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护理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747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docx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区护理管理制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docx

病区护理管理制度

病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1、病房管理工作由护士长具体负责。

2、病房应保持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医护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

3、医务人员应按时到岗,在岗期间应着工作服、帽,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查房处置期间不得接听私人电话。

4、患者住院期间未经负责医生允许,不得随意离开病房。

5、未经护士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病房的诊疗仪器及药品。

6、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患者及未经医院批准的院外医疗人员进院诊疗。

7、病房应严格执行四防安全制度,实行专人负责。

8、病房应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9、病员出院后,按消毒隔离要求做好终末处理。

 

病区安全管理制度

1、有健全的护理安全告知制度,凡对患者进行有创性的护理检查和特殊性治疗,必须履行告知制度,如:

导尿等,实行口头和书面告知,并请患者填写“知情同意书”签全名存档,如患者不能自理,由监护人代签。

2、有规范的护理安全警示制度。

对安全隐患及时、规范警示使用警示标识,如药物过敏、注射特殊药物、防滑、放烫伤、防跌倒等,提示适时、醒目、做到防患于未然。

3、有护理安全教育制度。

各病区定期对病区工作人员(医、护、工)和患者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4、有安全保护措施和保护用具。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本病区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基本知识;管理者提供必须的防护用具,如:

手套、隔离衣等;对特殊患者能提供并正确、规范有效使用护理安全用具,如:

约束带等。

5、有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对本病区护理用具、仪器、设备、安全通道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督促维修并做好记录。

6、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和上报流程。

发现差错、缺陷及时汇报,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讨论分析吸取教训,制定有效措施,严防重复发生。

7、有护理危险因素防范预案和应急处理流程。

如:

坠床、跌倒、烫伤、压疮、自伤、管道滑脱、药物外渗等预防措施和应急流程,做到人人知晓,并能熟练运用。

整体护理管理制度

1、整体护理组织形式:

整体化、责任包干制,每个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患者,但最多不超过10人,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全面负责。

2、包干护士负责包干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必须有包干护士主导完成。

3、新病人入院,包干护士认真做好护理体检,填写护理入院评估表,做好入院介绍

4、包干护士应跟医生查房、了解治疗方案,增进专科知识。

5、包干护士要了解包干病人的姓名、诊断、病情、心理状况、饮食、治疗方案、近期的阳性体征及护理措施等。

6、包干护士为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包括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阶段:

入院宣教、用药、检查前后、饮食、康复指导等,为病人解决各种需要。

 

优质服务工作护理制度

1、护理人员应仪表端庄整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技能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能有效的和病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2、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安静、舒适,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

3、各级护理人员团结协作,尽职尽责,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及时为病人解决问题。

4、全面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按等级护理要求护理病人,及时巡视病房,全面了解危重病人的病情、诊断及治疗,及时解决各种护理问题。

5、加强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不健康行为的问题。

6、挑选具有护师资格,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者担任责任护士,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监控,负责低年护士的临床业务指导。

7、每日责任护士进行床边大交班,逐一汇报管辖内危重病人、特殊病人的心理、病情变化及护理注意点。

8、护士长每天带领全体护士对全体病人进行护理查房,对危重、特殊检查治疗、新病人及出院病人,进行重点质量检查,了解护士对病人的护理服务情况是否达到护理目标,定期或不定期对科内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监控、评价、分析可能发生问题的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9、定期召开护理质量讲评会,不断完善、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10、病人出院做好满意度调查,发现不足或缺陷及时整改,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

 

患者入院管理制度

1、当班护士必须热情接待新患者,妥善安排床位,不得拒收和推诿病人。

2、接诊后尽快通知医生处置,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对危重病人应先做预处理,如吸氧、吸痰,开通静脉通道等,等医生赶到立即配合抢救。

3、一般患者入病区后,床位护士应做自我介绍,告知其住院规则和病区有关制度,如作息时间、查房、治疗、膳食、探视时间、床位医生、病区护士长等,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并提示注意事宜,递交“入院告知书”,解释相关内容,请患者或家属签名,表示知情接受。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护理评估,护理体检,建立护理病历,对每位新病人进行跌倒、压疮、导管等高危状况评估,酌情采取护理措施和上报,如:

建立翻身卡、高危因素评估监控表、使用保护性护具等,药物过敏者床尾(根据医院规定)悬挂同意醒目的标识。

 

