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 鲁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4178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 鲁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 鲁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 鲁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 鲁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 鲁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 鲁教版.docx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 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 鲁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 鲁教版.docx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鲁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教案鲁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新型的师生关系,知道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

2.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民主、平等观念,积极与老师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

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教学难点】

主动与教师交流,增进与教师的感情,理解体谅教师,正确处理与老师的矛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述“xx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志愿者徐本禹教师的感人故事。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播放视频片断,创设情境。

附:

xx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

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

爱,被期待着。

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师:

一个年轻的志愿者教师,用他的执著、热情和爱心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就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老师,用慈母般的无私关爱、严父般的谆谆教诲,在我们成长历程中,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感动的瞬间,让我们铭记于心。

打开你的记忆,说出你的感动,让我们与你一起分享。

二、感动的瞬间

学生讲述与老师交往过程中,曾经感动过自己的故事。

(此活动的目的是发掘学生交往的经验,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体验。

师:

老师的关爱,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老师的教导,如甘泉般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

春蚕,蜡烛,灵魂的工程师……都不足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敬意。

但是,一项日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调查,其结果却让我们大吃一惊。

(投影或幻灯展示调查资料。

如果条件不具备,口述也可以。

三、令人吃惊的调查

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害怕主动与老师交往

这次调查由一份国内知名青少年杂志负责,涉及北京、上海等8个省市。

在问到中小学生“你是否主动找老师说过话”时,结果76%的学生表示很少、从来没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动找老师说话。

其中,有32%的孩子觉得“和老师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其余的学生是因其他原因没有与老师主动交流。

这些原因包括“怕自己说的话使老师不高兴”、“老师太严肃”、“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怕同学们说我拍马屁”。

师: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对老师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

敞开你的心扉,说出你的心语心愿。

出示讨论题目:

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是否害怕与老师主动交往,你有过哪些担心?

2.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不敢主动与老师交往?

3.你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

要认真倾听,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此环节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联系自身生活经验的讨论、交流,认识到旧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阻碍师生交往的重要原因,对如何形成新型师生关系有自己的认识。

教师小结:

长期以来,正是由于我们把老师看作“高高在上的权威”、“绝对的管理者”,才使我们对尊敬的老师们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敢主动与老师交往。

从刚才同学们的心声中,我也听出了大家渴望与老师建立"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让老师成为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成为我们的朋友。

那么,怎样才能走进老师,让老师成为我们的朋友呢?

肖云同学就在这方面遇到了麻烦,让我们一起来为她出谋划策。

四、出谋划策

肖云是八年级

(1)班的学生。

这学期开学后,因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她非常喜欢的语文教师冯老师调离了这个年级,换了新的语文老师。

她心里非常难过。

一天下课后,她追上冯老师,交给老师一封信。

信中写道:

敬爱的冯老师:

您好!

一直就想给您写信,可我怕您繁忙,怕您笑话我。

自从您不再教我们班以来,我就一直觉得很失落,很苦恼。

当新的语文老师跨进我们教室的一刹那,我的心一阵阵难受,眼泪早已充满了我的眼眶,我茫然不知所惜。

我试着努力去适应,可是太难了。

我说什么也忘不掉您,您不仅是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又是一个心理学家,更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我多想继续在您的教导下学习呀!

可是,我知道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该怎么办呀?

您能不能给我指点一下,我真的怕自己会因此有懈怠的心理,耽误学习。

冯老师,对不起,我在伤心之际又打扰您了,别介意!

祝: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学生:

肖云

师:

肖云同学遇到了什么苦恼?

如果你是冯老师,你会给肖云同学提出哪些建议帮助他解决烦恼呢?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提示:

本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交往。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苦恼,有些是自己能够解决的,有些需要求助于老师。

老师不一定能及时体察到每个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学会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求得老师理解和帮助,尽快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自己更快地进步。

师:

人无完人,教师偶尔也会犯错误,我们也会和老师之间发生误解、矛盾和摩擦。

如果遇到以下这些情境,你会怎么办?

