汉宣帝承六世之基业,励精图治开创了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民生富庶的局面,故史家称之为“孝宣之治”。

材料一公元前66年,宣帝下诏:

“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闵(悯)之。

盐,民之食,而贾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

”针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先后三次诏令把豪强徙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将其土地或充为公田,或配给无地、少地的贫民。

还把国家苑囿或郡国的公田,借给少地或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尽可能地摆脱地主的控制,重新变为国家的编户。

后又对遭受旱灾、地震、病疾的地区,免除三年的租赋。

公元前67年,他下令降低一直很高的盐价,减轻老百姓过重的负担。

材料二汉宣帝坦言郡太守是辅助天子治国理民的关键所在,是“吏民之本”,如果时常调动变易就不会被其属下尊重,上下难以相安;如果实行“久任”制,百姓知其将长时期在职,就不敢欺罔上司,自然就会“服从其教化”。

对治理地方确有优异政绩的郡太守,汉宣帝常用的奖励办法是:

颁布玺书嘉奖勉励;增加俸禄;赏赐金钱若干。

公元前67年,汉宣帝在朝廷增加了四名廷尉平一官,专掌刑狱的评审和复核,并设置了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

公元前66年,又下诏废除了首匿连坐法,并下令赦免因上书触犯他名讳的人。

他还先后多次下诏,大赦天下。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二,概括“孝宣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8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汉朝实施的“盐铁官营”政策。

(7分)

【答案】

(1)经济上:

政府整顿官营工商业,打击官吏徇私枉法行为;注重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采取轻徭薄赋方针。

(4分)政治上:

实行“久任”制,维持地方稳定;重视司法监察,减轻刑罚。

(4分)

汉宣帝励精图治(本点2分,总分不超8分)

(2)积极作用:

盐铁官营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有利民生;控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如冶铁业的发展)(4分)消极:

不利于民营工商业的发展,易滋生腐败(2分)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秩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材料提到,先后三次诏令把豪强徙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将其土地或充为公田,或配给无地、少地的贫民。

还把国家苑囿或郡国的公田,借给少地或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尽可能地摆脱地主的控制,重新变为国家的编户。

后又对遭受旱灾、地震、病疾的地区,免除三年的租赋。

公元前67年,他下令降低一直很高的盐价,减轻老百姓过重的负担。

对治理地方确有优异政绩的郡太守,汉宣帝常用的奖励办法是:

颁布玺书嘉奖勉励;增加俸禄;赏赐金钱若干。

公元前67年,汉宣帝在朝廷增加了四名廷尉平一官,专掌刑狱的评审和复核,并设置了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

公元前66年,又下诏废除了首匿连坐法,并下令赦免因上书触犯他名讳的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宣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经济上:

政府整顿官营工商业,打击官吏徇私枉法行为;注重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采取轻徭薄赋方针。

政治上:

实行“久任”制,维持地方稳定;重视司法监察,减轻刑罚。

(2)本题材料提到,“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闵(悯)之。

盐,民之食,而贾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实施的“盐铁官营”政策积极作用:

盐铁官营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有利民生;控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如冶铁业的发展)消极作用:

不利于民营工商业的发展,易滋生腐败,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秩序。

考点: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孝宣之治·内容影响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1793年6月3日,雅各宾派颁布了第一个土地法令,宣布没收逃亡贵族、王室和教会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购买者可以分期付款,十年还清,以后又延长到二十年还清;6月10日,又颁布了《分配公有土地法令》,规定二百年以内被地主、贵族侵占了的农村公有土地以及牧场和森林,一律归还农民,允许农民按村社实际人口平均进行分配。

7月17日颁布了第三个土地法令,宣布彻底、全部、无偿地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烧毁一切封建地契和文据,私藏者判处五年苦役。

9月29日,国民公会颁布了全面限价法令,在全国规定主要粮食、日用工业品和原料等三十九种商品的最高限价。

法令以1790年各地物价的平均数为基础再加上30%为最高价格,违者轻则罚款二倍,重则处以死刑。

材料二到了1794年春,雅各宾派开始日益分裂,以丹东为首的“宽容派”主张结束恐怖,成立“宽赦”委员会,要把司法和人道结合起来,珍惜人类的鲜血。

以埃贝尔、肖美特为代表的埃贝尔派主张继续加强恐怖政策,更严格地执行最高限价法令,狠狠打击投机商,镇压一切投机倒把、贪污盗窃的资产阶级暴发户,要求平均分配财富,建立世界共和国。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概括雅各宾派颁布的土地法令与限价法令的积极作用。

(7分)

(2)材料二中“宽容派”和埃贝尔派的主张明显出现分歧。

据所学知识,指出哪派观点更符合当时法国的实际?

请说明理由。

(8分)

【答案】

(1)土地法令的颁布,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破坏了农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基础;(2分)同时土地法令极大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对于战胜国内外敌人具有重要意义;(2分)法令的推行使雅各宾派同广大城乡人民群众结成联盟,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2分)限价法令打击了投机商,稳定了经济形势。

(2分)(每点2分,任意3点6分)总之,这些法令比较有利于巩固革命政权,渡过危机。

(1分)

(2)“宽容派”的主张更符合法国当时实际。

(2分)理由:

“恐怖政策”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采取的非常举措,它暂时牺牲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以满足群众的某些要求,以换得群众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

(3分)但该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自由贸易、民主、平等、法治原则。

随着内忧外患的基本解决,这些政策应及时取消。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材料提到,第一个土地法令,宣布没收逃亡贵族、王室和教会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分配公有土地法令》,规定二百年以内被地主、贵族侵占了的农村公有土地以及牧场和森林,一律归还农民,第三个土地法令,宣布彻底、全部、无偿地废除一切封建义务,全面限价法令,在全国规定主要粮食、日用工业品和原料等三十九种商品的最高限价。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法令的颁布,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破坏了农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基础;同时土地法令极大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对于战胜国内外敌人具有重要意义;法令的推行使雅各宾派同广大城乡人民群众结成联盟,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限价法令打击了投机商,稳定了经济形势。

总之,这些法令比较有利于巩固革命政权,渡过危机。

(2)本题材料提到,以丹东为首的“宽容派”主张结束恐怖,成立“宽赦”委员会,要把司法和人道结合起来,珍惜人类的鲜血。

以埃贝尔、肖美特为代表的埃贝尔派主张继续加强恐怖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宽容派”的主张更符合法国当时实际。

至于理由,需结合知识归纳:

“恐怖政策”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采取的非常举措,它暂时牺牲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以满足群众的某些要求,以换得群众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

但该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自由贸易、民主、平等、法治原则。

随着内忧外患的基本解决,这些政策应及时取消。

考点: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法国雅各宾派·政策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

“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写到:

“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

材料二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首次提出把“地处沿海前沿”和“靠近前沿”的兵工厂内迁,并立即付诸实施。

1937年7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由何应钦主持召集有关各部会议,讨论内迁总动员,组成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

在内迁法律政策上,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工业奖励法》、《工矿业赞助条例》等。

1937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迁都重庆,这场内迁被誉之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37—1940年,共内迁工厂450家,机器材料近12万吨。

其中以钢铁业、机械工业、电力及电气工业、煤矿业等行业之器材为最多。

到1940年夏,后方已形成8个新工业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背景和作用。

(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