患者住院管理制度

1、护士有责任向患者进行安全、健康教育、有权督促患者自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遵从医嘱,尊重医务人员,为尽早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创建和谐的就医环境。

2、患者住院期间不随意离开医院,病房间不要随意串行,预防交叉感染,确保患者安全。

3、患者饮食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士有权督促检查患者的膳食,确保患者饮食安全,合理。

4、护患密切合作,并进行有效沟通,特别是在进行有创性检查、治疗、护理前,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或实施告知。

5、患者住院期间必须自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争取早日康复。

住院期间对病区治疗、护理、管理等方面有意见可及时向病区护士长反应,护士长应及时处理、反馈。

6、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公休座谈会,护士长主持会议,虚心听取患者、家属、陪伴人员的意见,并适时进行安全健康教育。

7、加强病区管理,医患双方共同爱护医院公物,管理好医院及个人的财产,病区内禁止吸烟,保持病区环境的清洁、整齐、安全、舒适。

患者出院管理制度

1、患者出院须经过医生开出出院医嘱,自动出院的患者由患者或监护人在病历上签署全名。

2、停止患者住院期间一切治疗、护理,撤除患者诊疗信息,做好出院登记。

3、做好出院前的健康指导。

指导内容包括目前病情、出院带药用法及注意事项、饮食、康复训练、门诊随访等。

4、按顺序整理好病历,核对治疗、护理、检查、化验等项目,电脑完成出院预算,领回出院带药,应嘱患者或家属结账。

5、凭病人出院结账单核对出院带药,将药送至患者床边,指导患者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护送患者到病室门口。

6、做好出院床单位终末消毒处理。

 

分级护理制度

1、一级护理

(1)指征:

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

特大手术后7天内,各种大﹑中手术后1—3天内,昏迷﹑休克﹑脏器衰竭﹑惊厥﹑子痫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婴幼儿。

(2)护理要求:

床头及患者一览表上以一级护理标识表示。

①严密密切观察病情,每30-60分钟巡视一次。

②正确执行医嘱,落实各种治疗护理措施。

③按专科护理要求做好各种导管护理,保持导管通畅,观察引流液,并做好记录,定时弃去引流液,并按医嘱要求做好标本留置与送检。

④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

a﹑做好皮肤护理,术后3天内视病情擦身每日一次,头发﹑会阴护理每日1-2次。

b﹑禁食﹑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其他患者协助刷牙。

c﹑督促患者经常翻身,术后或昏迷患者协助翻身每2小时一次,并做好压疮护理。

⑤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尽可能满足患者各种需要。

⑥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2、二级护理

(1)指征:

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等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普通手术后3天或轻型子痫等;学龄前儿童。

(2)护理要求:

床头及患者一览表上以二级护理标记表示。

①注意观察病情,观察特殊治疗和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1次。

②根据病情可在床上或床边进行适度活动。

③协助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并鼓励患者多翻身,生活上不能自理者,协助完成各种需要。

④针对不同疾病,做好健康教育。

3、三级护理

(1)指征:

一般慢性病﹑轻症﹑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患者等;各种疾病或术后恢复期患者;生活能完全护理者。

(2)护理要求:

床头卡及患者一览表上以标记表示。

每日巡视2次掌握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注意患者的饮食及休息,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

督促患者遵守病员守则,做好健康教育。

4、基础护理

(1)指征:

凡住院患者,按护理级别要求分别实施基础护理工作。

(2)护理要求:

①床单位:

床单位清洁平整,无污物,皮屑,床头柜清洁整齐,床下地面无杂物,患者衣裤清洁。

②头发﹑胡须:

清洁整齐﹑无臭味,胡须短。

③口腔:

有与病情相适应的护理措施,口腔清洁无残渣﹑无口臭。

④皮肤﹑会阴:

清洁无污迹,无胶布痕迹。

⑤指(趾)甲:

剪平,无污垢。

⑥各种引流管:

固定正确,无扭曲,管壁清洁,引流管通畅。

⑦按时巡回,解决患者生活需求,如:

喂饭﹑擦身。

⑧药﹑饭﹑水送到床边。

⑨预防压疮:

要求翻身有记录,体位放置正确,舒适,无压疮发生。

 

