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性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6171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性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典型性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典型性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典型性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性调研报告.docx

《典型性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性调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典型性调研报告.docx

典型性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典型示范致富带动的调研报告

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安排,我们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对全县及我公司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认真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全县蔬菜(包括瓜类)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总产值3.25亿元,其中辣椒生产面积4万亩,总产量12万吨,产值达1.2亿元,产区农民人均来自蔬菜产业纯收入4500元左右,占人均纯收入50%。

通过2008-2009年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蔬菜生产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每亩蔬菜平均实现亩产10054.4公斤,每亩核心示范田实现亩产11846.7公斤,创造了迄今为止全国单产最高纪录,为蔬菜产业挖掘增产潜力、促进均衡增产起到极大地示范带动作用。

2009年以来,我县注重加快发展设施蔬菜,共建成日光温室1650亩,塑料大棚10000亩,并全部投入生产运营。

通过设施蔬菜项目建设,推动我县蔬菜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陕西省**县,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现拥有员工80人,合作农户2000户。

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以试验示范为先导,以调整结构为己任,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带动农民致富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县设施农业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现代特色农业工作中,主要采取措施

一是发挥优势,在打造特色产业上求突破。

按照“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突出发展“绿色、有机;蔬菜、果品产业,培育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的结构调整思路,制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规划,计划从2009年到2013年,五年内新发展特色农业种植面积13万亩。

各镇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计划,**镇以“三大流域”为重点,突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省、市级龙头企业。

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这些龙头企业内牵基地和农户,外联市场和消费者,建立了“农业龙头+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2万余人,间接带动3万亩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畜禽饲养规模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发展特色设施农业种植、养殖业。

我县农牧生产发展始终坚持“扶龙头、建基地、抓大户、做示范”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种植示范村和规模饲养户、规范化养殖户,重点培育优势畜禽主导产品,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整合,大力推进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产值上升,农民人均收入增加,现代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三、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金土地盛开致富花

(一)公司发展现状

****公司于2011年启动建设占地2000亩的核心区,建有日光温室;拱棚;双面温室;智能温室;规划养殖区,物流配送区,建成培训室720m2,农业展厅720m2。

公司具有六大区域和六大功能,是榆林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核心区。

区域功能主要包括:

1、试验研究区,引进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和尖端生产技术,试验研究适于当地规模化发展的种植模式和蔬菜品种;2、农业示范区,主要展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蔬菜栽培、病虫害防控、节水灌溉、土地集约化利用等实用性技术和有机蔬菜生产、花卉生产、盆栽与立体栽培等尖端农业生产技术;3、生产服务区,利用多功能厅开展农技理论培训,利用园区展台展示试验研究成果,现场提供栽培技术实践指导,常年提供优质种苗、生产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所需的生产资料,满足农民的生产需要;4、物流配送区,按照统一使用“**”品牌、统一销售的规定,进行蔬菜检验、分选、净菜、包装、冷藏,运输到销售服务网点上市销售;5、生态养殖区,建设存栏5000头生猪养殖基地和500方沼气处理池,有效推动无碳循环经济的发展。

6、休闲观光区,深入挖掘草原游牧文化、边塞文化、农耕文化等地域多元文化因子,制定开发了集蔬果采摘——农事体验——休闲垂钓——生态餐厅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一日游精品线路,带动当地更多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型。

(二)运作模式

公司设有社员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下设生产部、营销部、后勤部、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等组织机构,在健全公司《章程》的基础上,制定了董事会、监事会等各项职责,制定了社员管理、财务管理、业务培训、采购销售等各项工作制度。

同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对合作农户实行五个“统一”服务模式,即:

1、统一规划种植,公司引导农户统一按照计划种植蔬菜品种,避免产供不平衡,制定统一生产规程生产放心的绿色蔬菜;2、统一技术指导,公司常年聘请多名知名专家和种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监督生产;3、统一种苗供应,公司向各合作农户统一提供优质种苗,既保证了品种的质量又节约了生产时间,为丰产打好了基础;4、统一商标品牌,使用“**”牌商标,实行“一箱一号”或“一瓜一号”的产品可追溯制度,确保瓜菜的质量,让消费者放心;5、统一产品销售,公司推出产品指导价,组织引导服务区农户经过检验、分选、净菜、包装、冷藏,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统一销售。

