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5848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docx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docx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校:

九保中心小学年级:

一年级科目:

数学

课  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

备课组员:

闫金秋江映月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数”的意义,并能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处落地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和环保意识。

  

二、知识结构: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20以内数的计算的扩展,是计算的第二次飞跃;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

  

1、知识构成。

共设有4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比多、比少的问题解决。

  

信息窗2: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进位)  

信息窗3: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退位)  

信息窗4:

综合应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编写特点:

  

(1)、素材的选取渗透着环保意识。

  

(2)、强调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3)、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寓计算于解决问题当中。

  

(二)、本单元的重点: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在进行教学时不要急于计算,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找到相关的信息,列出加法算式并作出解释,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计算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起学生独立思考口算方法。

如果有困难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组内交流。

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材的呈现方法未必是学生喜欢的方法,教师应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教材没有安排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例题,这个知识点放在自主练习中,教师对此要特别关注,要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在意义和算法上给予必要的指导。

  

2、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问题。

  

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重点是理解谁比谁多,多多少的含义。

要引导学生反复利用学具摆一摆。

再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表象。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算理。

对于数量关系的描述,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操作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白即可。

  

(三)、本单元的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

  

教学时,当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后,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引导学生直观操作,经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学生的算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与肯定,教材提供的算法仅供参考。

教学退位减法时,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寻找24-8的口算方法,就困难的可借助学具,要抓住“4-8不够减,怎那么办”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说清思路,明确算理,选择自己理解的算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把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教学策略:

  

1、计算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本单元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结合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时,既要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要避免只重计算方法、忽视问题解决的倾向。

  

2、重视直观操作,充分利用学具进行学习。

  

充分利用学具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具在解决具体问题、理解算理、学习算法中的作用,特别是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及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含义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时,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直观操作。

  

3、提倡算法多样化,合理进行算法优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计算方法的积极性,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寻求多种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在交流之功能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算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其优劣,应引导他们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自己理解并喜欢的方法。

  

4、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是重要的计算方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除用好哲学教材中提供的课程资源外,还可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的设计一些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5、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在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时,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要重点考察学生是否能灵活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进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以及能否正确合理的分析和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而是考察他们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合作意识、参与程度等;三是考察学生是否具有环保意识,是否能付诸行动。

  

三、本单元采用的教法、学法:

  

教法:

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  

学法:

动手操作法、总结法、归类法。

  

三、本单元采用的教法、学法:

  

教法:

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  

学法:

动手操作法、总结法、归类法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10根小棒、实物图片、情境图。

  

五、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

蓝蓝的天,绿色的大草地,小朋友玩得多高兴啊!

 看,山坡上下来一群羊,有几只?

又来了一群,几只?

这两群羊共几只?

20是几个十?

 学生观察回答上述问题。

 2.又下来一大群羊,成八小群。

师,羊真多啊!

有多少只?

我们来估计一下,现在草地上有多少只羊。

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估计的结果。

3.师,我们的估计对吗?

可以数。

你会数吗?

今天学习数100以内各数。

(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实物数数。

(1)师:

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小袋花生米和一捆小棒,它们的数量都和小羊的只数一样,数一数花生米有几颗,小棒有几根,就知道小羊有几只。

四人小组,两个人数花生米,两个人数小棒,互相帮助,说一说怎样数。

(2)四人小组数数活动

汇报,你是怎么数的?

(有多种数法,可以指名进行实际操作。

2.讨论。

(1)师:

刚才,有的小朋友是这样数的:

每数10个放一堆或10根捆成一捆。

谁愿意用小棒再来演示,让全班都能看清楚?

(2)师:

过去,我们知道10个一是一十,从刚才的数,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板书:

 1根    10根   100根

 

 3.引导学生一十一十地数到一百。

 

(1)师:

数100以内的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一数到一百,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数了10个十就是一百。

学生数10捆小棒:

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2)数百羊图。

一只一只地数,再十只十只地数。

(同桌一个人数另一个人检查)

(3)抢答:

一十一十地数,

三十前面是()十,三十后面是()十。

八十前面是()十,八十后面是()十。

(4)指名数:

一十一十地数,

从一十数到一百;

 从三十数到七十,

从六十数到一百。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

拿35根小棒,你怎么拿?

(摆好小棒3捆和5个单根)

 出示例2:

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学生边添小棒边数。

交流:

三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

为什么是40?

学生将10个单根捆成一捆,得4捆,再接着数到四十二。

2.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再从六十三数到七十二。

(注意渗透组成知识,注意是否每数满十根捆成一捆。

 3.不摆小棒,一一地数:

 从七十八数到八十八,再数到一百。

(同桌轮流数,再指名数。

回答:

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的后面各是几?

 

1.例3:

拿小棒3捆又5个单根,看一看,是几根小棒?

说一说35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

(1)看一看,想一想,再填一填。

(2)全班订正。

说一说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多少。

3.同桌一人摆小棒,另一人说组成。

 4.游戏:

摘果子。

(水果卡片)

四十二  (  )个十(  )个一

 七十六  (  )个十(  )个一

 九十四  (  )个十(  )个一

 六十    里面有(  )个十

 一百    里面有(  )个十

 想一想:

 一百以内的数是由什么组成的?

你发现了什么?

有规律吗?

谁会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

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本单元教材由“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等4个小节组成。

各小节的安排如下表:

 

  课题

 内   容

 数数、数的组成

 主题图

 草原牧羊图。

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例1

 数100以内各数,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

 例2

 突破数数难点:

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例3

 100以内数的组成:

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读数、写数

 例4

 读写两位数,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意义。

 例5

 练习读写两位数(整十数)、理解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例6

 读写100,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排列顺序,总结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则。

 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例7

 完成百数图的填空,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

加深对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

 例8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会用关系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9

 比大小活动。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例10

 用数学的内容: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和加减法的含义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配餐”学案数学学科一年级下册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基本练习。

1、7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43比12多(),还可以说()比()少()。

最大的两位数是(),它比100少()。

3.数字回家

405581

3360

十位上是4的数

459030

54410

个位上是0的数

4.按序排队(把下列算式按计算结果从大到小排列)

8+4077-740+961+750+4

()>()>()>()>()

5.用

例如:

92>70

36<50

10<70

照样子,你能写出一些这样的式子吗?

(至少写3个)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