五、情境再现

情境一

历史课上,老师正在讲课,晓强无意间插了一句嘴,引得课堂哄堂大笑,造成课堂教学无法继续进行。

老师在整顿完纪律后,要求晓强坐到教室最后面的一个空位上。

老师不停地催促,小强气呼呼地坐在那里就是不动。

一场冲突即将爆发……

情景二

昨天,同学们在候选人小凤和小婧中间投票选举出一个参评省级三好学生。

班主任田霞把选票收好后,并没有现场组织唱票统计结果,而是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第二天上课前,田老师通知大家,由于小婧得票高,把她报成省级三好学生了。

小凤和另外一名同学找到田老师要求看选票,田老师只说了一句“扔了”。

这时小凤和这名同学……

情景三

物理老师总是拖堂,急得下节课的英语老师在外边团团转,害得同学们连厕所都顾不得上。

你是物理课代表,大家委托你去跟物理老师“谈判”,你……

教师出示情节,给学生3~5分钟讨论:

如果遇到这些情境该怎么办?

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情境真实再现,并根据各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续演。

(提示:

对同一情境的不同处理结果,教师可以安排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表演,并对比与老师沟通时的不同态度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活动结束后,教师指导同学归纳与教师主动交往,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矛盾的方法与策略。

师:

在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

这时,有的同学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甚至做出一些不尊敬老师的举动来。

其实,老师的想法和做法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我们更快地进步,我们要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

当然,老师在工作中也会出现差错,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正是爱老师的表现。

我们不能因此不分场合大吵大嚷,也不能对老师不理不睬,甚至在背后议论老师。

参考提示:

(1)学会换位思考,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体谅老师,避免自己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尊重老师,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能够主动原谅老师的错误;

(4)跟老师交换意见时,要坦诚相待,把握时机,分清场合,言语要有分寸;

(5)礼貌待师,勿失分寸。

师总结:

老师与学生之间应当是相爱的、宽宏的、无私的。

让我们主动走进老师,共筑师生情感的桥梁,让老师成为我们学习的合作者、成长的引航人,成为我们最真挚的朋友!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六课《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教案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2.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相处。

3.懂得友善不只在于认识更在于行动。

学习表达友善态度、感恩心情的合适方式。

4.懂得爱是有原则的,学会分辨是非,诚实友善。

[过程与方法]

1.同学问相处,要努力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关心别人,在具体行动中奉献自己的爱心,实现人生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2.帮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一种内心的感动,更是一种行动,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真情付出。

教育学生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3.帮助学生理解爱心是博大的,但爱心是建立在分清是非基础上的,不是不问是非,更不是不要分清是非,只有分清是非后的爱心才更加可贵和真实可靠。

4.帮助学生理解人与人相处需要友善,世界需要爱,只有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才能建设和谐社会,才能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心动不如行动”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知识体系

第一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至理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本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权利强加给别人。

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2.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意义?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

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世间的纠纷就会大大减少,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多一份和谐与温馨。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因为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他人来强迫自己做不爱做的事情。

自己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

如此,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后,自然就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

第二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爱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爱心有时是惊天动地的,但更多的时候则在于点点滴滴的真情实意之中。

一次得力的救助,一次善意的批评,一句关切的问候,一次适时的看望,一个及时的电话,一个亲切的微笑,一次碰撞后的谦让,一次跌倒后的搀扶,这些都是爱心的体现。

2.爱心的内涵是什么?

要怎样才能形成?

爱心是一份情感,一种责任。

它需要启迪、激活、熏陶和培养。

3.你怎样理解“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实际上人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上。

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使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满足和道德的升华,我们的人生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所以我们说“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四、教法:

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案例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导入新课:

生活在线(教材P53)

讨论1:

读了“生活在线”中的有关材料,大家有何体会呢?

提示:

这里主要让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甚至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素质。

雨天公共汽车座位潮湿的问题是一个很平常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故事中中年妇女的行为发现,公共汽车座位的潮湿大多是可以避免的。

但大家常常不太注意,中年妇女的行为表明人们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留给别人。

其实,方便别人也就是方便自己。

讨论2:

这是我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看到的极不和谐的事情。

象这样不和谐的事情你有没有遇到或听说过?

