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5809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五.docx

《湖北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五.docx

湖北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五

湖北省2009届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㈤

语文

命题、审题:

黄冈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孙淑莲2009.5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6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睥睨碑碣牌坊稗官野史卑躬屈节

B.抄手钞票炒面吵吵嚷嚷沙里淘金

C.混沌钝角石砘顿开茅塞仓满囤流

D.杆秤竹竿矸石肝脑涂地宵衣旰食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巨擘和霭鞍马劳顿道貌岸然

B.令嫒掺和嗷嗷待哺电掣雷鸣

C.烦燥哀叹佶屈聱牙出奇制胜

D.蔽病暧昧百炼成钢财大气粗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媒体记者的提问,在舞台上表演小品率性而言的他,字斟句酌、非常谨慎地一一回答有关的问题,表现得很沉稳。

B.接受卫视记者采访的这位本年度高考理科状元侃侃而谈他在高中的各种生活以及自己在学习上的各种经验、教训。

C.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荣登奥运金牌榜首位,打破了奥运金牌榜传统格局,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D.元旦三天假期,清河濮院羊绒制品市场受到了周边地市消费者的青睐,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市场销售额突破100万元,迎来了2009年的“开门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落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狠抓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多干、干好让大多数群众受益、长远受益的工作。

B.在几位律师起草的《三鹿奶粉受害者赔偿方案》中,有关条款将受害者分为四类,根据不同类型估算医疗费、护理费和各类赔偿费高达39亿元。

C.他明智而远见的发言,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人们都说他确实是个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好干部。

D.在中外经典作品中摘选精彩的描写、抒情、对话等段落,并将故事梗概作为线索,以简明的叙述连接其精彩段落,让学生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欣赏精彩片段。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据了解,为了防范营销员侵占挪用客户资金风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均已启动“收费零现金管理。

B.我常常问问我们的员工:

如果这道坎都过不去,我们还能成什么大事?

作为企业,我们必须习惯在压力下运行。

C.在美国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合俊集团旗下的两大玩具工厂,为何没能躲过这次全球性金融海啸,它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D.一个可爱的玩偶娃娃坐在面前,你告诉“她”:

“你真漂亮:

”娃娃回答,“你也很美!

”但如果你说:

“你真丑!

”娃娃会回答,“讨厌!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全球可持续能源发展投资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应付这一挑战,许多政府和投资机构把目光转向了可持续能源。

从全球范围来看,可持续能源领域的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过去两年,全世界可持续能源领域的投资增长了一倍多。

2006年,投资者将71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了这一领域,除此之外,还有约300亿美元的资金通过合并、收购、融资购买及现筹集资金进入这一领域。

这比2005年增长了43%。

2007年这种趋势还将延续,有专家预测投资额有望达到850亿美元。

当前,全球能源投资表现出以下趋势:

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正趋向全球化,更容易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快速发展;来自于投资团体、股票市场的资本都使得该行业朝着主流能源地位的方向发展;通过技术革新和地理环境的利用使经营更多样化,可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

从投资地区来看,2006年美国和欧盟在这方面的投资共占全球的70%。

美国是全球风险资本的最大目的地,2006年,风险资本投资商向美国的清洁能源公司和计划项目倾注了49亿美元的资金。

欧盟的优势在于它吸引的公共市场投资数额最大,达到57亿美元。

在欧洲人们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和能效的作用认识较高,人们普遍赞同《京都议定书》,许多投资者特别愿意通过股票市场为可持续能源投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正高速增长:

2006年,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能源的投资占全球总投资的21%,达到105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两倍多。

2004年只有42亿美元,仅占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的15%。

我国在此方面的投资约占全球投资的9%,主要集中在风能、生物能以及废物利用领域。

从各技术领域的情况来看,投资水平增长最快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燃料等领域,其次,还包括生物质能和废物能领域。

总体上讲,风能部门吸引的投资最多,占可持续能源投资总额的38%,其次是生物燃料领域,占26%,再次是太阳能领域,占16%,其他约占20%。

在电力行业,风能利用仍处于投资的前沿,它的资金主要来自资产融资,2006年占到总资产融资额的50%以上。

太阳能和生物燃料能源技术的发展要比风能迅速得多,但它们目前的规模还很小,主要通过来自公共市场的股票发行获得资金。

在2006年,风险资本私人股权投资者在生物燃料产业投入了23亿美元,太阳能14亿美元以及风能13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制造能力。

