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历年主观题库答案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3998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MS历年主观题库答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EMS历年主观题库答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EMS历年主观题库答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EMS历年主观题库答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EMS历年主观题库答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MS历年主观题库答案汇总.docx

《EMS历年主观题库答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MS历年主观题库答案汇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MS历年主观题库答案汇总.docx

EMS历年主观题库答案汇总

审核知识主观题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E101.请简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

答:

评价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初步评价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的充分性和适宜性,了解其实施运行的基本情况,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准备。

E102.请简述与审核有关的审核原则。

答:

1、“独立性”原则。

保持“独立性”是实现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实施审核活动的审核员应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保持客观的心态,从而保证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仅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

2、“基于证据的方法”原则。

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基于证据的方法”是得出可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

通过合理的抽样,确保审核结果可行。

E103.某公司喷漆作业产生的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置,但审核组发现企业最近的自我监督报告中二甲苯废气严重超标,请就上述情况谈谈审核思路(至少谈出三条款的内容)

查喷漆废气处理的运行规定,对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日常管理要求,包括定期更换活性炭吸附剂的规定。

现场查看该装置是否正常,是否按规定定期对吸附剂进行清理更换(4.4.6),

组织对喷漆废气的日常监测规定是否合理,日常监测活动是否按规定实施,查监测记录;监测使用的监测设备是否满足要求,检查其校准、维护情况及记录(4.5.1),

查组织对严重超标的情况是如何处置的,是否作出规定,査超标排放后的处置是否满足规定。

了解超标是何种原因,是否采取了适当的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了解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以及当前废气排放是否超标,确认纠正措施有效性。

(4.4.7/4.5.3)

E104审核员在企业的办公室审核时,发现连续三项对该企业噪声扰民提出投诉,询问办公人员,“该信息是否已转给有关部门处理”,回答:

“已电话通知”。

审核员问:

“解决得怎样”,回答说:

“不清楚”。

请简述上述事实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标准要素。

答:

噪声扰民的投诉信息转到相关部门后,可能存在这些问题:

1)相关部门是否进行了处理,是否回应相关方(标准4.4.3):

2)针对这些投诉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4.5.3).

E105.阐述在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时,对IS014001标准4.3.2条款要求的审核要点。

1)请负责人介绍法规识别、获取的相关程序,查阅相关程序文件,规定是否符合标准:

2)查阅识别和获取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证据(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淸单和具体的文件内容等),是否充分;3)了解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应用于环境因素的证据,结合其他要素的审核。

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充分考虑了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证据,如组织的程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E106.可以将第一、二阶段审核合并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答:

需同时具备以下全部条件:

1)受审核方的规模及现场范围很小,危险源明确且风险不大:

2)审核组长已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现场及危险源与风险影响,认为受审核方已具备了接受认审核的条件。

3)审核组有充分的资源保证,在受审核方的配合下,可以确保只通过—个阶段的审核就能满足审核准则的全部要求。

E107.请简述EMS监督审核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答:

认证证书和标志的使用情况,内部审核,管理评审,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状况,相关方申、投诉处理,内、外部信息反馈的环境状况等。

E108.—般来说,企业的组织结构及职责划分是相似的。

请针对—个上千人的大型生产型企业,说出一般设有哪些关键的中层部门以及这些部门的职责(至少说出六个)。

职责请用GB/T24001-2004标准号表示(例如,部门:

生产部:

职责

答:

1)行政管理部:

职责:

4.3.2,4.4.5,4.4.2

2)安全环保部:

职责:

4.3.1,4.3.3,4.4.6,4.4.7,4.5.2,4.5.3

3)财务部:

取责:

4.3.3,4.4.1

4)生产部:

职责:

4.4.6,4.5.1

5)供销部:

职责:

4.4.3,4.4.6

6)动力部:

职责:

4.4.6,4.4.7

E109.某公司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中规定:

“……以评分值表明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评分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发生的频次、造成的后果、持续的时间;为消除影响可能要发生的费用(费用越高则评分值越低)......”请简要说明上述规定是否适当并说明理由。

答:

上述规定不合理:

在评价环境影响大小时,对消除环境影响发生的费用越高,表明环境的影响越大,相应的给予的评分值应越高,以便确定为优先解决的环境因素。

E110组织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可以体现在,环境方针的贯彻以及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有效控制的效果;环境绩效的改善和提高程度;遵守和符合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程度;员工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自觉遵守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文件的实际状况及其效果:

通过监测和测量、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的实施状况和效果,评价组织自我监督:

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机制的运行效果等诸多方面。

E111简述现场审核的实施包括哪些活动。

答.1)首次会议2)现场审核,和验证信息,获得审核证据3)形成审核发现,准备并形成审核结论4)审核过程中的沟通(包括审核组内部沟通、审核组与受审核方和认证机构的沟通)5)末次会议

E112.请简述认证过程的主要步骤。

答:

1)申请、受理、签定认证合同2)审核的启动3)第一阶段审核中的文件评审4)第一阶段审核(包括现场审核活动的准备和实施)5)第二阶段审核(包括现场审核活动的准备和实施)6)编制、批准和分发审核报告7)审核的完成8)技委会评定9)批准注册、颁发认证证书10)监督审核11)复评

E113简述CCAA审核员行为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至少写出六条。

答:

1遵纪守法、敬业诚信、准确公正;2)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声誉;3)帮助本人所聘用和管理的人员拓展其专业能力;4)不承担本人不能胜任的任务;5)不介入冲突或利益竞争,不向任何委托方或聘用机构隐瞒任何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关系;6)不讨论或透露任何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信息,除非应法律要求或得到委托方和/或聘用单位的书面授权;7)不接受委托方及其员工或任何利益相关方的任何贿赂、佣金、礼物或任何其它利益,也不应在知情时允许同事接受;8)不有意传播可能损害审核工作或人员注册过程的信誉的虚假或误导性信息;9)不以任何方式损害CCAA及其人员注册过程的声誉,与针对违背本准则的行为而进行的调查进行充分的合作;10)不对受审核方既进行咨询又进行认证审核。

E114某企业设置了生产部、安全环保部、人力资源部、基建处、化学品仓库等五个部门,请结合其常规职能分别说明在各部门审核时的重点。

答:

1)生产部:

环境因素识别情况,查现场运行活动是否受控:

2)安全环保部:

组织总体的环境因素识别,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策划与实施情况;环境监测的实施及不符合的处理与纠正措施情况;3)人力资源部:

人员能力的确定与满足要求情况;培训的策划与实施情况;结合现场审核员工的环保意识;4)基建部:

审核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实施情况,查阅相关资料;5)危化品库: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现场危化品的日常管理是否满足制度要求;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包括应急设施的配备情况。

E116.针对GB/T24001-2004标准4.4.7条款,常见的审核证据有哪些?

.1)组织充分识别和确定其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的证据2)组织针对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制订的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以及其程序内容充分适宜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证据3)定期评价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以及必要时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进行修订的证据4)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启用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证据,发生紧急情况或亊故后对程序进行评审以及必要时进行更新的证据5)可行时,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进行定期试验的证据

E117举例说明对标准“4.5.2合规性评价”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时,应取得哪些证据。

答.1)到主控部门了解合规性评价程序的策划是否满足标准4.5.2,抽査最近合规性评价的记录(如评价记录表、评价报告),了解合规性评价依据的环保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适当,各部门提交的合规性评价输入信息对组织的环境运行情况描述是否充分,例如第三方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污水排放监测报告.2)到相关部门,结合其他条款审核,验证其守法情况。

例如污水处理厂是否保持正常运行的证据,査运行记录、污水监测记录、药品使用记录;到危险化学品仓库看现场管理是否有序、危险废弃物分类处理情况(处理记录、处置相关方的资质等)。

E118某企业的污水排放评为重要环境因素。

请根据GB/T24001-2004标准中4.4.6条款“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的要求,简述审核思路。

答:

1)污水处理系统的验收资料2)制定的废水处理工艺、制度文件,关注是否有第一类污染物3)废水处理设施配备、运行情况,现场查看运行情况,査阅运行记录4)废水处理记录,用药记录,处理结果是否满足要求5)污泥处理情况,查阅处理记录及相关方的资质6)污水处理现场化学品的管理,包括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E119.简要描述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如何考虑法律法规?