提示:

给别人起不文明、侮辱性的绰号;乱扔垃圾;因自己不满,向别人乱发泄;用自己的喜好衡量别人(特别是父母)……

讨论3:

综合上述例子,你认为出现上述不和谐事情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社会上一些人不懂得尊重、关心、帮助他人,是社会缺乏“爱”引起的。

新课讲授:

过渡: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都把“让世界充满爱”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xx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围绕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作为公民个人应该怎么做?

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板书)

活动内容:

名言赏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讨论:

至理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是什么?

请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时代的人对此理解也可能有所不同。

但从词面上来说,也就是“不要把自己不希望、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他人”。

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简单。

应将它放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来理解,它是“仁者爱人”的一个方面,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之一。

现代社会对它的理解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意愿,尊重个性自由,这也是当代民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小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本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权利强加给别人。

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它的核心就是“爱人”,实质就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板书)

过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容易,但要做到还有一定的难度。

活动内容:

生活实例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因为爱,所以往往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子女,造成父母与子女的冲突。

大人都喜欢逛商店,特别是妈妈。

但我们都注意到:

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

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很多专家都无法解释。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讨论1:

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提示:

其实很简单,大人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讨论2:

你在生活中父母有没有因为他们的喜欢或不喜欢强加于你?

当时你的心境怎么样?

讨论3:

你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喜欢或不喜欢强加于你的父母?

你父母当时作出了怎么样的反映?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环节,一是为了说明生活中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定的难度;二是讨论2和讨论3分别让学生体验“当别人把‘己所不欲’强加于你时的心理感受”和“当自己把‘己所不欲’强加于别人时别人的心理感受”,来体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再者,实例和讨论中选用把喜欢或不喜欢的事强加于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己所不欲”“己所欲”都不能强加于人。

把“己所不欲”“己所欲”强加于人都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最后,选择亲缘关系最近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来说明,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父母与子女之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况且与他人。

活动内容:

辨析明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我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请你发表你的观点。

提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别人的感受出发,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集体、社会和自然漠不关心的利己思想,这种思想对建立和谐社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很容易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成为不要去管别人的事,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思想,而设置的。

这一思想实际上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

特别是社会价值观比较混乱的今天,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较冷漠,这种思想在社会上较流行;二是现在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时常对子女灌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思想,影响到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澄清两者的区别,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通过辨析,使学生明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是一种古老的道德规范,但今天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现实意义(板书)

结合活动内容“辨析明理”,讨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一种古老的道德规范,今天有怎么样的现实意义?

教师小结:

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世间的纠纷就会大大减少,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多一份和谐与温馨。

(板书)

活动内容:

感悟爱的意义

依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一句式,描述

你不想被人欺骗,就不要欺骗别人。

世界就会;

你不想受人冷落,就不要冷落别人。

世界就会;

你不想受人轻视,就不要轻视别人。

世界就会;

你不想被人伤害,就不要伤害别人。

世界就会;

你不想遭到战乱,就不要侵略别人。

世界就会。

……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悟到爱的意义,从而也为如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情感铺垫。

三、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

(板书)

活动内容:

阅读感悟

在我国,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

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

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家里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劳动。

经过13年奋战,三过家门而不入,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

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大禹治水这件事,他夸口说:

“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到更好。

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河水流到邻国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了吗?

讨论:

比较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两则故事,说说你的感想。

提示:

从白圭谈治水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没有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违背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难免要害人害己,而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难,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做到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体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小结: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因为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他人来强迫自己做不爱做的事情。

自己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

如此,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后,自然就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

(板书)

活动内容:

身体力行

同学之间如何才能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共同分享。

提示:

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应该提高个人的素养,学会同情人,让自己能够具有宽容心,能够容纳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学会换位思维,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如:

“假如是你会不会这样?

”“如果不这样会怎样?