在太阳能领域,约40%的投资都用在了新技术的开发。

生物燃料新技术的开发所占投资比例约为20%。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提高能源效率、节能减排的有效出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今年6月发布的相关报告指出,可持续能源领域投资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政策,这些政策在全球营造了一种有助于可持续能源部门增长的稳定环境,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领域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6.依据原文,下列各项中关于“可持续能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政府重视发展可持续能源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

B.可持续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新趋势,它有可能成为主流能源。

C.可持续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废物能等清洁能源。

D.可持续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新技术的支持。

7.下列关于“全球可持续能源发展投资趋势”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2005年至2007年,投资呈现出全球化、市场化和私有化的趋势。

B.近两年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能源投资的增长速度比全球的增长速度快。

C.太阳能和生物燃料能源技术吸引的投资都比风能产业吸引的投资多。

D.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吸引的投资越多。

8.不属于文中所述的“有关各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能源投资情况”的一项是

A.欧洲的投资者喜欢通过股票市场为可持续能源投资。

B.欧洲在可持续能源发展上投资巨大,吸收的公共市场投资较多。

C.中国2006年对可持续能源的投资占发展中国家此项投资的近一半。

D.利用风力发电由于技术较成熟,仍处于投资的前沿。

9.依据原文信息,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制定《京都协议书》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球环境。

B.对投资者来说,可持续能源的发展虽然有着光明的前景,但也存在首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C.在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随着各种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可持续能源将取代常规能源。

D.从全球范围来看,可持续能源领域获得的投资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资本市场而非全靠政府拨款。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宗羲六世祖小雷府君,讳玺,字廷玺。

兄弟六人。

长伯震,商于外,逾十年不归。

府君魂祈梦请卜之,茫然不得影响。

作而曰:

“吾兄不过在域内,吾兄可至,吾何不可至乎?

”蹑屦出门,乡党阻之,曰:

“汝不知兄之所在,将何之?

”府君曰:

“吾兄,商也。

商之所在,必通都大邑。

吾尽历通都大邑,必得兄矣!

于是裂纸数千,缮写其兄里、系、年、貌为零丁(寻人启事)。

所过之处,辄榜之宫观、街市间,冀兄或见之。

即兄不见,而知兄者或见之也。

经行万里,獠洞、蛮陬,踪迹殆遍,卒无所遇。

府君祷之衡山,梦有人诵“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者,觉而以为不祥。

遇士人,占之,问:

“君何所求?

”府君曰:

“吾为寻兄至此。

”士人曰:

“此杜少陵《舂陵行》中句也。

舂陵,今之道州。

君入道州,定知消息。

”府君遂至道州。

彷徨访问,音尘不接。

一日,奏厕,置伞路旁。

伯震过之,见伞而心动。

曰:

“此吾乡之伞也。

”循其柄而视之,有字一行云:

“姚江黄廷玺记。

”伯震方惊骇未决,府君出而相视,若梦寐,哭失声。

道路观者,亦叹息泣下。

时伯震已有田园妻子于道州,府君卒挽之而归。

尝观史传,人子所遭不幸,间关踣顿求父求母者不绝书,为人弟而求兄者无闻焉。

岂世无其事欤?

抑有其事而记载者忽之欤?

方府君越险阻,犯霜雪,跋涉山川,饥体冻肤而不顾,钳口槁肠而不恤,穷天地之所覆载,际日月之所照临,汲汲皇皇(惶恐不安),惟此一事,视天下无有可以易吾兄者。

而其时当景泰、天顺之际,英宗、景皇,独非兄弟耶?

景皇惟恐其兄之入,英宗惟恐其弟之生(明英宗亲征瓦拉,兵败被掳;其弟郕王继位,为明景宗。

其后瓦拉请和,送回英宗;英宗归国,入居南宫,景宗不许其朝谒,形同软禁。

后景宗病甚,英宗于是发动政变,夺回皇位,景帝被废)。

富贵利害,伐性伤恩,以视府君,爱恶顿殊。

可不谓天地纲常之寄,反在草野乎?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而日作:

奋起

B.冀兄或见之或:

也许

C.觉而以为不祥觉:

睡醒

D.以视府君,爱恶顿殊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小雷府君“挂念兄长”和“为找兄长历尽险阻”的一组是

A.①魂祈梦请卜之②逾十年不归

B.①梦有人诵“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者,觉而以为不祥。

②经行万里,獠洞、蛮陬,踪迹殆遍

C.①见伞而心动②饥体冻肤而不顾,钳口槁肠而不恤

D.①出而相视,若梦寐,哭失声②穷天地之所覆载,际日月之所照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雷府君为找寻出外经商十年未归的长兄伯震,在没有伯震任何音讯的情况下,不顾别人的劝阻万里寻兄,其情其事,感人至深。