至少写出8个条款。

答:

GB/T24001-2004标准强化了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内容,标准中许多条款都与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关:

组织在(4.2)环境方针中应体现对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进行(4.3.1)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规定了组织应识别并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确定如何将这些要求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4.3.3)目标、指标和方案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4.4.2)能力、培训和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与相关方的进行的(44.3)信息交流活动中包括与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有关的信息;通过(4.4.6)运行控制和(4.4.7)应急准备和响应来实现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对环境因素控制的要求;通过(4.5.2)合规性评价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执行和遵守情况进行评价;并通过(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发现的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问题进行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4.5.5)内部审核的重要准则,确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内部审核的目的之一;组织在进行(4.6)管理评审时应关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和变化对环境管理体系持续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并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的充分性和适宜性以及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有效性。

E120.简述4.3.1在GB/T24001标准中的作用。

答: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任务是控制环境因素,改善组织的环境绩效,因此,全面地识别环境因素、准确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切实可行的污染控制措施成为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

在GB/T24001-2004标准中,多个要素都与环境因素有关:

组织在制订(4.2)环境方针、识别、确定和更新适用的(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其结果也是制订(4.3.3)目标、指标和方案的重要依据;组织确定的(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为环境因素的识别和控制奠定了管理基础;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措施的方法、要求和程序是(4.4.2)能力、培训和意识的重要内容:

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信息以及对其控制的绩效是(4.4.3)信息交流的重要内容;组织通过(4.4.6)运行控制和(4.4.7)应急准备和响应来控制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以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

通过(4.5.1)监测和测量和(4.5.2)合规性评价来监测可能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评价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通过(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实际的和潜在的不符合进行识别、纠正、处理并采取适宜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减少环境因素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防止不符合再发生或发生;通过(4.5.4)记录控制为组织识别和控制环境因素的有效性提供证据;通过实施(4.5.5)内部审核和(4.6)管理评审来评价组织对环境因素控制的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由此可见,环境因素是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

E121.试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现场审核的区别。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目的

1、了解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

2、确定受审核方对审核的准备程度;

3、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和第二阶段审核的关注点。

1、确认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所有要求和认证要求;

2、确认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和保持,是否正在实现其方针和目标;

3、是否遵守了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

4、确定能否对组织的管理体系推荐认证/注册。

范围和

活动

1、审阅受审核方的主要体系文件和相关资料;

2、向组织的管理层,体系策划/管理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了解体系建立和运作的情况;

3、体系范围覆盖场所的巡视;

4、抽取高风险环境因素现场进行现场观察,了解运行控制情况(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现场、其他重要场所,如:

主要的生产现场、动力现场、环保设施、化学品贮存、废物处置等现场。

1、审阅的文件范围涉及到受审核方的所有体系文件及有关资料。

现场审核:

(询问、查阅记录、观察、测试等方法)涉及到受审核方的所有部门、所有现场和活动(除了那些在第一阶段已进行了充分和成功审核的部分)

审核人日数

较少约占总人日数的1/3

较多,约占总人日数的2/3

审核内容

侧重体系的策划和建立,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策划,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机制的建立。

第一阶段审核应了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以及受审核方对审核的准备程度。

1、了解文件化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

2、了解组织的基本情况(应包括机构、职能;产品、活动、服务的特点;投入和产出如原材料、能源、产品、废物等;现场分布;重要环境控制点/岗位/设施设备等);

3、确定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包括了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程序;了解识别与评价的过程信息,初步判断识别与评价结果的充分性和合理性;

4、确认组织是否具有从事相关活动的环境许可;评审组织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适用性确认结果的充分性,并了解组织对这些要求基本遵循情况;

5、关键绩效、过程、目标指标、管理方案、重要环境因素运行等的识别与策划;