饮食管理制度

饮食对病员极为重要,当机体患病时,可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变化,大部分患者有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通过饮食管理,维持生命,加强机体抵抗力,使疾病早日痊愈,所以加强饮食管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1、病员饮食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开出医嘱或更改医嘱后,护士应及时通知食堂,并在床头卡上做好饮食标记,同时告知病人有关事项。

2、进餐前,停止一切不必要的治疗,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协助病人洗手,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给予协助。

3、工作人员应衣帽整洁,带好口罩,洗净双手,严格按医嘱发送饮食。

4、冬季注意饮食的保暖,将热饭、热菜尽快无误的送至病员手中。

5、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观察病人的进食量、食欲、饮食是否符合治疗要求等情况,对有特殊需要者,在不违反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及时与食堂取得联系。

6、护士应向病人说明治疗及检查饮食的目的,保证饮食的落实,每餐核对,避免差错,对禁忌或限制的食品一定要劝阻饮用。

7、凡禁食的病员应在床头卡上,做好醒目标记,并告诉病人禁食原因和时限,以便协作。

8、食具应每餐消毒,疑传染病或传染病者,应单独消毒。

患者告知制度

1、患者入院后必须告知患者住院期间注意事项。

2、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地交流沟通,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有关问题,在不影响治疗前提下,应如实告知患者和家属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风险等,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知情和合作,酌情作相应记录。

3、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突变,急需抢救等,应立即告诉患者监护人和委托人,来不及告知应报告院总值班或医务科。

4、患者病情危重时,医师出示病危通知,护理人员应迅速将病危通知单送至相关部门和患者监护人。

5、尊重患者的自主权,给患者实施特殊治疗、检查、护理时,做到知情同意,特别是实施创伤性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必须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必要时填写“告知书”。

6、护士执行护理活动中,应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任何人任何时间不得向他人泄露患者的隐私,各类检查室均应有隐私保护性措施。

 

探视陪护制度

1、陪护人员不能在患者床上睡觉,不得私自将患者带出院外,不要谈论有碍于患者健康和治疗的事宜。

2、陪护人员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爱护公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3、陪护人员除陪护自己负责的患者外,不得在病区内四处游窜,过问干涉其他患者病情等事宜。

4、陪护人员必须对自己陪护对象尽到关心、监护责任,特别要关心患者的安全行为,如:

陪护不当发生自伤、跌倒、走失等意外,应负一定的责任。

5、陪护人员应在病室内要保持病室清洁、安静。

6、传染病患者或传染病携带者不得进入病房探视。

 

工休座谈会制度

为了深化卫生改革理顺医院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的素质教育,定期召开病员或家属座谈会,也是医院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1、每月召开一次工休座谈会,征询听取病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到病区医务人员

2、向病员进行一些卫生知识,精神卫生疾病预防的宣教工作。

3、对病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或表扬、好人好事等,每月向院部汇报。

4、对病员所反映的意见,经了解、核实后,确存在原则问题时,须作出必要的处理。

5、对病员提出的意见确认后,应有整改落实措施,提出的建议如条件许可,应有落实措施。

 

健康教育制度

1、病区责任护士对分管的患者应认真做好卫生健康宣教,介绍病区的环境、疾病的概况、作息时间、饮食、用药、治疗、护理等有关事宜。

2、结合病区收治的病种、季节变化等特点,对病区患者、家属、陪客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和安全防范教育。

3、病区备有语言简明、通俗易懂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供患者自行阅读。

4、病区备有宣传板报,进行专病种健康知识普及。

5、患者出院前,床位护士必须做好出院前健康指导,如出院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药物的疗效、剂量、副反应及饮食起居,康复训练、门诊随访。

 

护理质量自控制度

1、护理质量管理是护士长的核心和重点,护理质量自控室维持质量稳定和不断提升的根基,因此,个病区护士长必须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将质量管理落实到位。

2、护理质量是每位护士的护理行为所构成。

因此,要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育,培养护士自觉依照标准和规范努力工作,倡导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的作风。

3、各病区必要认真学习、落实护理部下达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4、病区质控小组参照护理部下达的护理质量与质量考核细则,在护士长直接领导下,每月进行不定期的活动、检查、评估、及时整理治疗、记录、反馈、充分发挥一级质量监控网络作用。

5、病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质量分析、讲评会,质量分析有实效,有整改措施并积极落实。