(三)资源整合

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龙头企业,从起步之初,公司就准确定位自身,肩负起了创造经济效益和实现社会效益的双重责任。

成为连接国家“三农”政策和广大农户的桥梁纽带。

几年来,公司秉承“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的理念,初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一是借助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历史机遇,积极投身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核心区功能日趋完善,试验示范成效明显。

二是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一体多能”目标,公司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基地;陕西省计生家庭创业致富工程基地;榆林市基层党建“村社联建”参观示范点;**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各部门单位将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了高效利用,满足了各自工作的需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是着力提高农民素质,针对广大农民对专业种植技术的热切需求,公司与县乡合作,每年定期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先后邀请杨凌农科大教授和市县农业专家,对农民群众进行理论加实践培训,年均培训农民达到6000人次以上,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技术保障。

(四)取得成效

****公司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解决菜农蔬菜集中销售的难题,公司实行农超对接、统一品牌和统一销售后,解决了本地蔬菜销售难问题,防止了恶性竞争,保护了广大菜农的利益。

二是提高了蔬菜的种植效益,公司成立以来,社员参与热情不断高涨、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种植结构得以调整,种植效益日益显现。

2012年,公司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大田和设施蔬菜产生的附加值已经超过**亿元。

三是促进了**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社员发家致富,更重要的是为**县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此,公司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表彰。

陕西日报、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电视台、三边报等各级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公司的发展成就;总经理也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科技科普工作者和种植标兵,被市团委、市农业局评为“榆林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获得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我们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是仍然面临了很多问题。

一是总体规模小。

经过近几年发展,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在增加,规模在提升,但与当前形势相比,与农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受自然资源和生产规模的影响,“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带动力不强。

全县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较少,并且大多是小型合作企业。

二是加工能力弱。

全县现有设施农业企业很多家,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放身生产上,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

加工环节薄弱,不仅限制了对初级农产品的消化吸收,同时也造成了农业产业链不长,难以实现拉长销售时间、拓宽销售空间和加工增值。

三是利益联结松。

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处在初级阶段。

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县3/4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企业返利于农户的很少。

四是农业投入少。

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土地流转难严重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投入不足,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工程老化现象仍然普遍,严重影响农业发展。

五、对发展我县特色农业的建议

一是严格督查,落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规划。

按照农业发展三年规划的任务和进展计划,及早做好动员和宣传,腾好地茬,将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农业部门严格督查落实,确保将调整任务落到实处,完成发展任务和目标。

二是规范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提升农民组织化生产水平。

在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引导规范现有合作社的发展,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蔬菜生产加工等领域建成一批全市运作规范、知名度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通过典型农民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使更多的农民认识合作社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参加合作社,提高农户组织化生产水平,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

三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提升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

当前县委、县政府和各镇办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产业调整扶持奖励政策,但是政策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根据调查,当年大规模的发展,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中,将扶持力度增加一倍,也只是达到了200元/亩,奖励额度达不到基本开支费用的三分之一,广大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各镇办要结合自身实际,修订完善政策,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作用和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发展成片特色农业的同时,加大扶持奖励额度,做好土地整理、种子供应等服务,对成片产业县内的水、路、渠、绿化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四是注重科技的推广应用,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和农技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

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力度,转变经营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农业科技开发激励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发、推广和应用。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对广大农民和农技人员进行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及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产品加工、营销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基本素质;应促使广大农民和农技人员转变观念,树立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为一体,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一体化经营的新观念。

五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实施全程质量监控。

加强优势特色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基地建设,积极争取优势特色作物无公害产品认证和绿色产品的产品申报,建立和完善相关质量安全体系;加大督促力度,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标准和规程进行生产;瞄准高层次消费需求和国际市场,建立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

从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入手,加强宣传和营销策划,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效益;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势作物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监控检验体系,不断增强我县特色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把扶持龙头企业放在重要位置。

要从税收、政策、科技、服务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着力引导、扶持、培育一批影响力强的龙头企业,使之逐步发展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集团。

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把龙头企业作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首要环节来抓,使特色农业有一个快速提升的发展势头,促使特色农业产业化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对接。

严格落实县政府增加农民收入中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奖励政策,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增强带动能力,拉长产业链条,保障特色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镇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特色农业由于具备良好的综合效益,在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中显得尤为重要。

改善和优化我县特色农业生产结构,快速建立优质商品生产基地,大力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产品无公害化程度,是我县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培植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要求。

特色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