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2940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docx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docx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及答案

一、铝及其化合物

1.为了降低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的影响,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1)第①步Cu与混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

(2)第②步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使用H2O2的优点是_________;调溶液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第③步由滤液2得到CuSO4·5H2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_方案更合理。

(5)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含量。

取ag试样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mol·L-1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mL。

滴定反应如下:

Cu2++H2Y2-→CuY2-+2H+。

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4H++2NO3-=Cu2++2NO2↑+2H2O或3Cu+8H++2NO3-=3Cu2++2NO↑+4H2OAu、Pt将Fe2+氧化为Fe3+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使Fe3+、Al3+沉淀除去加热滤液2,经过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制得硫酸铜晶体甲所得产品中含有较多Fe2(SO4)3杂质乙

×100%

【解析】

【分析】

【详解】

(1)Cu与混酸反应的实质是与H+、NO3-反应,随反应进行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3Cu+8H++2NO3-=3Cu2++2NO↑+4H2O,Au、Pt不与混酸反应,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Au、Pt;

(2)加过氧化氢的目的是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方便除去;而且加入过氧化氢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且无污染;调节溶液的pH目的是使Fe3+、Al3+沉淀除去;

(3)由滤液2得到CuSO4·5H2O的方法是把滤液蒸发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得硫酸铜晶体;

(4)甲方案不可行,因为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Al(OH)3沉淀,加入硫酸沉淀全部溶解使制得的产品中含有较多Fe2(SO4)3杂质;从原子利用率角度分析,乙方案更合理,不仅能除去硫酸铁,同时增加了硫酸铝的量,原子利用率较高;

(5)由滴定反应方程式得100mL溶液中n(Cu2+)=b×10-3×a×5mol,所以CuSO4·5H2O质量分数=b×10-3×a×5×250/a×100%。

2.工业上的许多反应工艺来源于实验室里的简单操作,比如用铝土矿(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制取铝的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铝土矿中加入NaOH溶液的反应方程式___。

(2)沉淀C的化学式___,颜色为___,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

(3)操作I、操作II、操作III的名称为___,这个过程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

(4)整个生产过程中,除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写出3种,填化学式),用此法制取铝的副产品是___(写出2种,填化学式)。

(5)氧化铝熔点高,氯化铝熔点低,工业上为什么不用熔点较低的氯化铝而用熔点更高的氧化铝为原料电解制铝?

___。

【答案】Al2O3+2NaOH═2NaAlO2+H2OFe2O3红棕色作颜料(或炼铁)过滤漏斗、玻璃棒NaOH、CaO、CO2Fe2O3、O2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导电,不能用于电解。

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熔融时能够电离而导电,因此电解铝用氧化铝而不用氯化铝

【解析】

【分析】

铝土矿中含有氧化铝和氧化铁,向铝土矿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Al2O3+2OH-═2AlO2-+H2O,氧化铁不溶,然后过滤,得到溶液B为NaOH、NaAlO2混合溶液,沉淀C为Fe2O3;向溶液B中通入CO2,发生反应2AlO2-+CO2+3H2O=2Al(OH)3↓+CO32-、2OH-+CO2=CO32-+H2O,然后过滤得到沉淀Al(OH)3和Na2CO3溶液,向溶液中加入CaO,发生反应Na2CO3+CaO+H2O═2NaOH+CaCO3↓,然后过滤,将NaOH循环利用;将Al(OH)3加热得到Al2O3,电解熔融Al2O3得到A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根据上面的分析,铝土矿中加入NaOH溶液,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故答案为:

Al2O3+2NaOH═2NaAlO2+H2O;

(2)根据上述分析,沉淀C为Fe2O3,氧化铁为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除了用于金属冶炼以外,还可用作顔料,故答案为:

Fe2O3;红棕色、作颜料(或炼铁);

(3)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采用过滤法,操作Ⅰ、操作Ⅱ和操作Ⅲ都是过滤操作,过滤时需要制作过滤器的漏斗、固定仪器的铁架台、引流用的玻璃棒、承接滤液的烧杯,故答案为:

过滤;漏斗、玻璃棒;

(4)煅烧碳酸钙得到CaO和CO2,B生成沉淀需要二氧化碳、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钙需要CaO,所以CaO和CO2能循环利用,溶液E中的氢氧化钠也能循环利用;根据流程图和上述分析,操作Ⅰ所得的Fe2O3和电解熔融Al2O3得到的O2为副产品,故答案为:

NaOH、CaO和CO2;Fe2O3和O2;

(5)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导电,不能用于电解。

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熔融时能够电离而导电,因此尽管氧化铝熔点高,氯化铝熔点低,工业上电解铝时选用氧化铝而不用氯化铝,故答案为:

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导电,不能用于电解。

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熔融时能够电离而导电,因此电解铝用氧化铝而不用氯化铝。

 

3.已知X元素原于的核电荷数小于18,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且比最内层电子数多1。

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2)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X的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

Al(OH)32Al+2NaOH+6H2O=2Na[Al(OH)4]+3H2↑(或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析】

【分析】

已知X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且比最内层电子数多1,则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该元素是Al元素,然后结合其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元素的Al元素。

(1)X是Al元素,根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

A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所以Al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X是Al,原子核外最外层有3个电子,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l(OH)3;

(3)Al能够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Al(OH)4]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6H2O=2Na[Al(OH)4]+3H2↑(或写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及元素与化合物的知识。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中的电子数与电子层数关系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

熟练掌握Al元素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就可以顺利解答。

4.重铬酸钾(K2Cr2O7)在皮革、火柴印染化学、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

工业上对制革工业污泥中(主要含有Cr3+、Fe3+、Fe2+、Al3+等)Cr元素的回收与再利用工艺如图:

已知:

①Al(OH)3与Cr(OH)3性质相似。

②2CrO42-+2H+

Cr2O72-+H2O。

③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含铬污泥预处理包括高温煅烧粉碎等步骤,其中高温煅烧的目的是__(写一条即可),滤渣III的成分是__(填化学式)。

(2)步骤③中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步骤①加入H2O2的作用是__。

(3)步骤⑦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写出步骤④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__。

(4)为测定产品中K2Cr2O7的含量,某兴趣小组将mg产品溶于水配制为500mL溶液,准确量取50.00mL,加入稀硫酸酸化,然后加入过量的KI充分还原,加___作指示剂,到达终点消耗30.00mL0.0500mol·L-1的Na2S2O3溶液。

则该次生产的样品中K2Cr2O7含量为__%。

(已知:

Cr2O72-+6I-+14H+=2Cr3++3I2+7H2O,2Na2S2O3+I2=Na2S4O6+2NaI)

【答案】除去蛋白质等有机物(改变污泥构造,便于酸浸等合理即可)Al(OH)3烧杯、玻璃棒、漏斗将Fe2+氧化成Fe3+K2Cr2O7的溶解度小3Cl2+2CrO2-+8OH-=2CrO42-+6Cl-+4H2O淀粉溶液

【解析】

【分析】

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2+、Al3+和Cu2+,加入过量氢氧化钠,Fe3+、Cu2+生成沉淀,滤液的成分是NaAlO2和NaCrO2,通入氯气,NaCrO2被氧化为Na2CrO4,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会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同时在酸性条件下,铬酸根转化为重铬酸根,即2CrO4-+2H+=Cr2O72-+H2O;然后析出重铬酸钠,溶解加入氯化钾可得重铬酸钾。

【详解】

(1)从动物皮到皮革需要加入铬酸鞣制,因此制革厂含铬污泥含有蛋白质等有机质,高温煅烧可以除去蛋白质等有机质,同时改变污泥构造,便于溶解;根据流程,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会生成Al(OH)3,可得滤渣II的成分是Al(OH)3;

(2)经过步骤③得到滤液和滤渣Ⅱ,可知步骤③中操作为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根据流程,步骤①加入双氧水,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便于除去;

(3)加入KCl的目的是使Na2Cr2O7转化为K2Cr2O7,根据信息,一定温度下,K2Cr2O7溶解度最小,故步骤⑦反应能够发生;由信息Al(OH)3与Cr(OH)3性质相似,根据流程,可知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滤液的成分是NaAlO2和NaCrO2,通入氯气,NaCrO2被氧化为Na2CrO4,故离子方程式为3Cl2+2CrO2-+8OH-=2CrO42-+6Cl-+4H2O;

(4)有碘单质存在,可以选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根据化学反应:

Cr2O72-+6I-+14H+=2Cr3+3I2+7H2O和I2+2S2O32-=2I-+S4O62-,可得Cr2O72-~3I2~6S2O32-,ag产品最终消耗n(S2O32-)=0.0500mol/L×30.00×10-3L×

=0.0150mol,则n(Cr2O72-)=0.0150mol×

=0.00250mol,则样品中K2Cr2O7含量为

5.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

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注:

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电解Ⅰ”是电解熔融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___________。

(4)“电解Ⅱ”是电解Na2CO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

2Al+2H2O+2OH-=2AlO2-+3H2↑Al2O3+2OH-=2AlO2-+H2O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氧气氧化4CO32-+2H2O-4e-=4HCO3-+O2↑H2

