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5269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案.docx

《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案.docx

公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把握诗歌的意象;

理解诗歌凝练的语言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初步了解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了解浪漫主义风格,掌握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以及诗中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象征手法及其作用;把握诗歌的意象。

理解诗歌凝练的语言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1.点拨法:

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2.探究法:

交流探究,走进文本深化理解感悟。

【教学思路】

1.围绕语文素养核心;

2.坚持课堂开放性;

3.文学阅读是一种再创造;

4.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诗是完整的生命形式,一首诗的诞生就是一个生命的诞生。

让我们走进这四首诗歌营造的不同意境,体会诗歌的不同思想内涵以及诗人对生命、自然的不同感情,从而认识四首诗歌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

文学常识

知晓文体

新诗

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新诗”“古诗”“古体诗”,几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呢?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一、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开一代诗风的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生于四川乐山,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

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炉中煤》等诗篇。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1921年6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

1924年到1927年间,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

抗战开始后回国,这一时期著有《屈原》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

(郭沫若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人,他的诗集《女神》应和着“五四”时期的狂飙突进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

在诗歌观念上,他主张诗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相信诗的灵感和直觉,提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他还强调诗的非功利性,但承认诗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应。

郭沫若开创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他的不拘一格的诗歌体式,对后世影响很大。

(弃医从文而成为文坛大家的还有我们熟知的鲁迅。

只是这两个大文豪之间却有着道不尽的历史恩怨,打不完的笔墨官司。

(2)名人评郭沫若

①在我的脑子里,郭老永远是精神饱满、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战士、诗人和雄辩家,智慧、才能、气魄、热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我同郭老接触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他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

——巴金(作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②郭老热情坦白,待我们似亲切的父兄;他博学多才,思想纵横驰骋,他是我们尊敬的老师;而他又那样的正义凛然,挺身在前,他又是我们景仰的革命者。

……他是博大精深的学者,如科学、史学、考古……他的成就是世界瞩目的。

在科学上他是冷静的,在文学上他是热烈的。

——曹禺(剧作家,1988年任中国文联执行主席)

二、背景展示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

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

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

于是,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

郭沫若的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大重要转折。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这两大使命结合起来,给新文化运动赋予了新的任务。

二、感知画面,把握思路

(这首诗堪称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从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这首诗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四行有什么作用?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

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

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

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

力哟!

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答案:

(1)诗的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海涛汹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的宏伟而壮丽的画面。

(2)第四行“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是过渡,是由景入情的过渡,它进一步突出了海涛汹涌的壮丽景象,又引发了最后三行诗人面对壮丽景象的主观感受。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结构图示

四、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1)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的呼唤的巨人。

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无数怒涌的白云和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两个宏大画面组接起来,于是,自然物的形象便以超乎人们常见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和超乎人们常见之力,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如沸的激情,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

①想象奇特。

诗人把自己想象成站立在地球边上的一个巨人,北冰洋、太平洋的景色也就尽收眼底了,由此诗人才可以自由地调用这些本来宏大的意象。

②强烈的抒情色彩。

全诗直抒胸臆,运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宣泄诗人热烈奔放、雄壮豪迈的情感。

③语言形象生动。

诗人将描写对象人格化,写白云在“怒涌”,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滚滚的洪涛在“毁坏”“创造”“努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五、作品拓展

太阳礼赞郭沫若

青沉沉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

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

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划平!

出现了哟!

出现了哟!

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

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

太阳哟!

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

太阳哟!

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

太阳哟!

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

太阳哟!

我眼光背开了你时,四面都是黑暗!

太阳哟!

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

太阳哟!

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

太阳哟!

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

太阳哟!

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

【美点点击】 

在诗集《女神》中,郭沫若写了多首歌颂太阳的诗篇,《太阳礼赞》即是其中之一,约写于1920年的下半年。

诗人为什么在“五四”时期要反复歌颂太阳呢?