6、各病区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各质量管理委员会对病区护理质量的监控,对查处的问题虚心接受,积极整改。

 

护理查对制度

基本要求

1、护士在执行任何一项护理、治疗工作时都必须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和查对制度。

2、执行任何操作、治疗都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即操作前、中、后个查对一次,对床号、姓名、性别、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并注意用要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要后的反应。

3、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有否变质、混浊、沉淀、絮状物等,查看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凡用于患者的各类药品、各种检查和操作项目,医生均应下达医嘱。

护士转录医嘱必须准确、及时。

(2)护士对可疑医嘱与医生核对后再执行。

在紧急抢救患者时,护士可执行口头医嘱,但必须复述,无误后执行,并保留所用的安瓿,经2人核对后弃之。

事后督促医师及时、据实补开医嘱并签名。

(3)医嘱必须及时处理、核对并签署全名,护士交接班时应检查医嘱是否处理完毕,值班期间随时查看有无新开医嘱。

医嘱转录整理后,须经另一位护士核对。

(4)紧急医嘱应在15分钟内执行,要求先执行、后签署姓名和执行时间,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应交待清楚,并做好记录。

(5)病区应每日总查对医嘱一次,护士长每周查对一次。

(6)患者转科、出院或死亡后,当班护士应停止所有的医嘱。

2、口服给药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2)用药前应检查药品的质量、有效期和批号,做到三不用,不用标签不清或无标签药物;不用变色、混浊、沉淀药物;不用可疑(剂量、药名不清)药物。

(3)药物摆放后必须经2人核对(即摆放者、发放者各自核对),无误后方可发患者。

(4)发药时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及用法。

(5)正确指导患者服药,如:

饭前服、饭后服、餐中服、服药顺序及注意事项。

特殊药物如抗心律失常、利尿药、激素、抗菌素等必须看患者服用。

(6)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3、皮下、肌肉注射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认真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3)核对注射单与医嘱的一致性,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4)备齐药物再次核对安瓿上的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批号,安瓿是否有裂缝,药物有无变质、混浊等。

(5)到患者床边操作前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性别、药品、剂量、浓度、用法。

(6)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并应先注射刺激小的药物。

(7)选定正确的注射部位和适宜的注射用具。

(8)注射后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性别、药物等,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4.静脉用药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认真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和操作规程。

(3)认真核对药物(药品、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药液质量(药瓶有无破裂、药液有无浑浊、絮状物)

(4)加入药液前必须按操作规程再次核对、检查。

(5)为患者实施前后再次查对。

(6)应用特殊药物使用医院统一标识,如生物制剂、硝酸甘油等应在输液瓶上悬挂蓝色特殊药物标识。

(7)抗菌素应现配先用,输青霉素瓶上应悬挂红色青霉素标识。

5.青霉素注射查对制度

(1)注射青霉素必须遵医嘱做过敏试验(3天未使用青霉素必须重做

皮试),皮试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无过敏史,方可做皮试皮试史方

可做皮试,皮试阳性者应立即通知医师、患者或家属,并做好如下标

记:

A、护士办公室黑板报上,在青霉素过敏栏内,注明过敏者床号、姓

名。

B、注射卡是那个注明青霉素阳性标识。

C、体温单盖上青霉素阳性标识图章。

D、在临时医嘱栏内盖上青霉素阳性图章。

E、病历首页上青霉素盖上阳性图章。

F、护理入院评估上盖上阳性图章。

G、门诊病历上盖上阳性图章。

H、住院病历牌首页放入青霉素阳性红色卡片。

I、患者床尾悬挂全院统一红色青霉素过敏标识。

(2)每次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向患者复述“注射青霉素”并询问有无不良反应,有反应则停用并向医师反应。

(3)注射后应观察用药后反应,听取患者的主诉。

6、饮食查对

床头饮食卡与医嘱相符,对特殊治疗饮食护士应查对落实。

 

医疗文件管理制度

1、按《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基本书写规范》及有关医疗配套规定进行医疗文件管理。

护士长负责病区医疗文件的管理,主班护士负责具体整理保管工作,各班医护人员均需按照管理要求执行。

2、住院患者的医疗病历和护理病历中各种表格应按规定顺序排列整齐,要求记录及时、据实、完整,不得随意涂改、伪造或遗失,用后归还原处。

3、患者不得擅自翻阅和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

需要复印病历者,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报经医务科审批,确保病历档案的保密性、安全性。

