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4542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九年及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曹刿论战》复习资料

一.主题

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史实。

反映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二.词句

 1、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肉食者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安稳、安定,这里是安养的意思;

小惠未徧——同“遍”,普及;  又何间焉——参与;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诉讼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满,充沛。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故克之——战胜。

2.重点句式:

①忠之属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3.古今异义的实词:

间:

参与隔开,不连接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b

狱:

案件监狱

可以:

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4.重点句翻译: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何以战?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⑤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⑦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⑧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三.课文分析

(一)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

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

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二)题目设答

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

明确:

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

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

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

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起兵迎击。

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

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

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位卑未敢忘国忧”。

_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

“肉食者”,吃肉的人。

“肉食”在当时与供膳制有关。

供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

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

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供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

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

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出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

明确:

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

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

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

三方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

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

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

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的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

根据何在?

明确:

由鲁庄公指挥,曹刿协助。

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

“乘”有两义:

(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

(2)为另跟一车相随,“乘”读shèng。

课文从“乘”

(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

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

在“彼竭我盈”之时。

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

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土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

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

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

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

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

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

“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

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四、人物分析:

(1)曹刿:

(主要人物)

第一,齐鲁交战,对不属于“肉食者”的曹刿来说并无直接关系,但他主动求见鲁庄公,乡人劝阻也无用,他坚持去献策,这表现他关心国家大事。

第二,在“何以战”的问题上,鲁庄公连续两答,曹刿都认为不足以取信于民,直到鲁庄公三答,他才断定具备了交战的条件。

因为他懂得战争的关键在于民心,可见他有远谋。

第三,齐人两次击鼓进军,曹刿都劝阻鲁庄公不得反击,直至齐人“三鼓”,曹刿才抓住“彼竭我盈”之机,建议反击,使“齐师败绩”。

至于追击,也在“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之后。

这表明他懂得战争艺术,指挥高明,足智多谋。

(2)鲁庄公:

第一,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积极备战,主动还击,敢于迎战强敌,这种态度十分可贵。

第二,他深知“衣食”的重要,不敢独享,“必以分人”;他深知“信”的重要,“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他深知体察民情的重要,能“小大之狱……必以情”。

作为一国之君,能如此也是十分可贵的。

第三,当没有权职的曹刿,怀着对肉食者鄙夷的态度,劈头问他“何以战”的时候,他不仅不计较、不怪罪,反而诚恳回答问题;当他的回答两遭否定时,他不气恼,不斥逐,继续心平气和地听对方论战;当他听到曹刿的赞许时,并不得意忘形,而是毫不犹豫地采纳了曹刿的正确主张,并答应了曹刿“战则请从”的要求。

可见他善纳雅言,知人善任。

长勺之战的胜利,固然是曹刿战略战术思想的胜利,但他毕竟只是献策者,而非决策人。

没有决策人鲁庄公的知人善任,也不会创造出“以弱胜强”这一不朽战例的。

因此给鲁庄公以适当评价是必要的。

五、.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

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明确:

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

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q

3.归纳写作特点。

明确:

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或《战国策?

齐策一》,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二、语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三、通假字  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四、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古义:

土地方圆  今义:

名词,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

古义:

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

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    明日:

古义:

第二天    今义:

今天的下一天

  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古义:

指责,劝谏今义:

诽谤,讥讽

  5、窥镜而自视      窥:

古义:

照今义:

偷偷地看

  6、暮寝而思之      寝:

古义:

躺而不睡今义:

睡觉地方

  五、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

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      朝: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私我也        私:

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4、王之蔽甚矣    蔽:

受蒙蔽,因受蒙蔽而不明。

或(受)蒙蔽

  5、闻寡人之耳者  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  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六、重点词语解释

  1、而形貌昳丽         昳丽:

光艳美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

谁,哪一个

  3、旦日:

         明天,这里指第二天

  4、皆以美于徐公   以:

以为,认为

  5、能谤讥于市朝   谤:

指责别人过错讥:

讽刺市朝:

公共场合

  七、特殊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倒装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状语后置(此所谓于朝廷胜)

  6、有求于我也                状语后置(于我有求也)

  7、能谤讥讽于市朝            状语后置(能于市朝谤讥)

  8、皆以美于徐公              状语后置(皆以于徐公美)

  9、皆朝于齐                  状语后置(皆于齐朝)

  八、朗读节奏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九、重点语句翻译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众场所批评议论我的缺点,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到下等奖赏。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十、课文内容理解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

示例:

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意对即可。

  3、“王曰‘善’。

”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

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

  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

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两个要点:

一是齐王纳谏,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后一点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之类,也给满分。

  十一、开放性试题

  1、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能围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

示例,内容方面:

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

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2、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

“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

  *“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

  3、俗话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忠言不一定逆耳。

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4、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

请简述理由。

  *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示例1:

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

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5、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

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建议:

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

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能围绕委婉的说话方式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6、“门庭若市”是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请写出其反义词。

*门可罗雀

  7、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

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鱼我所欲也》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孟子?

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附“四书”: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二、语音

  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三、通假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通“避”,躲避

3、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

通“辨”,辨别

5、与:

通“欤”,吗

  五、古今异义词

  六、词类活用

1、蹴尔而与之(蹴:

动词作名词,用脚踢,表示不尊重)

2、空乏其身(空乏: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

3、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名次用作动词,犯错误)

4、行拂乱其所为(行:

名次用作状语,用行动)

5、劳其筋骨(劳: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

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七、一词多义

  1、为

  

(1)今为(为了)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做、采用)也?

  (3)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做)之  (4)乡为(肯、情愿)身死而不受,

    2、得

   得到   故不为苟得也   通“德”,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是

   此、这   非独贤者有是心   这是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与

   通“欤”,语气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予   呼尔而与之

   5、之

   代词 他   呼尔而与之   助词 的   为宫室之美

   6、而

   表顺接 不译 蹴尔而与之   表转折 却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选择 而   舍生而取义者也

   7、于

   表比较 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对象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八、重点词语解释

    九、特殊句式

  十、朗读节奏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每有一个关键词没落实就扣半分,扣完为止。

比如“恶、患、甚、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样的行为不也应该停止了吗?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本性,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如果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食物,即使走路的人也不接受。

  9、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中心论点。

  2、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A)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

”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3、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D)

  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3、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1节):

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部分:

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第2节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

  第3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批评见利忘义)

  4、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5、人的本心是什么?

舍生取义

  6、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7、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8、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义)对举向与今比较等

  9、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

”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心”指什么?

  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十四、开放性试题

  1、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

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

(40字内)  *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要求:

举例典型,略有分析,只有人名不给分)

  2、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

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

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