【解析】

【分析】

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由流程可知,加NaOH溶解时Fe2O3不反应,由信息可知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过滤得到的滤渣为Fe2O3、铝硅酸钠,碳酸氢钠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Al(OH)3,过滤II得到Al(OH)3,灼烧生成氧化铝,电解I为电解氧化铝生成Al和氧气,电解II为电解Na2CO3溶液,结合图可知,阳极上碳酸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氧气,阴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1)A1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1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H2O+2OH-=2AlO2-+3H2↑;

(2)“碱溶”时氧化铝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

Al2O3+2OH-=2AlO2-+H2O;

(3)“电解Ⅰ”是电解熔融Al2O3得到氧气和铝;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是因为阳极生成的氧气与阳极材料碳反应,不断被消耗;

(4)由图可知,阳极区水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剩余的氢离子结合碳酸根生成碳酸氢根,电极方程式为4CO32-+2H2O-4e-═4HCO3-+O2↑,阴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则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H2。

6.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工业固体废料,主要成分有Al2O3、SiO2,还含有少量Fe2O3、CaO等。

采用酸碱联合的方法从粉煤灰中综合回收氧化铝及二氧化硅的工艺流程如下:

硫酸熟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Al2O3∙2SiO2+3H2SO4=Al(SO4)3+2SiO2+3H2O

3Al2O3∙2SiO2+9H2SO4=3Al2(SO4)3+2SiO2+9H2O

(1)“结晶”操作:

缓缓加热,浓缩至______,放置冷却,得到Al2(SO4)3∙18H2O。

(2)Al2(SO4)3∙18H2O在250~300℃下失重40.5%得Al2(SO4)∙xH2O,x=______。

(3)“还原焙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粗氧化铝中是否含有Fe2O3:

__________。

(5)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备白炭黑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粗氧化铝制备冶金级氧化铝过程中发生反应[Al(OH)4]-+CO2=Al(OH)3↓+HC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已知Al(OH)3+H2O

[Al(OH)4]-+H+K1=4×10-13;H2CO3

H2O+CO2K2=600;Kal(H2CO3)=4.2×10-7、Ka2(H2CO3)=5.6×10-11]。

【答案】表面出现结晶薄膜32Al2(SO4)3+3C

2Al2O3+3CO2↑+6SO2↑取粗氧化铝少许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静置,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粗氧化铝中含有Fe2O3杂质Na2SiO3+2CO2+(n+1)H2O=2NaHCO3+SiO2∙nH2O↓1.75×103

【解析】

【分析】

粉煤灰主要成分有Al2O3、SiO2,还含有少量Fe2O3、CaO等,加入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水浸主要得到SiO2高硅渣,滤液经过结晶脱水得到硫酸铝,硫酸铝与焦炭反应生成粗氧化铝,验证粗氧化铝是否含有氧化铁,先将物质溶于稀硫酸后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白炭黑SiO2∙nH2O。

【详解】

(1)“结晶”操作:

缓缓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放置冷却,得到Al2(SO4)3∙18H2O;故答案为:

表面出现结晶薄膜。

(2)假设100gAl2(SO4)3∙18H2O在250~300℃下失重40.5%,剩余100g×(1−40.5%)=59.5gAl2(SO4)∙xH2O,

,解得x=3;故答案为:

3。

(3)根据“还原焙烧”产物之一经过烟气制酸,硫酸铝和碳“还原焙烧”生成氧化铝、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SO4)3+3C

2Al2O3+3CO2↑+6SO2↑;故答案为:

2Al2(SO4)3+3C

2Al2O3+3CO2↑+6SO2↑。

(4)实验检验粗氧化铝中是否含有Fe2O3,将粗品溶于稀硫酸中,利用生成的铁离子与KSCN溶液反应是否有红色物质生成;故答案为:

取粗氧化铝少许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静置,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粗氧化铝中含有Fe2O3杂质。

(5)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碳酸氢钠和白炭黑SiO2∙nH2O,其化学方程式为Na2SiO3+2CO2+(n+1)H2O=2NaHCO3+SiO2∙nH2O↓;故答案为:

Na2SiO3+2CO2+(n+1)H2O=2NaHCO3+SiO2∙nH2O↓。

(6)①Al(OH)3+H2O

[Al(OH)4]-+H+,②H2CO3

H2O+CO2,③H2CO3

HCO3-+H+,根据盖斯定律③−①−②得到[Al(OH)4]-+CO2=Al(OH)3↓+HCO3-,方程式相减,平衡常数相除,因此[Al(OH)4]-+CO2=Al(OH)3↓+HCO3-平衡常数为

;故答案为:

1.75×103。

7.工业上以锂辉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锂的部分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锂辉石的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其中含少量Ca、Mg元素。

②Li2O·Al2O3·4SiO2+H2SO4(浓)