”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宽容他人,谅解他人。

第二课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导入新课

活动内容:

阅读感悟“天堂与地狱的差别”(教材P59-60)

讨论: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提示:

虽然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天堂或地狱,但这则故事通过天堂与地狱之间的比较,得出两者的差别其实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否相互帮助,或者说是否存在着“爱”。

没有“爱”的世界犹如地狱一样,只有充满了“爱”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新课讲授

活动内容:

阅读感悟“爱的传递”(教材P55-56)

讨论1:

陈红得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

有社会的关怀、他人的爱心、医生的技术和责任、技术的发展等。

讨论2: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陈红身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一、爱心的表现形式(板书)

讨论3:

台北青年自愿捐献骨髓是爱心的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河里,请你谈谈现实生活中你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有哪些形式?

时间

地点

事件

爱心形式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3,一方面让学生感悟体验被别人帮助、关心的心境,使学生认识到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别人关心、帮助,体验“人人为我”的喜悦,让学生说出来,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恩。

教师小结:

爱心有时是惊天动地的,但更多的时候则在于点点滴滴的真情实意之中。

一次得力的救助,一次善意的批评,一句关切的问候,一次适时的看望,一个及时的电话,一个亲切的微笑,一次碰撞后的谦让,一次跌倒后的搀扶……这些都是爱心的体现。

讨论4:

你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过哪些人?

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1)骑车与别人发生碰撞时,我,我的心情。

(2)看到同学学习上有了困难时,我,我的心情。

(3)过马路时,遇到几位小学生,我,我的心情。

(4)一向开朗的小明今天心事重重,我,我的心情。

……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4,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别人方便、帮助,就是付出爱,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同样“我为人人”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到。

另一方面让学生回味关心、帮助人得到的心理体验,使学生认识到帮助人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助人为乐)。

正如“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二、爱心的内涵及形成(板书)

活动内容:

阅读感悟“爱的涵义”

爱情使者丘比特问爱神阿佛洛狄忒:

“LOVE的意义在哪里?

爱神阿佛洛狄忒说:

“L”代表着LISTEN(倾听),爱就是无条件无偏见地倾听对方的需求,并且予以协助;

“O”代表OBLIGATE(感恩),爱需要不断地感恩与慰问,需要付出更多的爱,灌输爱苗;

“V”代表VALUED(尊重),爱就要展现你的尊重,表达体贴、真诚的鼓励,悦耳的赞美;

“E”代表EXCUSE(宽恕),爱就是仁慈地对待、宽恕对方的缺点与错误,雏持优点与长处。

讨论:

你所理解的爱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

爱心是一份情感,一种责任。

它需要启迪、激活、熏陶和培养。

(板书)

活动内容:

表达我们的爱

教材P57“请对他们说一句贴切的话”填写好,并交流。

提示:

这里的话不是惟一的,可以多种多样,可提示学生灵活回答。

为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

一切都会过去,明天会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

为疑惑的人说一句提醒的话:

科学始于问题/千虑必有一得。

为骄傲的人说一句警示的话: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为痛苦的人说一句安慰的话:

痛苦本是欢乐的姐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为提供帮助的人说一句感激的话: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为成功的人说一句祝贺的话:

努力是成功之母。

设计意图:

学会表达爱心,学会“爱人”,才能体验快乐,并在体验中学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学会在得到关心和帮助时,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三、让世界充满爱

活动内容:

爱的回报

阅读教材P58故事,谈谈这则故事对你的启示?

结合故事的启示,谈谈你对“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理解?

提示: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连长在一场战斗中,奋勇救小战士,用自己的身体来掩护小战士,显示他具有英勇献身精神,为了战友而不顾一切。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救了他自己,这说明了救人也是救己,帮助他人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思是说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和幸福,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教师小结: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实际上人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上。

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使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满足和道德的升华,我们的人生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所以我们说“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板书)

活动内容:

爱的方式(对陌生人帮助时)

“好心没好报”的困惑

情境:

李君下班后骑车回家,看见一个老太太坐在路边呻吟。

他停下车,发现老太太跌伤了。

于是,他毫不犹豫打车送她去医院。

在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