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768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docx

《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物育种学总论思考题答案全整理期末复习大纲概述.docx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整理

李亚超李志真整理

绪论

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特点:

1.人工进化的科学2.综合性的应用学科3.实践性强

任务:

1.研究育种规律;2.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3.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3、简述作物品种的属性和作用

属性:

1.生产资料(必须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等特点,可进行再生产)2.经济类型(作物品种属于某一植物分类学的种或亚种,但不同于变种,是经济上类别)3.地区性,时间性(由于地区间生态、经济、栽培等条件的不同以及各条件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而作物品种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作用:

1.提高产量2.改善品质3.减轻自然灾害4.扩大栽种地区5.有利改革耕作制度6.促进农业机械化7.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名词解释:

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遗传结构

育种特点

自交系

品种

杂交种品种

个体内基因性纯合,个体间一致。

1、自交+单株选择,连续自交下选择纯合优良的基因型。

2、从变异丰富的大群体中选。

个体内基因型高度杂合,个体间基 自交系间杂交种优势最强。

因型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①连续自交选择获得自交系。

②自交系间杂交配得强优势组合。

③利用雄性不育等

群体品 遗传结构:

1.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是一种特殊的异质杂合群体,但保持着一些本品种的

种 特征特性,可以区别于其他品种)

1、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个体内基因型杂合、个体间基因型异质,但有一个到多个代表本品种特征的性状。

2、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这种群体内个体基因型纯合,个体间基因型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但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较小。

3、自花授粉作物的的多系品种(多系品种由若干近等基因系的种子繁殖而成。

近等基因系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故多系品种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异质纯合群体。

抗病基因的多系品种在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育种特点同:

杂交种品种

无性系 基因型由母体决定,个体间一致。

1.有性杂交+无性繁殖固定杂种优势;

品种 2.利用芽变。

2、说明各类作物品种的遗传结构和育种特点。

3、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自交:

1.纯合基因型:

使杂合的基因型趋向纯合2.性状分离:

自交引起杂合基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3.自交衰退:

杂合基因型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衰退,称为自交衰退(生长势下降,繁殖力、抗逆性减弱,产量降低等)异交:

1.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

异交是基因型不同的两亲配子结合受精。

由于产生基因交换、重组,从而后代具有杂合的基因型。

2.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异交使后代的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等方面增强和产量提高,称为杂种优势

第二章种质资源

1.名词解释:

种质资源,作物起源中心

2.论述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一)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二)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三)为避免品种遗传基础贫乏,必须利用更多的基因资源(四)是生物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材料(五)是有生命的财富,亟待保护3.作物起源中心有何特征,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对搜集种质资源有何重要意义?

特征:

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

意义:

地球上物种分布不均匀,到起源中心或多样性中心进行考察和收集,可以得到丰富的种质资源。

4.按育种实用价值和亲缘关系分种质资源有哪几个主要类型?

实用价值:

可分为:

地方品种,主栽品种,近缘野生种,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中间材料)亲缘关系:

可分为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三级基因库。

14

5.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各有哪几种方法?

搜集方法:

1.考察搜集(有计划地组织到国内外进行考察、采集。

是收集品种资源的主要途径。

)2.交换和转引

保存方法:

1.种植保存2贮藏保存3试管保存4.基因文库技术

6.种质资源的利用有哪几种途径?

直接利用,间接利用

第三章育种目标

1、名词解释:

育种目标、经济系数、

2、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有何要求?

高产,优质,稳产,生育期适宜,适于农业机械化

3、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2、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3、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4、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

4、请指出禾谷类、十字花科和豆科、棉花的产量构成要素。

禾谷类作物理论产量=每亩穗数×穗粒数×粒重棉花的理论产量=每亩株数×单株铃数×铃重×衣分

大豆油菜理论产量=每亩株数×株夹数×夹粒数×粒重(油菜是十字花科)

结果类理论产量=每亩株数×单株果数×果重

5、如何实现高产的育种策略?

1.产量因素的合理组合2.合理的源库关系3.合理株型4.经济系数5.高光效

第四章引种和选择育种

1、名词解释:

引种,驯化,气候相似论,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田间鉴定和实验室鉴定,自然鉴定和诱发鉴定,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

2、水稻南种北引生育期有何变化,引什么样的品种好?

南种北引:

日照由短变长;温度由高变低;生育期由早变迟;

①引早熟种;

②引早稻作中稻或晚稻;

③晚稻引种距离不宜太大,引早熟种;

3、引种的工作环节(程序)。

1.引种目标的确定2.引种材料的收集3.检疫工作(新引进的品种材料还必须通过特设的检疫圃,隔离种植)4.

引种试验(观察实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栽培试验,引种材料的选择)

4、作物群体内自然变异的原因。

自然异交,自然变异,剩余变异(有些品种育成时,有些性状并未纯合,尤其是一些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以致在推广后仍然发生一些分离;有些性状在推广到新地区后,在新的生态条件下暴露出其中的变异。

5、选择育种的概念。

6、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在方法和效果上有何不同?