Li2SO4+Al2O3·4SiO2·H2O。

③某些物质的溶解度(S)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滤渣1中分离出Al2O3的流程如下所示:

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___。

(2)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g(OH)2和CaCO3。

向滤液1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___(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

(3)最后一个步骤中,用“热水洗涤”的理由是___。

(4)工业上,将Li2CO3粗品制备成高纯Li2CO3的部分工艺如下:

a.将Li2CO3溶于盐酸作电解槽的阳极液,LiOH溶液作阴极液,两者用离子选择性透过膜隔开,用惰性电极电解。

b.电解后向LiOH溶液中加入少量NH4HCO3溶液并共热,过滤、烘干得高纯Li2CO3。

①a中电解时所用的是___(填“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

②电解后,LiOH溶液浓度增大的原因是___。

b中生成Li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5)磷酸亚铁锂电池总反应为FePO4+Li

LiFePO4,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可传导Li+,写出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

___。

【答案】Al3++3NH3·H2O===Al(OH)3↓+3NH4+Ca(OH)2

Ca2++2OH-,Mg2+与OH-结合生成Ksp很小的Mg(OH)2沉淀,导致平衡右移,生成Mg(OH)2沉淀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阳离子交换膜阴极氢离子放电,锂离子向阴极移动2LiOH+NH4HCO3

Li2CO3↓+2H2O+NH3↑FePO4+Li++e-===LiFePO4

【解析】

【分析】

由工业流程图可知,锂辉石经过研磨、加热、酸化得到可溶性的硫酸锂、硫酸铝和不溶的二氧化硅,过滤得到滤液1和含有二氧化硅的滤渣1,向滤液1中加入石灰乳调节pH值后,再加入碳酸钠溶液,以增加溶液中Ca2+、OH-的浓度,使Mg(OH)2、CaCO3更利于析出,以便形成滤渣2,向滤液2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锂沉淀,过滤、热水洗涤的原因是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减少Li2CO3的损失,得到最终产物碳酸锂,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据已知信息①可知滤渣1中含有氧化铝和二氧化硅,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而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因此首先用盐酸溶解滤渣1,过滤后得到二氧化硅和氯化铝的溶液。

向滤液中通入足量的氨气即可生成氢氧化铝,灼烧氢氧化铝即可得到氧化铝,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答案为:

Al3++3NH3·H2O===Al(OH)3↓+3NH4+;

(2)石灰乳中存在氢氧化钙的溶解平衡Ca(OH)2

Ca2++2OH-,Mg2+与OH-结合生成Ksp很小的Mg(OH)2沉淀,导致平衡右移,生成Mg(OH)2沉淀,而钙离子与碳酸根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故答案为:

Ca(OH)2

Ca2++2OH-,Mg2+与OH-结合生成Ksp很小的Mg(OH)2沉淀,导致平衡右移,生成Mg(OH)2沉淀;

(3)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最后一个步骤中,用“热水洗涤”可以减少固体溶解而造成的损失,故答案为:

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①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氧根离子,而锂离子向阴极移动,故a中电解时所用的是阳离子交换膜,故答案为:

阳离子交换膜;

②阴极得到电子,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由于阴极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氧根离子,而锂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电解后,LiOH溶液浓度增大。

根据原子守恒可判断LiOH溶液中加入少量NH4HCO3溶液并共热,除得到高纯Li2CO3外还有氨气和水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NH4HCO3

Li2CO3↓+2H2O+NH3↑,故答案为:

阴极氢离子放电,锂离子向阴极移动;2LiOH+NH4HCO3

Li2CO3↓+2H2O+NH3↑;

(5)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因此FePO4在正极上发生反应,即正极反应式为FePO4+Li++e-===LiFePO4,故答案为:

FePO4+Li++e-===LiFePO4。

8.某Al2O3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u、Fe、Fe2O3杂质。

现通过下列生产过程,从该样品中提纯Al2O3,并回收铁红。

流程如下:

(1)操作①是__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2)白色固体②是_________,样品和试剂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固体①加入适量稀盐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4)溶液③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如何用实验证明:

____。

(5)溶液③中通入某气体,该气体可以是_________(任写一种的化学式),红褐色固体制得铁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Al(OH)3Al2O3+2NaOH=2NaAlO2+H2OFe2O3+6HCl=2FeCl3+3H2O、2FeCl3+Fe=3FeCl2、Fe+2HCl=FeCl2+H2↑Fe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无变化,滴加氯水后变血红色O2或者Cl22Fe(OH)3

Fe2O3+3H2O

【解析】

【分析】

Al2O3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u、Fe、Fe2O3杂质,根据题中流程图可知,样品与试剂①反应得溶液①再通入CO2得白色沉淀②,该白色固体加热分解产生Al2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