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专科入学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6236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专科入学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专科入学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专科入学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专科入学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专科入学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专科入学考试大纲.docx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专科入学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专科入学考试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专科入学考试大纲.docx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专科入学考试大纲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

高中起点升专科

语文

考试大纲及样卷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

高中起点升专科

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总要求

要求考生具有基本的语言知识、文学常识和阅读理解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现代文学作品以及阅读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并能根据文体要求写出主题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的文章。

第一部分 考试内容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了解基本的语言知识,具有基本的运用能力。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

2.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准)。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4.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5.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3.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主要的表达方法。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5.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7.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8.了解“阅读篇目”涉及的作家及文体的基本知识。

三、古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有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

1.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3.了解和把握文意,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5.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6.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7.了解“阅读篇目”涉及的作家及文体的基本知识。

四、写作

能撰写主题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的文章。

1.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应用文(通知、简报、倡议书、申请书、感谢信、求职信、请示、启事)的写作要求和基本表达方式。

2.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

3.主题清楚,中心突出,材料充实。

4.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符合文体要求。

5.语言规范、连贯、得体。

6.用字准确,文面整洁。

第二部分 试卷结构

考试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基本知识15%

现代文阅读理解35%

古诗文阅读理解10%

写作40%

试卷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15%

其他题型(含作文)85%

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30%

中等难度题50%

较难题20%

参考教材

张盛如主编:

“全国各类成人高考复习指导丛书(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9版

第三部分 样卷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

高中起点升专科

语文试卷

题号

总分

统分人签字

分数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螳臂当车庇护凋敝荜路蓝缕

B.蒙头转向牛虻懵懂故态复萌

C.欲盖弥彰奢糜静谧风靡一时

D.经年累月蓓蕾赢弱光明磊落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妆束泻漏林阴道与时俱进

B.赡养篡改绿茵场如火如荼

C.隐避玷污吓马威反躬自省

D.勾消秸杆照相机不可理喻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____着这个小镇的经济发展。

②最近上演的表现当代戒毒工作的电视剧《红处方》,_______了众多观众。

③天山最高峰有常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照射下,闪射出_______的白光。

A.限制感染剧烈B.限制感化强烈

C.制约感染强烈D.制约感化剧烈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苏南地区地面沉降加快,防汛能力持续下降,这种情况表明超采地下水的行为亟须遏制。

B.中国电信已经扬帆起航,他们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正亦步亦趋驶向新的征途。

C.春节晚会上丰富多彩的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这场涉及三省五市多家企业的债务纠纷,经省中级法院多次斡旋,终于圆满解决了。

5.下列作品中,属“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是()

A.《山居秋暝》

B.《琐忆》

C.《师说》

D.《荷花淀》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文后问题(每题5分,计7小题,共35分)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事物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情感。

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多年后,苏轼(公元1037—1101年)的《水调歌头》写道: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吟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

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

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

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

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越导体、越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

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

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密切相联的。

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

没有情感因素的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

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善的意境吗?

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

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6、作者认为,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是因为它们

(答案不超过20字,尽量使用文中现成的话)

7、文中所引李白和苏轼的诗句,语句上既有相似之点(例如都是把酒问天,都写了人们对月的共同感受),又有不同之处。

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李白是从___________的角度写的;苏轼是从______________的角度写的。

8、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除举了李白、苏轼的诗词,还举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论证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对读者(观众)影响的□□□。

(每空一字)

9、从这段文意看,作者认为,科学家的劳动在哪一点上跟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变化

B.科学原理的普遍性

C.科学发现的重要性

D.20世纪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11、“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造成这两个“普遍性”不完全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艺术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最后一段文字论述了科学、艺术、智慧、情感的相互关系,请简要说明科学与情感,艺术与智慧的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10分,其中,第13、15两题每题3分,第14题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蝜蝂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仰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荀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致堕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注:

*蝜蝂:

一种黑色小虫,性急躁,背部隆起,背上东西后就不能放下。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以厚其室:

14.简述这段文字的主题?

阅读杜甫《登高》,回答诗后问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最能体现《登高》这首诗主旨的词语是()

A猿啸哀;B悲秋;C多病;D艰难苦恨

(四)写作(40分)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600~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解放初期,有一次毛泽东和周谷城谈话。

毛泽东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

”周谷城回答:

“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毛泽东思索了一下,说:

“你讲得好。

参考答案

(一)1.A2.B3.C4.A5.C

(二)6.能唤起人们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情感

7.时间对比(或“古今对比”);空间对比(或“地域对比”)

8.普遍性(或“广泛性”)

9.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

10.B

11.所有的自然现象;整个人类

12.科学需要情感因素的促进;艺术需要智慧去完善

(三)13.使其家富裕

14.文章通过描述蝜蝂好负物、喜爬高,最终摔死的习性,讽刺了贪财好物者的贪欲,指出他们最后难免自取灭亡的恶果,并嘲笑他们的见识与小虫一般低下。

15.B

(四)16.作文评分标准(参考)

项目

类别

A内容

B语言

C篇章

评分细则

一类卷

(36~40)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立论有新意

行文流畅

语言准确

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以3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二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

(30~35)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文从字顺

语言基本准确

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以3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获本类卷最高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一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

(24~29)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语言通顺

有少量病句

结构完整

层次较清楚

以26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基本具备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②其中B比较好一些,酌情加分;③另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

(18~23)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泛

语言不通顺

病句较多

结构不完整

层次不清楚

以2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另外两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另外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

(17分以下)

文不对题

内容贫乏

文理不通

结构层次混乱

以14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另外两项尚可的,酌情加分;③兼有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第四部分 阅读篇目

(一)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

1.*《荷塘月色》朱自清

27.*《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2.*《灯》巴金

现代戏剧、诗歌

3.*《石缝间的生命》林希

28.《雷雨》(节选)曹属

4.*《琐忆》唐弢

29.《茶馆》(节选)老舍

5.《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30.《沁园寿·长沙》毛泽东

6.《相思正是吐黄时》连锦添

31.*《再别康桥》徐志摩

7.《日月行色》杨闻宇

3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议论文:

33.《乡愁》余永光

8.*《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二)文言文阅读

9.*《拿来主义》鲁迅

文言散文

10.*《简笔与繁笔》周先慎

34.《过秦论》贾谊

11.《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四首词》朱光潜

35.*《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12.*《历史的回声—汴京包公湖情思》王大海

36.*《师说》韩愈

13.*《请客》王力

37.*《答司谏议书》王安石

14.*《虎皮鹦鹉之死》张雨生

38.《卖柑者言》刘在

说明文:

39.*《岳阳楼记》范仲淹

15.《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40.*《醉翁亭记》欧阳修

16.*《眼睛与仿生学》王谷岩

41.*《项脊轩记》归有光

17.《神奇的极光》曹冲

古典诗歌

18.《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王磊

42.《过故人庄》孟浩然

19.《奇妙的人体》一丁

43.*《山居秋暝》王维

20.*《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桢

44.*《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小说:

45.《蜀道难》李白

21.*《药》鲁迅

46.《登高》杜甫

22.*《荷花淀》孙犁

47.*《兵车行》杜甫

23.*《项链》莫泊桑

48.《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24.《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49.《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5.《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

50.*《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

2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5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注:

有“*”号者为精读篇目

5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