B.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小雷府君终于在梦中获得找寻其兄的线索。

然当他历尽艰辛找到长兄时,长兄已经在道州有了田产和家室,他最终只好惋惜而归。

C.作者认为,自古以来,孩子辗转颠簸寻求父母亲的故事不断出现在史传中,但弟弟找寻哥哥的故事则没有出现过,其原因并不一定是世上没有这样的事。

D.这篇文章通过写兄弟的友爱,鞭挞了帝王英宗与景皇因“富贵利害”而“伐性伤恩”的丑恶,暴露了统治阶级封建道德的虚伪。

第Ⅱ卷(选择题部分,共114分)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兄,商也。

商之所在,必通都大邑。

吾尽历通都大邑,必得兄矣!

(3分)

(2)所过之处,辄榜之宫观、街市间,冀兄或见之。

即兄不见,而知兄者或见之也。

(4分)

(3)人子所遭不幸,间关踣顿求父求母者不绝书,为人弟而求兄者无闻焉。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临行与故游夜别

何逊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注]①何逊是南朝梁著名诗人,天监六年,何逊迁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任记室,深得建安王萧伟信任,日与游宴。

一日,何逊要到镇江州任职,将与故游萧伟离别,心绪难以平静。

故作此诗。

②历稔:

多年之意。

③群匹:

即指故游诸人。

(1)本诗颈联“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分)

(2)本诗尾联,用一“同”字起什么作用?

以问句作结,其效果如何?

(4分)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名句填空。

(6分)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李密《陈情表》)

(2),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3)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故都的秋》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创作的一篇优秀散文。

(5)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他发表了《》这篇著名演讲。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淌过四方街

杨浩

淌过四方街的何止是玉泉河清澈的泉水,还有被滋润的目光。

丽江古城荣膺“世界文化遗产”后,四方八面的游客接踵而至。

金秋时节,我踏上这片倾慕已久的土地。

没有汽车噪音,没有单车的冲撞,青石板铺设的街巷,在叩击声中,诉说着沧海桑田,世事更迭。

漫步古城,轻松逍遥。

古城风景,最引人入胜的当数潺潺流水。

玉泉河的若干支流,叮叮咚咚,穿街走巷,仿佛一群天真活泼的顽童,一直伴在左右。

建于南宋末的丽江古城,300多座大小不一的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像一根根项链,将花红柳绿、鸟语墨香的纳西人家串连于清波之间,轻描淡写中展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境。

宛若伏羲八卦的街巷,典雅中折射文化。

匠心独运的纳西祖先筑城时摒弃围墙,以四方街为主要通道,莫不是以此告诫子孙不要闭关守旧,不要围困自我?

我不禁想到两个奇妙的现象。

一个现象是“文革”时全国各地相继竖起了许多高大挺拔的塑像,后来又相继消失了,而丽江红太阳广场上的塑像仍庄严雄伟地屹立在天地之间。

另一个奇妙的现象是,藏传佛教从西藏传入丽江被纳西族吸纳后没再往内地传,汉族佛教从滇西传入丽江也被纳西族吸纳后没有再往外地传。

纳西人心中有杆秤,不附庸风雅,不盲目随从。

源远流长的东巴文化享誉西方,空灵飘逸的纳西古乐远渡重洋,人数不多的纳西族却有200多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学者。

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慧根和支柱。

思绪如水,牵动我深入古城。

环绕街巷的泉水在一个个岔道欢快地交汇,继而又激荡着各奔前程。

是街巷分流了泉水,还是泉水划开了街巷?

跟随泉水,踅进一户人家,主人递过草墩邀我入座,沏杯清茶让我小憩,没有因陌生人擅自入室而见怪,没有嘘寒问暖的客套,珍视每一次相遇相识的情缘,营造出他乡遇故人的亲和、友善,缕缕温馨与袅袅茶香,交织升腾。

鹅卵石镶砌的院心,清风拂动的垂柳,垂柳上悬挂的鸟笼,鸟笼里鸣唱的画眉,还有花台上色彩纷呈的花草,诗情画意,恍惚中,人已坐进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古城许多人家夜夜枕着穿屋而过的泉水入眠,谛听泉水弹奏高山的执著、冰雪的坚韧,一代代纳西人由此陶冶出泉水般清纯的性情。

古城的纯洁和优美均得益于水。

老大妈们端个草墩聚在雕栏刻柱的房檐下,捻麻线,纳鞋底,唠家常,不时轻唤一声,将跑开去的毛头孙儿招回膝前。

鹤发童颜的美须公,伸手沾沾门前流泉,然后朝脚前一盆盆文竹、兰花、月季弹开手指,洒出一串晶莹的水珠。

偶尔,从小巷深处飘来悦耳的纳西古乐,一颗颗珍珠般的音符,跳进泉水,激起一朵朵亮丽的惊喜。

当竞争激烈的都市人忙得什么都有却没有时间,当贪得无厌的市侩穷得什么都没有却只有钱,丽江古城居民与清悠悠的泉水相依相伴的这份悠然恬淡,流露出享受时间的幸福,拥有平和的富足。

欣羡之余,不禁扪心自问,滚滚红尘,忙忙碌碌,究竟想得到什么?