单株选择:

个体选择,单株成系,分析比较,择优去劣。

单株选择的特点:

选择效果好,能得到纯合的系统,但工作量大。

混合选择:

个体选择,混合种植,混合鉴定,决定取舍。

混合选择的特点:

选择效果不如单株选择,可保持群体异质性,方法简单。

目标性状的平均数得到提高,且比原始群体较为整齐一致。

7、说明纯系育种、混合选择育种、改良混合选择育种、集团混合选择育种、改良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纯系育种:

从现有品种群体中选出优良个体,种成系统,通过试验鉴定,选优去劣,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程序:

从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当选的单株种子分别脱粒--株行比较试验(各株种子分别种植成行,以原品种为对照选择优良株行)--当选的株行种子行内混脱成系--品系比较试验(各系种子分别种成小区,设对照区,进行有重复的试验,选择优系)--当选优良品系的种子进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种子繁殖--经审核后大面积推广

混合选择育种:

从自然变异中用混合选择的方法培育出新品种。

程序:

从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优良,一致的单株混合脱粒--经混选的改良群体与原品种比较选择优于原品种的混选群体--提纯后繁殖优质种子--大面积推广改良混合选择育种:

从原始品种中,选择个体,分别鉴定,选优系混合与原品种比较,优者繁殖推广。

程序:

从原始品种群体中单株选择,分别脱粒--当选优良个体的种子种成株行--进行鉴定,淘汰伪劣的株行--将优良的株行混合脱粒--通过与原品种比较试验--繁殖推广

集团混合选择育种:

从原始群体品种中,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个体,按照类型混合脱粒,组成集团,与原始品种比较,优者繁殖推广。

程序:

将原

始品种群体按类型分别混合选择,类型内混合脱粒形成不同的集团--各集团与原品种进行比较选择优良的集团

--繁殖种子--大面积推广

第五章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的概念。

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2、亲本选配的原则及其原理。

原则:

1.双亲优点多,缺点少,优缺点互补(由于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杂种后代的表现与亲本平均值密切相关,故亲本优点要多。

性状互补是指亲本的若干优良性状综合起来应能满足育种目标需要。

要针对一个亲本的主要缺点来选配另一亲本。

2.亲本之一最好为当地优良品种(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遗传性状,包括对光温、土壤、生物、栽培等条件的适应,是影响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

为了育成品种能在大面积上推广,亲本之中最好有一个是本地推广品种,作为上述特性的提供者。

3.杂交亲本间在生态型和系统来源上有差异(地理远缘、生态远缘、亲缘较远的亲本杂交,也是亲本选配成功的经验。

实质是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性及互补的问题。

亲本间遗传差异大,有不同的优缺点,其杂交后代变异类型多,容易选出超亲和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4.亲本的配合力要高(一般配合力好的亲本,往往会得到好的后代,育出好的品种。

)(一般配合力:

指一个亲本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性状上表现的平均值。

3、单交、复交(三交、双交、四交)、回交的概念和符号。

概念参见名词解释。

符号:

单交:

以A×B 或A/B表示一般母本在前。

正交A(♀)×B(♂) 反交B(♀)×A(♂)三交:

(A×B)×C 或A/B//C

双交:

三品种双交:

(A×C )×(B×C)或A/C//B/C

四品种双交:

(A×B )×(C×D)或A/B//C/D

四交:

[(A×B )×C]×D 或A/B//C/3/D

回交:

A×BF1 ×B

4、杂种后代处理的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集团混合选择法及单籽粒传法的程序(或概念)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系谱法:

从杂种的分离世代开始进行连续性的单株选择,直到选得优良一致的系统升入产量比较试验。

系谱法程序:

F1:

(播种)按组合种,单株植,种植亲本及对照品种;

(选择)去假杂种:

与母本为对照,注意标志性状;淘汰有严重缺点的组合:

如早衰、病虫

害严重的

(收种)按组合混收种子

F2:

(播种)按组合种植,单株植,田间均匀设对照,适当种植亲本

(选择)淘汰不良组合:

无目标性状,综合性状太差的组合;在优良组合中选择优良单株;质量性状和遗传力高的数量性状严格些;遗传力低的宽松些。

F2是选择的关键世代,中选单株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世代的好坏。

选择标准不宜过高,以致过分缩小选择规模,失去大量优良基因及其重组机会而招致失败。

(收种)按组合分株收,分株脱粒保存。

F3:

( 播种)一株一区,建立株系,种CK。

(选择)F3个株系来自F2的一个单株,株系间差异明显,株系内有程度不同的分离,F3是对F2所当选株做进一步鉴定及选拔的重要世代,各系统主要性状的表现趋势已相当明显,F2所选单株的优劣程度至此初见分晓。

所以将F3系统间的选拔与评定称之为关键的关键。

;从优良植株系中选择优良单株。

(收种)单株收种

F4 :

(播种)方法同F3,一株一区,建立株系,种CK。

(选择)来自同一F3系统(即F2单株)的F4株系称为系统群。

系统群内各系统间互为姊妹系。

从优良系统群中选系统,再从优良系统中选单株。

F4开始可选拔优良一致的品系,升级进行产量试验,但由于纯合度还较低,故混收前仍应选单株。

对优良但尚有分离的株系只选株。

F5 :

F5及以后世代,随着世代的推进,优良一致品系出现的数目逐渐增多,以选拔优良品系升级为主。

在杂种五、六代仍可在升级系统中选株。

系谱法优缺点:

优点:

①较早集中优良株系,可及时组织试验、示范、繁殖;

②便于查源,便于研究;

缺点:

①中选率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易丢失;

②工作繁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