6、组织的内部审核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7、组织是否进行了管理评审,是否包括了对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8、组织与外部相关方交流的文件、回应和处理;

9、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对于内部发现的不符合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10、组织策划并建立的管理体系是否可以实现其环境方针和目标;

11、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是否证明可以继续进行第二阶段审核;

12、需要评审的其他文件和需要在第二阶段审核前获取的其他信息。

侧重体系运行的全面符合性和有效性,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有效性,方针的实施、目标和环境绩效的实现。

第二阶段应关注“标准”所有要求的实施情况,尤其应将重点放在:

1、判断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的合理性;

2、确认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程序(“要求”的识别与合规性评价,采取的行动);

3、经评审而确定的环境目标、指标、方案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

4、确认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是否得到有效的管理,例如:

运行控制的有效性,相关目标指标和方案的实施,相关的应急准备与相应程序/预案的适宜性和充分性;相关的监视测量活动的实施及后续措施。

5、组织对不符合的识别与评价是否符合要求,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实施、是否有效;

6、组织是否有效地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是否提出了和实施了改进要求/措施/行动;

7、与实现方针承诺有关的职责是否得到落实,有关的资源提供是否得到保障,承诺是否得以实施、实现;

8、环境方针、环境因素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目标指标和方案、职责、资源、程序、内审和管理评审之间的策划和实施是否具有一致性,是否能确保体系的持续符合和有效性;

9、是否取得预期的环境绩效;全员环境意识是否提高并产生作用,体系持续改进所取得的成绩等。

E122.在某冶炼厂审核,审核计划中的审核范围是“铅、锌、银的冶炼”但审核组到现场审核时发现该厂还有大量的副产品:

硫酸、硫酸锌、锗、铟等,作为审核员,你将如何处理?

答:

首先需要分析审核计划中的“铅、锌、银的冶炼”涉及的环境因素,与副产品液酸、硫酸锌、锗、铟涉及的环境因素,是否能够区分,如果能够区分,不需要变更审核范围。

如果无法区分,则需对副产品相关的环境因素也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审核范围的变化,审核员需将此情况汇报审核组长,再由审核组长与审核委托方、受审核方沟通,商讨合适的措施。

E122-2.到某一企业审核,审核计划上的审核是“XX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审核员到现场发现此企业的现场还包括“XX产品的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若你是审核员接下来该如何审核?

答:

首先需要分析审核计划中的“XX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涉及的环境因素,与XX产品副产品涉及的环境因素,是否能够区分,如果能够区分,不需要变更审核范围。

如果无法区分,则需对副产品相关的环境因素也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审核范围的变化,审核员需将此情况汇报审核组长,再由审核组长与审核委托方、受审核方沟通,商讨合适的措施。

E123.审核员在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审核,在勘察生产现场时发现,企业污水总排口水流流量较大。

审核员在接下来的审核中,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与标准哪些条款相关。

说明:

此类题型,需要关注具体的产品,产品不同,涉及的环境因素、法规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铅酸电池的生产流程如下:

纯铅一银粉一和膏一(前面并列有基板的铸造)涂板一生板熟成/放置一化成一水洗一干燥一栽板一研磨一极板隔离板排列一办群焊接一入槽一中间检查一穿壁焊一封盖一端子焊接一气密测试一充氮气一一封口——打码一包装。

污水中涉及一类污染物质铅,这是问题的关键。

另外,针对某个场所的审核思路。

写到相关条款时,只需审核相关条款中与此场景相关的部分要求即可,不需要审核条款中的所有要求。

简答题,可以写简单一点。

答:

4.3.1要素:

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是否包括了含铅一类污染物废水的排放?

4.3.2要素:

査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淸单,是否包括了含铅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

4.4.6要素:

查该项目的三同时资料,了解污水产生排放量,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查是否建立了含银污水的处理规定等,4.5.1要素:

查废水排放监测测量的管理规定及监测结果,含铅废水是否在车间排放口采样并达标,查废水中其他污染物的排放监测结果。

还可查4.5.3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或4.3.3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及其实施符合要求的证据。

E124.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时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简述如何进行纠正措施的实施和效果方面的验证。

答:

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A.原因分析:

是否针对不符合项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是否准确,是否确切找到问题根源B.纠正措施针对不符合项的原因所确定的纠正措施是否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C.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

纠正措施是否按照规定的日期完成,实施情况是否有记录可查,纠正措施完成后的效果如何,是否有效控制了类似不符合的再次发生.

