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别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732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亮的别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月亮的别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月亮的别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月亮的别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月亮的别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亮的别称.docx

《月亮的别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亮的别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月亮的别称.docx

月亮的别称

月亮的别称

LT

11、璧月:

圆月的美称,取月圆如璧意。

《慈悲寺碑序》:

“龙星起,曜璧月仪天。

”韦庄《咸通》:

“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

12、冰蟾:

指月亮。

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

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

13、冰鉴:

指月亮,以其清澈如镜。

唐元稹《月》: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14、冰镜:

指月亮。

宋孔平仲《八月十六日翫月》:

“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

只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

”元杨载《夏夜对月》:

“安得泛舟江海上,坐观冰镜落沧波。

15、冰轮:

指月亮。

苏轼《宿九仙山》: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陆游《月下作》:

“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

16、冰盘:

喻指月亮。

宋高观国《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词:

“晚云知有关山念,澄霄卷开清霁。

素景中分,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

危栏静倚。

”明屠隆《彩毫记·祖饯都门》:

“羡你学克武库,才郁虹梁,志洁冰盘,一任浮云舒卷。

”《红楼梦》第四八

 

回:

“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

玉看时,只见写道: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

17、冰魄:

指月亮。

宋刘子翚《次韵茂园独速歌》:

“大儿行文学苏黄,暗潮无声走茫茫。

小儿分题拟甫白,手抉蟇颐取冰魄。

”元钱惟善《八月十五夜风雨见月有怀》:

“玄云忽开黄道明,顾兔涵秋抱冰魄。

”清魏源《出都前夕与周子坚夜步月下》:

“但得方寸明,冰魄常同趣。

18、冰兔:

神话传说谓月中有白兔,故以“冰兔”代称月亮。

唐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

“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

19、冰团:

形容月亮洁白明亮如浑圆之冰。

宋梅尧臣《戏作嫦娥责》:

“正值十月十五夜,月开冰团上东篱。

20、蟾蜍:

指月球,因为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而得名。

李白《古朗月行》: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忆残。

21、蟾桂:

月亮,传说中月亮上有蟾蜍和桂树。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

“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处,水影也。

”唐李贺《巫山高》: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闲。

”亦作月的代称。

唐罗隐《旅梦》:

“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22、蟾窟:

犹蟾宫。

宋张先《少年游慢》:

“昼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

”宋苏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清陈维崧《百字令》:

“淮王城下,有扶疎丛桂,香分蟾窟。

23、蟾轮:

喻圆月。

唐元凛《中秋夜不见月》:

“蟾轮何事色全微,赚得佳人出绣帏。

”南唐李中《云》:

“冷容横钓浦,轻缕绊蟾轮。

24、蟾魄:

月亮的别名,亦指月色。

唐元稹《纪怀赠李户曹》:

“华表当蟾魄,高楼挂玉绳。

”唐顾甄远《惆怅》诗之二:

“禁漏声稀蟾魄冷,纱厨筠簟波光浄。

”清钮琇《觚賸·酒兵》:

“佳时怡遇蟾魄圆,触着狂怀兴蓬勃。

”《花月痕》第五回:

“彩云三素,忽散鱼鳞;宝月一奁,旋亏蟾魄。

25、蟾兔:

蟾蜍与玉兔。

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作月的代称。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唐欧阳詹《玩月》: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清方文《汤君谟读书敬亭寄此》:

“前夕与我约,月明登兹台,蟾兔忽已缺,轩车犹未来。

26、蟾宫:

月宫;月亮。

唐许昼《中秋月》:

“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明朱鼎《玉镜台记·闺思》:

“岁月易推迁,倏尔经年,又是秋之半,蟾宫几缺圆。

”清程麟《此中人语·红楼梦竹枝词》:

“镇日蟾宫锁不开,紫云何日上瑶台。

27、蟾

 

犹蟾宫。

元丁鹤年《题奚仲英进士鹄山书堂》:

“已为蟾阙彦,仍就鹄山居

”明朱鼎《玉镜台记·议婚》:

“他是瑶池侣,玉籍仙,相府门楣谁不羡;只恐着蟾阙难登,谁敢把丹桂高扳。

28、蟾月:

指月亮。

唐黄滔《酬俞钧》:

“莫论蟾月无梯接,大底龙津有浪翻。

29、蟾户:

指月宫。

清金农《中秋夜玩月感作》诗之二:

“蟾户光明盼一年,露盘溼桂又凉天。

30、蟾精:

月的代称。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

“叶凤彩之英姿,辨蟾精于弱岁。

31、蟾镜:

喻指圆月。

明陈子龙《长安夜归曲》:

“鸾篦蟾镜晓留人,御沟一夜冰纹白。

32、蟾盘:

喻圆月。

唐曹松《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清黄景仁《中秋夜雨》:

“今宵满意觞蟾盘,西北浮云早蓬勃。

33、婵娟:

指月亮。

苏轼《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4、初魄:

农历每月初三四的月亮。

北周王褒《咏月赠人》:

“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

”唐张仲素《玉钩赋》:

“莹迢遰之初魄,出西南之一方。

35、初弦:

指阴历每月初七、八的月亮。

其时月如弓弦,故称。

南朝梁庾肩吾《奉使江州舟中七夕》:

“九江逢七夕,初弦值早秋。

”杜甫《遣意》诗之二: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吴晨笳《姐妹》:

“回来的时候,初弦的月亮已经下去了。

36、大明:

指月。

李白《古朗月行》: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37、丹桂:

月亮代称。

唐曹松《中秋月》:

“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宋葛胜仲《虞美人》:

“一轮丹桂窅窊树,光景疑非暮。

38、丹轮:

月亮。

明·徐渭《月下梨花》:

“丹轮皓质两微茫,桂粟梨云斗浅黄”。

39、地魄:

指月亮。

唐李岩《五言》:

“天魂生白虎,地魄产青龙。

”清黄景仁《月下杂感》:

“闻道姮娥嫁,于今是结璘。

河山收地魄,宫阙烂天银。

”按,《云笈七签》卷五五:

“日者天之魂,月者地之魄。

40、冻轮:

比喻又圆又明的月亮。

唐王建《关山月》:

“关山月,营开道白前军发。

冻轮当碛光悠悠,照见三堆两堆骨。

41、娥轮:

月亮。

唐许敬宗《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之二:

“婺闺期今夕,娥轮泛浅潢。

42、娥月:

即月亮。

因传说月中有嫦娥,故称。

《文选·王僧达<祭颜光禄文>》:

“凉阴掩轩,娥月寝耀。

”李善注:

“姮娥掩月,故曰娥月。

”清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

“娥月悲掩曜,中岁忽云徂。

43、顾菟(兔):

古代神话传说月中阴精积成兔形,后因以为月的别名。

《楚辞

 

·

天问》: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王逸注:

“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

”洪兴祖补注:

“菟

,与兔同。

《灵宪》曰:

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偶。

”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

“顾兔纔满,庭英纷而就落。

”李白《上云乐》: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王琦注:

“顾兔,月中兔也。

44、桂蟾:

指月亮。

传说月宫有桂树和蟾蜍,故称。

唐卢照邻《赠益府裴录事》:

“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鸿度何时还?

桂晚不同攀。

45、桂花:

指月。

北周庾信《舟中望月》:

“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

”韩愈《明水赋》:

“桂华吐耀,兔影腾精。

”范成大《好事近》:

“何待桂华相照,有人人如月。

46、桂轮:

指月。

唐李涉《秋夜题夷陵水馆》:

“凝碧初高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

”宋张先《燕归梁》:

“去岁中秋玩桂轮,河汉浄无云。

”清陈维崧《念奴娇·乙巳中秋用东坡韵寄广陵诸旧游》:

“月明如此,问江山今古几多陈迹;谁把桂轮今夜里,碾破楚天新碧?

47、桂魄:

指月。

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

“嗟乎,轮销桂魄,骊珠毁贝阙之前,斗散紫氛,龙剑没延平之水。

”周邦彦《南柯子·咏梳儿》:

“桂魄分余晕,檀槽破紫心。

”明徐渭《宴游西郊》:

“钩弯迟桂魄,流曲拟兰亭。

”《西湖佳话·孤山隐迹》:

“缓步六桥;受用荷香十里;情期八月,消磨桂魄三更。

48、桂兔:

指月亮。

传说月中有桂树、玉兔,故称。

唐韩偓《元夜即席》:

“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明李东阳《太皇太后挽歌词》:

“桂兔秋逾好,轩龙晚更辉。

49、桂月:

指月亮。

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八·东飞伯劳歌》:

“南窗北牖桂月光,罗帷绮帐脂粉香。

”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桂月危悬,风泉虚韵。

”唐黄滔《狎鸥赋》:

“至若海镜秋碧,天蓝霁青,磨开桂月于浩渺,画出蓬山于杳冥。

50、桂枝:

指月。

卢照邻《明月引》:

“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

”唐太宗《辽城望月》: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月亮的别称150例(按字母顺序排列)

(二)

51、寒璧:

喻月亮。

陆游《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

“酒阑江月上,珠树挂寒璧。

”陆游《秋夜独过小桥观月》:

“乍圆素月升寒璧,欲散微云蹙细鳞。

52、寒蟾:

指月亮。

传说月中有蟾,故称。

唐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

“管弦喧夜景,灯烛掩寒蟾。

”宋张铣《玉树后庭花》词之

 

二:

“青骢一骑来飞鸟,靓妆难好,至今落日寒蟾,照台城秋草。

53、寒魄:

指月亮。

亦指月光。

唐刘得仁《对月寄雍陶》:

“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

唐方干《中秋月》: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明李流芳《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人步月》:

“气和空宇澄,寒魄如春露。

54、寒兔:

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李贺《李凭箜篌引》: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王琦汇解:

“寒兔谓秋月。

55、寒玉:

指月。

李贺《江南弄》: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帖寒玉。

”宋吕渭老《念奴娇·赠希文宠姬》:

“暮云收尽,霁霞明高拥一轮寒玉。

56、寒月:

清冷的月亮。

李白《望月有怀》: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元吴澄《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

“不怕狂风妨去鷁,偏愁寒月照栖鸦。

57、金蟾:

月亮的别称。

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汉张衡《灵宪》: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唐令狐楚《八月十七日夜书怀》:

“金蟾着未出,玉树悲稍破。

”明高启《赋赵王孙家琵琶诗》:

“梦断金蟾隔烟小,青冢理声秋不晓。

58、金娥:

指神话传说月中女神嫦娥,亦借指月亮。

唐许敬宗《奉和喜雪应制》:

“腾华承玉宇,凝照混金娥。

”李白《明堂赋》:

“玉女攀星于网户,金娥纳月于璇题。

59、金镜:

喻月亮。

元稹《泛江翫月》:

“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

”陆游《隔浦莲近拍》:

“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

”刘克庄《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

“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

60、金盆:

喻圆月。

杨万里《携酒夜觅罗季周》:

“淡月轻云相映着,浅黄帕子裹金盆。

61、金魄:

满月。

唐沉佺期《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

“玉流含吹动,金魄度云来。

”李白《古风》之二: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王琦注:

“金魄者,是言满月之影,光明灿熳,有似乎金,故曰金魄也。

”白居易《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须臾金魄生,若与吾徒期。

62、金兔:

月的别称。

南朝梁刘孝绰《林下映月》:

“攒柯半玉蟾,裛叶彰金兔。

”隋江总《答王筠早朝守建阳门开》:

“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

”唐卢仝《月蚀》:

“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絶。

63、冷月:

月亮。

月光给人以清冷之感,故称。

苏轼《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

“华灯閟艰岁,冷月挂空府。

”《红楼梦》第七六回: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64、满魄:

圆月

 

赵蕃《月中桂树赋》:

“杳杳低枝,拂孤轮而挺秀;依依密树,侵满魄而含芳。

”元柳贯《晚渡扬子江未至甘露寺城下潮退阁舟风雨竟夕》:

“乘流俟满魄,明夕异今昨。

65、明蟾:

古代

神话称月中有蟾蜍,后因以“明蟾”为月亮的代称。

唐舒元舆《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相访》诗:

“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

”明刘基《次韵和十六夜月再次韵》:

“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

66、千里烛:

指明月。

宋陶谷《清异录·天文》:

“道士王致一曰:

‘我平生不曾使一文油钱,在家则为扇子灯,出路则为千里烛。

’”

67、清蟾:

称澄澈的月亮。

因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称月。

亦用以比喻圆镜。

宋张先《于飞乐令》:

“宝奁开,菱鉴静,一掬清蟾。

”宋贺铸《采桑子·罗敷歌》:

“犀尘流连。

喜见清蟾似旧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