古人云:

“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大江小河,最终都向东而去。

东方,迎接太阳面向光明的方向。

倾听生生不息的泉水,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民族的兴亡盛衰,是啊,只有流动,才不腐朽;只有前进,才能超越自我。

(选自杨浩《淌过四方街》,略有改动)

16.根据文意,淌过四方街的“还有被滋润的目光”指的是什么?

(6分)

17.“两个奇妙的现象”说明纳西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请用词语加以概括。

(4分)

18.作者在最后一段感叹:

“只有流动,才不腐朽;只有前进,才能超越自我。

”结合文意分点说明这句话的含义。

(4分)

19.说说这篇文章中作者用“水”贯穿全文的作用。

(4分)

六、语言运用(12分)

20.调整下面七句话的语序,使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4分)

①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

②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

③黄金象征着财富

④人一切都可以没有

⑤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

⑥惟独不能失去希望

⑦但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序号:

21.请说明右图这幅漫画针对哪一种社会现象?

并请将其主旨用文字表达出来。

(4分)

22.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

现在中国教育网的“文学天籁”论坛向大家征集话题“我最喜欢的课文”。

请你仿照示例另外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上几句感言。

要求中肯恰当,80字以内。

(注意:

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要针对课文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4分)

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滑稽可笑;再读,觉得阿Q质朴、愚昧、自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以“远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小说除外),不得抄袭。

湖北省2009届高考最后猜题、押题卷㈤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细则

1.C

2.B(A项“和霭”-“和蔼”;C项“烦燥”-“烦躁”;D项“蔽病”-“弊病”。

3.B(侃侃而谈:

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

不能带宾语。

4.D(A项“落实”一词缺宾语,在“排忧解难”的后面加上“的措施”;B项“医疗费、护理费和各类赔偿费”并列不当,把“和”改为“等”,或者在“和”后面加上“其它”;C项用词不当。

应改“而”为“有”。

5.B(A项句末的句号应移至引号外;C项“海啸”后面的逗号应该为问号;D项两处“回答”后边的逗号改为冒号)

6.C7.B8.D9.C

10.D(“视”应为“比”,全句意思为“拿来与先生寻哥哥的事做比较,仁爱和险恶立刻就表现出不同了”。

“视”这一义项也见于中学教材《五人墓碑记》中: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

11.B(A项②“逾十年不归”是写其兄长的;C项①“见伞而心动”是写其兄长的;D项①“出而相视,若梦寐,哭失声”是写兄弟二人的。

12.B(错在“只好惋惜而归”。

文中“卒挽之而归”,“挽”义为“拉,牵引”,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后拉着伯震回到了家乡”。

13.

(1)我哥哥是商人。

商人在的地方,必定是大都市和县城。

我走遍大都市和县城。

一定能找到我哥哥。

(2)他每经过一个地方,就将寻人招帖贴在庙宇和街市上,希望哥哥也许能看见寻人招帖。

即使哥哥看不见,知道哥哥的人也许能看见。

(3)作为孩子遭遇不幸,辗转颠仆,寻求父亲寻求母亲的事不断出现在书中,作为弟弟寻求哥哥的事没有在书上见过。

14.

(1)室外夜色深沉,雨声淅沥。

酷热的夏夜,如果来一阵滂沱暴雨,带来些许凉意,或许可以冲刷掉离人的愁思,减轻一点痛苦。

可偏偏不是!

这缠绵夜雨,点点滴清,打在人踪寂寥的空阶之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而室内灯光朦胧,离筵草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离恨别愁!

全诗极力渲染了与朋友离别时依恋难舍的情景,深婉动人。

(2)“同”字照应首句的“共”字,显其缠绵悱侧,依依难舍,耐人寻味。

而以问句作结,进一步抒发了“盛会难再”的深沉

感慨,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15.