这是有其深刻的时代原因的。

素怀救国之志的郭沫若,对国内社会的黑暗腐败早已不满,到日本留学以后,不仅未能

找到救世的良方,反而饱尝了民族歧视之苦,这使他一度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

狂飙突进的“五四”运动,给远在日本的郭沫若带来了民族解放和个人新生的希望,使他的精神为之一变。

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

“我过去的生活,只在黑暗地域里做鬼;我今后的生活,要在光明世界中做人了。

”因此,驱除黑暗,追求光明,歌颂个人和民族的新生,便成了《女神》的主调。

太阳是光明的象征,太阳所照,黑暗尽除,因而它就成为诗人当时经常吟咏歌颂的对象。

在诗人所有歌颂太阳的诗篇中,又数本篇写得最富诗意。

这首诗时而借景抒情,时而直抒胸臆,完全听凭诗人感情的自然流泻,充分表现了“五四”时期诗人热烈追求光明和理想的精神。

在艺术上,这首诗诗行整齐,想象丰富,比喻生动鲜明,感情激越,格调高扬,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红烛

一、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民主斗士——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文史学者。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湖北浠水下巴河镇人。

1920年7月,他的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

这些诗大多收在诗集《红烛》中。

他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

1923年9月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闻一多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

《红烛》之后的诗作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

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

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

(还记得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吗?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石破天惊,振聋发聩。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2)诗歌“三美”

闻一多发表被后人称为新格律诗理论奠基石的《诗的格律》一文,明确提出新诗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三美”主张。

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具体而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

(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了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二、背景展示

该诗是闻一多第一本诗集《红烛》的序诗。

这本诗集编入了他从“五四运动”到留美初期的部分作品,于1923年9月出版。

序诗的写作是在这个时间以前。

其时,诗人处在祖国的大洋彼岸。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诗人借用红烛的意象,写出了红烛的责任、生活中的困顿和失望以及红烛的奉献精神,全诗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红烛的歌颂,并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

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

(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

赞美烛之红,吐露诗人心曲。

第二部分(2~4节):

先困惑于红烛之燃烧,再找到其燃烧的理由,希望它尽情燃烧,赞美了红烛的牺牲精神。

第三部分(5~8节):

既感伤于烛泪,又希望为创造光明不停地流泪。

第四部分(第9节):

赞美红烛精神。

三、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1)品味意象之美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1.简析“红烛”这一意象的内涵。

红烛就是诗人的化身,凝结着诗人灼热而复杂的爱国精神,烛之红是诗人赤诚的象征。

红烛燃烧自己,象征诗人为祖国牺牲奉献的精神。

红烛流泪,代表着诗人内心为不能很好地报效祖国、打破黑暗的伤感,决心用自己的痛苦去创造祖国的光明。

(红烛:

具有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

物象蕴含的意义往往具有普遍性,读者只有领悟了物象寓意,才能感知诗人的情感。

2.搜集与下列物象有关的诗句(现代诗或者古诗均可),并分析总结下列物象中所蕴含的意义。

月 柳 菊

(示例)

月:

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月亮是团圆的象征。

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

③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白居易)借月来写对故乡、故人的相思之情。

柳: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

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

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杨柳象征离情。

菊: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陶渊明)隐士的象征。

②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高洁品格的象征。

(2)赏析手法之美

1.《红烛》为什么要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引子?

诗人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领导全篇。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表达的是彼此忠贞不渝、海誓山盟,是坚贞爱情的写照。

由于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心志不同,闻一多赋予了新的思想情感,即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的是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和歌颂。

引子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诗人的情感有了统摄,全诗正是以此为中心,同时也有情感即将展开的提示,起到了铺垫、烘托、暗示的作用。

《红烛》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不仅是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出了蜡烛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人格。

另外,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还取得了客观上的另一种效果,即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丰润圆满。

(诗歌的每一节均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有何作用?

诗歌的每一节均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继之以自问、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

2.第4节“既制了,便烧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制了,便烧着”,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活着就是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

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当时,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诗人认为自己有职责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奋起,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中把他们解放出来。

第6节“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里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引发了诗人的同情、惊疑、思索。

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是还有“残风”的存在,“残风”隐指反动势力。

红烛流泪是因为流得不稳而急得流泪,体现了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

3.闻一多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

其音乐的美是指音尺、平仄、韵脚等听觉方面的;绘画的美则是词藻;建筑的美则是“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虽然在外在形态上,《红烛》无法体现这一点,但内在的情感变化其实有章可循,并且和谐对称,正是建筑之美的内在体现。

试结合全诗对这一特点简要分析。

《红烛》虽不算长篇大诗,但也可看出诗人的艺术实践,首尾引用正是与其他部分相结合的匠心独运,并不是与其他部分截然分开的,全诗构成一种冷静——热烈——冷静的圈形情感结构。

首先,引用李商隐的诗句点出吟咏的对象和情感,是冷静的缓冲;

接下来,经由对红烛颜色之红的赞美(第1节)