E125.简述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和管理方案间的关系?

答:

环境方针——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环境目标和指标要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管理方案是实现组织的环境目标和指标措施,它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E126.简述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审核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

审核证据是获得审核发现的基础,审核发现是作出审核结论的基础.例如,在初次认证审核中,通过现场获得证据,对照审核准则(GB/T19001标准、组织的质量体系文件等),获得审核发现(如开具不符合报告),汇总所有的审核发现(符合审核准则和不符合审核准则的情况),考虑此次审核的目的。

作出审核结论(是否推荐认证注册)。

E127。

审核员在工厂看到车间流出的污水排入了雨水排污口,作为审核员。

你将怎么跟踪审核?

(至少写出3个要素)

答:

4.3.1:

是否对车间排放的废水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査看识别及评价记录,注意污水中是否含有第一类污染物。

4.3.2:

是否收集了适用的废水排放的标准及法规要求。

如有第一类污染物应注意收集相关标准要求。

4.5.1查是否对排放的废水指标进行定期监测(第一类污染物的监视测量情况),指标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E128针对ISO14001-2004中4.3.2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条款中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如何进行审核?

答:

组织是否针识别到和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确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适用于各环境因素的具体条款、内容和(或)指标,组织是否列出识别出的法律法规与其环境因素的对应关系。

例如:

组织活动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哪些具体条款、内容和(或)指标等。

E129.审核员在审核时发现原料仓库有3袋国家禁用的原料,请针对此场景阐述审核思路(至少3个条款的内容)

参考答案:

(1)4.3.1是否识别了国家禁用的原料在生产活动和产品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对其影响是否评价;

(2)4.3.2是否识别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原料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3)4.3.3是否针对禁用的原料建立了环境目标、指标或管理方案;(4)是否将国家禁用的原料采购要求告知原料供方。

E130.审核员在化学制药行业审核,调阅企业污水排放监测报告,其外排污水COD为280mg/l,BOD为90mg/l审核员接下来应该考虑审核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与ISO14001-2004标准的哪些条款有关?

答案:

4.3.1一4.3.2—4.4.6—4.4.7-4.5.1—4.5.2—4.5.34.3.1:

是否识别了关于污水排放的环境因素,是否包括了COD、BOD排放4.3.2:

是否获取到了关于适用于化学制药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如果己经收集到了,需要关注该标准是否规定了在组织内应用的方法,其应用的方法是否合理。

4.4.6:

是否规定了污水处理方而的运行控制文件,在文件中是否己经明确了运行准则。

现在观察是否按规定的要求实施管理。

4.4.7是否识别了亊故性排放的紧急情况?

是否规定的响应预案?

针对事故性排放的发生是否实施了响应?

亊后是否对预案进行了评审,是否对预案进行了必要的修订?

4.5.1是否实施和排放测,监测方法是否有明确规定。

是否有什么仪器,该仪器是否进行了定期检定,有效期。

监测结果是否实施的记录。

4.5.2是否进行了合规性评价,评价的结果是否进行了记录。

4.5.3合规性评价的结果指明了超标,是否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处理结果如何。

是否进行了原因分析,针对原因制定或采取了何措施,是否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二、阐述题

E201.某城市工业区内一汽车制造厂涂漆车间的生产工艺为:

清洗除油一水清洗一磷化—水清洗—涂漆—水清洗—干燥—中涂—供干—喷面漆—供干。

清洗除油采用NaOH和合成洗漆剂,磷化使用磷酸锌、硝酸镍,涂底漆使用不含铅的水溶性涂料,中漆和面漆含甲苯、二甲苯。

烘干采用热空气加热方式。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吸附处理后、由3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

产生的废水排入汽车制造厂污水综合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