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7372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docx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docx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城市因水而兴因绿而永恒

——2010上海世博园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思路

摘要:

目前,上海世博园区的园林绿地建设已经完成,为成功举办世博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包括世博公园、江南公园、后滩公园、世博村园林、场馆绿地以及各道路绿化等。

再次,作为世博园区园林绿地的设计导读,从总体定位、系统规划、先进理念特色等方面做一些简要的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

风景园林;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上海世博会

许多美丽城市不仅拥有优美的建筑与灿烂的文化,同时也拥有引人入胜的外部空间。

诸如意大利的威尼斯、中国的水城苏州、云南丽江古城、上海的外滩和苏州河等等。

无不以其独特的滨水开放空间装点着城市的容颜,并在现在城市环境和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城市因水而兴,因绿而走向永恒。

借世博会之机,上海的绿地公园建设又为城市健康向上的生活提供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空间的开放的临水空间,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环境;同时由于水的光影特征,它也是创造一人都市环境、体现城市风貌的重要场所。

它将形成上海新的魅力地区,成为上海另一个“城市的橱窗”和“名片”。

1前瞻性的定位

从上海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布局和系统层面来解读,世博园区园林绿地建设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上海绿地系统规划中“一纵两横”景观中的“一纵”——“黄浦江”滨水景观的重要生态廊道,世博园区绿地的规划建设促使上海绿地规划系统布局结构趋于完整。

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赋予上海滨水城市不可剥离的自然生态格局。

纵观历史长河,好像黄浦江只要拐一个弯,就有一个大故事,每个转角往往会逐渐形成人群集聚处,而集聚的地方常常是广场或者绿地。

而这块“绿心”恰恰位于黄浦江拐弯处,地理位置优越。

如此选择,可谓用心良苦;如此选择,正是要将沿江绿带还原给大自然,交还给上海城市。

同时,呈带状的滨江公园不仅是浦江沿岸绿地,也是上海城市公共绿地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之间联系密切。

世博园区绿地将会成为一块与中心城区大型绿地焕然相成、不可或缺的结构性绿块。

从上海市绿地版图上可以看到,历史上,整个浦东,尤其是南部区域大型绿地资源奇缺。

由于区域绿地服务半径过大,导致周边百姓赏绿观绿、户外休闲十分不便。

而今,世博园区绿地的诞生自然而然地扫除了这个城市局部区域大型公共绿地的盲点。

2科学的绿地系统规划

2.1绿地系统布局

世博园区绿地系统以世博公园为核心,以轴线大道、步行景观带、浦江景观带和网状道路绿化为主体骨架,构建绿环围绕、绿网交织、绿链相接的生态网络布局(图01)。

图01:

上海世博园绿化总体布局图

通过绿地体系的生态网络布局,强化各功能片区、场馆间特色景观林紧密联系,形成绿化景观完整系统。

同时绿地也是组织人流、保障安全的重要场所空间。

2.2绿地总体结构

世博园区绿地总体结构以“一核、一轴、两带、多楔”为主,由黄浦江向两侧城市空间延伸,突现“蓝绿相依,绿网交织,绿楔深嵌,绿链相接”的生态网络系统结构特征(图02)。

图02:

上海世博园绿化结构框架图

一核——世博公园;世博公园是全国最主要的公共活动区域,位于世博园中心滨江区块,是一处大型生态型游憩公园,也是园区的绿的核心。

一轴——世博大道绿化;世博大道绿化是世博园区景观绿化空间层次上南北想轴线的重要复合型绿化广场型空间,轴线与黄浦江交汇处形成景观高潮。

两带——滨江绿带、缓冲绿带;滨江绿带:

黄浦江两侧各有一条滨江绿带沿江展开,同时串联起世博园区各展馆组团绿化。

缓冲绿带:

世博园区与城市相接地区设置大停车型绿化带,满足停车等功能要求。

多楔——多个楔型绿地;核心区域外的场馆内有多条楔型绿带垂直于浦江,使江面景观和滨江绿带渗透到园区外。

同时利用沿江防汛标高和自然标高的落差,塑造高低起伏的坡地景观。

2.3绿地差异化定位

“做足绿文章,做足水文章”是世博园规划的一个重要理念。

大量的绿地将是世博园的重要特点。

这些绿地在世博会结束后大部分将会被继续保留,成为市民可漫步其间的亲水绿地。

世博园既要展示整体的和谐,也要表现各类绿地的特点,形成景观中的特别性和高潮点。

差异化定位,将不同性质绿地进行有机组织是本次世博会绿地系统规划的一大特色(图03)。

图03:

上海世博园绿化分类布局图

根据世博园区绿地的景观、生态及社会的功能效益以及后续利用情况,规划的主要公园绿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表01):