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第2节)

找到红烛燃烧的高尚理由(第3节)

感伤怜悯红烛的燃烧(第4节)

困惑于红烛的流泪最终明白缘由(第5节)

开导安慰红烛的流泪(6、7、8节)

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重申红烛精神使情感归于理性沉静(第9节)。

从引子到最后一节,《红烛》的情感经由平静的诉说到一系列起伏不定的变化,最终又归于平静的领悟,由此构成富于变化而又不杂乱的情感结构。

线条式的发展具有清新明了的线索可循,又避免了简单划一,从理性的平静到感性的热烈,最终回归理性的平静,直线的发展线索中不乏跌宕起伏,线圈结合式的情感结构水乳交融、妙不可言。

四、作品拓展

死 水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美点点击】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

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社会的象征。

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

他强调要具备“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

建筑美。

全诗共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一节的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词语和意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

全诗共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

《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式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峨日朵雪峰之侧

一、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

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

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

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了宏大的诗歌个性。

二、对昌耀的评价

(1)“昌耀是不可替代的,如青铜般凝重而朴拙的生命化石,如神话般高邈而深邃的天空,我们深深感谢他留给诗坛一个博大而神奇的认知天空。

”这是被授予1998~1999年度中国诗人奖时授奖词中给予昌耀的文字。

(2)敬文东:

昌耀是一个奇迹,是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人。

尽管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过革命话语的冲击,但他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将革命话语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以维护诗歌的个人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后,昌耀的诗歌才情可以用井喷来形容,一大批杰作经他之手被塑造成型。

昌耀发明了一种崭新的诗歌语言,极大地拓宽了汉语的表现力。

他的诗质地坚硬,有金石之声,刚好同中国人内心深处太多的忧患意识相对称。

三、背景展示

昌耀因诗获罪,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

诗人此时是一个流放边地的受难者,但是他没有把笔拗断,而是保持人性的坚韧度,活出本真的自己,在绝境中仍然对生存之所充满审美的眼光。

《峨日朵雪峰之侧》就创作于这一阶段。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诗人在诗中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四、借助意象,初识情感

这首诗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

有何作用?

《峨日朵雪峰之侧》选取了“太阳”“山海”“石砾”“深渊”“军旅”“铆钉”“巨石”“血滴”“雄鹰”“雪豹”“蜘蛛”等较为庄严、奇险的意象,有利于营造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让读者体会到在冷寂的思维中所展现的生命的张力。

(蜘蛛:

勇于攀登、享受生命快慰的弱小生命。

五、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1)起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中的“此刻”“仅”暗示了什么?

答案:

“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

①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②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③这个判断句还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2)《峨日朵雪峰之侧》诗中是如何描写雪峰落日景象的?

有何作用?

诗句声色结合,先营造了一个落日的辉煌壮美的景象,继而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使雪峰落日更显壮观。

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

(3)《峨日朵雪峰之侧》中是如何描写诗人攀登的状态的?

运用衬托手法写出了诗人攀登的艰难。

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似有黑洞般无穷的引力,在竭力使我下坠;石砾不时地滑坡,深渊兴起一派有如军旅远去的喊杀声的嚣鸣,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

环境的艰险衬托出“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易事,这是一个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

六、作品延读

斯 人

昌 耀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美点点击】 题目为“斯人”,诗歌已经展开。

“静极——谁的叹嘘?

”承接题目,将诗铺展开来,引出了悬念。

接下来应该是回答这个问题了吧?

然而不是,“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猛一下,却转到密西西比河去了。

就如平时我们行走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中,本没有悬念,但是突然间拐了个弯,这下我们的兴致又上来了。

这两行的效果就是这样。

就在我们正疑惑怎么会到了密西西比河去的当头,“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猛地又折了回来,既启承了与上句的关系,又与第一行的设问融合。

通过几次的突然转折,于短短三行间,将诗歌旷古的幽思,演绎得淋漓尽致。

致云雀

一、作者简介

社会主义的急先锋——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西风颂》《云》以及《致云雀》,它们堪称抒情诗歌中的极品。

(我们熟知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就是出自他的不朽名篇《西风颂》。

马克思称他是“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恩格斯赞扬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摩罗诗力说》中以“时既艰危,性复狷介”八个字概括了诗人的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

雪莱短暂的一生也正像他的诗歌展现的那样,虽然屡遭挫折,身处逆境,却仍能正直刚强,勇敢前行。

(雪莱的诗歌象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