4、主班护士须每天整理病历一次,护士长每周检查各种文件的整理和管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归档前的护理文件,护士长按有关标准审核。

5、患者出院或死亡后,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按序检查确认其完整性,及时送出院结帐。

 

青霉素注射管理制度

1、注射青霉素类制剂必须先做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注射。

凡是医生开具青霉素免试单或免试验医嘱时,护士仍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并核实最后一次青霉素使用日期。

2、皮试前必须询问患者“三史”即:

用药史、过敏史、家属史。

有过敏史者禁止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并做好“青霉素阳性”标记。

如对患者青霉素阳性史有怀疑,必须在有医嘱和医生在场、备好急救药品、严密观察下重做皮试。

3、室温下,青霉素皮试液启封后24小时内有效。

4、皮试期间嘱咐患者不要离开,不做剧烈运动,不要按压注射部位,如出现气急、胸闷、皮肤发痒等症状立即处理,并通知医生。

5、青霉素阳性患者在禁用青霉素同时要在黑板、体温单、门诊卡、住院病史首页、护理入院评估表、治疗卡上注明青霉素阳性,并在病历夹内、床尾挂青霉素阳性标记,告知患者、家属以及床位医生。

6、每次注射青霉素制剂前,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并询问青霉素过敏史,实习护士必须在带教老师的严格带领下方可操作。

7、注射青霉素制剂必须现配现用,静脉输液时要在输液瓶上挂上红色青霉素标记,并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

一旦患者有不适主诉,应立即停止输注,通知医生,配合对症处理并加强观察。

8、停用青霉素制剂超过3天需再次注射或更换其他批号,须重做青霉素皮试。

9、尽量不在空腹状态下注射青霉素,注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注射完毕后嘱咐患者30分钟内不要离开,以便观察。

10、正确判断过敏反应及掌握处理方法(附青霉素抢救措施)

(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呼叫,将患者平卧、保暖。

(2)立即用0.1﹪盐酸肾上腺素1ml作皮下注射,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

并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畅。

(3)心跳骤停者立即行胸外按压,吸氧。

(4)按医嘱快速、准确应用激素、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物等。

(5)密切观察T、P、R、BP及尿量、神志等变化,并通知120转院。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1、危重患者的特点是病情重而复杂,变化快,随时都有发生生命危险的可能,因此对危重患者必须给予严密、全面的观察,及时分析、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护理的效果,提供有效护理。

2、危重患者初诊或病情变化时,如医师未到场,接诊护士应做到初步抢救处理,如吸氧、开辟静脉通道等,待医师赶到后密切配合抢救,执行口头医嘱必须复述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所有安剖,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之,事后督促医生及时、据实补记医嘱,并签署全名。

3、危重护理记录应正确、准时、清晰,记录患者病情、用药、特殊治疗及检查的时间、出入量等,时间记录至分钟,并签署全名。

4、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如眼、口、皮肤、大小便及呼吸道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做好各种导管护理,当患者身上导管较多时,各导管标识应明确、醒目、清洁,衔接正确、牢固,避免误用,观察各引流液的色、质、量并准确记录,保持通畅。

6、及时正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引流液等标本,及时送检。

7、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掌握患者主要治疗、护理及潜在并发症的风险,做好预防性护理。

8、对意识丧失、瞻望、躁动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其安全,酌情使用保护具,防止意外发生(使用保护用具必须告知)。

9、各项操作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必要时两人配合进行,严防误伤、烫伤、咬伤、抓伤、撞伤、坠床等情况发生。

10、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增强了解、支持,对创伤性检查和护理操作必须取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尊重患者人格,维护患者隐私和自主权。

11、护理中遇到疑难问题,本病区护士长应及时讨论,酌情申请院内、外护理会诊,解决护理难题。

 

抢救车管理制度

1、各病区应备抢救车,抢救车内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按抢救需要进行配置,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帐物相符;药品无变质、过期、标签清楚,物品、器械性能良好。

2、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

各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

3、抢救车的物品、器械、药品一律不得外借,非抢救患者不得使用,建立登记本,并班班交接签名。

护理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4、对于使用频率多的物品,采用“每日交接”的办法进行管理。

5、对于使用频率少的物品、药品,采用封条管理办法。

1在不改变抢救车结构、内容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