永久型城市公园绿地:

主要包括世博公园、后滩公园等。

其主要特征为规模较大,生态系统丰富,能够提供大量的休憩和活动场所。

临时性城市公园绿地,主要包括江南公园、城市最佳实践区等。

其主要特征为世博会期间作为公园用地,内部设施建设以临时性和装配性为主,世博会后会重新规划利用。

永久型滨水绿地:

主要包括白莲泾公园等。

其主要特征为滨水开放空间,具有较好的公共性和景观性,以生态和功能联系为主。

永久型社区绿地:

主要包括世博村景观等。

其主要特征为强调社区性与宜居性,规划设计中突出人文和生态要素的运用。

永久型城市广场:

主要包括庆典广场等。

其主要特征为以集会、演绎活动为主,设计中大量运用硬质铺装和高科技动态景观。

永久型城市综合体:

主要包括世博轴等。

其主要特征为强调连续性与空间导向性,强调复合功能及高科技生态技术的综合运用。

3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

3.1关注场地的地域性特征

鉴于基地为带有明显滨水码头特征的城市中心用地,为处理好基地与水、城区的关系,体现“市中心的绿地、滨江的绿地”特点,各方案都表达出设计以生态绿色为基底,依据滨水绿地防洪设计要求,设计地形整体由江面向浦明路缓缓抬高,创造亲水平台、滨江步道、湿地滩涂等亲水环境,考虑人与自然的可达性与亲水性并努力恢复滨江生态系统,同时适度保留并改造工业时代特征的建筑设施,将工业遗迹资源化(图04)。

图04:

工业塔吊

3.2“绿色城市”(GreenCity)理念

将生态理念通过生态设计来解决实施项目的生态平衡或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目前设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其内涵是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荷兰NITA设计公司提出的以“绿色城市”理念为核心思想,强调环境的自然生态性,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减弱人对自然的互相冲突,在和谐的环境中人与人进行沟通与交流。

秉承“围绕世博主题,构建和谐城区。

”的理念,绿地系统规划把生态性与文化性相融、整体性与特色性并存、共享性与层次性互动作为三条核心理念,并贯穿绿地系统规划始终。

“生态设计”不再是简单地扩大绿化面积,还表现在对建筑设计及材料的选择;对供水控制途径及水净化、循环利用的重新认识;对有害物质的节制使用以及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等等。

3.3场地利用的合理性

世博园区绿地最大的特点及最棘手的问题是它担负着世博会期间高容量集散停留空间和城市休闲绿地的双重功能,在世博会期间必须有大面积的硬质广场、集散空间、顺畅的人流活动交通体系,而会后的城市休闲绿地又需要大量的绿地及植物景观。

如何将两者的矛盾合理地解决成为此次设计的重点。

各方案在此问题的解决上都本着合理变更的原则,通过减少或取消临时性设施、高架设施、硬地面积和转换部分设施功能来保证会后的绿地率。

充分发挥场地特征,有创意、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方案是展示世博园区形象、凸显城市魅力的关键。

世博园区绿地因世博会高容量与公园绿地率冲突、防洪与亲水的矛盾、工业遗产与人性尺度协调等问题,使其方案设计更具挑战性,本次世博园区绿地的各个设计方案在功能布局、游憩组织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因地制宜的处理手法和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值得我们在日后类似的项目设计中借鉴,对于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亦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4提升园林环境的高新技术含量

世博园区园林绿地建设,强调先进技术的运用和展示,以体现科技世博、生态世博的理念。

本着节俭办博的基本原则,利用巧妙的设计手法和新材料新技术,把生态建设、环境建设放在战略位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建设中,应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

要通过科学规划加以引导,注重投入产出,促进节约用地、紧凑发展,促进各类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努力降低城市运行成本,全面规划建设节约型城市。

下面以世博公园为例,简介其如何运用和实现相关高技术要求。

(1)世博公园场地容量:

世博公园规划建筑用地占总面积的比率为8%,会间绿地率50%,道路场地面积比率42%;按现行《公园设计规范》,活动场地最小为5m²/人,世博公园容量为2.44万人。

但是会展示,预计世博公园平均日人流量为4万人次,最高人流量可达8万人,只有扩大容量,采取安全措施,才能满足游人交通集散和观光游览需求。

会间占地35%的绿地可作临时集散场地;道路场地容量标准为人均道路场地面积2.5m²,达到极限容量。

(2)世博公园场地舒适度:

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场地环境,是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环境和谐的基础,为此,设计任务书中制定了道路硬地遮荫率和座位数指标,来提供人性化的环境。

遮荫率即遮荫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道路场地面积的百分比。

遮荫物特指在世博会期间,人可进入的,可用于遮荫、临时避雨的绿化植物等,遮荫率须不小于25%。

(3)世博园滨水岸线:

世博公园要注重黄浦江两岸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的保护和利用,创造更舒适的人居环境。

通过保育滨江生态湿地、关注浦江潮汐变化“还摊于河”,做活“水”文章。

利用防汛标高的分级和防洪墙标高内场地面积的不同比例,消化了防洪墙标高的落差变化,塑造高低起伏的滨江绿坡。

保护和改善湿地等自然景观,在营造亲水空间的同时,充分体现对黄浦江自然生态的恢复和尊重,为21世纪人类城市建设和改造树立典范。

要求黄浦江防洪需设置千年一遇的防洪墙,为满足公园游览、亲水性、感受日潮景观的需求,特将世博公园的防汛墙分级设置。

(4)世博公园园林绿地:

实现“绿洲”生态目标,发挥植物生态功能,展示植被景观效果;以高大的乔木为骨架,以丰富多彩的湿地水生植物为铺垫,形成“都市森林和滨江湿地”景观。

树种选用符合植被地理特征的适生物种;鼓励选用乡土树种;考虑基地条件规划合理的季想景观。

考虑汛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鼓励选用健康保健树种、特色种和新品种。

物种配置时应考虑展览期间的遮荫、等候功能,强化立体群落配置,体现生态、环保、节能、亲水、保健等功能要求的设计引导。

(5)世博公园绿地指标:

根据世博公园的高容量、高强度的展示绿地要求,兼顾会期内的具体使用功能和会后的城市公园绿地功能,世博公园绿地率制定会间、会后两种设计指标。

世博会期间绿地率不小于50%,会后不小于70%。

为体现生态世博、回复基地自然肌理,根据上海的地理条件,满足世博公园高容量的植物展示造景功能和创造生态的植物群落景观,制定乔木、灌木、地被的比例,世博会间为5:

1.5:

3.5,世博会后为5:

2.5:

4.5,该比例可上下浮动5%。

(6)世博公园“正生态”技术:

世博公园设计要诠释21世纪“人、城、自然”共存、共融,和谐发展的理念,需要有新设计思路、新生态技术的应用。

展示世界最新技术成果也是世博会的基本功能之一。

解决基地绿地条件与“绿洲”生态目标的矛盾;防洪与亲水需求的矛盾;高强度人流,安全性与场地容量的矛盾等,都需要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实现设计目标,展示“正生态”技术。

设计任务书要求方案必须提供5个方面以上的生态措施、技术图示及产品渠道。

如:

垂直绿化技术和屋顶绿化技术;草地耐践踏与即时更换技术;土质改良等技术措施;生物物种选用、群落设计和保育技术;水处理、水循环利用技术;场地透支技术;节能产能技术;物质循环利用技术;生态型新材料运用;夏季场地降温技术等。

5后续利用

后续综合利用是2010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景观规划的重要特色。

世博园区总体规划将一轴四馆和重要公园绿地等作为永久型工程,会后继续利用;主要展区及部分公园绿地为临时工程,会后进一步开发利用。

以江南公园为例,会展期间将其作为青少年活动基地,创造一个环境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舞台布景,是展示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的片区,表述持续发展态势的平台;会后则作为工业展示的场所,依托保留的大量工业构筑物,进行相关主题性展示活动。

而世博园中的永久型公园绿地,也充分运用动态性设计理念,在会展期间及会后呈现不同的面貌。

世博公园在世博会期间通过大量特色花卉的运用,充分展现喜庆、多变的节日气氛,会后则通过二次植栽设计,完成部分花卉向灌木的转换,形成稳定的生态格局。

园内部分场地也会由绿地型想广场型进行有机转化,满足市民休憩活动的要求。

6结语

对于上海世博园区绿地景观的规划建造,上海市绿化管理局(现上海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了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专家,集思广益,尽心尽力,站在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战略的高度,瞄准令未来上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出最大效益的战略目标。

在世博园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操作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体现绿色世博、生态世博的理念,力争地面绿化。

竖向立体绿化及道路绿化(以乔木为主)的绿量最大化,扩大单位叶面积指数。

众多指标达到“区域系统化”、“空间功能化”、“配置生态化”、“运营低碳化”、“养护减量化”。

其次,兼顾到会后利用,不仅从指标限定上对会后利用进行严格控制,采取会中、会后两套方案同时征集的措施,对乔灌草的覆盖比例、码头等大型设施的保留、场地容量、乔木遮荫率等方面,也在设计任务书中做了具体规定。

此外,对于会中会后两套方案的衔接和切换也做了大量精心的考量。

世博会本身就是展示和传播创新科技成果与理念的大平台,因此在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绿地设计建设中,着重对城市生态技术、园艺栽培技术等进行先行先试,大胆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