(1)无以终余年

(2)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

(3)樯橹灰飞烟灭(4)郁达夫(5)巴尔扎克葬词

16.那些为古城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所陶醉、感染

的来自四方八面的游客。

17.自主、吸收、包容、选择、创造。

18.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灵动的才会有生命力。

②玉泉河的水承载了纳西族的文化;纳西族的文化

在选择、吸收中创造前进。

③个人和民族也是这样,需要不断地学习、吸收和

完善,才能发展进步。

19.①水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清晰。

②形象地揭示主题:

水养育了纳西族人,孕育了古

城文化,纳西族人和纳西文化所体现的不断地学

习、吸收和创造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20.③⑦⑤①④⑥②

21.这幅漫画针对用人单位只看重大学生的学校名气、

学历、专业技能、社会经历,而忽视学生品德的不良

倾向。

(或针对当今大学生只看重学校名气、学历、

专业技能和社会经历,而忽视自身品德的不良倾

向。

主旨:

用人不能忽略品德缺失。

22.感言:

示例一:

初读《祝福》,觉得祥林嫂愚昧可怜;

再读,觉得祥林嫂周围的人精神麻木,缺乏同情心;

多次阅读,发现《祝福》就像一幅生活速写,从中可

以看到旧社会的人情冷暖。

示例二:

初读《范进中举》,让人忍俊不禁;再读,既

为范进喜也为范进悲,喜他终于中举,悲他为了地

位发疯;多次阅读,发现范进其实就是古代封建社

会文人的一个缩影。

七、(60分)

23.(60分)

参考湖北省2009年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黄宗羲的六代先祖小雷先生,名叫黄玺,字廷玺,

有兄弟六人。

年龄最大的叫伯震,伯震在外地经商,过

了十年也没有回来。

先生心理祈祷,梦里询问,占卜,

模糊不清,不能得到伯震的消息。

先生站起来说:

“我

哥哥不过是在国内。

我哥哥能到的地方,我为何不能

到呢?

”他穿上鞋准备出行。

乡里的人阻拦他说:

“你

不知道哥哥到达的地方,东南西北哪里开始寻找呢?

先生说:

“我哥哥是商人。

商人在的地方,必定是大都

市和县城。

我走遍大都市和县城。

一定能找到我哥

哥。

于是他裁了几千张纸,写上哥哥的家乡、年龄和外

貌,做成寻人的招帖。

他每经过一个地方,就将寻人招

帖贴在庙宇和街市上,希望哥哥也许能看见寻人招帖。

即使哥哥看不见,知道哥哥的人也许能看见。

他走了

万里路,足迹几平踏遍了所有的山川和洞穴,四面八方

的各个角落,最终没有遇到哥哥。

先生在衡山祈祷,梦见有人吟诵“沈绵盗贼际,狼

狈江汉行”,醒来后认为是不祥的预兆。

便求得一个

读书人占卜这梦境。

读书人问:

“你求的是什么?

”先

生说:

“我是为了寻找哥哥来到这个地方。

”读书人说:

“这是杜甫诗歌《舂陵行》中的句子。

舂陵,就是今天

的道州。

您进入道州,一定会知道消息。

”先生于是到

了道州。

来回不安地访求询问,没有消息。

一天,先生进厕所,将伞放在路边。

伯震经过那个

地方,看见伞,心里被触动说:

“这是我家乡的伞。

”顺

着伞把儿看,看到上面有一行字:

“姚江黄廷玺记。

”伯

震正惊诧的时候,先生出来了,兄弟二人相互看着,好

像在做梦一样,忍不住放声大哭。

路上旁观的人也叹

息着流下眼泪。

这时,伯震已经在道州有了田产和妻

子,先生最后还是拉着伯震回到了家乡。

我曾经看史书和传记。

作为孩子遭遇不幸,辗转颠

仆,寻求父亲寻求母亲的事不断出现在书中,作为弟弟

寻求哥哥的事没有书上见过,难道是世上没有这样的事

吗?

或者是有这样的事,却被写书的人忽视了呢?

当先

生穿越险阻,冒着风霜大雪、爬越山川,饿着身体,冻着

肌肤而不顾惜,没有吃食,瘪着肚肠而不体恤自己,穷尽

天地之间的地方,到达日月所能照到的地方,急迫匆忙,

只有寻找哥哥这一件事情,认为天下没有任何事情可以

代替哥哥。

而当时正是明朝景泰、天顺年间,明英宗和

景泰皇帝,难道不是兄弟吗?

景泰皇帝害怕他哥哥回到

国内,明英宗害怕他弟弟活着。

富贵利益和祸害,损害

着人的本性,妨害着恩情德惠。

用先生寻哥哥的事做比

较,仁爱和险恶立刻就表现出不同了。

难道不可以说,

天地之间的三纲五常所寄托的地方,反而是民间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